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特务网有多严密?建立东西两厂锦衣卫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君臣合作七年,有不算短的一段蜜月期,但蜜月结束之后,渐渐心理都起了变化。

那是怎样的变化呢?《明史·传》记载: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

吉安侯陆仲亨、平谅侯费聚因过遭帝切责之。

惟庸胁诱二人,密相往来。

这段明史,既记录了胡惟庸的变化和不法行为,同时也道出朱元璋对胡惟庸由宠到恨的心理根源——早请示晚汇报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先斩后奏、自作主张;的敌人不是自己敌人,而是结党营私的朋友伙伴。

如此,不免使得朱元璋大为恼火,我的天下我做主,咋论到你胡惟庸显摆?我打天下你坐天下,哪有这样好事?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朱元璋的底线。

如果说朱元璋对器重的属下什么事都可以网开一面,贪污受贿都可以容忍,但唯独一件东西一旦触碰,休说胡惟庸,就是、至亲儿孙,朱元璋也不容忍,什么东西?那就是争权。

显然,胡惟庸的以上行为,就是争权,突破了朱元璋的底线。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胡惟庸干这些事,都是的,朱元璋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这就是不了解朱元璋的另一特长了,此人除了用人整人上有一套外,搞情报工作也是很厉害的。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告密时代”,一个是那的大周,另一个就是朱元璋的大明洪武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特务生逢其时,全国处处都有皇帝眼线。

朱元璋情报工作无孔不入。

其情报工作细到了什么程度? 这段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朱元璋手下有个叫宋濂的大臣,从朱元璋起兵时就跟着朱元璋,建国后被委以重任,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但是对这样的大臣,朱元璋璋情报工作也没放松,有一天,宋濂在家里请几个朋友喝酒。

上了一些酒菜。

次日上朝,朱元璋问他:老宋,听说昨天你家来客了?吃点啥喝点啥呀?宋濂是个老实人,照实回答,来几个朋友,然后开始报菜名——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朱元璋频频点头:“嗯,对上了,你是个老实人,没欺骗我!”原来,在宋濂家人中,朱元璋早已安插了自己的人。

那个朱元璋安插的人,每天都监视宋濂起居,家中一有情况就马上报告朱元璋。

所以朱元璋对宋濂情况无所不知。

经过对菜单,朱元璋洋洋得意,而宋濂从此惶惶不可终日。

类似谍报层出不穷。

有个翰林叫钱宰,在朱元璋那领了一项文化工程,重编《》语录,因为朱元璋对孟子的有些话很不满,比如:君为轻民为重。

老百姓比我重要哪行?于是命令手下文人加班加点,重新肢解孟子,这个钱宰每天早出晚归,累得够呛,有一天下了夜班,一边往家走一边做了首诗,有些发牢骚的意思:“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朱元璋对他说:“小钱啊,昨日你做的那首诗不错,不过我并没有嫌你来得晚啊,只是怕你们不勤奋,你看把那个嫌字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魂飞魄散,我一个人嘀咕皇帝怎么知道的,连忙磕头谢罪,您改得好。

还有一个担任国子祭酒的官员,叫宋讷。

有一次,遇到点不开心的事,独自坐在自家后花园生气。

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天生谁的气?宋讷:我生气了吗?朱元璋拿来一幅画,你看看,这不是你吗?宋讷拿来一看,数码照片一样,生气的表情都画得惟妙惟肖。

原来朱元璋安排的特务,不仅跟踪大臣,而且还进行素描工作。

说到特务,我们都知道。

这是朱元璋的发明,但锦衣卫之外,还有一种特务,也是朱元璋精心打造的,那就是检校。

这个检校明为“言官”,实际上干的就是特工的活,专查官员隐私,朱元璋的特务网就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组成的。

