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与丞相的分别是什么?丞相制度是如何消亡的?

【千问解读】
“宰相”和“丞相”两者有什么分别?哪一个权力更大
正是因为丞相的权力过大,在建立后,正式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
不过,对于重要文臣,很多人以“宰相”来称呼,比如明朝大臣,就被后世誉为“明朝第一宰相”。
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
史传有为相,周代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
宰相联称始见于《·显学》。
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
早期设北、南面官,有所谓北宰相、南宰相,有学者认为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非宰辅性质,存疑。
丞相 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
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
自哀帝至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
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除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于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秦汉时期尚无官品制度,因此秦汉的丞相没有官品,但丞相是百官之长,其官阶是最高的,当时的官阶是用秩俸来显示的,丞相的秩俸号称万石。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制度为每个官职设计了任用的资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资品被人们称之为官品,丞相官品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优秀的人来担任。
改革,为官品加注,“帝于品下注一品秩为万石”。
这样官品就有了官阶的含义,一品官,就是国家组织中最高的官。
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从原来的官品。
唐代的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从二品。
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书左、右仆射改置的。
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书左、右仆射官品为从一品,改为左、右丞相之后,代替了原来三省长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
的丞相官品亦为一品 。
演变 《通志》、《通典》乃至《文献通考》里面都说:“置六相。
尧有十六相。
殷汤有左右相。
有左右相。
”这些都不可信。
“相”作为“高级助手”的意思乃至春秋左右才出现,黄帝他们不可能提前知道。
但相国与“丞相”一职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这证明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而且相国地位高于丞相。
《》中也记载了汉相国和汉丞相是同时并存的职务,而且汉相国地位高于汉丞相。
此外,汉初的各个诸侯国也都同时设有相国和丞相职务,例如燕王臧荼的燕相国温疥和燕丞相昭涉掉尾。
另外,相国在同一时间只能有1个。
丞相在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 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是出现在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史记·秦本纪》说:二年,“初置丞相,、为左右丞相”。
《史记·樗里疾甘茂列传》中也有记载:“武王立……以、甘茂为左右丞相”。
秦悼武王,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出名原因不是因为生得伟大,而是因为他死得奇特,他就是跟人打赌,结果举鼎累得双目出血、绝胫而死的傻大个儿。
可他在正事上绝对不傻,任命的俩丞相可是鼎鼎大名,右丞相樗里疾,可能大家没有听过,“智囊”大家知道吧?这个词的起源,就是秦国人称赞樗里疾的,可见其人之聪明;甘茂,大家从小就听说,“十二岁拜丞相”的甘罗,甘茂是甘罗的祖父,自然也不是小角色。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国,绿绶。
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
有两长史,秩千石。
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 但是出土文物证明这个记载是错误的。
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大司徒”、“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知政事”等等,也时废时设,中间的变更太多。
但大部分时间内,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丞相一职在中央政权里的彻底废除,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之职,建议权归,决定权归。
而最后的三位丞相是、、。
为丞相这一制度殉葬的是这最后的三位丞相以及与之有关联的几万人:原丞相李善长,在十年后(1390年)李善长以胡党获罪,连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律处死;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株连杀戮者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右丞相汪广洋,也因为与有牵连,在流放途中被诛杀。
