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有记载的诛九族有几次?九族是指哪些人?

【千问解读】
在重视亲缘血统的中国人里,一直都有一项被称为灭门律条的刑罚,那就是株连九族,其实在诛杀九族之外,还有七族、三族等刑律,这些殃及家人的惩罚都出自与“族”刑。
其中以九族最为酷烈,就是将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人、子、孙、重孙、玄孙这九辈人全部杀光。
这种牵连甚众的刑罚其实在中国,最早将个人的罪过连累给家族的刑罚出自于《尚书·泰誓》,其中在陈述纣王的残暴时有“罪及家人”的记载,另外在《周礼·秋官》,也有针对犯罪者家属的惩罚,那就是“杀其亲者焚之”。
这些记载中都是最原始的一人犯罪牵连家人的记载,至于真正将诛族形成法律的是在春秋时期的秦国。
《·秦本纪》记载,二十年,开始实行诛三族之罪,在张岱的《夜航船》中,也有“秦文公始族诛,公孙鞅始连坐”的说法。
秦国诛灭的三族,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指的是:父族、母族、妻族,另外一种说法指的是:父母、妻子、兄弟。
(因此诛灭九族也可以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但无论是哪一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灭门的惨祸。
那么什么样的罪行可以构成灭族的后果呢?按《史记·本纪》所载,秦统一七国之后,下令“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而关于族诛最著名的人就是,在刺杀秦始皇失败、燕国被灭之后,荆轲全家被处以诛七族的惩罚,这也是关于诛三族演变为诛七族的第一次记载。
既然诛七族有了,那么诛九族、诛十族也就在民间应运而生了,但事实上,从中国历史上被诛九族的只有一人,而诛十族在目前的史料来看,也是一档荒唐的传闻。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诛九族”这样的条目,下面就会出现很多的条目: 看起来似乎真的是确凿无疑,并且也符合人们的想象,但事实上,这些文章是在伪造史料或者说是篡改史料,以事迹为例,这位在明初相权与皇权斗争中挫败的丞相大人,被纳入了《·奸臣传》,根据史料记载,在胡惟庸被人举报之后,经过审讯之后,给出的处理结果是:“乃诛惟庸”。
这里用的是一个“诛”字,而非“族”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诛是“讨”的意思,意为征战、讨伐,后来又演变为诛灭之意,但是却并未出现诛九族的字眼,甚至连“族”字都未曾出现,何来的最后一位被诛九族的丞相呢? 至于被穿凿附会的诛九族之说也只能说是捕风捉影,《明史》列传中的景清,是洪武年间的进士,在攻入南京的时候准备与等其他大臣一同赴死,结果看燕军势大,景清独自一人前去拜见朱棣,因为驯服被朱棣委任原职。
等到某日前去上朝之时,景清怀揣短刀,准备刺杀朱棣,当然一个书生想要杀人自然会有些反常,所以被朱棣识破,在搜出他身上所怀的短刀之后,朱棣就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景清则回答了一句铁骨铮铮的话:“为故主报仇耳”! 这句振聋发聩的话,不但没有让朱棣释怀,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杀心,于是下令将景清“磔死,族之”。
“磔”就是将犯人尸体割碎,车裂、凌迟都是从这个字派生出来的,也就是民间常说的,而族之经过前面的解释,就是将他的亲族杀死,但具体诛杀了几族,却并无说明。
唯一可以证明这个“族”字残酷的,就是朱棣下令又将“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有人将“籍其乡”这三个字解释为,将景清乡亲全部处死,是非常武断的,因为“籍”在中国古代有籍没之意,意思就是将个人财产,包括自己和家人收入官中。
相对于籍来说,有四种处理方法,即:籍配,籍没和充军;籍略,籍没和强取;籍死,犯罪被籍没致死;籍产,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根据后面“村里为墟”的说法,这里的“籍”应当是籍配、籍死的意思,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还没有坐稳皇帝宝座的朱棣,应当不会将景清家乡的人屠戮一空,因为这样造成的影响,是无法洗清的,另外参考朱棣所谓“诛十族”的事件,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景清乡亲的结果应当是籍配。
“诛十族”在中国是一个固定词汇,在一些史料中是方孝孺的独有“待遇”,其间故事不消多说,就是建文帝旧臣方孝孺不肯为朱棣起草诏书,所以招致朱棣愤恨,因此诛灭方孝孺九族之外又加上方孝孺的师门一族。
这个故事听起来惊心动魄,但是细细推敲却满是疑点。
首先《明史》对于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事情没有具体记载,除了将方孝孺“磔死”以外,只有一个大略的关于方孝孺事件前后有数百人被牵连诛杀的说法,并且在方孝孺被千刀万剐之后,还是他门人后辈为他收敛的遗骨,如果真的诛灭了十族,那又何来的收尸人呢?至于在《明史纪事本末》所提到的方孝孺学生廖镛、杜嘉猷被株连的事情也与《旧事例议》所记载相违背,因此诛十族一事,依旧有待商榷。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明确记载有“诛九族”发生的是在隋末,在大业九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期间,司徒杨素的长子杨玄感起兵反抗杨广,但最后力有不支,被隋军大败后,杨玄感让弟弟杀了自己。
在被隋军获得尸首之后,杨玄感被分尸,悬挂城楼示众,并且“罪及九族”。
