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主义和种族主义有什么关系?两者是一样的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简介: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是指根据种族将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的行为。

种族隔离政策使歧视官方化,但它往往在未被合法化时被执行。

麻省理工学院与芝加哥大学

【千问解读】

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是指根据种族将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的行为。

种族隔离政策使歧视官方化,但它往往在未被合法化时被执行。

麻省理工学院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在2003年的调查中发现当地的工作单位在招聘时存在广泛的种族歧视。

名字“听起来像黑人”的应聘者得到面试的机会回比名字“听起来像白人”的应聘者少50%。

调查结果被研究者视为种族偏见已经植根于美国不公平历史的强力证据。

制度上:制度种族主义指政府、企业、教育机构或者其他大型组织的种族歧视行为。

种族隔离 种族隔离(Racialsegregation),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种族将人群分割开来,使得各种族不能同时使用公共空间或者服务。

种族隔离可能是法律规定的,也可能是无法律规定但事实存在的。

不论种族隔离是平等隔离,还是不平等隔离,实质上均是一种种族歧视行为。

历史上最著名的种族隔离发生在南非和美国。

另外,澳大利亚、罗得西亚、德国、印尼等国家也均发生过种族隔离行为。

斐济、马来西亚等国如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种族隔离行为。

核心 纳粹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种族主义,这是它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以及其他右翼极端势力的本质区别。

传统的研究强调了纳粹主义的阶级属性,而忽视了它的种族主义内核,因此不能对纳粹德国的历史作出深入的分析。

形成 种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出现于19世纪。

尽管带有部落仇恨的痕迹,其实却是19世纪欧洲科学理论的发展(达尔文生物学)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导致欧洲人的世界统治地位和种族优越感)的后果。

法国人戈比诺和英国人是这种新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家。

戈比诺著有《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他企图用种族观念解释文明兴衰,将特殊的种族性质与不同的种族相联系,并提出了“血液污染”这个纳粹反犹主义的重要理论。

张伯伦的代表作是《19世纪的基础》,他是雅利安人至上论和日耳曼种族中心论的主要先驱者之一,并且强烈反犹。

张伯伦曾经将看作德国的救世主,他的思想对希特勒有很大影响。

同时,在德国存在着比较强烈的反犹太传统。

主要来源于宗教反犹主义和新兴的德意志民族主义。

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大屠杀的最初动力可以在希特勒的意识形态中找到,但是在‘最终解决’时他能够获得德国人的协作。

”出现于19世纪的种族主义思潮和德国的反犹太传统是纳粹种族主义的主要来源。

内容 从纳粹的宣传和实践里看,纳粹种族主义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种族史观和雅利安种族优越论、族民共同体理论、生存空间理论和反犹主义理论。

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雅利安人统治世界的种族乌托邦。

雅利安人是19世纪西方人设想的操原始印欧语的古代民族。

希特勒相信雅利安种族(所有真正的日耳曼人都属于其中)以北欧的金发碧眼白种人为血统最纯正的雅利安人是拥有最优秀血液的主宰种族,他们被上帝创造成不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最为杰出的人群。

“所有的人类文化,以及所有的艺术、科学、文化成就,几乎都是雅利安人的创造性产物。

”雅利安人由于其血统高贵和能力超群,天然地拥有统治其他劣等民族的权利。

人类文明的衰亡,不是因为经济或物质原因,而是统治民族的血液受到玷污的结果。

雅利安人的血液遭到了劣等民族的玷污,因此逐渐丧失统治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衰退,当代的雅利安人(金发碧眼白种人以北欧人种为代表)就必须纯洁自己的血液。

通过恢复种族纯洁而达到复兴雅利安人文明的目的。

种族史观和雅利安种族优越论 反犹主义与雅利安人优越论紧密联系。

在纳粹种族主义理论中,犹太人是最邪恶卑劣的民族。

导致雅利安人血液遭到玷污的罪魁祸首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与雅利安人是两个截然对立种族的代表。

犹太人,不仅拥有不同的宗教文化,而且属于不同的种族。

犹太人是非上帝的、非人的,是所有罪恶的化身。

他们的目的是统治全世界,并通过污染雅利安人的血液来达到目的。

在政治上,犹太人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民主制度使世界陷入混乱。

而且,犹太人还制造出了强大的武器——思主义,用以精心策划对雅利安人文化和秩序的破坏。

雅利安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斗争是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

