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之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是怎么回事?丙子之役简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5 点击数:
简介:丙子虏乱又称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

这是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在韩国史书中又被称为丙子胡乱(병자호

【千问解读】

丙子虏乱又称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

这是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在韩国史书中又被称为丙子胡乱(병자호란)。

丙子胡乱又与之前发生的统称为丙丁虏乱(병정노란)。

1636年12月2日,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仅仅去世三年,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

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

此后朝鲜成为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 朝鲜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朝鲜使用的年号由明朝年号改为清朝年号。

朝鲜仁祖以其长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质,朝鲜向清朝朝贡。

朝鲜虽然屈服于清朝的统治,但朝鲜人对清朝非常反感,称呼清朝为“胡虏”。

这种敌对的称呼和态度,在《朝鲜王朝实录》中比比皆是。

丙子之役不仅解除了清的后顾之忧,粉碎了明的东江防线。

从此朝鲜不再支持明朝,却派兵、运粮参加对明战争,因此清的军事实力大增。

总之,皇太极通过“丙子之役”,既控制了朝鲜,又削弱了明朝。

背景 1619年后,明朝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为下降,女真族的后金政权开始强大起来。

1627年,后金君主皇太极遣兵入侵朝鲜,朝鲜被迫与后金议和,与后金结盟。

但当时朝鲜由亲明的西人派执掌政权,依然保持与明朝的关系,收留明朝战败逃至朝鲜的将领,对后金持敌对态度。

1627年丁卯(明天七年,朝鲜仁祖五年,后金天聪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极以朝鲜“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朝鲜宣战。

他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驻扎的铁山,毛文龙退居皮岛。

阿敏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后金轻易攻取,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

因此,后金把进攻目标转为朝。

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

仁祖得到后金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将后妃送到江华岛避难。

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

此时仁祖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

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朝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

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三月初三,仁祖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

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

随后后金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

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

丁卯胡乱之后,后金和朝鲜的兄弟关系并不和睦。

后金军一退,朝鲜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节” 。

帝在答诏中对朝鲜被迫与后金媾和的行为表示谅解,同时表彰朝鲜“君臣大义,皎然日星”。

1629年,为议和诱杀骜不驯的毛文龙,为朝鲜除去一害,同时也为满清攻明和朝鲜扫除了后顾之忧,使登莱巡抚袁可立经营数年的登莱防务。

而在与后金的交往中,朝鲜多次表现出厌恶、不情愿的情绪。

边境开市,被朝鲜以边地残破、百姓乏食为由一再拖延,定期交纳的贡物,朝鲜也找一切机会削减其数额。

明朝自山东叛逃后金,皇太极命朝鲜助以粮饷,朝鲜非但拒绝,而且还帮助明朝追杀。

皇太极一度对明朝采取和平攻势,要朝鲜从中调停,朝鲜看出后金求和之意不诚,加以辞拒双方关系日益僵化,终于酿成了又一场战争。

1628年,朝鲜依据与后金的协议,开市于中江。

同年,因毛文龙被袁崇焕处决导致明军陷入混乱,皇太极计画趁机进攻明朝,向朝鲜徵调兵船。

朝鲜仁祖故意拖延三日后才接见后金的使臣,并对他说:“明国犹吾父也。

助人攻吾父之国,可乎?船殆不可藉也。

” 1632年,皇太极派巴都礼、察哈喇等人前往朝鲜颁定贡额。

仁祖仅同意贡献贡额的十分之一,推托说金银、牛角不是朝鲜的特产,拒绝献出。

皇太极大为光火,于次年致书仁祖,责其减岁币额,并窃葠畜、匿逃人之罪,欲罢遣使,专互市。

朝鲜索性拒绝同后金在会宁城的互市。

此后又多次拒绝互市,并加筑京畿、黄海、平安三道白马等十二城,以加强对后金的防备。

1635年,皇太极攻察哈尔,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玉玺投降。

皇太极准备称帝,遣使通报朝鲜。

朝鲜将后金使臣囚禁,宣布不承认1627年的。

使者逃回后金,报告皇太极,皇太极大为光火。

随机文章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曹操如何用不到两万的兵力赢得官渡之战?克莱因瓶为什么装不满,克莱因瓶只能存在于二维的平面画中恶魔果实觉醒是什么,觉醒后爆锤草帽海贼团简直无敌赤木晴子和谁在一起了,她都没有选择却为流川枫剪了发猕猴桃的功效与作用,促进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力/养颜美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自考机械与电子工程科目

