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直到二十世纪还有人在树叶上写字

【千问解读】
古印度人对知识的崇敬 网络配图古印度的知识传授主要有三种方式:妙音天女神授、口头传授和写本传授。
妙音天女是赐予各种智慧及文艺天分的本尊,凡学习或从事艺术、文学、书法、音乐、工巧、写作及辩论的人,修持此法门都会得到甚大的帮助,所以在印度、中国西藏,但凡学习梵文者,大多会修此法门以求学习顺利。
而口头传授是早期印度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针对长篇文本,即便在写本出现之后仍然流行,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最初就是通过口头传授保存下来的。
对于写本,许多印度人给予了无上的崇敬,婆罗门阶层和传统梵文家尤其如此。
“不仅如此,印度人对任何形式的文字都予以尊重,对那些与宗教相关的文字,更是恭敬,在某些情况下,这甚至演变成了宗教崇拜。
”FILLIOZAT教授介绍道。
印度人对写本的崇拜 网络配图如锡克教教徒对他们的宗教经典《本初经》展现出的崇拜。
上图中,人物手拿棕榈叶,对放置在架上的写本进行膜拜。
这幅图还显示了印度人对于写本保存方面的信息:印度写本不是保存在书架上的,而是悬挂在空气中予以保存,这样可以避免虫蛀。
又如,印度人在读《罗摩衍那》要进行许多仪式,开始时要向这本书的写本或印本进行礼拜。
在敬神的节日里,和神灵相关的文本会被放置在神像之前,一起接受诸如檀香壶、鲜花等供奉。
在印度南部,如果一位婆罗门到另一位婆罗门家参加典礼,表达心意的方式是赠送《罗摩衍那》写本,这个风俗的直接结果是,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许多婆罗门家族的私家藏书里保存了不少《罗摩衍那》写本。
《罗摩衍那》写本,上面的白点和红点为人们供奉的痕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