为了恢复雅利安人的统治种族地位,首先需要将所有日耳曼人都统一到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以推动雅利安文明为己任,其首要任务就是消灭犹太人威胁。

只有如此,雅利安人才能纯洁血液,重新强大。

反犹主义是纳粹种族主义的重要内容,它导致人类历史罕见的严重暴行。

它很难用极端民族主义或阶级冲突来解释,而只能是种族主义的恶果。

族民共同体理论 族民共同体(Volkisch Community)是纳粹建设新德国的目标。

德意志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完成统一后宗教冲突、文化冲突、阶级斗争仍然在分裂着这个国家。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工业化、阶级分化所产生的社会裂痕始终得不到解决。

纳粹主义的兴起也普遍被认为是衰落中的下中层阶级的反抗。

族民共同体是纳粹党针对德国的分裂状况提出的蓝图,并在执政后加以实施。

族民,(Volk)在这里相当于种族,族民共同体是指所有日耳曼人不分阶级、宗教、文化、地域的差别,基于共同的血统而紧密联结成的统一体。

这个共同体不同于议会民主制或君主制国家,而是一个民族—领袖国家。

它排斥所有非雅利安人,在本民族内部消除各种差别。

它的种族主义以血统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资格基础,以提升本族人民的种族地位并统治其他劣等种族为目的。

纳粹执政后努力建设的族民共同体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但确实对于纳粹实行反犹政策,优生政策和扩军备战起到了促进作用。

生存空间理论 夺取生存空间是纳粹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甚至是整个纳粹政策的核心目标,因为在希特勒看来,种族与空间是不可分的,优秀种族必须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

纳粹上台后对内对外的政策都是直接或间接为此目的服务的。

与当时许多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不同,希特勒从一开始就认为把德国的对外目标定为恢复1914年的疆界是可笑的。

纳粹政府的对外目标,首先是将所有日耳曼人统一到一个大德意志帝国,然后沿着条顿骑士的足迹向广阔的东欧扩展空间——被劣等民族占据的东欧平原正好提供了扩张的目标。

“只有在东方才有可能……新帝国必须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p95通过夺取生存空间,而不是帝国主义国家通常选择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获得雅利安人复兴所需的地理基础,供养规模越来越大的人口(希特勒希望到1980年能有1.2亿雅利安人)。

另一方面,夺取生存空间的战争,按照纳粹所信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又可以起到优化种族的目的。

即在生存斗争中淘汰不适应者,提高种族品质。

因此,夺取生存空间的战争不论在目标上还是战争本身,都是种族主义政策的要求。

反犹主义理论 纳粹党诞生之处是当时众多的极端右翼组织之一,主要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政党。

尽管有反犹主义的倾向,但种族主义色彩并不很强烈。

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成为纳粹主义的核心内容与希特勒的影响紧密相关。

从维也纳时代起,希特勒就成为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反犹分子。

1924年纳粹党的《二十五点纲领》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就包含了种族主义内容,“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具有德意志血统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

”1926年的班贝格会议会议上,希特勒确立了自己在党内的领袖地位,标志着以种族主义为核心的希特勒的意识形态成为纳粹党的主流。

在上台之前,纳粹党的种族主义理论只停留在宣传阶段。

在党的领袖中,尽管反犹主义比较强烈,但也并非都是希特勒那样的狂热分子。

在纳粹的宣传中,强调犹太人要为大战的失败负责,要为的诞生和生活于其中的人民的苦难负责。

犹太-布尔什维主义(下层革命的代表)和犹太金融资产阶级(上层剥削者的代表)是纳粹重要的抨击对象,用以吸引处于前两者压力下的中层阶级。

但这种攻击主要出于政治经济因素,而不是希特勒所深信的血液原则。

为了争取选民,纳粹还有意抑制过分的种族主义叫嚣。

当纳粹上台后,原来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色彩丧失殆尽,只在冲锋队中还有所存在,而种族主义成为纳粹政权的本质内容。

