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败也英雄
【千问解读】
《垓下歌》画册
项羽举鼎
《巨鹿之战》
乌江自刎
公元前202年12月,在乌江边上,一个身高八尺(那时候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威武雄壮的男儿,手提带血的剑,指着层层包围他的汉军中的一个人大声说:“(吕马童)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一代霸王项羽就这样轰然倒地,留下汉军蜂拥而上,争夺、分抢他的尸体,并带回去邀功请赏。
项羽就这样以凄美、壮观、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31年轰轰烈烈的人生,也结束了长达4年的楚汉之争,给长期遭受战争荼毒的百姓得以喘息的机会。
仅从战争结果上讲,项羽失败了,是楚汉战争的失败者,在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里,他意外地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甚至,连对手刘邦都对项羽非常敬重。
项羽死后,刘邦下令发丧并厚葬项羽,不仅没有杀害项羽的宗室亲属,还封了几个项氏的诸侯王,并赐刘姓,以表达对老对手项羽的敬重。
项羽的表现可谓凄美,壮观,帅气。
但是不管用——终究失败了。
美的化身
我们回顾历史发现,项羽出身贵族,祖父项燕、叔叔项梁都是楚国将军,后来项羽随叔叔起兵反秦,历时3年推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
虽然后来在楚汉战争中和刘邦争夺天下失败了,但项羽却成了美的化身。
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表达了李清照对项羽的推崇,活着要活成人间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界英雄。
这首诗更有内涵的是另外两个字“不肯”——项羽原本有机会可以乘船逃生的,但是他却放弃了,放弃的理由也很伟大:不想让老百姓再继续遭受战争荼毒,有仁慈之心;无颜见江东父老,有廉耻之心。
所以,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把和平留给了百姓,把乌骓马送给了船夫,把头颅送给了故人,把自己留给了历史。
项羽的美,还因为他曾留给世人一首很凄美、传唱至今的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在垓下被汉军联合部队包围,兵少粮尽,四面楚歌,出逃基本无望的情况下,项羽想到身边的虞美人和乌骓马常年跟随自己在一起,身为一代霸王,却不能给自己最爱的人、最爱的马以美好的未来,甚至连他们的性命都要伴随自己的失败而不保,项羽想到这里就悲从心来,边饮酒边慷慨而歌,歌至情深之处,泪流满面,虞姬和随从也都泣不成声,生离死别的场面令人心碎,令人感动。
很多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潸然泪下,为一代霸王的凄美告别而动心。
所以,《垓下歌》被列入了中小学课本,传唱至今。
如果孩子们在诵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对背景多一些了解,一定能读出更美妙的味道。
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依然是个英雄,是个率性的英雄。
在作者司马迁的眼里,项羽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从司马迁的记录方式就能看出。
按照惯例,以项羽的身份,只能被记入“列传”,破格的话也就是被记入“世家”,但是司马迁把项羽写进了“本纪”。
“本纪”那可是记载帝王的,项羽没有做过皇帝,只做过短期的“西楚霸王”,还是自封的,司马迁还是把他写进了“本纪”,而且《项羽本纪》放在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高祖本纪》之前,足见司马迁对项羽的认可和厚爱。
性格所致
项羽的失败,并不是实力不够,他起兵以来“经70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如果说秦末汉初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家,只有两个,一个是韩信,一个就是项羽。
项羽一生中,基本没有打过败仗,这一点他在战争的最后跟自己的众将介绍的时候说“未尝败北”,真没有吹牛。
不过最后一战他失败了,而且一败不起。
项羽的失败更不是机遇不好,24岁起兵,27岁任大将军、西楚霸王,诸侯咸服之,鸿门宴上胜利近在咫尺,只要一声令下,胜利就是他的了,但是他没有把握住机遇。
项羽的失败也不是缺乏人才,韩信、陈平、范增,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都在项羽麾下。
项羽的失败,就败在他的性格上——项羽是一个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将才,以自我为中心,骄傲自负,刚愎自用,所以他气走了韩信,气走了陈平,气走了范增,到最后成了真的孤家寡人;他优柔寡断,所以鸿门宴上失去了绝佳的决胜机会。