一人犯罪,亲族伏法,这对于所有的犯罪分子来说都是在心理上一种禁锢,但随着法律条文逐渐的进步,类似于诛灭九族这样残酷的判例,就变成了刑法中的核弹,取其引而不发的威慑之用。
荀子曾经说过: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所以让那些心有不轨的人知道刑法之酷烈,也不失为是一种针对于犯罪行为的预防。
随机文章阿拉里克一世简介如果没有秦始皇,那秦国是否能够统一天下?直升机滑雪有多危险?车王舒马赫几乎撞成植物人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的意思,尿床/虐待动物/纵火成麦当劳三定律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研发过程,最初精度30米险些夭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西周东周之间,有一段两王并立的历史,史书却不记载
即使在被西戎人杀害后,东周依然又维持了514年。
西周东周之间,有一段两王并立的历史,史书却不记载。
西周灭亡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周幽王姬宫湦继位。
周幽王时期,郑桓公担任周王室的司徒 ,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
郑国和虢国君主在西周末期和东周都是周王的重要执政大臣。
周幽王宠爱褒国获得的美女,引发了与正妻申后之间的宫廷斗争,申后所生太子 (?―公元前720年)杀死了褒姒的养父。
引起周幽王恼怒,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 ,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姬伯服(前779年-前772年)为太子 。
姬宜臼便与母亲申后逃到申国,投奔自己的外祖父申侯。
周幽王出兵包围申国,申人不肯交出废太子与周幽王作战。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虢石父、郑桓公为护幽王亦力战死,西周灭亡。
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虏王后褒姒北去。
两王并立 申侯等诸侯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
但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所以九年之内诸侯们都不来朝贡他(《系年》: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
同时,虢石父的儿子虢公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周王,史称。
姬余臣是周宣王的庶子,封国在靠近晋国的惠地。
周携王以鄚阳城为王都,其京畿地区包括战国时期的莫、易二地(河北中部靠近山西),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虢公翰在中山一带建立北虢国,拱卫新成立的周王朝。
周携王继位得到了很多诸侯支持,西周时周王的领地原本很广大,可是他为人忠厚,在执政时犯了几个严重错误: 留恋自己的封邑,未能定都洛邑确立正统; 没有重建周王朝的强大军队; 偏居一隅,使镐京洛邑核心区域长期无主。
北虢公姬翰曾多次提醒姬余臣,让他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提防外敌入侵。
在执政的最初几年,姬余臣对军队建设还比较重视,但是他即位后十年内战火并没有烧到他的小王朝,周平王也没有派军队讨伐他,便逐渐放松了警惕,为了减轻百姓负担节省开支,他几次削减军队的人数,整个王朝常备军不足千人。
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周平王将国都迁至洛邑。
郑桓公原本是周王室的近臣,在西周灭亡时候战死。
儿子郑武公却和仇敌申候勾结到一起,郑武公娶申侯的小女儿为妻,掌管了周平王的朝政。
他为了控制周平王强行与他交换太子做人质,郑武公送他的世子姬寤生到成周,周平王也把太子姬泄父(即姬狐)送到郑邑。
郑武公把持朝政,先后灭掉郐国(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等国,又向周平王索取了溱、洧(二处均在今郑州市境内)等地,东周东部的大片土地尽归郑国。
因率兵救周有功,又拥立周平王,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国开始在西部征伐,不断扩大领地。
晋国支持周平王也获得了山西的大片领地,不过由于郑武公把持朝政,晋国只安心在山西扩张。
乱世开始 周携王以鄚阳城为王都的核心区域位于晋国的东面,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威胁到晋国向东北方向的拓疆发展。
晋国在20年观望后,决定倒向周平王。
周携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晋文侯向周平议说:“,国无两王。
携王虽为先王子嗣,没有得到天下诸侯公认而擅自称王,实属叛逆行为,应当予以讨伐。
”周平王便命他出兵讨伐,晋文侯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周携王的都城。
晋文侯趁周携王姬望巡视北地虢族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
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文侯功绩。
周平王在册命的结尾处肉麻的写道:“族父义和啊!您能够光耀您英明的祖先唐叔……继承和发扬文王和武王的美德。
您很伟大,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您保卫了我。
