契丹族最后去哪儿了?关于契丹族在古时候的变迁

【千问解读】
契丹民族就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
这一地区民族的迁徙、融合呈现出十分频繁复杂的状态。
契丹人关于自己始祖有这样的传说,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天宫的枯燥寂寞,她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
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
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
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对走来。
两人相爱并结合,繁衍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
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
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这无疑是有关青牛白马传说的最权威、最准确的记述。
由此可知,契丹族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
早期历史 契丹最早记载见于《魏书》。
《魏书》在记载与北魏政权联系和交往的各民族时,首次为契丹和与它关系密切的库莫奚(也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原与契丹同属一支,后分开,再后又被契丹吞并)立了专传。
此后,《》、《》、《》、《》、《》、《》以及《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文献通考》、《宋会要》等,都有关于契丹人活动情况的专门记录。
上述文献在记载契丹人的起源时,大致有“匈奴说”和“东胡说”两种意见。
这两说又派生出另两说:一说“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一说“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而不是鲜卑的直接后裔”。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契丹来源于鲜卑或鲜卑宇文部,出自当时人和稍后唐人之笔;契丹为“匈奴之种”,则是数百年后宋人的说法。
当然,鲜卑族的成分很庞杂,其中确实有人认为契丹为东胡系统东部鲜卑宇文部之裔,来自匈奴的“余种”,宇文部更是如此。
永元元年(89年)至永元十七年(105年),匈奴被汉将耿夔击破,北单于逃走后,鲜卑进据匈奴故地,“有十余万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鲜卑。
然10余万落匈奴人并未继续以匈奴为号,而“皆自号鲜卑”了。
此后,在与原东胡种的鲜卑人长期错居杂处中,由于相互通婚等影响,差别越来越不明显,它在形成过程中虽有一个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
契丹族日益兴盛,并向南发展。
文宣帝于天保四年(553年)亲率大军攻击南下的契丹部落,俘获10余万人、数十万头牲畜。
契丹部族损失惨重,后又受到的侵扰,因而“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
隋初又分别臣附于与突厥,逐渐得到恢复,游牧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平时各自“逐寒暑,随水草畜牧。
隋大业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营州(今辽宁朝阳)地区时,又遭到在隋将主使下突厥的袭击,4万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创。
部落时期 大首领 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为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
唐武德二年(619年),酋长大贺咄罗率军进攻平州。
武德六年(623年)遣使到长安,给唐高祖进贡名马、丰貂,但其政治立场仍趋向于突厥。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大贺摩会率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
曾赐给契丹首领旗鼓,后来成为契丹可汗权位的象征。
又于贞观三年(629年),以室韦、契丹族人置师州。
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
后唐太宗以契丹人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辽一带),以大贺窟哥为松漠都督,赐氏。
但其孙大贺阿卜固在位时却开始伙同奚族骚扰唐朝边境,被擒送洛阳。
以窟哥枯莫离为左卫将军、弹汗州刺史,封归顺郡王;另一孙子李尽忠为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继统契丹八部。
武周建立后,契丹受不了压迫,于是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尽忠与其妻弟反,攻陷营州,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尽忠自立为无上可汗,这是契丹人首次称汗。
大怒,改尽忠名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并派兵围剿,却被尽忠击败。
后尽忠病死,李万荣(即孙万荣)继位,继续尽忠的事业。
不久万荣兵败,被家奴杀死。
开元二年(714年),尽忠堂弟李失活与奚族首领李大酺到长安见,玄宗恢复松漠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卫大将军,并将永乐公主嫁给他。
开元六年(718年)失活死,堂弟李娑固袭位。
静析军副使可突于骁勇,深得众心,娑固很忌惮他,欲除之而后快。
开元八年(720年)可突于反攻娑固,娑固投奔营州,联合李大酺反击可突于,却均被可突于擒杀。
可突于立娑固堂弟李郁于为主,唐玄宗令袭爵,并赐以燕郡公主。
