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61潜艇是如何失事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361潜艇出事前正处于半潜
【千问解读】
361潜艇出事前正处于半潜的“通气管状态”,由于当时海面风浪较大,海水从通气管涌入,使通气管自动关闭,但艇内发电机依然继续运转,导致两分钟内耗尽舱内氧气,70名官兵迅速窒息死亡。
失事的潜艇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当时北海舰队某水警区基地接到通知,在防区有一潜艇漂浮在海面,情况不明。
于是派出611和622两艘艇过去侦查。
赶到出事地点,位于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时,天已微黑,潜艇舷号已涂死,看不出潜艇的任何情况。
他们把现场情况报告上级后,上级分析可能是日本或韩国潜艇。
于是全艇立即拉响战斗警报,进入一级战斗准备,所有人员手中的武器都子弹上膛。
这两艘艇围着潜艇转了大概2小时,发现艇内毫无动静。
这时候天色已晚,得把信号灯照射着潜艇才能看清楚潜艇动向。
上级命令他们原地监视,等待增援。
当时他们猜测:上级可能是想俘虏这艘潜艇。
北海舰队在接到防区发现不明身份潜艇的报告后,舰队立即询问下属各部和兄弟舰队有没有潜艇在这个海域活动,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
结果就以“在我海域发现不明身份潜艇”上报海军。
随后,北京海军总部再次询问:到底是不是北海舰队的潜艇?北海舰队断然否认。
按照常规:经判断并非中国潜艇,就是外国潜艇侵入中国领海。
于是海军把情况通报给了中国外交部。
潜艇入侵中国领海是重大外交事件,中国外交部准备第二天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某国提出抗议。
同时要求海军进一步查实。
随即,北海舰队司令部首长带领工作组赶到该水警区进一步核查情况。
由于工作疏忽,赶往出事海域的人员并未上艇,报告仍然是不明国籍潜艇,该报告经司令部首长签字后上报了海军。
随后,海军报告了外交部。
报告上交后,北海舰队司令部首长觉得有些不踏实,又把工作组成员叫来,问他们上艇没有?得到的回答是:没有。
司令部首长立即命令备船,立即赶往出事海域。
当他们登上潜艇的时候,才最终发现:这是中国海军的361潜艇。
此时,所有官兵已全部牺牲,航海日志被定格在4月16日。
随机文章毛毛虫效应是什么思维?是要不断创新不然一事无成面粉遇火会爆炸吗,实验证明是会爆炸/几秒钟就可引爆全场曝光中国异能人士公开,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异能人士(电人/万磁王)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会发生什么,后果堪称灾难/37.5亿年后碰撞火星四十亿年前有文明,因冲突而爆发全球核战/环境巨变文明灭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日本的帝王之道与中国有何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应该说,这种形象令人不乏感到残酷和暴力,但他们的残暴却基本定格为“外向型”,日本天皇号称万代一系,从未出现过一个“内向型暴君”,没有一个天皇对本国人发动过大规模的清洗与屠杀。
这当然与日本天皇大部历史时间里是“虚君”有关。
但是,即便是一些掌管实权的天皇、皇子皇兄们,也几无“内屠”发生。
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中不可想象,中国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王朝,都是暴君频出,而且大多是对本国人下手。
仅历二世,但从到,在对内施暴上,一个比一个狠。
十二帝,虽然几乎无昏君,而且还是“草原狼”血脉,但是入主中原后,他们很快从“草原狼”退化为“圈中狼”,在对外忍让丧权辱国、对内残忍血腥镇压上,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诸如晚晴实际统治者、“准女皇”叶赫那拉氏慈禧, 最能代表她的内外术,是这句众所周知的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诸多解读历史的人把这句话加到了慈禧卖国的铁证堆里,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慈禧这句话的真实心态——她在骨子里是把被征服的华夏人当奴才,宁可将奴仆的东西送人,也不物归原主。
虽然他们不是汉民族皇族,但却据有比汉民族皇帝更深的“牧羊”心态。
在血缘上,他们自以为高贵,将汉血视为卑贱,不允许满汉通婚。
绝对与奴隶划清界限。
在“牧羊”手段上,无论于朝野还是民间,无论是反抗皇家的太平军还是巴结皇家的军,翻脸无情,任意杀戮,无所不用其极。
同为皇帝,为何两样做派?东海对面的日本天皇为何没有中国皇帝“内残外忍”传统? 这还是涉及“同类不同道”问题。
此前已经详述中国君主大都尊奉中原狼道,践行“内残外忍”四字要诀。
古代日本虽曾以中国为师,但在“帝道”上却与中国大不同。
虽然从军事技术上,日本天皇不像女真、蒙古那样率铁骑打打杀杀,但从“道”上观察,从古至今日本显然与古代大同小异:崇尚铁血立世,对外狼性征服。
这种“海狼”秉性与草原狼不相上下,却与“圈中狼”背道而驰、甚至是“内残外忍”的“圈中狼”之克星性格。