纳粹种族主义理论分两步实现,首先建立日耳曼人的族民共同体,增强国家力量,然后发动战争夺取生存空间,建立雅利安人统治的世界秩序。

计划 建立族民共同体的努力首先从政治上开始。

在1933年,在纳粹主导下通过了“授权法”,实际上取消了议会政治。

然后解散其他所有政党,开展了一场“一体化”(gleichschaltung)运动。

各邦国政府的原有权力被剥夺,德国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初步清洗;工人、农民、教师、律师都被新的纳粹机构组织起来。

这个新的纳粹党一党专政的国家宣称代表全民利益而非某一集团、阶级的利益,致力于消灭阶级冲突和民族内部差别,以恢复民族荣光。

排斥打击犹太人的行为从希特勒就任总理之初就立即展开。

1933年以冲锋队为主力发动了对犹太人商业的抵制。

从1933年的《恢复职业文官制度法》开始,在公职人员中清洗以犹太人为主的非雅利安人,然后犹太人被逐步赶出各个职业领域。

1935年纳粹政权开始禁止犹太人在公共场所活动,并在1935年9月通过了有重要意义的纽伦堡法。

纽伦堡法重新界定定了德国公民权,禁止“种族污染”。

这是排除犹太种族,纯洁雅利安族民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纳粹政权的种族主义本质。

到了1938年,随着纳粹发动夺取生存空间的战争的临近,对犹太人的迫害也随之加重。

犹太人被完全驱逐出德国公民的社会。

在“帝国水晶之夜”后,大约两万人被关进了集中营。

除了犹太人外,各种不愿意适应族民共同体的“反社会的人”和日耳曼血液的玷污者,包括吉卜赛人、同性恋者、乞讨者、惯犯、精神病患者也都受到了残酷迫害。

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纳粹德国的各项种族主义政策主要是和平进行的。

即使是日后受害最深的犹太人,此时受到的也主要是剥夺公职、合法化歧视、强迫移民、重新安置和强迫定居等非杀戮手段。

但是从1938年开始,被纳粹视作浪费粮食的“负担”的残障儿童和成人精神病患者遭到了系统的谋杀。

到1941年这项计划停止时,已经有9万患者被杀害。

在此过程中使用的毒气技术后来被大规模应用到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上。

与此相反,对于纯种的雅利安人或者在血统上有价值的人,纳粹鼓励其多生育以改善种族质量提升种族数量。

为了促进人口增长,党卫队开展了“生命源泉”计划。

表示,“这是为了满足迫切的需要,并给那些种族纯正的未婚女人免费生孩子的机会”。

同时,避孕、堕胎、同性恋等不利于婚育的行为在纳粹德国被坚决禁止。

这样,在第三帝国里家庭成为提供未来士兵的再生厂工厂,而妇女就是工厂里的机器。

妇女在第三帝国里的位置是微妙的。

一方面他们被剥夺工作机会,固定于家中贤妻良母养育后代的角色。

另一方面女性和母亲又得到庄严的赞美(纳粹德国专门设有崇拜母亲的母亲节,生育多的母亲可以得到十字勋章)。

妇女本身并不参与德国的复兴,但她们却是纳粹种族国家的基础,是纳粹种族主义理论的重要实施对象。

活动 纳粹德国战前大部分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行动也都和种族主义国家目标相关。

最重要的有三项活动:恢复经济、扩充军备、扩展土地。

纳粹恢复经济的行为有三个特点,都与夺取生存空间的种族主义目标相关。

首先,恢复经济、解决失业是与重整军备同时进行的。

重整军备活动有力地减少了失业(最终基本消灭了失业)、刺激了工商业生产,从而支撑了经济恢复。

而经济恢复又是大规模扩军备战的保障。

其次,希特勒的经济目标是做到自给自足,尤其在农业生产和重要的能源、材料方面。

为此纳粹德国进行了大量的替代品或人工合成品研究。

这是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完全是出于战争准备的需要(希特勒吸取了一战时德国被封锁的教训)。

最后,纳粹经济政策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

它既不是自由资本主义也不是垄断资本主义,更不是苏联式计划经济,而是一种“和平时期的战争经济”。

竞争经济、垄断经济、指令经济都在其中存在,为纳粹意态服务。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大企业和垄断资产阶级得益最多,但认为此时的纳粹党是一个资产阶级反动政党的观点似嫌简单。