如果说锦衣卫是军统,那么检校就是中统。

他们一个用剑,另一个用嘴杀人。

朱元璋利用这些人,等于在每个官员头上悬了一把剑,卧室里安装了摄像头,所有官员在朱元璋面前,都一丝不挂,没什么隐私可言。

朱元璋培养了不少著名特务,前面提到那个担任过右丞相的杨宪、以及本讲座主人公胡惟庸都可以称为杰出特务。

这些人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就像藏獒一样,只认一个主人,其余人无论和皇帝是什么关系,都可以撕咬。

文武百官遇到这些人,就像遇到狂犬了,必须拐弯跑,要直接撞上很容易被咬,咬上可就没救。

这正是朱元璋所要的效果。

他对自己培养这些特务的效果很得意,说:“我养这这些人,犹如如人养恶犬,人见人怕。

”在特务的监视下生活起居,哪个大臣的能逃出皇帝视线?虽然胡惟庸既是宠臣、也算是个大特务,但也毫不例外受到朱元璋的特务照顾,尤其在君臣关系出现缝隙的后期,朱元璋派人在胡惟庸家门口放了暗哨重点盯防。

特务整特务,更叫一个狠。

胡惟庸的不法行为,被一心想立功的特务们添油加醋,传到朱元璋耳朵。

那么,听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问:胡惟庸为什么要结党营私?让领导不快?他已经位极人臣,顺着领导的意,当着他的丞相,不是很好吗?要解开这个疑惑,必须要先说说他的领导是怎么回事。

到今天,我们依然不能说朱元璋是个昏君,但是,打天下时的朱元璋,与坐天下后的朱元璋,判若两人。

当朱元璋还不是皇帝时,他是一个的明主。

我们知道,元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从起事的时间而论,朱元璋参加革命时间是比较晚的。

待他单独领兵时,不少“革命前辈”已经成了气候。

但到头来,为什么无根无基的朱元璋得了天下呢?主要是因为得人心。

首先,他抓住了穷人心。

朱元璋懂得穷人心。

因为他早年就是穷人、赤贫,知道百姓生活的艰难,知道百姓的期望在哪里,所以他常常自比尧舜,宣扬要建立一个没有民族压迫的、百居乐业的社会。

另外,朱元璋还抓住知识分子的心。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中,农民起义军要想成事,没有读书人的出谋划策是不行的。

在打天下时,朱元璋和读书人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在一起围炉夜话,这些知识分子,把朱元璋当作知己仁君。

最后,他还抓住了整个民族人心,蒙元帝国,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汉族人被列为四等人歧视。

而朱元璋北伐时打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这个口号比后来孙中山的口号还早600年,朱元璋由此而成为带领汉民族反抗蒙古贵族统治的民族英雄。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

就这样,朱元璋靠得人心得了天下。

然而。

成为洪武大帝后,那个的仁君不见了,一个反复无常的暴君出现了。

朱元璋的这种变化,说来说去,还与他的身世有很大关系。

朱元璋早年赤贫,到了饭都吃不上地步,被迫到寺为僧吃百家饭,饱尝世间冷暖人情他成为开国皇帝后,人生巨变,令他心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之前他,没什么可担心的,所以广杰豪杰,兄弟相待,之后,得意和忧郁一起涌上心头,担心文臣们会鄙视他出身贫贱,武将们会篡夺他的皇位。

从心里学角度讲,此时朱元璋,已经患上了严重精神疾病,用今天话说,就是焦虑症,具体表现就是疑神疑鬼、。

朱元璋的疑心病,在他统治时期,很多大臣拍马屁拍到马蹄,稀里糊涂送了命。

比如浙江有一个学人,写了一个贺表来吹捧他,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朱元璋竟认为“光天之下”是讽刺自己是没头发的和尚,“作则”是挖苦自己做贼,下令将这个马屁精处死。

反复无常的朱元璋无疑是个“非理性”强人,长期陪伴在这样“非理性”领导身边,那帮属下会出现怎样心理状态呢?关于“非理性”,当代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组实验,拿来一群白鼠分入两笼,对一个笼子里的白鼠有规律地“电击”,另一笼无规律“电击”,结果遭到无规律电击的那群老鼠很快就疯了,这说明什么呢?非理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疯。

