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南宋人编写的北宋历史
【千问解读】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郭 平
提要
关于史籍,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组织编撰完成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们所熟知,不过,在宋朝还有一部由个人编撰完成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影响深远。
这是我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
目前传世的宋代刻本仅存三部残卷。
辽宁省图书馆珍藏的这部是最全本。
这部南宋麻沙刻本记述宋太祖至宋英宗五朝的历史。
原有108卷,后经过战乱,遗失两卷,目前仅有106卷。
壹 省图藏本是最全的一部
如今,传承了800余年的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静静地躺在省图书馆的古籍库房中,特制的樟木盒,接近恒温、恒湿的保管环境,让人们对这部宋代古籍珍品能更长久地传承下去充满信心。
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刘冰说:“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清宫《天禄琳琅书目续编》中的代表性珍藏,2008年毫无争议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关于历史典籍,人们最为熟悉的便是《二十四史》,还有宋代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这些历史文献多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政者指派学识渊博的官员主持修订的,是官修的历史文献。
除此之外,我国历史上还有不少民间人士,收集、整理、编修历史文献,南宋史学家李焘便是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
他历时40多年,收集整理了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钦宗赵桓共计北宋九朝的历史,编成总计1063卷的编年体史书。
它是史学家公认的、杰出的北宋历史著作,是我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
然而,该书在当时雕版印刷了多少套以及印刷了多少本,没有人知道。
资料可查的是,这套书自元代以后,就很少有全本传世。
到了清代,宋刻本仅剩108卷,入藏清宫“天禄琳琅阁”。
清朝末年,此书被溥仪盗出皇宫,后来被带到长春伪皇宫收藏。
历经数次劫难,最终回到人民手中。
然而,第75卷、76卷古籍与全书分离。
查对宋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目录卷可知,其第75卷、76卷记述的是北宋仁宗年间的史事。
刘冰说:“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目前国内外仅存3部:一部藏于国家图书馆,题名《续资治通鉴长编撮要》108卷,残缺50多卷,用清抄本补配;一部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题名同国家图书馆所藏,残缺57卷;一部即为辽宁省图书馆藏宋刻本,全书仅缺75、76两卷,是现存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五朝本最全者。
”经版本学家鉴定,此书为南宋麻沙刻本。
贰 宋孝宗曾许诺题书名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顾吉辰对《续资治通鉴长编》版本沿革做过专题研究。
从鉴藏印来看,这部书曾为清代藏书家季振宜所藏,后入藏清宫。
汇总相关历史记载,顾吉辰认为,李焘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宋人撰写宋代史事,资料收集较为便利。
同时,他和他的次子李垕都曾同修国史,能够纵览内廷档案,并以亲身经历来校正史书记载上的错误。
所以,当年《续资治通鉴长编》一问世,即为官、私所重视。
千年来,对此书的雕版刻印不绝,可惜的是,大多散失了。
上世纪90年代,经我国著名版本、目录专家潘景郑鉴别,省图书馆藏的这部《续资治通鉴长编》,无论从避讳字、纸张,还是从版式和字体等方面看,确认是南宋刻本无疑。
顾吉辰根据古籍内容,在不同版本间进行了比较,比如卷一“马仁瑀”的名字,在其他史料中都写作“马仁瑀”,而浙江书局本误作“马仁瑞”;又如卷三十二中的“张郁”,其他版本皆作“张郁”,而浙江书局误刊为“张都”……显示出省图藏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表现出来的版本价值。
据顾吉辰考证,李焘前后历时40余年,在编著及修订过程中,分7次将手稿进呈给宋孝宗。
第一次,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李焘知荣州时进呈。
记述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开宝九年(976年)一朝17年史迹,一年一卷,共17卷。
5年后,李焘为礼部郎官时第二次进呈。
记述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闰三月,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108年史迹,一年一卷,分为108卷。
宋孝宗于同年五月初一特下诏褒奖并对谓辅臣说:“自建隆至治平百余岁,事迹备于此矣。
”……第七次,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李焘知遂宁府时,进呈《续资治通鉴长编》全卷。
宋孝宗是那位为岳飞平反的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命人将这部书“藏秘阁”,并赞扬李焘“无愧司马迁”。
据《宋史》记载,李焘去世后,宋孝宗非常难过,不停地叹息哀悼。
