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周成王姬诵是明君?周成王姬诵生平简介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1、受政 周武王之子,,名诵,为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武王克殷商后两年去世之时,被立为成主,由于成王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惟恐诸侯叛周,于是乃亲自摄政治理天下。

管叔、蔡叔等弟兄怀疑周公,联合武庚发动叛乱,背叛,周公奉成王的命令,平复叛乱,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让微子开继承殷朝的后嗣,在宋地建国,又收集了殷朝的全部遗民,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封,让他做了卫康叔。

晋唐叔得到一种二苗同穗的禾谷,献给成王,成王又把它赠给远在军营中的周公,周公在东方接受了米谷,颂扬了天子赐禾谷的圣命。

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天下大服,成王年长能亲政后,周公在摄政的第七年,还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之位。

成王以周公治理天下有功,将周公分封到曲阜,地方圆七百里,革车千乘,并命后世鲁公可以天子礼仪祭祀周公。

2、营建洛邑 营造洛邑时,周公对洛邑占卜考察,在这之后回到镐京,向成王报告营建洛邑的经过,洛邑建成后,周公把正式政权交给成王,成王归镐。

不久,周成王来到洛邑,召公令各方诸侯前来朝贺,他向周公、成王奉献玉璋、大弓等礼品,召公向成王献词:“皇天上帝让你做黎民之元首,请接受上天赐您的神圣职责。

殷纣无道,万民哀号。

上天怜悯苍生,把天下托付盛德的文王、武王。

今王嗣位,宜勉修德政,以祈不负上天重托,不废先王之功业。

王虽年幼,但为国之元首,望能和洽民众。

今王迁宅于土中(洛邑),亲理朝政,动静语默,均须持重,应敬重德行,躬行德教。

上天将根据帝王的德行赐智慧,赐吉凶,赐享国期限。

我王初据新都,更应崇尚美德,祈求上天赐予永久的治理天下的使命。

今我率众邦君长,入朝进贺,并非慰劳君王,只是供奉礼品,献祭于上天,使王位世代相传,永无止期。

” 3、宅兹中国 成王五年四月,周王朝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周成王对武王进行了丰福之祭,周成王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行训诰说道:“何的先父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

武王灭商后就告祭于天,将以洛邑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

你们这些后辈要记住祖先的荫福”,随后周成王赏赐何贝三十朋。

成王七年二月,周成王遣太保召公先前往之洛邑相土,三月又遣周公到成周占卜吉日迁宅。

在洛邑举行祭祀大典时,周公说:“新都洛邑已成,它将是您始作万民明君之地。

在那里,你将首次奉行隆重礼仪,在洛邑举行祭祀大典,这一切都已经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安排。

” 成王说:“你勤勉辅佐我这个年轻人,指示我弘扬文王、武王之功业,奉答天命,和抚万民,居于洛邑,举行大典,您的教导,我无不顺从。

” 朝贺已毕,成王率满朝公卿、众邦君长在洛邑举行冬祭,时在周公摄政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次年正月初一,成王亲政,以朝享之礼献祭于文王、武王之庙,禀告嗣位大事,在文王庙、武王庙各献一头赤色牛,成王入太庙,献酒于先王之灵,至此,成王完成迁都和亲政大礼。

成王迁宅之说,在文献、均也得到证实,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对成王迁宅洛邑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古人称洛阳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周王朝在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对民众的统治。

成王亲政后,周公写有告诫之词《尚书·无逸》,是告诫成王不要过分追求享受,无节制地游乐、嬉戏、酗酒、田猎,于国于身均不利。

4、成周之会 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37年),周王朝苦心营建的洛邑宣告竣工,随即就以“四方入贡道里均”为由,决定以洛邑为新都,史称“新邑”,颁布《召诰》、《洛诰》,并为此举行盛大的诸侯集会。

这是周成王即位以后第一次会盟诸侯,各方诸侯以其方物进献王室。

史载这场检阅诸侯的盛会规模盛大,成周朝会诸侯,坛上挂着红帐子,用黑羽毛作装饰,天子成王面朝南方,冠冕上没有垂珠,朝服八彩色,腰间插着大圭,唐叔、郇叔在左,周公、太公望在右,都有冠冕,也没有垂珠,朝服七彩色,都腰插笏板,依傍天子站在坛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为什么称周成王姬诵是明君?周成王姬诵生平简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