那些强人帝王非理性到了极点时刻,不是自己发疯,就是把属下逼疯。

想必洪武时代的官员们在朱元璋手下也是备受煎熬,多次体验到了被不规则电击的小白鼠心情。

政治环境恶劣,领导神经过敏,太不好伺候。

即便是宠臣胡惟庸,在这种环境下或许也不免感叹,自己既像朱元璋牵着的一条狗,又像其手里牵着的一风筝,让你升你高入云端,让你降你就垂直落地。

完全由不得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想不死,只有两种做法,或者主动远离权力中心,或者抱团取暖、结成利益共同体。

胡惟庸做法,基本可以解释为后者:抱团取暖。

随机文章唐朝最传奇皇帝非武则天竟是被太监当傀儡推上皇位的傻子有关明武宗的陵墓意大利卡普里岛蓝洞,蓝色的水洞美哭了(不去是遗憾)小偷偷走蒙古高僧木乃伊,过边界被抓(200岁肉身不腐)美国野猫式战斗机,5分钟击落日军5架战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反义词吧,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的作用。

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反义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欢迎大家分享  进步的反义词:  落后、后退、倒退、停顿、落伍  词语注音  jìn bù  英文翻译  (向前发展) advance; progress; improve; step foreward; move foreward  基本词意  (1) (动) 人或事向前发展;比原来好。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作谓语)  (2) (形)适合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

进步思想。

(作定语)  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进步造句:  1、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长起来的;学习的进步是一点一滴聚起来的。

  2、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眼睛是知悉现代进步与发展的专家。

眼睛看齐了世界的狂飙,自己也是不会落后的。

眼睛看齐了知识的飞越。

自己的头脑也不会是一片空白与虚无。

眼睛看齐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哲理,自己终究会成为一位令人眼亮的举足的人物。

  4、音乐,是人类时代进步的象征,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的音乐,音乐永远都是人们追宠的对象。

我也非常的喜欢听音乐,在不同的心情里挑选着不同的音乐。

  5、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6、做老师很辛苦。

但只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他们会忘掉辛苦,心里会由衷的高兴。

老师经常的鼓励同学:“努力点!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

”可谓是燕儿吐哺,高风亮节啊!  7、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

  9、只要有梦,我就会不松懈的奋斗下去;只要有点滴进步,我就会更加的努力;只要我永不放弃,成功的希望就会一直陪伴着我。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文明的象征;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唯一一把金钥匙;书,是横渡智慧神河的一叶扁舟;书,是攀登上科学之巅的一条山路;书,是至高无上的。

  11、火对人们来说,是进步的象征。

有了火,人们不再茹毛饮血,从此懂得,火烧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营养。

  12、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3、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14、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

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拓展延伸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2、我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步就是退步。

  4、这学期,小林在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

  5、希望你不断努力,祝你不断进步。

  6、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敬仰的导师。

  7、树立新风,破除陋习,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8、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9、表扬是鼓励进步的手段,不是目的。

  10、开学以来,我们班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1、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的心里非常愉快。

  12、鲁迅先生一向关心和爱护进步青年。

  13、开学以来,小林在学习上确实有很大进步。

  14、这学期,小刚学习用功,进步很快。

  15、一个人有缺点就不要怕别人指出,否则,永远也不会进步。

  16、只有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不断进步。

  17、学习的进步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18、作为新教师,姐姐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因而教学工作进步很快。

  19、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仰望的文学家。

  20、对同学微小的进步,老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成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相信写成语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1  1.长年累月: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

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2.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惊师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4.千回万转: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

  5.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同“车马盈门”。

  6.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

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7.道远日暮:暮:太阳落山。

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

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8.撑肠拄腹:比喻容受很多。

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

  9.惊群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同“惊师动众”。

  10.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同“桃李满天下”。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2  1.千条万端:犹言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2.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

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3.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4.指不胜偻: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偻:弯曲。

同“指不胜屈”。

  5.诡变多端: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6.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7.鸟集鳞萃:鳞:鱼;萃:聚集。

