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经过如何?为什么意大利会输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简介: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大陆的国家,历史悠久,也是非洲是唯一没有被他国渗透文化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发生过两次大型战争,但只有第二次被征服。

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

【千问解读】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大陆的国家,历史悠久,也是非洲是唯一没有被他国渗透文化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发生过两次大型战争,但只有第二次被征服。

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是从1895年开始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殖民战争。

战争背景 自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列强急需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因此对非洲大陆的争夺日益激烈,意大利也不惶多让。

意大利在1870年代刚刚完成国家统一后,也引入展开对非洲的扩张行动。

1885年,透过英国的支持意大利掌握马萨瓦至欠卢尔沿岸,腹地进逼埃塞俄比亚北部。

迫使埃塞俄比亚在1889年5月2日签订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

条文规定埃塞俄比亚方面割让北部领土,由意大利用200万里拉作为交换代价。

意大利更自由解释第17条条文,在签订的那年宣布将整个埃塞俄比亚领土做为自身的保护,占领了北部领土。

1890年,意大利把从埃塞俄比亚夺得的北部领土和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合并,埃塞俄比亚政府拒绝接受要求,也不承认其占领。

1893年2月12日,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二世知会意大利政府,自1894年5月2日起将不在履行《乌西亚利条约》的一切权利及义务。

为了干涉,意大利准备1.4万兵团交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

战争过程 1894年7月17日,首批意大利军团抵达卡萨拉并在那展开第一场战斗。

据意大利的记录,埃军是10万人左右其中有1万名。

在埃塞俄比亚的各领主同时也是军队司令官,孟尼利克二世的嫡系部队是意军的核心。

1895年1月,意大利军连八次击败各地封建主。

3月,意大利军开始全面进攻,成功攻占阿迪格腊特。

这年年底,埃军已动员了12万人。

1895年12月7日,由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在安巴—阿拉吉的战斗中获胜,意大利军第一次打败仗。

1896年3月1日,埃塞俄比亚军事先侦查意大利兵营得知作战情报。

意大利军因行军分隔彼此距离拉大,使得埃军能逐一地重创分散的意大利军。

埃塞俄比亚指挥部善用正面攻击和侧翼纵深作战,结合军队并包围敌军。

主要目标锁定意大利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大利炮兵有效狙击了进攻,但是意大利军的纵队仍旧被击溃,还差点全歼,其他的意大利军纵队也被击败。

虽然意大利军拥有良好的装备和军事技术,但在阿杜瓦战役中意军再度被击溃。

战争结果 战争的结果,意大利最终败给埃塞俄比亚武装力量。

出征的1.7万意大利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

埃塞俄比亚军死亡在4000—5000人之间,受伤6000—10,000人。

俄罗斯为了遏制英、法、意在北非的势力扩张,在1896年在国内募捐,透过俄罗斯红十字会派出医疗队替埃塞俄比亚士兵进行医疗救护。

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两国最终在1896年10月26日重新签订《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主权的完整。

德国政治家曾就意大利的脆弱军事,这样讥讽:“他们带着满嘴蛀牙又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

”(Italy had poor teeth and such a large appetite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只有几十人的伤亡

亲自指挥的战胜蒙古小王子达延汗的“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很奇怪呢? (明武宗画像) 这场大战,明军参战兵力有五万余人,蒙古小王子参战的兵力也有四五万人,双方的兵力加起来,至少有十来万人。

这场战争最后以蒙古小王子败退结束。

按照《·鞑靼/" 鞑靼列传》记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也就是说,这场大战给予了蒙古沉重的打击,此后蒙古人虽然还是会按照惯例,每年都会到边关抄掠,但也就是抢一点东西就赶紧逃走,不敢往内地走得太远。

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这个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在蒙古历史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6岁即位,在位38年,16岁亲政以后,就东征西伐,先后征服了、火筛、亦卜剌等部落,统一漠南蒙古,被称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达延汗恰好也就是在与交战的这一年去世的,去世时44岁。

去世后,统一的漠南蒙古再一次分裂。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明,达延汗的去世,是否与应州战败有关。

但是,本来他还能,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攻打明朝,突然就去世了,肯定与这场战争不无关系。

可以这么说,明武宗指挥的这场应州大捷,不仅仅让蒙古人从此不敢轻易进犯明朝边关,而且还及时阻止了蒙古统一的进程,避免了蒙古草原上第二个的崛起,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达延汗画像) 既然这场“应州大捷”参战人数这么多,战斗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战斗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深远,为什么史书上对这次大捷的记载,会如此奇怪呢? 说史书对这次大捷的记载很奇怪,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明史·武宗本纪》记载比较简略。