有一天他对大臣宇文价说:“朕尝许焘大书‘续资治通鉴长编’七字,且用神宗赐司马光故事,为序冠篇,不谓其止此。
”
叁 韩世忠之子私抄副本
刘冰介绍,省图藏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版心下镌有刻工“余才”“何万”“范千”等名字。
查对《古籍刻工名录》,在宋代刻工名录中查到了“余才”的名字,这位刻书匠人还在另外3部传世的宋版古籍中留下名字。
关于《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抄录翻刻,南宋词人、文学家周密在他的笔记集《癸辛杂识》还记有这样一则轶事,其中写道:“焘长编成,有诏给临安笔札,就其家缮写以进,而卷数浩繁,未见端绪。
彦古尝欲备观而不可得。
彦古乃阴戒书吏传录,每一版酬十金,吏畏其威,辄录送韩,故焘书未成帙,而韩已得全书矣。
焘虽愤愧不平,而亦幸获其成,竟用以进。
”
彦古,全名韩彦古,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第四子,不过他没有追随其父从军,而是颇有诗才,清代厉鹗编撰的《宋诗纪事》收录了他的诗歌《大智院明月巢》:“清风去无尘,白云来无心。
一笑玉溪上,落花流水深。
”
周密记录的这则轶事中,韩彦古的角色是李焘的粉丝。
原文的意思是说,韩彦古想看原著没成功,就用金钱收买书吏,李焘每出新作,书吏都另抄一份送他。
结果李焘本人还没得到抄录完《续资治通鉴长编》全本,韩彦古倒是先有了一套。
好在韩彦古又将全书奉给李焘,使其可以迅速拿出抄录好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献给宋孝宗,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为后人解开了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完成仅一年,就能将总计1063卷全本呈给宋孝宗的原因。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图书馆提供)
手记
李焘大胆记述皇权争夺
◤郭 平
李焘以宋人身份编写宋史,有熟悉情况的便利条件,然而也有其特殊的困难。
已故兰州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张孟伦评价李焘时就指出:“对今人进行褒贬以明是非,比撰古代史的对待古人要困难多了。
”
据介绍,李焘修史之所以成功,与当时皇帝宋孝宗的支持不无关系。
当年宋高宗赵构因为没有亲生儿子,不得不于绍兴元年(1131年)立太祖有贤德的七世孙赵眘做太子。
由此,宋朝皇位才回到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子孙手里,这为李焘写北宋历史提供了契机。
当然,关于宋王朝皇权更迭最大的传闻便是宋太宗赵光义夺取他哥哥赵匡胤的皇位,有“烛影斧声”之说。
对此,宋代僧人文莹编著的《湘山野录》中有记述。
李焘大胆地采用了他的记述:“上闻其言即夜召晋王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
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似有所逊避之状。
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
这段历史在诸多官修史籍中都没有记载,是“烛影斧声”的直接描述。
它讲的是,在宋太祖赵匡胤死前一天的夜里,叫晋王赵光义入宫嘱咐一些后事,他们屏退了左右人等。
侍从们只是远远看到窗户映的烛影里,赵光义不时地离座,好像在躲避什么。
后来又听赵匡胤用斧子戳地并大声说:“你好自为之吧!”
李焘在详细解释这段史事的出处后,记述:“癸丑,帝崩于万岁殿……”记述了赵匡胤死后,皇后派太监去征召赵匡胤四子赵德芳入宫。
结果太监抗命,去召了晋王赵光义。
皇后见到赵光义,大吃一惊。
对此,《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述:“后见王,愕然。
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官家,在宋朝是臣下对皇帝的称呼。
皇后称赵光义为官家,说明她知道事情已成定局,无可改变,只能求他保全他们母子的性命。
《续资治通鉴长编》关于赵德芳之死,还有这样记载:“帝(赵光义)之始即位也,命廷美尹开封,德昭、德恭并称皇子,外议皆谓帝将以次传位。
及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继夭,廷美始不自安。
”这段记载讲的是赵光义继位后,任命四弟魏王赵廷美任开封尹,还将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恭都称皇子,人们私下里都说赵光义可能会按照年龄次序传皇位,可是等到赵德昭受责自杀,赵德芳夭亡,赵廷美就觉得不安全了。
隐讳地指出赵德芳22岁早亡与皇权纷争有关。
也就是说,赵光义没有履行“共保富贵,勿忧也”的承诺,陆续清除了赵光义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的障碍。
张孟伦指出:“在一向被太宗及其当皇帝的子孙严峻地捂住了盖子,使史官不敢在国史上记载一字的‘烛影斧声’之事,也就终于由李焘根据草野僧人的《湘山野录》记载下来。
”
小讲堂
什么是麻沙刻本古籍
宋朝经济文化事业繁荣,雕版印刷业迅猛发展是重要表现之一,官方和私人都参与其中。
如宋朝台州府公使库就是官办机构雕版印刷书籍,被称为“台州刻本”。
同时期,宋朝各地还有诸多私人刻书坊。
南宋麻沙刻本是宋元时期非常典型的私人雕版印刷的代表,有相当数量古籍传世。
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代表。
麻沙是地名,指的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西麻沙镇。
南宋哲学家朱熹说过:“建阳麻沙版本书籍行四方者,无远不至。
”意思是说,建阳麻沙镇的书籍广销全国,无论哪里都见得到。
麻沙镇刻书业发达有两大优势:第一,福建盛产梨木,梨木材质柔软易刻,是刻书的好材料;第二,闽北盛产纸,便于印书。
此外,麻沙镇的书商世代经营,树大根深,当年与杭州、南京、开封、洛阳等地的书店和府学有着长期合作关系,既有丰富的推广经验,也有强大的人脉基础,同样质量同样价格的书,他们卖得动,其他地方的书商只能望洋兴叹,因此麻沙本在宋代便声名远播。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