日本的狼道,重心在外而非内,这里的文化原因林林总总,但最主要的一条,是他们出于生存环境的危机而产生的“团结本能”——如果想立于不败之地,或进入强国之林,本民族内部精神领袖就不能搞,必须保留全民族、抱团取暖的号召力感召力。
这种意识,在“永远正确”的天皇大脑中,,不可动摇。
所以,从古至今,即便是没有进入“文明世界”,无论天皇是虚君还是实君,日本也没有出现过“内向暴君”。
他们的残暴多体现在对外战争。
中日两国君主,践行的狼道内外有别,最终成为两种的物种。
后来甲午战争结果就证明了这一点。
中日甲午战争时,皇帝和娘俩其实是站在了一起,但结果说明:无论“帝党”还是“后党”,即便是加起来,也不是“蕞尔小国”明治天皇的对手。
因为这是两个物种的对决:一个是退化的草原狼、圈中狼,另一个是西化的无疆界海狼。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随机文章成语披荆斩棘的主人公是谁?披荆斩棘的故事简介白痴为帝,政局动荡希特勒从不让人提的6个隐私,若提起1个,立刻军法处置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探寻圣物失落的约柜,装有先知摩西与上帝签订的契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战后流落中国的日本孤儿有多少?多数为日本开拓者后代
遗孤中既有军政人员的子女,又有工商界的后裔,但最多的是日本开拓团的后代,总人数在4000人以上,分布于中国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90%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如此众多的战争孤儿遗弃在当时尚未结束战争状态的敌性国家中,且被遭受过日本侵略者奴役和蹂躏的这一国家的人民所收养,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是空前的。
7月13日,54名日本遗孤组成的“东京日中友好之会感恩团”在哈尔滨方正县祭拜中国养父母公墓 日本遗孤产生于日本的移民侵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移民侵略政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国东北移民,大批日本军政人员、工商界人士和武装移民,纷纷侵入东北。
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提出,要在20年内向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的庞大移民计划。
这一移民数字占当时日本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和东北预计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实际上,截止到1945年,日本在东北移民人数达150万人,其中农业移民达30万人。
日本遗孤是战争灾难的受害者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迅速出兵东北,数十万关东军顷刻瓦解,缺少军队保护的日本军政、工商和开拓团民,被迫紧急撤退,向沿海集中,以期乘船回国,从而出现了百万逃难大军。
据调查,日本遗孤中的绝大数是开拓团在撤退时遗留下来的。
特别是分散于吉林、黑龙江的开拓团民们,其中多为妇孺老弱。
在紧急撤退中,昼伏夜行,跋山涉水,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港口城市奔逃,一些人,身患疾病,途中死亡,她们身边的孩子便成了流落荒山野岭、街头巷尾、车站码头附近的孤儿;还有的父母在溃逃中为了不让孩子病死、饿死、冻死,就把他们送给中国人抚养;也有的父母为了自己逃命,把不便于携带的婴幼儿抛弃于路旁郊野,任狼撕狗扯,被中国人抱回收养;更有甚者,当时的一些死硬法西斯分子,在溃逃中对自己的同胞实行集体屠杀,侥幸大难不死的孤儿被中国人拣回家中抚育。
日本遗孤遭遇的不幸常人难以想象 被收养前,他们中有的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有的疾病缠身,伤痕累累;有的冻饿交加,。
从档案材料看,绝大多数的战争孤儿在被收养时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饱尝了种种磨难。
据长春的75岁老人于泾回忆说,那时的长春火车站几乎全是日本人,很多人都挤不上火车,只好将孩子沿途扔,能讲汉语的就哀求中国的老百姓收养自己的孩子。
83岁的项贵臣老人说,等待逃离的日本人躺在地上,“大人也是身上都长鳞,咱瞅着是心难受,外面那蒿子棂上那小坟包,都埋的是小孩。
” 当年流落街头的日本孤儿 我国人民施之以德没有以暴易暴 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才使这些本该依偎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的孩童沦落为孤儿,并被遗弃在异国他乡。
但日本遗孤又是幸运的。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些遗留在中国土地上的敌国儿童并没有以暴易暴,而是施之以德,以博大的胸怀将他们收留下来。