与其说是垄断资产阶级借助纳粹政权重整军备的努力而获得暴利,倒不如说纳粹政权利用垄断企业来锻造夺取生存空间的神剑。

之所以倚重大企业而淘汰小企业(纳粹曾经的拥护者),正如希特勒重视国防军而清洗冲锋队(纳粹夺权的重要工具)一样,是因为前者更适于实现纳粹意识形态目标。

扩充军备与夺取生存空间直接相关,是战前德国的核心目标。

雅利安人统治秩序的建立必然有赖于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军事力量不足以放手一战时,纳粹德国采取外交手段夺取土地。

到大战爆发时,德国已获取了莱茵兰、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建立起一个大德意志国。

这样,一个包括了大多数日耳曼人的极权主义种族国家终于形成,接下来它要做的就是用战争手段去夺取生存空间,消灭、驱赶或奴役新土地的居民。

同时,通过优生手段提高统治种族的数量和质量,完成纳粹理想中的种族乌托邦。

到那时,雅利安人将统治世界。

纳粹德国的后半期是在战争中度过的。

作战、占领、掠夺、奴役、屠杀是它的主要行动,纳粹主义的种族主义本质在此时暴露无遗。

战争 纳粹战争不同于一般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或夺取殖民地势力范围的扩张战争,它是种族主义性质的战争。

消灭犹太——布尔什维克政权,驱逐劣等斯拉夫人,从而为其种族乌托邦提供生存空间一直是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核心意图。

“对于希特勒来说,战争不是外交政策的最后一招,而是实现德国国家目的的优先工具。

”因为雅利人的优越性使他们有权获得被劣等民族占据的广大空间。

正因为如此,希特勒的战争具有不可妥协性和不可避免性。

1939年纳粹德国与苏联达成协议,先因为侵略波兰而与西方开战,只是策略问题。

击败西方是为了以更有力利的位置对东方作战。

正如希特勒所言:“我一切的作为都是针对俄国而来。

若西方太愚昧、太昏庸以致看不出这一点,那我只有被迫与俄国人达成某种谅解,先击溃西方,再集结大军转向苏联。

”(p322)1941年,在西线作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的时候,纳粹德国就倾力攻击苏联表明了纳粹的真实意图,证明了战争的种族主义性质。

这场种族主义战争开始后,尤其是进攻苏联后,纳粹在占领区建立起种族主义新秩序,占领是根据当地人种族成分而分的,对不同种族的人采取不同的对待。

斯堪的纳维亚人、荷兰人受到的待遇最好,波兰、苏联地区的斯拉夫人最受迫害。

一些金发碧眼的波兰、苏联儿童则由于被希姆莱认定有种族价值,带到德国进行德国化。

在战争期间,有两百万以上的苏军战俘被杀害或迫害致死。

到1944年中,有七百万外国劳工在德国充当劳力,另有七百万人在当地为德国战时经济服务。

上百万的日耳曼人迁入波兰地区,当地斯拉夫人和犹太人被迁徙并强迫定居。

在战前和战争初期,纳粹对犹太人的政策主要是迫害和驱赶(甚至考虑将犹太人迁往马达加斯加)。

战争开始后对犹太人进行强迫集中居住和集体抢杀,战争后期则对犹太人实行了最终解决——死亡营中的系统化屠杀。

纳粹战争的种族主义性质甚至损害了战争行动本身。

在苏德战争初期,受到莫斯科政府压迫的部分苏联人民(尤其在乌克兰)原本对德国人持欢迎态度,但最终因纳粹的残暴而奋起反抗。

纳粹德国的妇女也因为为种族主义理论而迟迟没有大规模参加生产活动(同盟国方面则很好地利用了庞大的妇女劳动力)。

由上可见,战争期间的纳粹政权的种族主义性质是不容置疑的。

综述 因此本文认为,种族主义是纳粹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理解纳粹党与纳粹国家的关键所在。

如果仅仅把纳粹党看作资产阶级反动政党,把纳粹政权看作“反共、反社会主义、反民主主义的恐怖独裁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而将种族主义作为极端民族主义的附属物置于不重要的地位,就无法对纳粹党和国家(尤其是战争时期的纳粹党和国家)的行为作出足够合理的解释。

从战时的纳粹政权的政策来看,种族主义不只是宣传,而是要认真加以实施的;不但是任务,而且是核心任务。

正是种族主义(而非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促使纳粹德国犯下了前所未有的罪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奉献自己一生的隋朝公主,至死都不肯投降