郁于病死,其弟李吐于袭爵,仍以燕郡公主为妻。
吐于忌惮可突于,携燕郡公主来唐,不敢复回松漠。
可突于复立尽忠弟李邵固为主,唐玄宗拜邵固左羽林军员外大将军、静析军经略大使,改封广化郡王,赐以东华公主。
邵固回松漠后,派可突于入朝进贡,中书侍郎李元纮不礼遇他,可突于不悦。
开元十八年(730年),可突于杀邵固,立遥辇屈列为王,率部落并裹胁奚族投降突厥,东华公主逃跑投靠平卢军。
可突于连续废立可汗,甚至不再从大贺氏家族选立可汗,可汗人选从此转入遥辇氏家族。
遥辇氏首领 可突于立遥辇屈列(又名楷特)为洼可汗,并与奚族投降突厥。
开元二十年(732年),唐军大破契丹,俘获甚众,可突于逃跑,奚族投降。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可突于复进兵,又被打败,属下六千人被杀。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张守珪进逼可突于,可突于先诈降,后又欲投奔突厥。
十二月,张守珪派遣管记王悔和契丹衙官李过折联络,李过折夜斩可突于、屈烈数十人,归降唐朝。
唐玄宗拜李过折北平郡王,授特进,检校松漠都督。
当年,可突于余党泥礼(即耶律涅里或,之始祖)弑杀李过折及其子,屠灭其家,其子李剌干逃至安东都护府,唐朝拜为左骁卫将军。
泥礼任夷离堇(夷离堇掌兵权),杀过折后自任松漠都督即契丹主,后来禅位给遥辇俎里(汉名李怀秀),立李怀秀为阻午可汗,自此耶律氏世袭夷离堇职位。
天宝四年(745年),灭亡,契丹投降唐朝,唐玄宗赐汉名李怀秀,拜松漠都督,封崇顺王,赐以静乐公主。
半年后,怀秀不堪欺凌,杀公主与奚一起反唐。
之后,与安禄山多次交战,胜负参半。
天宝五年(746年),唐朝封胡剌可汗遥辇楷落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楷落在位至结束,唐朝与契丹之间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
苏可汗时契丹依附回纥,自苏可汗开始唐朝不再册封契丹首领为松漠都督。
鲜质可汗时曾七次遣使至长安朝贡唐朝,昭古可汗时遣使四次。
会昌二年(842年)唐朝破,耶澜可汗遥辇屈戍内附。
咸通年间,巴剌可汗习尔之遣使者到长安朝贡之后,契丹部落在一百年的低谷后又逐渐强大。
痕德廑可汗遥辇钦德时契丹征服了奚、室韦,多次入侵幽州、蓟州,结果遭割据势力刘仁恭报复。
刘仁恭火烧草原,致使契丹损失很多良马。
钦德只好献良马求牧地,刘仁恭同意了。
后又违约入侵,刘守光戍守平州,契丹率万骑,刘守光议和,伏兵擒其大将。
钦德纳马五千以赎大将,刘守光不许。
钦德十年不敢近边。
痕德可汗死于天祐三年(906年)十二月。
迭剌部的耶律氏家族兴起,世代担任契丹部夷离堇,权威日盛。
到了痕德廑可汗时期,耶律阿保机担任夷离堇,在钦德死后,阿保机不再从遥辇氏家族选择可汗,而是把旗鼓收归自己所有,自己担任了契丹部的可汗,从此,可汗的选立就转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了。
建立大辽 痕德廑可汗死后,唐天祐四年(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可汗,可汗选立转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
本来按照原始的军事民主制和选汗制,一旦可汗之位转入一个家族,那么这个家族的成年男有机会当可汗。
但是阿保机在位时期,羡慕中原王朝文化,希望可以和中原皇帝那样采取终身制,所以到了改选之年拒绝让出汗位。
所以在汗位的诱惑下,阿保机的几位弟弟决定逼迫他进行选举,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次“诸弟之乱”。
阿保机凭借他的智慧和可敦的辅助,成功地粉碎了他弟弟们发动的一次次叛乱。
内部稳定之后,其他七个部落的首领不服,也希望当可汗。
于是阿保机在述律平的帮助下,引诱七部首领来盐池赴宴,成功杀死七部首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从而清除了反对势力,统一了契丹八部。
辽神册元年(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国号“大契丹国”,年号神册,阿保机即,从此契丹的可汗成为历史。
辽太祖掠夺中原的人口,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们。
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
从此辽的建国规划多出韩延徽之手。
他建议阿保机发展农业,以稳定对所属部族的统治;他为之起草政治制度,加强军权;更为之谋划军事,兼并党项、室韦等部,为契丹奠定了创国大业。
辽神册三年(918年)耶律阿保机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
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
在军事方面,耶律阿保机于辽天赞四年(925年)东征渤海国。
耶律阿保机一直有南侵中原的意图,天赞二年(923年)春,耶律阿保机派次子、新任耶律德光(尧骨)率军进攻幽州。
耶律德光久攻幽州不下,转师南侵,虽然攻占曲阳(今曲阳西)、北平(今完县东南)等地,但幽州仍在坚守,契丹军遂于当年五月退兵北返。
辽天显五年(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
南下中原 辽天显十一年(936年)河东节度使以自称、割让为条件,请求辽太宗耶律德光支援攻打后唐。
辽太宗遂亲率5万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
契丹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辽会同七年(944年)不愿向契丹臣服。
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
辽大同元年(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
二月,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表明了辽太宗直接统治中原的意图。
辽大同元年(947年)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
辽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占领中原的期望,多次对中原用兵。