胜利后,尽管当时中国人民处境仍十分困难,但对那些走投无路、生命垂危的日本遗孤,却伸出仁爱之手,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并用自己的乳汁和从口中省下的粮食将他们喂活养大。
同时,节衣缩食,地供他们上小学、中学、大学,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
在他们成年后,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为其操办婚嫁,成家立业。
寻亲、探亲、回国定居得到落实 日本遗孤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亲之情日益强烈。
50年代初期,在协助日本侨民回国期间,少数日本遗孤就开始了寻亲活动。
到了60年代,一些日本人士和某些日本民间团体,通过中日友协、中国红十字会赴日代表团以及在华日本侨民等组织和个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寻亲活动。
1972年9月,中日两国通过友好协商,实现邦交正常化,为日本遗孤赴日寻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定后,为使在华日本遗孤寻亲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让更多的日本遗孤得以赴日寻亲,中日两国政府经过多次研究协商,决定从1981年开始,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分期分批地组织在华日本遗孤赴日寻亲,一切费用由两国政府负责。
此后在华日本遗孤寻亲活动便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到2000年,中日两国政府已组织了31批在华日本遗孤寻亲团,先后有2121名孤儿赴日寻亲,666人找到了在日亲属,约占总人数的31郾8%。
同时,已被确认身份的日本遗孤开始陆续回日定居。
据日本厚生省提供的资料,1972-1995年,赴日定居的残留孤儿有2171人,携带配偶和子女人数达7801人。
根据中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目前回日定居的日本遗孤总数在3800人以上。
育孤善举博得世人称赞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育孤善举,博得了中日两国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
1983年4月3日,日本外相安倍晋太郎在会见赴日寻亲的日本遗孤时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是个错误,由于这场不幸的战争,使你们在中国生活了38年。
”日本兵库县的一位友好人士说:“我们对中国抱有尊敬的感情。
中国对日本孤儿给予人道主义待遇,充满友爱,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1984年10月,日本遗孤代表在哈尔滨会见日本厚生省大臣渡部恒三时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翻开中日两国关系史曾有一段不幸的经历。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们这些日本孤儿在侵华战争中受尽了种种磨难,缺衣少食,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当我们在死亡的边缘上痛苦挣扎的时候,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手,将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领到家里,给我们衣食,把我们从死亡边缘上拯救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又送我们上学读书,毕业后给我们安排工作。
帮我们建立家庭,生儿育女,过上了幸福生活。
” 仍有日本遗孤留华不归 值得指出,现在仍有数以百计的日本遗孤留在中国各地生活和工作。
他们中间既有政府官员,也有工人农民,还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
他们留华不归的原因纵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对养育他们的土地和人民的眷恋。
长春日本遗孤、诗人于德水1986年被确认为遗孤身份,同年9月去日寻亲。
但因养父母没人赡养,便没有申请去日定居。
养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又守孝三年,才于1992年去日。
在日生活期间,他无法忘怀第二故乡,作《思乡》诗:“身在扶桑心在华,萍踪万里到天涯。
樱花满目惟催泪,夜夜梦魂到旧家。
”1995年,他重返长春,投资办厂,并写诗明志:“不欲声名传后世,拼将热血唤和平。
世界原本多灾难,劝耦耕。
” 随机文章宋朝的政经情势uso是什么意思,美国和苏联曾耗费巨资寻找USO不明潜水物真实的孙悟空有多凶残,屠杀千余猎户吓死黄袍怪无辜儿子解读北极恐怖现象,暴风雪频发冰川时而崩塌(环境堪比火星)神仙修炼层次境界,鬼仙/人仙/地仙/金仙/大罗金仙/圣人/天道圣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