‌自考机械与电子工程专业综合评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与电子工程专业是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结合了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两大领域的核心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开发等关键技能。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机械电子工程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数控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本专业课程体系以工学为基础,涵盖理论力学、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控制工程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学生需完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控原理与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核心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强化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专业还强调跨学科融合,引入现代设计方法、可靠性理论、人机工程学等前沿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需求。

在学历层次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属于专升本类型,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标准,毕业生可从事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系统开发等工作。

各省份的考试计划虽存在细微差异,但均围绕机械电子工程的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自考机械与电子工程科目详解‌一、核心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涉及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为机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材料力学‌:分析材料在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机械结构设计的核心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涵盖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为机电系统控制奠定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学习控制系统建模、分析与设计方法,重点研究反馈控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设计方法‌: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优化设计及可靠性设计等先进技术,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掌握微处理器结构、汇编语言编程及外设接口设计,培养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

‌实践应用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综合机械、电子、控制技术,完成典型机电系统(如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调试。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应用‌:学习数控编程、加工工艺及数控机床操作,强化先进制造技术的实践能力。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研究电机驱动控制及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完成实际项目开发。

二、选修与拓展课程‌智能传感与测试技术‌:涉及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及测试系统设计,应用于工业检测与数据采集。

‌机器人技术基础‌:学习机器人运动学、轨迹规划及控制算法,为工业机器人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及系统优化,提升设备操作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三、实践环节要求‌课程设计‌: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如减速器设计)、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如电路板制作)等。

‌毕业设计(论文)‌:需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或研究论文,选题涵盖工程设计类(如自动化生产线开发)、软件工程类(如控制系统仿真)或理论研究类(如新型传感器技术)。

‌重要数据表格‌表1:核心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课程类别代表科目学分考核方式基础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6-8闭卷考试专业核心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微机原理8-10闭卷+课程设计实践应用数控技术应用、PLC实训4-6实验报告+答辩表2:不同省份课程设置对比省份特色课程学分要求实践环节占比安徽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现代设计方法7230%重庆经济管理、微信计算机原理7125%山东可靠性理论、人机工程学7035%表3:考核方式与能力要求考核类型能力目标典型科目闭卷考试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工程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创新思维与独立研究能力自动化生产线开发‌课程实施与教学资源‌‌教材与参考书目‌理论课程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如《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5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程》。

实践课程配套实验指导书及行业标准手册(如PLC编程指南、数控机床操作规范)。

‌学习支持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视频、习题库及模拟考试系统,例如《自考视频辅导课程》涵盖核心知识点讲解。

虚拟仿真实验室支持远程操作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设备,突破实践教学的地理限制。

‌考试安排‌理论科目每年4月、10月统考,实践科目由主考院校组织,通常安排在6月、12月。

毕业设计需通过开题、中期检查及最终答辩三阶段评审,历时6-8个月。

‌职业发展方向‌‌智能制造领域‌:从事工业机器人集成、智能生产线规划及数字化工厂设计。

‌自动化控制行业‌:担任PLC工程师、自动化系统调试师或SCADA系统开发员。

‌研发与技术支持‌:参与机电产品研发(如智能传感器、数控设备)或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总字数:约3600字)

徂徕先生石介:君子固穷,穷且益坚

春日的徂徕山峰峦叠翠,。

山丘西南麓有竹溪汩汩西流,潺潺依旧。

近一千年前,徂徕先生躬耕于此,他结庐授徒,崇儒兴学,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徂徕文教为之兴盛。

石介汲汲救世,却因刚介激越的性情而寂寞孤苦,不仅遭政敌构陷英年早逝,更险受斫棺验尸之祸。

理学兴起后,他刚介的品格及对儒学的弘扬,愈发受到理学家的推崇和赞誉。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以此概括石介一生际遇,也是恰当公允的。

君子固穷,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清贫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砥砺心性,也会消磨意志。

