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是个如何样的人?共叔段为什么输给郑庄公?
【千问解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庄公是怎么打败他弟弟共叔段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郑庄公其实就不懂不说这个共叔段了,这两个人真的是斗了很久很久,但是以共叔段失败告终,但是其实很多人都感觉到了,那就是这个郑庄公啊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杀掉共叔段的但是就是不杀,感觉像是在磨死他,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郑庄公老谋深算,步步为营,诱使共叔段野心膨胀,众叛亲离。
公主段自幼母亲宠爱,哥哥谦让,他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不禁风雨,又骄傲自大,一个纨绔子弟而已。
再加上群臣更加拥护作为兄长的郑庄公,这些都是共叔段失败的原因。
一、郑庄公外表忠厚,心思缜密,老谋深算 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脚先出来,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剖腹产,古代可没办法解决。
他的母亲差点死掉,因此就很讨厌他,还给他取名叫“寤生”,“寤”就是逆着的意思。
等于给庄公打了标签。
武姜生共叔段的时候很顺利,自然他就喜欢小儿子,不喜欢寤生这个嫡长子。
庄公寤生,惊,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然武姜极力劝谏,希望能让共叔段继位,但寤生是嫡长子,这一点无可改变,寤生在死后就继承了君位,就是郑庄公。
郑庄公知道母亲不喜欢自己,喜欢弟弟共叔段。
他平时装得挺孝顺。
武姜因为共叔段没有继承君位很生气,就仗着母亲的身份,给小儿子争取更大的利益。
武姜开始让郑庄公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
制就是时期的虎牢关,之前属于一个名叫东虢国的小国。
后来东虢国被郑国灭掉了。
武姜这么做,很明显是想让共叔段独自建国呀。
郑庄公当然不同意,就找了个理由说:制这个地方不吉利,当初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里面,其他的地方我一定听你的意见。
武姜就请求把“京”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
人们都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很明显京也是个重要的城池。
大夫祭仲就表示反对,他认为京太大了,作为臣子的封地不符合法度,对国君不利。
郑庄公一开始还地表示,是母亲姜氏想要这么做,他只能照办。
祭仲还是表示反对:野草蔓延了,都不好处理,国君的弟弟要是势力扩大了,就更不好办了。
希望郑庄公不要等共叔段坐大,把他扼杀在摇篮里。
郑庄公这才露出:,你等着看吧! (祭仲)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由此可以看出,郑庄公不想这时候处理共叔段的原因,是怕别人说他冷血无情,影响自己的声誉。
等共叔段真正谋反了,就可以彻底把他消灭了,一劳永逸。
郑庄公心思的深沉,让人不寒而栗,对自家人都如此煞费心机! 果然,等到共叔段把附近的城池军队又收拢到自己手里,准备偷袭郑国都城,姜氏又答应作内应。
但这一切都在郑庄公的算计之内,共叔段造反的时间他也知道,母亲姜氏跟共叔段的联系他也。
这时候,他自己才和手下大将子封兵分两路,讨伐共叔段。
共叔段哪是对手呀,直接就被打散了。
母亲姜氏也被他关押起来了。
后来,郑庄公和姜氏又假惺惺地演了个“掘地见母”的戏,母子“重归于好”,从此,再也没人能跟他争夺君主的位置了。
二、共叔段野心勃勃,却又头脑简单,根本不是郑庄公的对手 郑庄公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从一开始就谋划好了全局。
共叔段却是在母亲姜氏的庇佑下长大的温室的花朵,看似娇艳,却经受不了。
共叔段在欲望的驱使下,先是得到了他根本不该得到的京邑,后来又轻而易举地扩大了地盘,又有母亲作内应,他根本想不到这都是他哥哥给他下好的套,等着他往里钻。
三、郑庄公得到了郑国大臣的广泛支持 从郑国重要大夫祭仲到领兵大将子封,都是支持郑庄公的。
因为郑庄公才是郑国名正言顺的君主。
郑庄公是郑武公的嫡长子,按照周代的非法制度,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担任一国君主,共叔段根本就没戏。
祭仲是,地位高贵,他不仅辅佐了郑武公、郑庄公、郑庄公的儿子。
郑昭公还是在祭仲的主持下当上了国君。
祭仲在郑国举足轻重,祭仲死后,齐国认为“祭仲已死,郑国无人”,才敢派兵攻打郑国 子封是郑庄公手下掌握兵权的重要将领,他能征善战,忠心于郑庄公。
他还是郑武公的弟弟,郑庄公的叔叔,郑庄公有他的支持,可以说赢得了绝大多数臣子的拥护。
这样看来,共叔段在郑国根本没有政治基础,注定要失败。
总之,无论从个人谋略,还是从出身地位,以及人望基础,共叔段都不可能取得胜利,结局只能是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