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与唐婉携手一生,陆游的一直都活在思念中
【千问解读】
,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是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以诗成名,虽然词的成就不如诗,但其爱国热情可与诗相辉映。
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国的苍茫大地上,用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壮士最悲凉的等待。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陆游诗集中十分之九都在谈从军之乐,真是古今第一男子汉。
可是,在陆游十分之一的其他诗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怀念唐婉的。
铁汉柔情,更令人动容。
陆游,陆放翁的一生总是和遗憾相伴。
他期待国家统一,可是到死也没有实现。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他渴望和唐婉携手一生,可是结婚2年就被迫分离,天各一方。
从此以后的64年,陆游都活在对唐婉的思念当中。
陆游19岁,和唐婉结为夫妻,两情相悦,红袖添香。
21岁,在母亲的逼迫下,陆游休妻。
陆游娶妻,唐婉嫁为他人妇。
63年后的春天,84岁的陆游再次来到沈园。
他看到熟悉的景物和花花草草,不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他提笔写下《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沈家园里,,这里的花,有一半还记得当年的陆放翁和当年的那一场相遇。
“也信美人终作土”这个事实,只是,为什么梦里的相会,也那么匆匆? 65年前,他娶妻唐婉,二人琴瑟和鸣;63年前,他和唐婉生离;58年前,陆游和唐婉在沈园偶遇。
这是他们分别后第一次见面,也是今生的最后一次见面。
陆游写下了哀婉动人、震铄古今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依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虽然嫁进王府,过着金尊玉贵的生活,可是依然没有忘记陆游。
陆游写下《钗头凤》后,唐婉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分别后,唐琬抑郁成疾,不久去世。
从此,沈园成了陆游内心的圣地,成了他梦魂萦绕之地。
以后的岁月里,凡逢沈园开放之日,陆游必入园中凭吊。
有人说,时间是一剂良药,可以让人忘记许多事,治愈许多伤痕。
可是对于陆游来讲,时间治愈不了他对唐婉的思念。
时间越久对唐婉的思念愈清晰,愈刻骨铭心。
唐婉已经去世40多年了,75岁的陆游依旧思念着唐婉,他再次来到沈园,凭吊唐婉。
陆游又作《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踽踽独行的老者,在沈园“犹吊遗踪一泫然”,泪水在满是皱纹的脸上流淌,相思泪雨湿衣衫。
读之,着实悲怆…… 唐婉和陆游已经分开60年了,中间隔了一个甲子。
陆游应该忘记了唐婉吧?没有!81岁的陆游在梦中见到了沈园,醒时又作绝句二首《十二月二日夜梦游园亭》: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玉骨”也早已变成了“泉下土”,墙壁上的《钗头凤》的墨痕,也渐渐被尘土遮盖,但他对唐婉的情感,却越来越深沉,越来越刻骨铭心。
相思如春梦,思念若流年,没有一天天减少,反而一天比一天增多…… 人事变迁,,沈园数度易主。
陆游依旧对沈园念念不忘。
只要有机会,陆游就会到沈园看看。
他在游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
” 陆游对唐婉的思念,就如同当年题壁的《钗头凤》,历久弥新。
千山万水,繁星如织,不如唐婉眉眼盈盈一水间。
陆游84岁了,已经是了。
他再次来到沈园,来到他和唐婉最后一次见面的地方。
缅怀那位“惊鸿照影来”,相爱却不能相守的唐婉。
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来沈园了,也是他最后一次和他的唐婉依依惜别。
他们分开了63年,而唐婉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50多年,他们已经分开得太久太久了,他要去找唐婉了…… 陆游写下《春游》一年后,撒手人寰,他去找唐婉了……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如今,花依旧,放翁再也不能来了…… 陆游和唐婉仅仅相守2年,陆游却用余生的64年来怀念唐婉,这份痴情也算亘古难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