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为什么始终不放苏武归国?苏武的价值何在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千问解读】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

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还活着。

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乏”,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苏武在北海生活多年,当然就非常了解匈奴的生态、气候与虚实。

匈奴给苏武娶了媳妇,苏武在那里还有了小孩,其中有个孩子名叫苏通国,后来随汉使回国,为苏武延续了香火。

在匈奴看来,男丁就是战士,生育人口当然也就是国防建设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上说,也算是苏武变相给匈奴作出了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武出使到了匈奴,而且,其副使张胜等还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此举导致两国外交形势急剧恶化。

在屠刀面前,张胜投降,苏武不屈被扣。

两国就此事件展开激烈交涉。

恰在这时,不按牌理出牌的武帝,突然发动了对匈奴的新一轮攻势。

当时,已经早殇,武帝任命了新统帅利。

此人是武帝新宠的哥哥,是新得势的国舅。

当时还健在,但因为已经失宠,大将军卫青只能负责东、西、南三面的战线,不再参与对匈奴的作战了。

李广利的军事水平并不次于卫青,但他的战绩却远不如后者。

因为,当时汉的军事潜力和后勤供给能力,都已经远远不如卫、霍统率兵马的时候了。

新的一轮攻势兵分两路;主力由李广利率领西进,出河西走廊,直扑匈奴与西域的结合地带,意图扫清匈奴对准备占据的西域地区的威胁;李广之孙,率领一支步兵(所有好马都已经拨李广利使用),北上进入匈奴境内牵制单于主力。

这一战汉朝失败,李广利先告败绩,李陵也基本。

李陵本人投降后,成了匈奴的大将。

苏武因此更不可能回到汉朝。

汉朝接下来连年进攻失利,匈奴失去西域的大部分土地,也感到了疲惫。

于是,两国较量的核心环节开始从直接军事对抗,改为主要在西域各国作外交对抗。

武帝晚年,国内民穷财尽,上层祸起萧墙,国家陷入重重危机。

主帅李广利的家眷,因为国内的“”被灭,李广利本人投降匈奴,被单于当作了祭天的牺牲品。

而匈奴内部同样还是天灾人祸不断,并没有因为李广利作了牺牲就有所改善,反而天灾更加剧烈。

古人云,大战之后,必有凶年。

穷兵黩武的汉匈双方,也逃不脱这个规律。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

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活着。

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 因为,苏武在北海牧羊的地方正是匈奴与丁令(即后来的铁勒)的边界。

我们惯常的认识,是苏武牧羊的地方非常荒凉,没有人迹,兔子都不拉屎。

其实不然,那里有包括丁令在内的很多游牧民族,水草肥美,,草原上歌来歌往,热闹得很。

后来,蒙古人的数次西征,出发点都离那里不远。

苏武在北海生活多年,当然就非常了解匈奴的生态、气候与虚实。

匈奴给苏武娶了媳妇(当然是匈奴人),苏武在那里还有了小孩,其中有个孩子名叫苏通国,后来随汉使回国,为苏武延续了香火。

在匈奴看来,男丁就是战士,生育人口当然也就是国防建设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上说,也算是苏武变相给匈奴作出了贡献。

这时的匈奴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掌握了匈奴虚实与规律的汉使们,回到汉朝,再带着汉军来攻打他们。

尤其是苏武这样的杰出人物,回到汉朝,他就是又一个了。

这就是苏武一行在匈奴的后期继续被扣的主要原因,两国的前仇倒成了其次了。

但是,苏武的部下常惠偷偷把苏武的情况通报给了汉使,这样单于不得不放归了苏武。

苏武,常惠回国以后,理所当然成为汉制定对匈战略的高参。

常惠后来搞了一个匈奴包围网,包括匈奴西边的乌孙、东边的鲜卑、北面的丁令、南边的汉朝,趁匈奴内部衰落而发起了对匈联合军事作战。

其中,常惠本人作为乌孙军的参谋长,指挥乌孙军重创匈奴。

这一战直接导致匈奴内乱分裂,单于南下投降。

随机文章惊现昆仑山冰封真龙照片,传闻登山队偶遇真龙被真气所伤世界战斗机速度排名,中国歼-20成功进入前三揭秘沙尘暴多发于什么季节,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图标是怎么样的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会发生什么,后果堪称灾难/37.5亿年后碰撞美国人眼中的李小龙,改变美国人对亚洲人的印象/亚洲人也够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代沐英简介 沐英为什么没有被明太祖朱元璋杀死

