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为什么会有立子杀母这种规定?北魏历史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北魏虽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立子杀母的朝代,但却成为制度化了。

“立子杀母”始于,在北魏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体现,按前朝的规矩,立了皇子的必须杀母,防止其篡权。

那么是谁首创了“立子杀母”这个规矩呢?是在什么情况下立的呢? “立子杀母”为首创,因汉武帝晚立幼年的儿子作太子,因担心太子年少,日后登基,其母钩代夫人会摄政,使外戚独揽朝政,所以汉武帝晚立幼年的儿子作太子同时赐其母钩代夫人死。

北魏立子杀母是效仿汉武帝。

自此以后便多有沿袭此制者。

如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

拓跋珪以前的百年之中拓跋族是“母强子立”的局面,新君继位往往依靠母舅族的力量,拓跋珪自己之所以取得政权便在于取得了母族贺兰部落的支持。

而为了使日后新君的继立不受外族干扰,维持拓跋族至尊无上的地位,道武帝才不得已立下了如此严酷的制度。

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立储制度是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立子杀母”虽然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做法,但是对于加强皇权和推进封建化进程,对于稳定内部和维护皇位传承秩序,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立子杀母的现象也曾存在过,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其实此种作法滥觞于西汉之武帝。

“立子杀母”历史由来 汉武帝是汉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做了五十四年皇帝,然而他在晚年却疑心病很重.在佞臣制造的巫蛊事件中,逼得最后自杀身亡。

汉武帝虽有六个儿子,但戾太子死后,因此为嗣君问题伤透了脑筋。

最后他只能把眼光锁定在晚年所得的非常像自己的幼子身上,但其时刘弗陵还只有五、六岁,因此他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盟生了这个立子杀母的念头。

汉武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当时有人提出疑问,汉武帝说,往古国家所以变乱,往往是由于主少母壮。

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事件吗?对此,早有论者指出“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

”(明人张燧《千百年眼》) 钩弋夫人赐死后,有人对杀母立子的做法不能理解,《》记载了武帝的一段解释:“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

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

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

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 “立子杀母”后世沿袭 北魏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

当时的后妃都不愿生太子,因为母以子贵成了母以子死。

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

然而孝明帝母胡(亦称灵太后),居然能使宣武帝在去世之前立七岁的元翊为太子时,废了这个传统(有人说是因为宣武帝佛,不忍杀生而废的。

)。

元翊继位后,胡太后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专擅国政,与内宠结党营私,并与其小叔子清河王元怿等人淫乱宫帏,最终竟与人合谋鸩杀亲子孝明帝。

真的被汉武帝说中了。

清朝也差一点行立子杀母之事。

咸丰六年,清文宗宠妃那拉氏生子载淳,当立为太子。

大臣肃顺等人担心那拉氏一旦成为太后就会恃势专权,劝咸丰效法汉武故事以绝后患。

咸丰帝犹豫未决。

虽临终时给了皇钮钴禄氏一道密诏,若那拉氏真有越轨行为,即可立即赐死,以绝后患。

咸丰不能自己在生前绝此后患,却把难题留给了东宫,东宫哪里是西宫的对手呢?所以十九世纪的中国真是祸乱丛生啊!又一次被汉武帝不幸而言中了。

随机文章唐朝最传奇皇帝非武则天竟是被太监当傀儡推上皇位的傻子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密码,壁画中隐藏着各种人体器官卢浮宫维纳斯断臂之谜,作者亲手敲断维纳斯双臂(残缺美)中国天宫一号即将烧毁,外媒鼓吹天空一号失控将坠落城市(嫉妒)苏联最具野心航天计划,研制可重复使用太空船对付美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北魏为什么会有立子杀母这种规定?北魏历史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