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男子袁涣 三姓家奴吕布不敢杀一代奸雄曹操在他死后落泪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24 点击数:
简介:时期英杰辈出,袁涣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小编说的就是不敢杀,在他死后落泪的奇男子袁涣。

遭逢乱世,袁涣为了躲避兵祸,一度在江淮之间生活。

当时的江淮地区,是的地盘。

【千问解读】

时期英杰辈出,袁涣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小编说的就是不敢杀,在他死后落泪的奇男子袁涣。

遭逢乱世,袁涣为了躲避兵祸,一度在江淮之间生活。

当时的江淮地区,是的地盘。

袁术久闻袁涣的大名,多次派人邀请袁涣出山辅佐自己,可均被袁涣拒绝。

后来,袁术图谋称帝,派人去询问袁涣的意见,袁涣严厉申斥。

袁术心中恼恨,但是却不敢对袁涣无礼。

袁术虽然野心勃勃,却是一个看重家世门第的人。

袁涣的父亲袁滂也曾经的担任司徒,陈郡一门天下闻名。

袁涣虽然多次顶撞袁术,袁术对其依然尊敬。

不久之后,吕布和袁术交战,袁涣成了吕布的俘虏,待遇就一落千丈了。

吕布本是一武夫,凭借拳头打天下,看不起袁涣这一类的酸腐文人。

不过,袁涣打仗不行,写文章却是一把好手。

而吕布正因为写信的事情苦恼,于是就把袁涣从监牢里提了出来。

吕布要袁涣写什么信呢?原来,吕布占据徐州之后,和刘备一直面和心不合。

确实,徐州本来属于刘备,是吕布抓住机会把刘备赶了出来,可是徐州周围强敌环伺,西北是曹操,南方有袁术,吕布独自对抗压力很大,于是让刘备在小沛驻扎。

可是,刘备在小沛不断的招兵买马,还勾结曹操图谋徐州,逐渐成为吕布最大的威胁,吕布很是恼怒,就想写封信来骂骂刘备。

骂什么呢?无非说刘备忘恩负义,当初要不是吕布,刘备早就被曹操消灭,是吕布给了刘备一块。

没想到转身就背叛了吕布,刘备你就是一白眼狼…… 可是,吕布文化水平太低,骂人的话说得来,写不来,想到袁涣是个大才子,就让袁涣来骂骂。

吕布准备了上好的酒菜,把袁涣请来,说明自己的意思,满以为袁涣做了几天的牢,饿的半死,正是人饿志短的时刻,一定会答应自己的要求。

没想到袁涣冷冷的,根本不理会吕布。

吕布大怒,拔出佩刀威胁袁涣:为之则生,不为则死。

你写信骂人就可以活命,否则死路一条。

可袁涣依然淡定。

袁涣说: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

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於彼。

在袁涣看来,什么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羞辱呢?是收入太少?是房屋不够宽大?是马车不够华丽?是官职卑微?都不是。

一个人德行有亏,那才是最大的侮辱。

想吕布这样想到用骂人的方式来侮辱人,只能是自取其辱。

估计是袁涣看到吕布听不大懂,就打了一个比方,说得浅显一点。

袁涣说,如果刘备是个君子,那么你写信骂他,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不但不会在意,反而会更加看不起你,你写信骂人有什么用呢?如果刘备是个小人,那他必然也写信回骂你,就像泼妇骂街一样,到底是谁侮辱谁呢? 看到吕布有点动心,袁涣又说: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袁涣说,现在我侍奉将军,将军你让我骂刘备,如果我以后离开了您,去到刘备那里,回过头来再骂您,那可以吗?吕布一听很惭愧,就没有继续搞这么无聊的事情了。

从袁涣的话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袁涣是一个很注重德行,注重操守的人。

袁涣的父亲担任朝廷司徒,家世显贵,少年时期,袁涣的一些兄弟就仰仗家里的权势作威作福,横行乡里,可唯独袁涣做什么都依照法度,从来不违背礼制。

当然,袁涣不肯骂刘备,除了袁涣为人正直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涣他日之事刘将军,袁涣一度在刘备的手下任职。