像您这样的前辈是值得敬重的,我很赞美!”(《尚书·周书·文侯之命》) 周平王终于成为正统,作为这场两王并立的代价,郑国,晋国,秦国捞取了大量原本属于周王的土地,周王实力大减,只相当于中等诸侯国的领土,春秋混战局面形成。
周携王被杀,其后人的莫国一直存在到战国后期,史书中都避免言及莫国之事,诸侯们尽力不提莫国之名。
赵灭中山国后,索性就将莫国故土——莫、易二地送给燕国管理。
当时各国对莫国周携王之事避讳而不谈,因而才有“讳莫如深”的说法。
正统史书《春秋》《》掩盖了周平王结交外敌犬戎、弑父杀弟、灭亡周室的罪行。
《竹书纪年》和战国楚简《系年》上却有周携王及周二王并立的历史记载。
周平王造成了周朝的衰落,诸侯纷争的春秋时代正式开始。
随机文章史上最离奇越狱!3人靠假发、汤匙,逃离鲨鱼围绕的“恶魔岛”,50年后还寄信来自首…卢修斯·科尼利厄斯·苏拉简介唐玄宗简介中国万里长城有多长?21196公里(俄罗斯东西跨度2倍)基本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定律,比尔盖茨马云等人坚信的理念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孔子坚决反对诸侯兼并,为什么还有记载灭国之时
可是,《春秋公羊传》中,却记载了一件孔子积极支持齐国攻灭另一个小诸侯国的事情。
这是怎么回事呢? (孔子述春秋) 话说经过几代天子更替,到第九代天子周夷王继位的时候,王室逐渐衰微。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已经不再前来朝拜进贡,为了掠夺更多的土地,诸侯之间还互相征伐。
在这些诸侯国中,齐国在军事和国力上都堪称最强。
因此,紧临齐国以东的的一个小国纪国的国君纪侯,常常夜不能寐,总担心自己某一天就会遭到齐国的攻伐。
但是担心有什么用呢,自己国家太小,国力太弱,只能这么担心着。
不过,很快还是有了机会。
就在这时,周夷王病了。
史书记载:“王有恶疾,愆于厥身。
”意思是说周夷王得了重病。
周夷王病重的消息,在众诸侯中传播得很快。
众诸侯虽然已经不怎么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是此时都表现得很紧张,史书记载:“莫不并走群望,以祈王身。
”也就是说,大家纷纷来看望周夷王,并且还祈祷上苍保佑他早日康复。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姜太公的五世孙齐哀公。
这个齐哀公是个很平庸的人,曾被学者宋忠评价为:“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
”总之是个惰于国政的国君。
(觐见天子) 齐哀公得知周夷王身患重病,不仅没有一点反应,甚至连派个使者前去探望的行为都没有,只顾游山玩水耍得很快活。
纪侯见齐哀公丝毫没有想去探望周夷王的意思,于是就动心眼了。
纪侯带着贵重的礼物前去看望周夷王,对周夷王嘘寒问暖,感动地周夷王眼泪汪汪。
纪侯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故意问道:“齐国向来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如今大王病了,只怕齐国应该是第一个赶来问候大王的病情吧?” 周夷王本来就因为齐国对自己的无视,心里有气。
听纪侯提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别提了,齐君根本就没来过,也不知道他在干些什么!” 纪侯道:“我听说他在到处游山玩水呢,耍得好不快活!” 周夷王脸色铁青。
纪侯见周夷王效果明显,于是又地说:“我还听说,齐君到处说他是姜太公的五世孙,而您是周武王的九世孙,他辈分比您高。
按辈分,您得喊他祖爷爷呢!” 周夷王听后,气得浑身直发抖。
纪侯接着又说:“他还说,天子见诸侯不下堂。
而您继位后,对于朝拜您的诸侯,竟然下堂而见。
他说没见过您这样的天子!” 纪侯的挑唆显然成功了。
因为后来,史书便记载:“(周夷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也就是说, 周夷王借一个由头,把所有诸侯都召到镐京,然后命人将齐哀公捆缚起来,以对周天子不敬的罪名,扔进了大鼎之中,活活烹杀。
周夷王烹杀了齐哀公后,改立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姜静为国君,是为。
(烹杀哀公) 后来,齐胡公得知齐哀公的死,是因为纪侯在周夷王面前进了谗言的缘故,非常生气,但又不好马上发作,攻打纪侯。
于是“惹不起,躲得起”,将国都远远地迁到了薄姑。
但齐哀公的死,对于齐国来说,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于是齐国的国君世代都记住了与纪国的仇恨,发誓要。
这样,又经过了九代国君的更替后,直到九世的时候,终于才完成了几代国君的复仇计划,灭掉了纪国。
这件事,后世还引起了一场关于“复仇”的大讨论。
《春秋公羊传》中就有记载:“襄公将复仇乎纪……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也就是说,孔子的观点是,别说“”可报,就是“百世之仇”,也可以报。
再后来,“,独尊儒术”的还曾说:“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这也成为匈奴“白登之围”羞辱,汉武帝向匈奴复仇的理论根据。
随机文章最强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欧美核潜艇会在15秒内被击沉台风战斗机性能参数详解,成本6000万欧元可外挂13枚导弹黑洞效应是什么意思,宇宙天体/超级品牌光环/隧道失明中国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因水电站而沉没于湖底的千年古城(保存完好)盘点二战十大废柴武器,600毫米的卡尔臼炮摧毁一栋楼(重达124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