清贫究竟会带来什么?这往往由清贫之人精神意志的强弱来决定。

石介的早年生活,便时常和清贫为伍,这也和他日后“刚介激越”性格的养成息息相关。

石介生于徂徕山麓的乡间大户人家,数代耕读相传,“世为农家,皆以农名,豪于乡里”。

至其父石丙时,宗族人丁已滋繁到16院50余口,家族田产越来越难堪重负。

在的康阜之年,石家耕锄树桑,尚且仅可免于冻馁。

如遇水旱虫灾,宗族衣食都成了难题,石丙往往要举外债来度荒。

更兼族内众口难调,矛盾复杂,家族上下笼罩着老朽衰败的沉沉暮气。

生活于其间的石介,不可能彻底摆脱家族特有环境的熏染。

多年后,他在与友人的书信里,仍多次提及那段“哭穷叫贫”的艰苦岁月:他被迫泣别庭闱,远来田园,学老圃老农事。

后来在书院求学时,石介依旧保持着清苦作风,以道德自励,靠精神力量来维系求学热忱。

同窗皆称誉其“固穷苦学,世无比者”。

据宋人记载,石介求学时,每日仅靠粗糙食物维持。

书舍内一名古道热肠的府官王咨,借着会客的机会赠给石介丰盛的餐食。

可石介却谢而不受,原貌奉还,对王咨致意说:“喜爱香甜松脆美味,这是人的常情,我也是非常钟爱的。

但人往往是早晨享受了盛馔,傍晚就讨厌再进食粗粝。

所以仅因一餐的美食而不能甘于穷苦,那明天将何以满足口腹之欲呢?所以我实在不敢接受您的馈赠。

”一番不同流俗的独到见解,让王咨对这位落魄书生暗生敬意,另眼相待。

随着学识的日精月进,石介刚介耿直的性格更为张扬。

他曾对人表露自己好发议论的心迹:“时无不可为,为之无不至。

不在其位,则行其言,吾言用,功利施于天下,不必出乎己,吾言不用,虽获祸咎,至死而不悟。

”石介相信,自己虽不处其位,但若只言片语能兴利除弊,即使己身获罪也决不言悔。

这是“虽在畎亩,心怀天下忧”的精神,更是石介的可贵可爱之处,却也是他以后遭谗罹祸的缘由所在。

应天受教,河朔游历, 弘道自在吾心 23岁的青年石介,听说“偶像”正掌教书院,便负箧而往。

应天知府,正在整顿府学,广选贤能,兴儒育才。

青年士子“偶像”范仲淹,此时正因母丧去官,寓居南京(即应天府),晏殊闻其贤名,便召寘府学。

范仲淹受任后,勤劳恭谨,凡事皆以兴学为要。

他常夜宿于学舍,以便训诫学子。

至夜课时分,他明察暗访,若有提前入寝之人,则当面责以道义。

由是四方从学者辐凑,石介便是闻名而来者之一。

求教,浅者止闻其学识,深者更沐其道德。

石介素来敬重范氏的道德文章,执弟子礼虚心真诚求教,学问也大有长进。

后来范氏出任,力推“”,石介不惜触怒权贵,也要倾力为其鼓呼。

在求学的间隙,石介远游河朔魏地,缅怀宋初倡导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柳开。

柳开在宋初是个褒贬不一充满争议的人物。

他以弘道复古自居,却张扬狂傲,尝言“师而友孟轲,齐而肩”,名噪一时。

相传他任性气盛,曾在科考之际,突发奇想用独轮车装载所写千卷文章,意图用的才学征服考官。

结果当年状元郎,却是仅从袖中取出一篇文章的张景。

因此留下了“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的笑谈。

对于这样的“怪诞奇人”,石介却怀着虔诚的朝圣之心来祭拜。

石介在诗文中,甚至把柳开拔高到超越两汉史学大家、,比肩隋唐儒学宗师、韩愈的地位。

这样的吹捧渗透着石介的良苦用心,不仅是自己对柳开复古思想的认同,也是对未来自己的豪迈期许。

河朔游历后的第二年(公元1030年),石介参加礼部省试和崇政殿仁宗殿试。

他和田况、、蔡襄和马永伯等人同举及第,石介得授郓州观察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锋芒初露,兴学重教, 仕途屡栽跟头 郓州任上,石介结识了声气相投的学者士建中。

