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会骂人,唐朝人都有哪些骂人的话呢?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最先学会的肯定是它的骂人的话,好像这些污言秽语是天生刻在我们基因中的一样。

我国历朝历代都有标注的国骂,只不过史书中不太方便记载这种粗俗的言论。

骂人这事,人人都会。

人人骂过人,人人挨过骂。

骂人估计是人类与生俱来能用语言表达思想意图时候就有的本领。

无论哪朝哪代,无论民族种族,都会骂人,都有骂人话。

那么的骂人话有那些呢。

第一个,田舍翁。

也叫田舍汉,田舍儿,田舍奴,田舍郎。

顾名思义,就是种地的农民,乡巴佬。

为何农民伯伯会成为骂人话,因为一般而言农民的生活比较简单粗犷,不怎么讲究繁文缛节,也不怎么讲究做事方法,用头条的话说,垂直度高于健康度,互动度高于原创度,因此成为没文化,没素质,没教养,没前途,没法沟通等等n无人员的代名词。

,就被一些自诩有这些条件的人鄙视蔑视藐视无视,于是成了骂人话。

比较出名的,李世民骂。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照说魏征出身名门,也是世家之后,怎么会被骂为农民呢。

原来是“每廷争辱我”。

啥意思,不顾场合,不看左右,逮啥说啥。

多次让李世民在大庭广众下不了台。

垂直度大于灵活度,因此被李世民骂了这么一句。

对于这句骂人话,也解释到:“魏征直言。

”说话不讲究语言艺术,比较冲,不婉转,跟农民说话一样,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还有李昭德骂娄师德。

二人同为时期官员。

王谠在《唐语林·雅量》记载:“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

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尀耐杀人田舍汉。

’” 啥意思,两人一起相跟着上班,可能需要一起汇报工作,不相跟不行。

娄师德长得胖,因此走得慢,李昭德老需要停下脚步等他。

等的次数多了,老李也就很不耐烦,当年大骂娄师德,你这个可恶的要死的乡巴佬。

幸亏娄师德是个胖子,为人宽宏大量,也不计较。

骂就骂两句呗,有啥呢。

又掉不了几两肉。

再说了掉了肉还减肥呢。

还有大骂龄和。

唐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中,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

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饮酒。

此时有一帮梨园歌手也来旗亭聚会。

三个人就打赌,她们唱谁的诗最多,咱们三个人谁就是第一。

省的老争不停。

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辞之多者,则为优矣。

” 一会儿一位唱了王昌龄的,一位唱了高适的,就是不唱王之涣的。

王之涣于是脸上挂不住,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词耳,岂之曲俗物敢近哉?”于是指着诸妓之中最佳者(唱得最好的还是长得最漂亮的,不明白)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拜床下,奉吾为师。

”因欢笑而俟之。

结果这位最佳者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诗。

涣之乃擨歈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这里的田舍奴啥意思,就如咱们现在说的,小样,文盲,脑残,我没白说吧。