刘备是袁涣的老领导呢。

总不能为了新领导就痛骂老领导吧。

原来,刘备在和曹操联手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刘备,发给刘备一个豫州牧的虚职,刘备的驻地依然是在小沛。

当时袁涣正在徐州,刘备就以豫州牧的身份推举袁涣为秀才。

可以说,刘备对袁涣有恩。

而袁涣对此也念念不忘。

当然,刘备对袁涣也算不得什么有什么大恩。

袁涣出仕并非因为刘备。

多年前袁涣就曾经担任陈郡的功曹(太守的主要属官),后来更是多次被三公府征召,还曾经担任侍御史的官职,名位并不在当日的刘备之下。

后来朝廷任命袁涣为谯县(曹操的家乡)县令,袁涣不愿去,就此在徐州闲居,于是结识了刘备。

也就是说,刘备推举袁涣为秀才,或许不仅仅是出于对袁涣的赏识,更多的原因是想要拉拢这一个有家世,有身份,有名望的贤才。

可惜,刘备虽然推举了袁涣,但是袁涣却并没有死心塌地的跟随刘备,而是离开刘备,躲到江淮之间,结果被袁术、吕布控制。

不过,袁涣虽然没有追随刘备,但对刘备推举自己的恩情却牢记心中。

于是,就算是吕布以死相逼,袁涣也不肯辱骂刘备。

对于这件事情,多年之后,曾经询问袁涣的堂弟,袁涣能够宁死不骂刘备,拒绝悍将吕布,是不是袁涣本人很勇武,呢?袁涣的堂弟说:涣貌似和柔,然其临大节,处危难,虽贲育不过也。

袁涣这人啊,从长相看,是一个很温和很柔弱的人,但是危难时刻,面临操守的抉择,就算是古代的勇士孟贲、夏育也比不过袁涣啊。

确实,古代的许多文人,虽然手无,但是知恩图报,看重操守,讲求原则。

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魅力,让一贯凶悍的吕布也为之汗颜。

几个月之后,吕布被曹操消灭,吕布手下的一些将领比如说父子见到曹操都连忙下跪行礼,可是袁涣只是作揖而已。

为什么呢?袁涣是个很高傲的人。

刘备也好,袁术也好,吕布也好,最多不过是袁涣的上级,而并非袁涣心中的君主,自然不必行跪拜大礼。

见到袁涣如此,曹操的部下都很气愤,纷纷指责袁涣。

可曹操倒很大度,不但不计较,反而对袁涣特别客气,不但客气,甚严惮之,甚至很忌惮袁涣。

而曹营众人在接管吕布的徐州时,大都抢夺金银珠宝,唯独袁涣只是拿了几百卷书,一点点粮食。

曹操知道后,当众表扬袁涣,袁涣却依然谦恭,说自己并没有那么高尚,乱世之时,有书读可以安神,有粮吃可以果腹,钱财再多有什么用处呢。

曹操对袁涣就更敬重了。

袁涣追随曹操之后,多次向曹操进言,希望曹操能够推行仁政,关爱百姓,曹操也全部采纳了袁涣的意见。

袁涣在曹魏颇受重用,后来担任郎中令,御史大夫,成为曹魏重臣。

几年之后,袁涣病逝,曹操想起袁涣的总总好处,不禁流泪,特意赏赐袁涣两千斛谷子。

曹操发布了两条教令,一条是以太仓谷千斛赐郎中令之家,一条是以垣下谷千斛与曜卿(袁涣字曜卿)家。

有人就不懂了,曹操是不是老糊涂了呢?不就是赏赐两千斛谷子吗,为什么还搞的这么麻烦。

曹操解释说,袁涣担任郎中令多年,多行善政,朝廷从国库中赏赐一千斛谷子。

而袁涣和曹操本人,乃是多年旧交,曹操从自己家中的粮仓中拨一千斛谷子赠送老友。

曹操对袁涣的尊敬至于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奇男子袁涣 三姓家奴吕布不敢杀一代奸雄曹操在他死后落泪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