就一句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

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

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 二是《明史·鞑靼列传》的记载充满戏说的味道。

“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

帝幸阳和,亲部署,督诸将往援,殊死战,敌稍却。

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值大风黑雾,昼晦,帝乃还,命宣捷于朝。

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这段记录,有过程,有结果,但满满都是戏说的意味。

三是《明实录·武宗实录》对战果的记载耐人寻味。

其中对战果有一个详细的说明:“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一场十万人参与的大战,战了五日,竟然只有几十个人的死亡。

这仿佛打的不是的肉搏战,而是现代的高科技战争。

(应州大捷) 那么,为什么正史会有这么奇怪的记录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史书把明武宗定性为荒唐。

所谓盖棺论定,古代皇帝去世后,史官一般都会着手写这个皇帝的“实录”。

在写“实录”的时候,一般都会给他定个性。

从为尊者讳的角度出发,一般都不会把皇帝写得很惨。

但是明武宗是个例外。

一来,他在世的时候,说话行事都与大臣们格格不入。

包括应州之战,大臣们本来就是反对他亲自带兵参战的,他却一定要去。

所以就算战胜了,写史书的大臣们也对他这场大战不以为然。

二来,明武宗去世后,继位。

朱厚熜在“大礼议”中就表现出来了,他不把明武宗放在眼里。

所以肯定就默许史官们那样轻描淡写地写。

其二,应州大捷的时候没有文官在场。

因为文官们都坚决反对明武宗亲自率军指挥作战,因此明武宗一赌气,一个文官也不带在身边。

后来战争打赢以后,明武宗回去向文官们讲这件事。

但是文官们都不相信,觉得他在吹牛。

但是又不敢明说他在吹牛,所以才写了个很荒唐的数据,通过“微言大义”,表明文官们的态度。

但文官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记载一下暴露了他们的无知。

一场十多万人参加的大战,残杀五天,怎么可能才死十几个人! 其三,清人贬低的一贯做法。

《明史》是清人编写的。

清人在编写《明史》的时候,本来对明朝皇帝就很不公允。

现在他们得到的明朝史料《明实录》就已经对明武宗不公允了,所以乐得在原先史料上,进一步戏说。

因为这样原因,我们现在读到的史书,就成了这个样子。

随机文章源氏家族简介汉武帝马邑之谋之后美国黑鹰战斗机简介,最先进海军直升机(531万美元一架)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几乎都臭名昭著为什么隆美尔却是例外?他在战争中做了哪些事

有人问,二战战犯几乎都臭名昭著,为什么却是例外?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

其实不仅是隆美尔,包括、曼施坦因等这些著名的将帅,在二战后依然得到了作为胜利者的盟军的敬佩,而其中更是有一些立即再次返回军队,在冷战的北约华约对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隆美尔之所以收到钦佩,原因就在于战争就是战争,少不了人员的伤亡,但是战争之外就是另一说了。

比如在对待战俘的问题上,其就没有犯下过屠杀俘虏的罪行,而像日军战犯、德国的党卫军等,都犯有很多战争罪行,其中就有屠杀无辜、掠夺别国财物等等罪行,可谓是罪大恶极,所以在战后受到了压力的审判和处决(当然,一些罪大恶极的人在被审判选择了自杀,也有极少部分成功逃亡活了下来)。

曾经有一次,盟军士兵潜入诺曼底地区意图刺杀隆美尔,但是被捕之后隆美尔面对这些曾经意图杀死自己的人,依然给与妥善地对待。

其次,隆美尔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人。

无论是最早的,后来的北非,还是最后的西线战役,其实战表现都非常优秀,更是在北非的绝对劣势下,对英美联军等构成巨大的牵制,让盟军颇为头疼,是一位能最大化利用现有力量的将才。

在处于守势的西线,隆美尔依然有很多有预见性的措施,比如装甲部队靠前布置,再比如设计很多创造性的反登陆障碍物,如果能全部实施,必将会对后来盟军的登陆造成更大的损失。

而像就很是赞扬隆美尔。

其次就是宣传目的了。

通过宣传对手的强大,更能显示最为战胜者的强大。

而这些对象中,隆美尔实在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物,作战能力强悍,而且个人魅力极高,而后来又是死于纳粹,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宣传对象了。

随机文章隋炀帝杨广的政治行为是怎样的唐太宗生平简介揭秘火星人头骨之谜,火星远古文明的尸骸(专家称是石头)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埃及人发现的神奇数据改变认知流川枫和樱木花道的关系,情敌冤家也是朋友/最后的击掌是最完美的结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经过如何?为什么意大利会输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