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
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腐败。
辽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协助攻打,行军至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时,由于其他部队未到,先行驻扎在火神淀。
其间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很是不满。
最后被耶律察割杀死于梦乡中。
辉煌时期 勤于政事,使出现一阵清明。
辽景宗对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上层比较稳定。
辽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
辽景宗前期,辽朝与北宋聘史往还,互贺节日。
北宋统一江,于辽保宁十一年(979年)亲征北汉,契丹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成功击败宋军,仅以身免。
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协助处理。
辽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病逝,继位,尊萧绰为皇,并由摄政。
当时萧太后30岁,辽圣宗12岁。
萧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撤换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他们的兵权。
在这些行动后,辽圣宗和萧太后的地位才稳定下来。
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在她执政期间进行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百裕,国势强盛。
在民族冲突上,萧太后与辽圣宗于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
因宰相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
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辽军提出和约,成为兄弟之邦,此即,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
之后辽圣宗结好,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西夏鼎立的局势。
辽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辽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朝风貌。
辽朝衰亡 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
辽兴宗在位时,辽朝势已日益衰落。
而有辽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
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年征战,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多交纳岁币。
但是这些反而使契丹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继位后,辽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爆发了滦河之乱。
辽道宗在位期间,契丹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
道宗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这时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
辽乾统元年(1101年)正月,辽道宗去世,皇孙继位,即。
辽天庆四年(1114年)春,正式起兵反辽。
一开始天祚帝并未将完颜阿骨打当作一个重大威胁,但是所有他派去镇压完颜阿骨打的军队全部战败。
辽天庆五年(1115年)天祚帝为了解决女真的威胁,下令亲征,但是辽军到处被女真军击败,完颜阿骨打也自称皇帝,建立,即。
辽朝于同年发生内乱,耶律章奴在辽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分裂了辽朝内部。
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东京也发生高永昌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辽天庆六年(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
五月女真借机占领了辽东京和沈州。
辽天庆七年(1117年)女真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
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辽天祚帝在应州被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白城子),被金太宗降为海滨王。
辽朝共历时210年(包含契丹国时期),历经9位帝王。
后续发展 此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
金天会十年(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史称(西方称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
最后金兴定二年(1218年)被的蒙古军队灭亡,立国凡87年。
西辽灭亡后,又有少部分契丹人在西辽贵族八剌黑的带领下,在今伊朗南部临近波斯湾的克尔曼地区建立了受制于蒙古大汗和伊儿汗国的,存在近80年,俗称“后西辽”。
由耶律大石率领西迁的这部分契丹人后来可能融合于回鹘、蒙古和中亚当地人中了。
大部分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在辽朝灭亡后则沦为金朝的臣民。