战争到最后,西楚国的失败已经无法挽回了,项羽将失败归因到“上天”,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他盲目轻信自己的亲属,项羽的叔叔项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项伯对项羽的4次背叛,每一次都是能改写历史的背叛,比如夜见张良,将重大军事情报通报给了汉王,比如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时,项伯“以身蔽汉王,庄不得击”,再比如和刘邦约为亲家等等。
但是,项羽依然相信他,最终放弃了手里的最后一张王牌:释放刘邦的父亲和吕后,导致刘邦在“鸿沟议和”之后迅速反悔,围剿项羽。
以人为镜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历史人物项羽身上,我们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要学会情绪管理。
能否合理控制情绪几乎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涵养。
优秀的、有涵养的人,很少大发雷霆,更少当众对人怒发冲冠。
也极少见那些成就突出的人情绪低迷,怨天尤人。
大多数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的人,都能合理控制情绪。
但是读完《史记》就能发现,项羽在司马迁笔下,最常见的情绪就是怒,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读者经常遇到“项王怒”、“项王大怒”、“项王怒曰”,在《史记》中,项羽基本上就是一个暴躁、焦虑的领导。
项羽在《史记》中被记载的唯一一次笑,是在乌江边上自刎的时候,仰天长笑,然后拔剑自刎。
很有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但是没有实用价值。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作为西楚国最高领导人员,项羽的历史意义对管理者来说更值得借鉴。
要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听不同意见。
但是项羽没能做到这一点,很多很好的意见他都没有采纳。
成语“沐猴而冠”中的“说者”(史书上没有写他的具体名字,就写了“说者”)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这名“说者”在项羽打算迁都彭城之前,建议把楚国都城留在咸阳,因为咸阳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而且有前朝打下的基业,人口集中,资源丰富,是最好的备选都城。
但是项羽说,取得了成功不回乡,就像穿了华丽的衣服行走在夜间一样,这就是成语“锦衣夜行”的来历。
这个“说者”就说“听说楚国人是大猴子戴帽子而已,根本不是人啊。
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项羽听说了之后,一怒之下把“说者”烹杀了。
从一个领导者来说,即使听到了不同意见,即便是这个意见让你觉得很恶心、很愤怒,也应该保持克制,最多就是不采纳而已,犯不着把人家给烹杀了。
这个烹杀“说者”的举动,让项羽很难再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了。
要充分利用团队和人才的力量。
一个人再厉害,力量也是有限的。
团队的力量才是强大的。
作为领导,要学会用人。
在这方面,刘邦就做得很好,广纳人才,而且是各种人才都要:屠夫、布贩、吹鼓手、待业青年等等。
但是项羽在这方面吃了大亏,放弃了韩信,放弃了陈平,放弃了范增,最后放弃了胜利。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人才的重大的意义不言自明。
三国时期魏国人刘邵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人物志》,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人才的书。
刘邵把人才分为两大类,偏才,兼才(帅才、帝王之才)。
他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就行炒菜一样,盐不可或缺,辣椒也不可或缺,但是盐放多了,兑点水就不咸了,辣椒放多了,兑点水就没那么辣了。
对于做菜来说,盐和辣椒就是偏才,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少了谁菜都不好吃。
那兼才是什么呢?就是那一瓢无色无味毫不起眼的水,因为它能起到协调中和的作用。
项羽失败了,留给历史一幅美丽的画卷。
但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沽名学霸王”,不能因为这个画卷美丽就学习他,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身上汲取经验,从他的身上,看到自身的不足。
这才是项羽更重大的意义。
王栓柱 来源 金山报
编辑 周章龙
编审 王宁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