古往今来,许多和亲公主免不了悲惨的命运,一生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远离故土亲人,客死异乡,只为平息战争。

然而这位和亲公主却是十分。

她并不像一般的小女子那样,因为远离故土,整日,而是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为隋朝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义成公主是的妹妹,于隋炀帝时期被派往和亲,一生嫁予四个突厥可汗,她的原配是民可汗,结果没几年丈夫就去世了,之后她又嫁给自己丈夫的儿子、处罗可汗、,始毕可汗去世后,弟弟处罗可汗又接任自己的继母兼嫂子为妻子。

直到之后的颉利可汗被李唐打败,她也因此去世才结束了依次侍奉启民可汗父子四人的生活,想起来也是十分悲凉。

隋炀帝画像 然而即使义成公主这样为隋朝江山谋划,他的哥哥隋炀帝却始终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声色游玩。

公元615年,跑到太原附近的汾阳宫度夏,一边游玩儿一边打猎,日子过得十分快活。

他没有想到的是,曾经臣服于隋朝的突厥,现在一点也瞧不起自己。

夏末北巡,整个队伍都被被突厥的始毕可汗的军马团团围困,君臣束手无策只能。

就是这样危急的时刻,大家才想到这个已经嫁给第二任丈夫的隋朝公主。

经过臣子秘密联络,将此处的情况告诉义成公主,听说有难,义成公主完全没有因为一道圣旨就被安排至塞外过了多年凄惨的生活而怨恨隋炀帝。

反而冒着生命危险,谎称突厥边境有危险,骗走了围困隋炀帝的突厥军队。

因为义成公主的搭救,隋炀帝这才得以逃回雁门关。

然而,义成公主不明白,自己牺牲了一生换来的隋朝安定,根本没有什么用。

她的付出根本没有得到隋炀帝的珍惜。

因为隋炀帝的,国内早已经烽烟四起,人民纷纷反抗隋朝的苛政。

眼看隋炀帝的都城都被人家攻占了,他竟然打算就在江都偏安一隅,干脆不回去了。

这让随行的将士们慌乱不已,他们都是的北方人,如今家人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虽然谈不上生死未卜,但是却没有人愿意远离家乡,一辈子客居江都。

因此,带领他们反了。

隋炀帝被自己十分关照的女婿宇文化及缢死于江都。

启民可汗画像 宇文化及掠夺了江都的牛车两千辆,把隋炀帝所有的宫女和共同装车,戈甲兵器,也让兵士背着。

由于道路遥远,人困马乏,三军将士怨声载道。

参与谋反的几员大将见此情景都明白,宇文化及不是什么好鸟,绝对不可能带领大家夺得胜利,他们都曾打算杀掉宇文化及,又都因为谋划不周,反而被宇文化及所杀。

随后,宇文化及的军队与瓦岗寨李密一战,大败而归。

这时大多数将士都开始逃亡而去。

最后追随他的不足两万人,众人在宇文化及的带领下退往魏县。

宇文化及知道自己蹦跶不了多久便杀了傀儡皇帝,自立为王。

经过几次战斗,他的军队,宇文化及最终被捉拿。

得知隋朝灭亡,义成公主悲痛交加,对让部下杀了隋炀帝的宇文化及更是恨之入骨。

动荡之时,隋炀帝的遗孀,美丽动人国色天香的,几次落入他人之手。

先是禽兽不如的宇文化及,后是出生草莽的窦建德。

义成公主便央求突厥可汗将自己的嫂嫂接过来,顺带献上宇文化及的人头。

窦建德不敢得罪的突厥,于是将萧皇后和宇文化及的人头双手奉上。

宇文化及的头颅被悬挂在突厥的王庭之中。

而萧皇后则同义成公主一起姑嫂两人共同服侍突厥可汗。

李世民画像 后来原本是隋朝臣子的李渊夺得天下,义成公主听后气愤不已,认为李渊是谋逆,一直主张突厥可汗攻打李唐,为隋朝灭亡报仇。

而萧皇后虽然委身于突厥可汗,却对塞内故土情谊颇深,力劝突厥可汗不要攻打大唐。

因为主张不同,姑嫂两人渐生嫌隙。

萧皇后在塞外生活了十八年后,名将打败了突厥。

不肯认输投降的义成公主被杀,萧皇后则被以礼相待。

公元630年,花甲之年的重新踏上了长安的土地。

为隋和亲的义成公主,终于结束了她偏执固执而又孤独的一生,从始至终,不肯原谅取代隋朝的李唐。

但是因为李隋,竟不顾故土人民的死活,要求突厥进攻故土,可谓是因小义失大义。

她虽然对不起被隋朝剥削压迫以及被突厥肆虐的百姓,可是对于隋朝,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用对李唐的恨意,表达了自己扭曲的故土之思。