所以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
随机文章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 为什么叫春秋?春秋是什么?五四运动时间现代懒人翻身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勤于思考(未来管理人才)黑化版的白雪公主,联合王子让生母穿烧红铁鞋跳舞致死东南亚最神秘莫测的毒蛇,蓝长腺珊瑚蛇有致命神经毒素(一口就凉凉)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秦国丞相李斯为什么不帮贤明的扶苏?而要去帮昏庸的胡亥继位
扶苏思想倾向于儒家,不同意秦始皇的,当面提过意见,惹得秦始皇生气,把他派到西北大将那里。
而这时,胡亥的老师,即宦官赵高却动起了歪脑子,他极力想让胡亥称帝,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大权在握了。
死时,扶苏正在西北鞭长莫及,如此一来只要说服李斯,赵高就完全可以把胡亥扶上皇位。
但这李斯平素与赵高关系也并不密切,并且又是极富谋略之人,要说服李斯,谈何容易啊!但是没关系,赵高是谁,雄辩之才可退之人啊! 赵高的口才究竟有多好呢,接下来,我们回到当时来剖析一下: 这赵高去说服李斯,可以堪称天下“说服案”的范本啊!赵高的最终目的是劝说李斯篡改遗诏,但见到李斯后,赵高并没有单刀直入,而是采取了迂回引导法,他开腔说: “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于嗣。
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
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
”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皇帝死时,要扶苏回来参加葬礼的这封信,没等送出去,皇帝就死了,这封信没有人知道,现在胡亥手里。
所以,谁继位,全由你我说了算。
这话说得高艺术啊,全程是探听的口吻,而且也没有透露具体,这样说的原因是:万一李斯不配合,自己还有退路。
果然,李斯不配合,冷冷说:“这是亡国的言论,不是人臣应该议论的。
”这话一出来,估计普通人心得凉半截,意思很明确:这事我不想说! 但赵高听到李斯的不满后,却有条不紊地继续陈述,显然,赵高此番是抱着“吃定你”的打算而来的。
赵高看似无意地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蒙恬,这蒙恬和太子扶苏关系很好,也是谋臣之一,深得扶苏的信任。
在这种时候提蒙恬,一来等缓和气氛,二来也能引起李斯的注意:为什么突然提这个人,他想表达什么?于是,李斯耐着性子听下去了。
接下来,赵高从蒙恬的才干、功劳、谋略、人心等等入手,狠狠把蒙恬大人夸了一顿。
这李斯默默听着,在赵高卓绝口才的描述下,李斯恍然间还生出了自卑感。
赵高一看李斯表情有变,立马知道,可以抛出杀手锏了,于是他说蒙恬和扶苏的交情很好。
其实,赵高这番话只有这最后一句是事实,其他的非常有待深究。
但此时的李斯,已然动摇,甚至自觉:自己全然不如蒙恬。
就在这个当口,赵高抛出了关键性的一句:扶苏继位会立蒙恬为丞相。
这是什么意思,赵高等于告诉李斯:扶苏继位,对你李斯大大不利啊,因为他要立蒙恬为相,没你什么事啊!李斯听到这,脸色一沉,陷入了沉思。
其实说到底,赵高完全就是在靠口才“忽悠”,谁说扶苏会立蒙恬为相啦?没人说,但赵高却成功用这招,让李斯错觉“蒙恬肯定就是未来的丞相”。
但李斯毕竟也是聪明人,转念一想,反正不当丞相也没事,还是坚守本心为好。
于是,李斯对赵高说:你回去吧,说我是奉先帝的命令行事,听从圣上之安排,我自己有什么可以考虑可以决定的呢?这里可以看出,李斯可以算得上忠臣,即使明知道扶苏继位自己利益可能受影响,但也依旧不改初衷。
但赵高怎么会肯这样就回去,他继续卯足了劲发挥他的雄辩之才! “安可危也,危可安也。
安危不定,何以贵圣?”这话是顺着李斯的话进行反驳的,目的是说服李斯接受:效忠圣上并不需要完全按照圣上的意思办,而应以天下苍生为要。
紧接着,见李斯似有所动,赵高马上抛出论证,证明天下的圣人都是善变的,他还把圣人会随机应变,不拘泥于固有这个正理搬了出来,的驳了李斯的忠臣论。
这话连起来说就是告诉李斯:篡改遗诏并非背叛秦始皇。
李斯马上反驳说:篡改遗诏的貌似都没好下场!赵高大喜,这说明李斯此时已经心动了,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说服李斯:篡改遗诏也不会没有好下场。
赵高说道:“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
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
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
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这话就相当有水准了,赵高的意思非常明确:篡改遗诏有没有不好下场不一定,但不篡改遗诏,却绝对会“祸及子孙”!然后,赵高论证了篡改遗诏能得到的种种好处。
听完后,李斯长叹“嗟乎!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自此,李斯就已被赵高完全说服!活生生,赵高就把“黑”说成了“白”。
这样的口才,即使不是李斯,换成刘斯,周斯,结果也大约是一样的! 所以,李斯最终舍弃扶苏拥立胡亥,不是因为别的,而仅仅是因为赵高口才过人啊!大约,李斯最终死于赵高阴谋之下,也与赵高出众的口才脱不了干系!看来,口才这东西,有时候比世间任何刀剑、谋略,都要重要啊! 随机文章NASA和spacex火星计划对比,NASA将在2033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揭秘五岳是指哪五座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受古人崇拜)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的优缺点,清洁环保能量损耗低/氢气来源和安全中国科学家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100多年人类首次发现/意义重大古代骂读书人的时候,为什么要骂穷秀才?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