一生养子义子无数,但是沐英却是他最为喜爱的几个孩子中的一员,听到沐英离世的消息,朱元璋亲自去迎接沐英的棺木,一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之感笼罩着这个年迈的老人身上,也许这就是沐英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杀死的原因吧。

今日讲述沐英简介。

沐英简介 姓名:沐英 曾用名:朱英(其实在朱英之前还有一个名字,是他亲生父母给他起的名字,但并未记载。

) 字:文英 性别:男 出生年份:公元1344年 死亡年份:公元1392年 籍贯:安徽定远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工作:沐英12周岁就开始参军,到了1362年,沐英18周岁的时候,就开始有职位了,先后成为帐前都尉、指挥使。

到了1370年,26周岁的沐英成为了镇国将军。

1371年,27周岁的沐英升职成为大都督府同知。

1376年,32周岁的他成为西平侯。

1378年,34周岁的沐英成为征西将军,与一起西征。

1381年,39周岁的沐英成为征南副将军,征讨云南。

1382年4月份的时候得胜。

1382年,云南平定后,沐英就留在了云南,负责云南的安全,抵御别国的侵袭,以及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

荣誉称号:西平侯(生前就获得的称号)、黔宁王(沐英死后,朱元璋给他加封的称号) 生活背景:沐英从小家境贫寒,而且父亲早丧,都是母亲辛苦拉扯长大,在沐英7周岁的时候,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了破坏,沐英就在母亲的照顾下,逃避战乱,但是母亲却在路上死亡。

好在8周岁的时候,被朱元璋收留,成为了朱元璋的义子,从此改姓为朱,被叫做朱英。

夫妇俩将其视如己出,亲自教导他认字、识书,领兵作战。

性格特点:第一,。

据明载,1382年9月份的时候,义母病死了,44周岁的沐英听到消息后,因为太过悲伤而导致咳嗽出血的现象。

此时,沐英应该已经得了呼吸系统的毛病,诸如肺癌。

第二,以百姓的为己任。

沐英镇守云南,大力大战云南的经济,不仅仅是因为工作需要,更多的是想要造福后代子孙。

第三,忠心。

辅助朱元璋,更是勒令子孙后代也忠心王朝,从来没有二心。

第四,有头脑,沉稳,谨慎。

不然也不会打胜仗,也不会让自己善终。

沐英为什么没有被朱元璋杀死 第一, 沐英是镇守云南的最好选择,其作战能力是朱元璋认可的,更是曾经以300骑兵干掉了敌军30万士兵的军队。

利用武力成功镇压了云南的百姓,阻挡了外敌的入侵,除此之外,还在云南大力宣扬的文化,发展经济,让云南的百姓更加拥护沐家、拥护朱氏王朝。

第二, 沐英懂得如何让朱元璋安心,不管是出于真心也好,博得欢心也好,沐英最终让朱元璋对他放心,更是赐沐姓予他。

第三, 沐英从8岁就开始呆在朱元璋的身边,养育之恩不可望,沐英对朱元璋夫妇的感恩应该是真的,而朱元璋也舍不得将这个养子就这样杀了。

第四, 沐英选择了远离了皇权的中心,就是他明智的选择。

同时,他是完完全全的忠心,更是训诫自己的子孙也要忠于朱氏。

就连沐英的死也与朱氏离不开关系。

因为的死,才导致了沐英最终的悲痛万分,不治而亡。

沐英一直把朱标当作自己的弟弟看待,两人感情非常要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甄嬛传中华妃记恨富察贵人 为什么却没有选择对她下手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匈奴为什么始终不放苏武归国?苏武的价值何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