两人都提倡古文复兴,反对华靡文风,所以互相支援引荐。

石介入京任职后,便多次举荐士建中。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石介的郓州观察推官任满,被调往南京任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院。

但也于此时,石介狂傲狷介的气质开始逐渐显露。

当时仁宗废郭皇后宠幸尚美人,引起朝臣的议论。

石介“芝麻绿豆”的小小推官,竟也搀和进来。

他不顾忌可能的政治风险,毅然上书指斥人君失德: “……正月以来,闻既废郭后,宠幸尚美人,宫廷传言,道路流布,或说圣人好近女色,渐有失德。

自七、八月来,所闻又甚,或言倡优曰戏上前,妇人朋淫宫内,饮乐无时节,钟鼓连尽夜……” “好近女色,渐有失德”、“朋淫宫内,饮乐无时节,钟鼓连尽夜”,丝毫不留情面的切直之语,好似凛寒的锐利霜刀,戳中了帝王的禁脔。

仁宗在舆论压力下,被迫处置了尚美人,但内心极为不悦。

同年,屡试不第却满腹经纶的自汴京来访。

石介与他一见如故,勉励其“筑室泰山徂徕间”,聚徒讲学,复兴儒道。

第二年,孙复再次探望石介。

此时石介仕途不顺,久居下僚,萌发了退隐山林的念头,他再邀孙复执教泰山麓,孙复允诺开馆授徒。

时经五代乱世,师道不兴,学者耻于拜师,从师之风淡薄。

为显示自己尊师重道的诚心,进士身份的石介竟带着一干人地拜身份的孙复为师,一时传为奇谈趣论。

孙复、石介在泰山招徒授业,讲习儒术,推荐学生为官,同时结交社会名流地方名士,扩大书院的名望影响。

石介虽和孙复讲学弘道于泰山,但仕进之心未曾泯灭。

但他有些“不冷静”的刚介举动,往往给仕途带来不可测的危机。

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冬,御史中丞闻石介刚介,便举荐他担任御史台主簿。

可正在考察期的石介,却因为仁宗下诏录用五君后人,上了一篇措辞激烈的《论赦书不当求五代及诸伪国之后》,极力反对朝廷“统战”政策。

阅览奏折后,当即愤怒撤销了石介的任职考察。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同上书的东平人,也认为实为唐贼臣,若录用其后恐于世道人心不利。

仁宗却特意要求朝臣记录梁适姓名,升任他为审刑院详议官。

相似意见截然相反的处理意见,引得欧阳修大为不满。

他修书给御史中丞杜衍,责备他不能起用正直刚明的贤士:“介一贱士,用不用当否,未足害政。

然可惜者,中丞举动也。

主簿于台中非言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

介足未履台门之阈,而已用言事见罢,真可谓正直刚明,不畏避矣。

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为御史也。

今斥介而它举,亦必择贤而举。

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

” 欧阳修认为,士不平则鸣,只要是正直之人,便不可能对朝政得失保持缄默。

石介因论政见罢,诚为失当。

御史台主簿除非录用愚暗懦默之人,否则终难逃罢用之运。

欧阳修反讽杜衍,其实乃为石介求情。

但杜衍受到仁宗压力,终究不敢再用石介。

石介闻讯后,在诗中借房屋取材质疑帝王用人术:“大匠构厦屋,取直弃曲木。

如何择官人,弃直独取曲?” 欧阳修见石介屡因言辞吃亏,力劝他改改脾气,莫要“自许太高,诋时太过……好异以取高”。

石介也态度诚恳地承认喜欢发狂妄之语,易被当作沽名钓誉之人。

他向欧阳修保证,自己将遵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俗理,收敛狂躁激愤的锋芒。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人最难更改的,也是性格。

石介很快就将好友劝勉和自己的保证忘之,最终因为性格付出沉痛的代价。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石介南京任官秩满,按律分得蜀中嘉州任职。

他一路跋山涉水,历时半年才到达嘉州任所。

可视事方一月,故乡嫡母病逝的噩耗传来。

他只得再度程,返回徂徕丁忧守孝。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三月,石介父石丙又卒,石介母丧未满,即守父丧,直到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六月才得以复出。