金朝统治者在灭辽过程中,先强行迁徙部分契丹人至今东北中部和北部地区。
因统治者女真族受够了契丹族的压迫,故反过来对契丹族实施歧视政策。
将其姓氏耶律改变移刺,萧改为石抹。
女真统治者也有用赐完颜的方法拉拢契丹上层贵族人物的情况。
蒙元时期,为统一中国,开疆辟壤,动员契丹兵马参加灭金、灭的战争。
契丹人也对女真亡其国十分不满,遂积极参战,而且屡建战功。
从地域来看,蒙元时期的契丹人主要部分仍分布在故地,即今内蒙古的赤峰市、通辽市和辽宁、吉林一带。
但随着蒙古人破西夏、灭金、降高丽、平大理、亡宋、西征等战争的进行,部分契丹人被征调出征,离开了上述地区,开始遍布整个中国,甚至远至朝鲜、中亚和西亚地区,他们有的被安排在各地驻防,有的留在当地做官并定居下来。
随机文章勾践尝粪惑夫差最终灭了吴国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在哪里?亚历山大·西弗勒斯简介盘点世界六大沉船,英国用客轮偷运武器连累乘客(1200死)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的木乃伊,女人和小孩被霍霍冻成木乃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施特劳斯家族有多少人?全部都是拉小提琴的吗
可是,谁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理查·施特劳斯...这些你都分的清楚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我不认识约翰他们 首先要分清楚的一个人是理查·施特劳斯,他是德国人,他和施特劳斯家族没有关系,他比施特劳斯家族最小的成员差不多晚了四十年,他和马勒和布鲁克纳是同时代的作曲家指挥家,风格也比较相似,喜欢大编制的乐队,喜欢写漫长的旋律线条。
理查·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有《唐璜》、《英雄生涯》等等。
他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部分,被许多电影引用。
但理查·施特劳斯是一位具有争议的人,他既写具有哲学高度的作品,同时也会写一些自然到庸俗的曲子,比如《锅碗瓢盆交响曲》和《蒂尔的》。
《蒂尔的恶作剧》是一首比较具体的曲子,音乐里面充满了各种活泼的节奏,起伏的音阶,描绘蒂尔在集市上一会牵走了谁的马,一会打翻了谁的小摊子,所以就比较好理解,成为了流传最广的古典曲目之一。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我们都爱圆舞曲 说完了理查·施特劳斯,再来说说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先来看看他们的一张家谱。
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圆舞曲之父”老约翰和“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他们是重名的两父子,后人为了区分,加了老和小的称谓。
左一是老爸 在维也纳,每逢新年人们都要以音乐会来庆祝,据说最早的新年音乐会是在1847年,开创者正是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在一个露天舞台上,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指挥着乐队,先是演奏了海顿的作品,接着开始演奏舞曲。
那时候的舞曲有波尔卡,圆舞曲,加洛普等等,人们在这样的音乐里跳个通宵。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的作品,一般是每年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
我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家里的长子 维也纳金色大厅在1873年落成,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为了庆祝这个仪式,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了一首《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在金色大厅演奏,大获成功。
在过去,人们跳的是端庄的小步舞曲,而华尔兹让整个维也纳旋转了起来。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的作品,目前也是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传说中,老约翰自己的童年绝对称不上幸福,是小提琴让他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后来,老约翰生了小约翰,但是沉迷演出不能自拔,而且对小约翰可不怎么好,甚至有一段时间相当畏惧小约翰的才华。
至于他俩谁比较厉害,也许维也纳的小金人雕像能说明一点问题,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无论如何,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成为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是他们整个家族努力的结果。
除了上面说过的两位,还有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兄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据说前者把贝多芬的音乐写作手法融入了圆舞曲里,后者带着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圆舞曲带给了全世界的爱好者。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明朝皇帝朱允是谁?从月亮上看地球好恐怖,能够弄瞎你的双眼(地球亮闪闪)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aidma销售法则简析,消费者心理过程总结出的最佳销售策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晋国栾氏与范氏是姻亲家族,为什么后来翻脸了?
