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晚年为什么被判流放夜郎:在帝位之争中站错队
【千问解读】
陷帝位之争被流放 最终陷入落魄,要从说起。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避居庐山。
这场的内乱原本没李白什么事儿,但怪就怪他的名气太大了。
在马嵬坡遭到兵变,被逼无奈杀了与杨贵妃。
此后,唐玄宗与太子分道扬镳。
玄宗入蜀,李亨则在灵武自即帝位,是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要说这李亨登基也不合法,但玄宗先遭叛乱,又在马嵬坡被逼杀掉贵妃,已经是,对自己突然被太子尊为太上皇,也就没说啥。
但他的儿子可就不这么想了。
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打着靖难的旗号,招兵买马,挥师东下,其实是趁机扩大地盘,想借乱世当。
杨采华分析说,唐玄宗在奔西蜀途中发了诏书,下放军国大权至诸亲王及地方军政一把手,让其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平息叛军。
太子李亨却不听玄宗诏令,拥兵陇西,僭登帝位抢班夺权。
而永王李璘出师东巡之时,得知李白隐居庐山,遂数次下达聘书,李白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
在永王东巡时,李白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捕入狱。
李白被下狱后,在一首诗中说“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意指自己是被永王胁迫的。
杨采华认为,李白从军永王说不上是内心的妥协,这是他顺着中丞宋若思、右相崔涣两位大臣给他搭的梯子走下台阶的举措。
这首诗作于李白服刑中,他只能按着宋、崔两人的“发”继续把假话说下去。
否则,新的牢狱之灾又将等待着他。
李白在《致贾少公书》说:“王命崇重,大总元戎。
辟书三至,人轻礼重。
”由此可见,李白从军永王时,很享受“”的待遇,并不存在“胁迫”一说。
永王败北后,右相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
李白上诗求救,驻扎在浔阳的中丞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
崔涣为“永王事件”牵连的人开脱罪名,却得罪了同僚和下属,被罢去右相之职,并贬为太守。
接替崔涣办理“永王事件”的官员李峘,将已结案件推翻重审,并重新拘捕释放人员。
宋若思让李白先藏起来,不久,藏在潜山县司空原旧居的李白被逮捕,后被判流放夜郎。
是否到过夜郎争议不断 云贵高原东北部莽莽苍苍绵延千里的大娄山脉中段,有一个县城叫桐梓。
在时期,桐梓即属于古夜郎国鳖国范畴,秦汉时期属于先后设置的夜郎郡领域,史学界把桐梓称为“唐宋夜郎”。
桐梓有个夜郎坝,四围皆山,其峰其峦,错落连环,是个海拔600多米的山间盆地,目前是夜郎镇镇政府所在地。
李白是否到过夜郎?学界至今仍有争议。
有人认为李白在流放途中就接到赦免的诏书,有人则认为李白曾在夜郎居住过3年。
贵州当地研究李白的学者黄光荣对记者说,桐梓留存有不少和李白有关的地点,如太白诗碑、太白碑亭、百碑台、太白书院、太白望月台、谪仙桥等。
李白中途遇赦得返,并未到过夜郎的观点,最早见于北宋人曾巩所写的《李白集三十卷序》。
曾巩根据李白的诗、书、自叙分析李白遭流放后,“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并未到达夜郎。
主张李白“未至夜郎”的一个主要依据是李白本人有《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一诗。
黄光荣认为,李白确实到过夜郎。
仅清王琦编注的《李白全集》收集的李白诗,就有32首是关于夜郎的,如“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
公元759年,李白被赦免之时,已经58岁。
两年之后,季广琛出任宣州刺史,他与李白曾同为永王幕僚。
在官军收复宣州的鼓舞下,已经60岁的李白不顾年事已高,决定再次投军扫除东南之乱。
他来往于金陵、宣州间,有《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
李白欲投军未果,写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
此次投军未果,既可说是怀揣报国之志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最后一次自我请缨,也可说是李白从政之路的最后一次尝试。
随后,李白即返回当涂县其族叔李阳冰处,并于第二年卒,葬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龙山,后移墓地于青山。
随机文章中古欧洲有名的骑士有哪些?法国历史:法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中国古代书法简史好望角是谁发现的,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前往东方时的意外收获火星四十亿年前有文明,因冲突而爆发全球核战/环境巨变文明灭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