赋闲徂徕期间,石介因守丧无法参与朝政,便以布衣身份组建书院,教授生徒,议论朝政。

他师事孙复,又以《易》教乡人,被乡里尊称为徂徕先生。

彼时,泰山之地成为师道尊严最为兴盛的地区。

《渑水燕谈录》载:是时,孙明复(孙复)先生居泰山之阳,道纯德备,深于《春秋》,守道(石介)率张泂北面而师之,访问讲解,日夕不怠。

明复行,则从,升降拜起,则执杖履以侍。

石、张本是鲁地者,二人尊师重道,当时学者始知有师弟子之礼。

欧阳修就感叹说:“师道废久矣,自明道、景祐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

” 但孙、石两人志不在单纯为师,而是要用学问来“干政入世”,“货于帝王家”。

石介在等待着服丧禁锢的解除。

入值太学,力辟百家, 开启议政先河 庆历二年六月,石介守丧期满,立即被朝廷召为直讲。

此次入京,门人杜默作《六字歌》送行,其中“推倒杨朱墨翟,扶起仲尼”句,颇合石介此时心境。

同年十一月,孙复在石介的推荐下也担任国子监直讲。

二人在太学力辟百家,弘扬儒学,,极受学子的欢迎。

当时人言:“孙殿丞复说《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庆历中,石介在太学,四方诸生来学者数千人”。

汉唐经师说经,看重经典的疏解句读,于义理处不甚留意,所以说课枯燥乏味,令人昏昏欲睡。

孙、石治经则抛开传注疏解,独发新意,将道德文章与现实政治结合阐发,于说经中贯穿对政治的看法。

尤其石介性情直率,对朝政或誉或哂皆毫无隐讳,“闻朝廷美政则歌诵之,否则刺讥之”,极受学子欢迎。

国子监经孙、石的革新后,气象更新,成为议论朝政的风气中心,“太学之兴,自先生(石介)始”。

石介说经论政的做法,势头刚劲,引发了部分大臣的不满。

张方平就认为石介“课诸生、试所业,因其所好尚,而遂成风,以怪诞诋讪为高,以流荡猥烦为赡,逾越规矩,或误后学”,要求朝廷用行政手段来干预。

担任国子监直讲一年后,杜衍推荐石介担任太子中允,兼国子监直讲。

太子中允是朝会时有资格见到和参加宴坐的“升朝官”中最低一级。

在该年三月,仁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人事变动:罢相,以杜衍代为枢密使,、晏殊、、范仲淹、及同时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为谏官;并颁布了范仲淹、富弼等人提出的变法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

不久,新任的四位谏官联名举荐石介担任新政谏官,让其参与到庆历新政的“官僚圈”里来。

但这次看似的保举,却意外遭到了范仲淹的反对。

范氏认为:“石介刚正,天下所闻,然性亦好为奇异,若使为谏官,必以难行之事,责人君以必行。

少怫其意,则引裾折槛,叩头流血,无所不为矣。

主上虽富有春秋,然无失德,朝廷政事亦自修举,安用如此谏官也。

”仁宗也认为石介过于刚直,不懂变通,此人“若为谏官,恐其碎首玉阶”。

石介曾为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费尽心机。

他“不畜马,借马而乘,出入大臣之门,颇招宾客,预政事”。

人多指目视之,但石介依旧我行我素。

他“闻夏英公(竦)作相,夜走台谏官之家,一夕所乘马为之毙,所以弹章交上”。

石介的幕后运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局的变动。

范仲淹反对石介担任谏官,并非出于私心,石介也并未挂怀。

当他听说范氏将任参知政事后,跃然喜曰:“此盛事也,雅颂吾职,其可已乎!”遂作了一篇“褒贬大臣,分别邪正”的《庆历圣德颂》,为变法制造舆论。

这篇《庆历圣德颂》,为石介赢得身后大名,也带来巨大政治风险,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际遇。