但晋平公既缺乏制约诸卿势力的手段,更没有平衡诸卿利益的智慧,与其父晋悼公相比,一个是天空中翱翔的雄鹰,一个是地上爬行的蠕虫,所以被晋悼公强力抹平的国内诸卿间矛盾,在晋平公上台后不久就爆发了。
在晋悼公系统列故事里曾讲到,公元前559年,晋国联合盟国讨伐秦国,下军将栾黡不听将令,擅自率军回国,结果晋军战败。
栾钺深以为耻,号召军中勇士继续攻秦,士鞅响应号召随栾钺出战,结果攻秦失败,栾钺不幸战死,士鞅则。
栾钺是下军主将栾黡的弟弟,同时是公族大夫,士鞅则是范宣子(士匄)的儿子,而栾黡又是范宣子的女婿,双方有姻亲之谊。
本来战争中生死存亡都是正常不过的现象,但栾黡见士鞅独自生还,而栾钺却魂归地府,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栾钺的死是士鞅造成的,就要求岳父范宣子追究士鞅的责任,将栾黡处死。
范宣子当然不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士鞅只得逃亡到秦国。
几年后栾黡去世,士鞅才得以回到晋国。
两家因此结成仇怨。
公元前554年,晋国中军主将荀偃头生恶疮,抢救无效而一命呜呼,中军佐将范宣子(士匄)顺理成章做好中军主将,成为晋国执政卿大夫。
之前两年,栾黡去世,他的儿子栾盈则被任命为下军佐将。
士鞅因受栾黡威逼,曾经逃亡秦国,心中对愤恨不已,即使栾黡死后,与亲外娚栾盈的关系也很紧张,不能和平相处,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栾氏。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栾黡死后,他的妻子栾祁,也就是范宣子的女儿,士鞅的姐姐,耐不住寂寞,竟然跟家臣州宾勾搭成奸,宾州就利用机会,将栾家的家产都转移到自己的名下,私吞了,栾盈知道母亲的奸情后,既感到羞耻,又感到无奈,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这事宣扬出去,既毁了母亲的名节,又毁了栾氏的名声,所以栾盈十分烦恼。
春秋时,男女两性关系还十分开放,女子丧偶后再嫁情形十分普遍,但讲究,主母与奴才之间的私通,是令人不齿的,何况奴才还侵吞主子家家产。
栾盈没马上处死州宾,已经是极端克制了。
儿子没把偷人的母亲怎么样,通奸的栾祁反而想害死儿子。
栾祁害怕栾盈攻打她的情夫,就跑到父亲范宣子那里去告状,说:“栾盈准备发动叛乱,他跟别人说:‘是把我父亲栾黡弄死的,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持国政。
我父亲栾黡虽然将士鞅赶走,但是他回国后,不但不怨恨他,反而支持他和我一起担任公族大夫,但是他却。
我父亲去世后他更加富有了。
弄死我父亲又独掌国政,这就是范氏的作为。
我宁愿死,也不服从范家。
’父亲,栾盈的阴谋很明显了,您不得不防哦。
” 范宣子询问士鞅的意见,士鞅对栾氏恨之入骨,自然赞同姐姐的意见。
范宣子又派人去收集证据,发现栾盈喜欢周济别人,很多士跟从在他周边。
范宣子接到线报,十分害怕,如果归队栾盈的士人越来越多,我范氏执政大夫的地位还能保住吗?范宣子在心中就相信了栾祁和士鞅的话。
于是,公元前552年,范宣子借口在著地修筑城池,派栾盈负责筑城事项,并借机赶走他。
矛盾与冲突,往往起因于偏私与偏见。
如果栾祁不偏帮情夫,如果士鞅能够放下仇怨,如果范宣子抛开家族私利和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栾盈深入沟通,他们是否还会得出栾盈叛乱的结论呢?为一己之私,掀起血风腥风,范宣子的格局远远比不上智武子,连贪得无厌的前任荀偃都比不上。
范宣子的作为,影响了范氏未来的命运,若干年后,晋国在一场更大内乱中,范氏被整体灭族。
当然栾氏并非一点责任都没有,栾书执政时,独断专行,与其他卿士家族结怨;栾黡不分,将栾钺死亡的责任扣在士鞅身上;栾盈高调收买士人,威胁到卿士家族的安全等。
栾盈的结局,其实都是自己选择的。
说到底,范栾之争,不过是利益和权力的争夺,受到伤害的,是晋国整体的利益。
这年秋天,栾盈害怕留在晋国会有性命之忧,离开晋国,举家准备逃往。
经过周王室管辖境内的时候,竟然被周民拦路抢走了全部家当。
栾盈简直欲哭无泪,于是上书周天子,向王室申诉,希望周王室念在过往栾书曾为王室效力的份上,派人抓住强盗,归还自己的财物。
这份上述书写得情真意切,将周灵王感动到泪水流得稀里哗啦。
于是派司徒制止抢劫的民众,并把抢去的财物还给了栾氏。
骄傲高贵的周民如今竟沦落为强盗,世道真是变化太大。
栾盈算是逃走了,范宣子借机在国内兴风作浪,诛杀与栾氏有来往的人。
血雨腥风,让的晋悼公都不得安宁。
随机文章周朝简介 周朝持续了多少年?隋朝是怎么灭亡的?魔克拉-姆边贝图片曝光,出没沼泽专杀河马(专家称是大象被误认)三星堆不是汉族文明,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三星堆其实是源于古蜀国迅猛龙能否猎杀霸王龙,单挑打不赢霸王龙/群殴可猎杀(得不偿失)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