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一代奸雄曹操的谋士郭嘉为什么不赞成一代奸雄曹操去杀了刘备?
【千问解读】
一生有过好几次杀的机会,但最终没有杀成,这其中自然有刘备自己的处事风格起到的保护作用,但曹操阵营里的谋士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演义历来都被认为是一部荟萃了五千年中华谋略文化的奇书,而在这一部奇书里面,诸如反间计、、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等等的计谋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郭嘉,明显是三国演义前期,罗贯中用以展示谋略的重要角色。
郭嘉一生可以说是献计无数,从投奔曹操开始就为曹操奔波劳碌,而最终得到曹操在赤壁兵败后为他叹息一句:“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网络配图 这一次要探讨的,是郭嘉的不杀刘备建议这条计策,以及曹操听郭嘉的建议不杀刘备是否明智。
相对于遗计定辽东等著名的计谋,郭嘉的这个计谋可以说是表达的极为隐晦。
可是,其带来的效果却是十分深远。
如同往常,在探讨这条计策,以及是否明智这两个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将整件事情在重温一便。
下面请看: 关于郭嘉建议曹操不要杀刘备这件故事的记述,是从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开始,描述夺取马匹,导致吕布大举进攻,刘备兵败投靠曹操。
而对於刘备这次的投奔,曹操麾下一眾谋士也是议论纷纷,也就有了郭嘉的不杀刘备建议: “却说玄德前奔许都,到城外下寨,先使孙乾来见曹操,言被吕布追逼。
特来相投。
操曰:‘玄德与吾,兄弟也。
’便请入城相见。
次日,玄德留关、张在城外,自带孙乾、入见操。
操待以上宾之礼。
玄德备诉吕布之事,操曰:‘布乃无义之辈,吾与贤弟并力诛之。
’玄德称谢。
操设宴相待,至晚送出。
入见曰:‘刘备,英雄也。
今不早图,后必为患。
’操不答。
彧出,郭嘉入。
操曰:‘荀彧劝我杀玄德,当如何?’嘉曰:‘不可。
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
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
’操大喜曰:‘君言正合吾心。
’次日,即表荐刘备领豫州牧。
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
’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此与吾有同见也。
’遂不听昱言,以兵三千、粮万斛送与玄德,使往豫州到任。
进兵屯小沛,招集原散之兵,攻吕布。
”网络配图 可以看出,曹操麾下谋士,几乎大多数都希望曹操早图刘备,唯独郭嘉反对,曰刘备在四海信望显著,在目前曹操军依然需要发展的阶段,杀之不宜。
而曹操也是,接受了郭嘉的建议,安抚了刘备。
可以说,曹操此时不杀刘备,原因有三: 1,立信义之旗帜,招募俊杰。
2,刘备颠沛流离,暂不足为患。
3,对付吕布。
其实郭嘉此刻的建议也的确是不错的,由于曹操当时实力尚不是十分雄厚,有了刘备为羽翼,共同对付吕布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而其后的结果也证明,暂时不杀刘备,也的确对讨伐吕布有利,可是说是明智之举。
不过,如果诸位以为郭嘉不杀刘备的这个建议就到此为止,那可是,实际上郭嘉这个建议,还有内在的一层意思。
下面继续: 及后连番征战,终擒得吕布。
而此时刘备却説:“公不见丁建阳、之事乎?”一反往常的仁德之态,倒是,说起狠话来面不改容啊。
网络配图 消灭吕布后,曹操、刘备回到。
而此刻的刘备参加了董承发起的讨伐曹操的聚会,商议共谋曹操。
为了避祸,聪明的刘备选择了种田来隐藏自己的志向,而其后上演的煮酒论英雄更是演义中曹操、刘备两位主角的重头对手戏。
可以看出,如果说曹操真的不防刘备那是肯定错误的。
从种种试探看来,其实曹操是绝对防范刘备的。
这时吕布已死,刘备已经没有了利用的价值。
试探之,是为了对其去向做出抉择。
没有立刻剪除刘备,恐怕曹操心中还是记着郭嘉之前的一番言语——不杀刘备。
而实际上,从演义其后的两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郭嘉主张的只是暂时不杀刘备,可惜的是我们的曹丞相并没有理解到奉孝“暂时”这一理念,满以为郭嘉是要自己不杀刘备那就不杀,从而铸成大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