随机文章司马迁帮谁辩护遭到宫刑呢?秦始皇陵墓水银女尸竟然是她,秦始皇墓出现活女尸震惊全球魔神之首阿撒托斯,凭本能影响宇宙万物(智商疑似超低)揭秘河南洛阳盗墓大案,疯狂盗墓贼用火药炸开皇后陵盗掘国宝中老年人抵抗力差,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十大病(高血压/心脏病/血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晋定公的盟主之位,为什么说是吴王夫差白送的?

晋定公时期国内动荡,卿大夫家族处于混战之际,韩赵魏和家族之间打来打去,数年之间都没个消停。

居间的晋国国君晋定公,存在感非常之弱,仰仗着晋国余威,尚且还为卿大夫们所尊重,在诸侯会盟中,卿大夫们站在晋国角度上,拥立晋定公为霸主。

只是,晋定公的这个霸主位,得的可不轻松。

其时,中原诸侯大多处于过渡期,小规模战争不断,但大国之间的霸主争夺战,不再像过去那般激烈,而是更多的通过会盟的方式来决定霸主归属。

晋国经过数十年扶持南方的吴国,很难发动大军北进中原,天下格局呈现胶着之态,反而是吴越等国,地处边疆,邻近大海,中原人的消停,给了吴越机会。

吴国正处巅峰状态,在伍子胥和孙子的辅助下,攻入楚国都城,上演春秋时代下半场就快结束时的最大乌龙。

吴王的自信心也因此膨胀,中原与楚国称霸近百年,仍旧没有打进过楚国都城,谁没想到吴国居然实现了中原诸侯们的理想。

中原诸侯们召开大大小小的诸侯联席会议,也便会邀请吴国君主参加。

《》中有“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晋定公与吴王夫差举行黄池会盟,此次会盟就是晋定公成为霸主的决定性会议。

虽然吴国曾经是受到晋国的支持,才逐渐强大起来的,可是到吴国夫差时代,吴国基本都是在独立发展,且夫差相当重视此次中原联席会议,调集全国精兵,奔赴黄池,一方面是要向中原诸侯宣示武力,一方面更是希望借此在中原取得共认的霸主地位。

按照夫差的初衷,既然出动全国的军队,此行是势在必行,那么,晋定公的霸主位置,似乎并不会取得那么轻松。

夫差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让吴国国内放空,轻视了世仇越国的报仇之心。

勾践,终于寻得最佳良机,率领越甲精兵,直入吴国都城,破灭吴国。

噩耗传到夫差军中,夫差心知不能让中原诸侯得知吴国破灭的消息,否则此行黄池会盟,自己的命运就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更不用说赢得霸主之位了。

因此,表面上夫差表现出满脸镇定,还在大会上炫耀吴国武力。

晋国当然不可能允许吴国成为中原霸主,毕竟吴国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无非是晋国数十年的栽培,晋国卿大夫们就非常不满,直接想在会场上攻伐吴国,夫差得了脸面卖了乖,也得懂得进退,便托个顺水人情,拥护晋定公做了霸主。

试想,如果勾践没有攻入吴国,吴国大军精锐在侧,夫差是不可能轻易让晋定公任霸主之位的。

随机文章“八拜之交”是要拜八次的意思吗?“八拜之交”的典故是怎么来的?最美的阿曼Bimmah天坑,传说是流星撞击形成(深40米)希尔夫妇被外星人绑架事件,外星人绑架人类做研究/真实事件美国发现了一条火龙,特工秘密运回国做实验(找到飞行喷火真相)宇宙中黑洞是怎么被发现的,黑洞最早是谁提出的(爱因斯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纳粹主义和种族主义有什么关系?两者是一样的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