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

形容聚集得很多。

  8.门庭如市: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

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

  9.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10.口燥唇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

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11.千语万言:形容说得话很多。

同“千言万语”。

  12.说千道万:道:说。

指各种各样的说法。

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

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13.口干舌焦: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同“口燥唇干”。

  14.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

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

门槛都踩破了。

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十亲九故: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17.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18.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9.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20.血流漂杵:杵:捣物的棒槌。

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

形容战死的人很多。

也泛指流血很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3  1.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千言万说:犹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3.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4.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6. 更仆难终: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7. 挂一漏万: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

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8.荆棘载途:满路都是荆棘。

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9.更仆难尽: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0.更难仆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1.血海深仇: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

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12.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3.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14.无所不通:通:通晓。

没有什么不通晓。

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

  15.血迹斑斑: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16.人丁兴旺: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17.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8.千疮百痍:犹千疮百孔。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9.灿若繁星:灿:灿烂。

繁:众多。

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

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20.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

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4  1、不可枚举:枚举:一一列举。

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2、不可胜计:胜:尽;计:计算。

不能全部计算完。

形容数量很多  3、不可胜举:无法一一列举。

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4、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5、举不胜举:不胜:不尽。

列举也列举不完。

形容数量很多  6、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7、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

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8、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9、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0、不可限量:限量:限定止境、数量。

形容前程远大。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不失圭撮: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

形容数量准确。

  13、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4、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15、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

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16、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17、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18、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

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19、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20、旌旗蔽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

战旗遮住了日光。

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21、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22、太仓一粟: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

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23、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24、盈千累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25、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26、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27、不可胜算:胜:尽。

数量多得不可计算。

形容数量极多。

  28、布天盖地: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29、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30、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

形容数量极多。

  31、斗量车载: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32、斗量筲计:用斗量,用筲计。

形容数量很多。

  33、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差:差  34、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35、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36、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

  37、漫地漫天:漫:满。

充满天地之间。

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

亦作“漫天漫地”。

  38、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

指多年。

  39、山积波委: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

形容数量极多。

  40、数不胜数:数:计算。

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41、无万大千:不可以千万计,极言数量之多。

  42、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

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43、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

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44、舳舻相继:舳:船尾。

舻:船头。

指船首尾相接,数量很多。

亦作“舳舻相接”。

  45、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6、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5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

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

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

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

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

比喻准确清楚。

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

分析一毫一厘。

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

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

仍在增加,不见减少。

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

比喻双方平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

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

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

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1.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32.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33.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34.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5.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36.绝无仅有:极其少有。

形容非常少有。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6  1、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2、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3、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4、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5、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6、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7、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8、千丝万缕:千条... 展开  9、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10、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13、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14、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15、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6、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7、万缕千丝: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8、千头万绪:绪:丝头。

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

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19、千端万绪: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20、经纬万端:比喻头绪极多。

  21、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22、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23、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24、源源不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

形容接连不断。

  25、不一而足: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26、不知凡几:凡:总共。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

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27、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

  28、多多益善:益:更加。

越多越好。

  29、形形色色: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30、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31、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

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32、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33、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34、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3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6、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

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7、指不胜屈:指:手指;屈:弯曲。

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为数很多。

  38、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

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39、倾盆大雨: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40、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

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41、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42、森罗万象: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43、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44、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5、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46、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47、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48、满谷满坑:充满了谷,充满了坑。

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49、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50、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51、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52、绰绰有余:绰绰:宽裕的样子。

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53、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馀。

  54、史不绝书:书:指记载。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55、实繁有徒: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

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56、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

那样的人并不少。

  57、大有人在: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58、人手一册:人人拿着一本(书)。

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59、翻来复去:翻:翻转。

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60、三番五次:番:遍数。

一再,多次。

  61、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多次命令和告诫。

  62、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

旧时指反复审训。

  63、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车载斗量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明太祖朱元璋的特务网有多严密?建立东西两厂锦衣卫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