莽上圣颂,开罪权贵, 身后毁誉纷至 石介肯定了仁宗皇帝黜愚进贤,赞誉此举顺天应人,“天地人神,昆虫草木,无不欢喜”。

在《庆历圣德颂》中,石介无所顾忌地“褒贬大臣,分别邪正”,对正直的贤臣他不吝赞美之辞,对淫邪的奸臣则大加鞭挞。

《庆历圣德颂》志在颂扬贤明,指斥奸邪,所以用语犀利,“手锄奸枿”、“扫除妖魃”、“众贤之进,如茅斯拔。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昆虫螪蠋,妖怪藏灭”。

虽未指名道姓,却已令失势之人咬牙切齿,例如被免职的枢密使夏竦便“衔(怨恨)介甚”。

《庆历圣德颂》,好似一把锐利匕首,令失势者心惊胆寒,却也将变法者推往众矢之的位置。

据说范仲淹、韩琦自陕西回京途中闻此颂很不满意。

范仲淹甚至说大事“为此鬼怪辈坏了也”,韩琦稍微平和地说:“天下事不可如此,如此必不成。

”孙复也对石介说:“子祸始于此矣。

” 石介积极参与政事,游说奔走大臣之门,屡遭守旧官僚的议论指责。

后来的情势果如孙复所言,“群谤喧兴,渐不可遏”,小人“相与出力必挤之死”。

石介再难于京城立足,便求淮州一职避祸。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十月,石介受命通判淮州,回徂徕山等待上任。

然未及履任,即于次年秋七月病卒家中,年仅41岁。

同年,孙复亦被贬庆州。

石介虽死,但《庆历圣德颂》却广为流布,权奸的帽子让夏竦如鲠在喉。

石介故去不久,徐州狂人孔直温谋反,朝廷在抄家时,发现了石介与孔直温的来往书信。

夏竦遂借此大做文章,散布谣言,向仁宗进谏石介未死,而是北走契丹借兵,以富弼为内应图谋颠覆社稷。

庆历五年十一月,仁宗下诏将石介的妻儿发配江淮,罢免富弼京西路安抚使职,并发书兖州,严令详查此事。

是时杜衍任职兖州,与泰宁节度掌书记龚鼎臣等府僚数百人,联名奏保石介已死才暂时平息此事。

不久夏竦又重归枢密,再次奏称石介潜赴登莱纠集匪徒数万人作乱,要求开棺验尸以证真伪。

庆历七年(公元1047)六月,朝廷派使臣拟发石介棺椁以验夏竦所告虚实。

当时的京东转运使吕居简对使者言:“若发棺空,而介果北走,则虽孥戮不足以为酷。

万一介尸在,未尝叛去,即是朝廷无故剖人冢墓,何以示后世耶?” 在吕居简的斡旋下,石介的亲属、门人等以及凶肆、棺敛舁柩之人,合数百状结罪具作保石介已死,才免除了他的斫棺之祸。

使者回京持状入奏,仁宗下旨将石介妻儿送归家乡。

石介的身后遭遇,令挚友欧阳修深感悲怆。

他作《读徂徕集》《重读徂徕集》悼怀石介,并在石介下葬时作《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极赞石介的道德文章。

石介卒后一百多年,南时赵介任嘉州军事推官,始为石介立祠。

后世如等理学家,都对石介给予很高评价。

石介墓位于徂徕山西北麓桥沟村南、北望庄北,原墓林占地20亩,古柏千株,浓荫蔽日。

前有明年间御史宋焘所立《宋太子中允徂徕石先生神道碑》。

墓前立学者吴希孔书《宋故太子中允石介之墓》碑,墓林在“文革”中被平毁。

2016年1月,“石介墓暨祖茔故址”碑揭幕仪式在徂徕山西北麓、汶河东岸石介墓旧址举行,在故址重新为石介修碑以示纪念。

徂徕镇文化学者徐钦峰表示:“石介的故事,在徂徕山一带广为流传。

其幼年好学,崇儒弘道的品质,至今都有着借鉴意义。

” 随机文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史美国总统提出的肥皂水效应,用赞扬的方式批评别人(效果更佳)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鲶鱼效应是企业激励员工的可靠方式为什么不去水星探索,公转速度和超强太阳风成为阻碍国外海滩惊现两具美人鱼尸体,如丝般顺滑的头发/魔鬼的样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丙子之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是怎么回事?丙子之役简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