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后人为什么反唐参与了安史之乱?
【千问解读】
在有关一族的民间文学中,除了《薛仁贵征东》、《征西》外,还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薛刚反唐》。小说讲述的是薛仁贵的薛刚因满门遇害,遂起兵反唐,辅佐庐陵王,讨伐的故事。
这虽然是小说之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薛仁贵的孙子确实曾叛乱,反抗李唐王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参与叛乱的后人又有着怎么样的人生结局呢? 在真实的历史中,薛仁贵这位造反的孙子名叫薛嵩,他的父亲是薛仁贵的第五子薛楚玉。
薛楚玉曾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后因其兄薛讷被朝中保守派排挤,薛楚玉也被人告发渎职,因而被免官。
薛楚玉离职后,张守珪接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张守珪后来收养了一个养子,名为。
再说薛嵩,他出身将门,自幼随父生活在燕、蓟之间,气度豪迈,嫉恶如仇,他凭借门荫为官,不肯从事生产,史书记载他“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
此时李唐王朝的唐玄宗也走向暮年,整日与杨贵妃厮混,朝政被掌控,薛嵩本来就不善于逢迎,自然升迁无路,此时他看到了一个“机会”。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因家族被排挤,自身被压抑,早就对李唐王朝深为不满的薛嵩参与其中。
由于薛嵩作战勇敢,后来被安史叛军提拔为相州刺史,成为封疆大吏。
但情况急转直下,安史叛军屡屡失利,史朝义被唐军击溃。
李唐王朝派遣仆固怀恩率军收复河朔地区。
薛嵩闻讯大惊失色,为了保全家族,薛嵩选择向李唐王朝投降。
而仆固怀恩心怀二意,平定河朔后,他上奏朝廷要求封赏归降的安史叛将,朝廷遂下诏封薛嵩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
薛嵩从安史叛将,成为朝廷的地方节度使。
薛嵩虽然不读书,但感念朝廷恩义,奉职谨慎,颇有治名。
大历初年,朝廷加封薛嵩为高平郡王、检校尚书右仆射等职,薛嵩的官爵远远超过了他的父祖。
772年,薛嵩病死任上,后归葬山西运城,时至今日薛嵩墓仍存。
薛嵩死后,其子薛平历任平卢军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出将入相,深受百戴,也为李唐王朝对抗地方藩镇立下赫赫功勋,年届八十时病死。
薛平之子薛从,也官任右领军卫上将军,统领李唐王朝的禁军。
总体而言薛氏一族并未因参加而遭到灭门,反而隆兴一时。
这是薛氏一族的荣耀与荣幸,但却是李唐王朝的悲剧。
由于对安史叛将的姑息,地方形成诸多藩镇,成为唐朝末年尾大不掉的问题。
藩镇经过几轮洗牌,最终在唐末农民战争中,新兴的藩镇灭掉唐朝,建立后梁,历入大动乱的时期。
随机文章宋朝开国将领中有人姓黄吗?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几个儿子?俄罗斯900年木乃伊出土,女木乃伊头发睫毛清晰可见土星为什么恐怖?夏季温度仅-140℃(29年公转一次)切尔诺贝利巨鼠,因为核辐射发生了基因突变/凶残的吃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