这里有人要问了,在唐朝农民的社会地位可是不低,国有四民,士农工商。

农民都被这么骂,那工人和商人还活不活了。

其实骂人话每个阶层都有。

骂工商阶层的有:市井儿,市井奴,市井无赖,等等。

当然这都是指那些小商小贩,比如这种小买卖人,货郎。

要是像老豆这种大商人,这么骂很显然杀伤力不大。

或曰,士人基层地位最高,骂人话是那句呢。

很出名,穷措大。

措大也就是醋大,意思这帮念书人整天之乎者也,,让人讨厌,就像吃多了醋一样,因此被称为醋大。

而且这帮醋大大多没钱,因此前面要加一穷字。

当时还有一句俗语:“穷措大唤妓女,必不来”。

总之一句话,不论哪个阶层你都得混出点来,混不出来,就得挨骂。

唐李匡乂在《资暇集》卷下解释了啥叫措大:“代称士流为醋大,言其峭醋而冠四人之首;一说衣冠俨然,黎庶望之,有不可犯之色,犯必有验,比于醋而更验,故谓之焉。

或云:往有士人,贫居新郑之郊,以驴负醋,巡邑而卖,复落魄不调。

邑人指其醋驮而号之。

新郑多衣冠所居,因总被斯号。

亦云:郑有醋沟,士流多居。

其州沟之东,尤多甲族,以甲乙叙之,故曰醋大。

愚以为四说皆非也。

醋,宜作‘措’,正言其能举措大事而已。

” 不想翻译,能看懂算,看不懂算。

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江陵号衣冠薮泽,人言琵琶多於饭甑,措大多於鲫鱼。

”这句也不知道是骂人还是夸奖。

就如现在人们说,大街上随便扔块砖,能砸三个大学生,这句话是好话还是坏话呢。

风月君不懂,望有识者告我。

当然大唐骂人话不止这些。

人身攻击必不可少。

比如: 狗鼠辈。

狗和老鼠一样的人。

卑劣下贱的人。

《/宇文融传》:中书令张说素恶融之为人,融揣其意,先事图之。

中书舍人言于说曰:“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词,不可不备也。

”说曰:“此狗鼠辈,焉能为事!” 张九龄让张说小心点,张说很不屑,宇文融是个狗和老鼠一样的小人,能成什么大事。

也有骂猪狗的。

《旧唐书/白孝德传》: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铁骑五千临城挑战。

龙仙捷勇自恃,举右足加马鬣上,嫚骂光弼。

光弼顾诸将曰:“孰可取者?”左右曰:“白孝德可。

”孝德呼龙仙曰:“侍中使余致辞,非他也。

”龙仙亵骂如初。

孝德息马伺便,曰:“贼识我乎?”龙仙曰:“谁耶?”曰:“我,国之大将白孝德也。

”龙仙曰:“是何猪狗!” 也有骂“某某奴”的。

《新唐书/高仙芝传》:仙芝军还至河西,夫蒙灵察不使人迎劳,骂仙芝曰:“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高仙芝是高丽人,因此被这么骂。

用现在话说就是,吃狗屎去吧高丽棒子。

可能是由于高丽人喜欢吃狗肉,因此得名。

当然还有骂竖子,小子,小竖的。

《新唐书/传》: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白居易这小子,我提拔他当了大官,他却老跟我为难,我真拿他没办法。

《新唐书/高祖诸子传》:高祖驰使召太宗以谋之,太宗曰:“文干小竖狂悖,起兵州府,官司已应擒剿。

纵其假息时刻,但须遣一将耳。

”杨文干只是个小竖而已,派个大将去收拾了就得了。

这里给大家说一下啥叫竖子。

《说文解字》:竖,立也。

竖子意为老是站着的人。

啥人老是站着,地位低下的人,身份卑贱的人,没资格坐着的人。

这些人有啥特点,见识浅短,没有大局观,没有独立思想和人格。

因此引申出竖儒,竖夫,竖褐,阉竖等等。

骂“竖子不足与谋”,意思是说项羽没有主见,本来商量好的搞死,却被刘邦和几句话忽悠了,改变了主意。

而不是什么项羽年纪小,范增老了,因此骂他竖子。

还有骂某某汉的。

《新唐书/高祖诸子传》:他日,高祖呼太宗小名谓裴寂等:“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

”世民这小子,被和这帮读书汉教坏了,不是我以前认识的二儿子了。

读书也是汉,风月君也就醉了。

还有地域歧视的。

当时南方人骂北方人为胡,狄,北方人骂南方人为蛮,獠。

比如非常出名的,武则天大骂褚遂良,“何不扑杀此獠”。

褚遂良是浙江人,因此被骂。

写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说,艾玛古人就是醇厚,民风就是纯良,骂人都这么文明,不问候对方父母,不直奔下三路,哎吆我要穿越。

这里风月君叫一声且慢。

两个原因,一来咱们看到的都是历史书,历史书一般写的文明,比如你看,再看传三言二拍,写的都是一个朝代,可是骂人话却是天壤之别。

动不动“你个鸟人”“你咬我鸟”,“你个贼厮鸟”,明史上能看到吗。

你看再看,曹哥张口闭口鸡巴放屁逼里蹦出来的,清史稿能看到吗。

二来写字的都是文化人,实在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一般都不能付诸笔墨。

像这种旷古奇书那是少之又少。

尤其和红楼梦,简直就是一部骂人大全。

因此唐人骂人,问候对方父母和直奔下三路也是有的,只是我们看不到相关记载而已。

但是,真的就找不到只言片语了吗。

风月君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写作爱好者,资深伪知识分子,不信这个邪。

知识就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新唐书/李密传》:拥兵十余万至黎阳。

密乃引兵东追化及黎阳。

密与隔水阵,遥谓化及曰:“公家本戎隶破野头尔,父子兄弟受隋恩,至妻公主。

上有失德不能谏,又虐杀之,冒天下之恶,今安往?能即降,尚全后嗣。

”化及默然良久,乃瞋目为鄙语辱密。

密顾左右曰:“此庸人,图为帝,吾当折箠驱之。

” 看出来了吧。

李密上来就问候宇文化及祖宗八代,父子兄弟。

宇文士及被骂的抬不起头,想了半天卧槽,跟你丫讲什么文明用语,直接“瞋目为鄙语辱密”。

啥叫“鄙语”,就是粗话。

卑鄙下流的话。

啥难听骂啥。

结果李密也被骂的招不住,跟左右说,我怎么跟这么个不上道的家伙干起了嘴仗,直接打死丫挺不就得了。

其实他没想是自己先问候人家老母的。

因此梁实秋先生在《骂人的艺术》中写道,骂人最好不要问候对方父母,不要关注对方生理缺陷,因为谁都有父母,谁都不是长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古人也会骂人,唐朝人都有哪些骂人的话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