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儒术和察举制两项措施,在西汉产生了什么影响?

汉承
【千问解读】
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在以秦为鉴的同时,着手解决专制政治与士人关系的历史课题,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与政治体制两个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独尊儒术;政治体制上确立察举制。
对于西汉时期士阶层的演变,主要以为界,来论述士人游士时代的真正结束,以及士人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向儒士阶层转化的过程。
士人游士时代的真正结束,是始于汉武帝之前的西汉时期。
建立后,对士人采取残暴镇压,士人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故一,大量的士人又再度活跃起来,原先被中断了的战国诸侯——游士局面,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统一天下后,吸取秦亡教训,在全国范围内,分封子弟和有功之臣来加强统治,使得一部分在秦已经消失的封建诸侯国,又获得了新的复苏。
各诸侯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地,以财货资用、官职禄位这些显见的利益,来招揽四方宾客游士以扩张势力。
于是在汉初数十年里,游士的自由活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战国时期的水平。
同时,由于汉初,国家奉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于当时活跃的游士,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吸收和规范,所以除相当一部分士人,为诸侯王国所招聚外,还有一些士人游走于公卿权贵之门。
在士人的相助下,各诸侯国实力增强,开始成为威胁中央政权的不稳定因素,逐渐演变为“”。
景帝削灭七国,严重削弱了诸侯国与中央对抗的能力。
汉武帝时则通过“”进一步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确定了中央集权对诸侯的绝对权威。
汉武帝至西汉后期,士逐渐过渡到儒士阶层。
西汉中期以后,各诸侯王的权势日弱,国家明令禁止卿大夫养士,士人的生存现状日益堪忧。
然而,士人总要生存下去,此时具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给士人提供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机会。
我们主要从独尊儒术和察举制两个方面来考察,士在这一时期儒士化的过程。
在武帝尊儒过程中,董仲舒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董仲舒在其向武帝进献的中提出,抑绌百家之论,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等重要论断,使西汉在思想上完成了统一,儒学确立独尊地位。
公孙弘则进一步提出:对全国各地选送来的德才兼备之士,进行官学教育,成为官吏的直接候选者,经考核之后可在郡国任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及地方行政官。
此外,鉴于基层吏员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情况,公孙弘还上请,选择通经诵多者补地方吏员,以保障对诏书律令的准确宣布、传达和解释。
修习儒术而产生的实际利益,及学士仕路的扩大,使士人学习经术的热情为之高涨,而这直接引导了士人的行为趋向:“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 再加上文翁对社会基层教育的推广,和天下郡国的积极参与,学校成了统一士人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场所,这样国家的封建官僚队伍群体,便逐渐走向儒术化和学者化。
西汉察举制的根本功能,是促使士人阶层的儒士化,士人在阶层整体上由游士向儒士转变。
西汉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在职的官吏和儒生,其中又以为政清廉的文吏为重点。
察举的主要科目为、孝廉两科。
首先,贤良方正科。
武帝建元元年冬十月,武帝准可丞相卫綰的建议,贤良方正由此成为选举科目。
此外,贤良方正非常设科目,主要由天子亲自主持策问,故在诸科之中贤良方正是最重要的一科。
贤良方正科察举的对象不仅只是士,还包括吏这一阶层,在《文献通考》中,西汉17名贤良文学中,9人曾为吏员出身。
故在以儒学的标准促使士人儒士化的同时,也以儒学的标准去激励吏员,使其逐步儒化。
最成功的案例,当属昭帝时召开的,在这次政治性会议中,儒士首次展示了其的政治力量。
其次,孝廉科。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孝廉岁举之制正式形成。
阎步克在《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中还提出,在孝廉之外的廉吏”一科。
孝廉科主要以士和吏两个阶层为考察对象,其中又以士和下层属吏为考察重点。
士人入仕主要以孝为标准,下层属吏升迁主要以廉为标准。
在文献中我们常看到,孝廉与力田、三老等基层属吏同时出现,可见,中下层属吏是儒士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选举科目中,虽然孝廉科没有贤良方正科重要,但是孝廉科的选举人数最多,是官吏进入仕途的主要的途径。
因此,孝廉科在士人走向儒士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西汉后期,儒士阶层逐渐形成。
在西汉前期士人基本上,是以独立个体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随着西汉中期士人数量不断增加,到西汉后期,士人已经作为一个集团、一个阶层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新莽政权的建立,满足了儒士的政治需求,企图实现儒家的理想政治,但是却短命而终。
政权的失败,表明新兴的儒士与专制政治间,是不相适应的,儒士阶层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高考400分能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吗?请看历年录取分数线
根据圆梦志愿提供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可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4年收分在400分及以下的省份有:内蒙古、新疆、辽宁。
例如: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理科本科二批2024年的最低分是373分,比400分低27分。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新疆文科本科二批2024年的最低分是338分,比400分低62分。
一、400分能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吗?答案是:400分能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以下这些普通高考省份,400分可以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2024分数内蒙古理科本科二批373新疆文科本科二批338新疆理科本科二批310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新疆的录取分数为310分~373分。
2025年高考成绩为400分的同学,比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内蒙古、新疆2024年的最低分,要高出27分~90分。
以下这些新高考省份,400分可以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省份选科批次2024分数辽宁物+不限本科批37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辽宁的录取分数为371分。
2025年高考成绩为400分的同学,比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辽宁2024年的最低分,要高出29分。
二、高考400分能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吗?答案是:在以下这些省份,高考400分不能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普通高考省份文科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高考生,文科400分不能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下表列出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这些省2024年的文科最低分,经统计后发现,高考400分的同学距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还差19分~69分。
省份批次2024分数差值内蒙古本科二批41919山西本科二批B46767陕西本科二批46767河南本科二批46969理科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高考生,理科400分不能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下表列出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这些省2024年的理科最低分,经统计后发现,高考400分的同学距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还差27分~61分。
省份批次2024分数差值陕西本科二批42727山西本科二批B43131河南本科二批461613+1+2新高考省份首选物理在河北等地,高考400分首选物理的考生,距离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还差90分。
下面是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这些省2024年物理类的具体收分情况。
省份批次选科2024分数差值河北本科批不限490903+3新高考省份在山东等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4年的最低分如下表。
高考400分的同学,还要提升63分,才有机会考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省份批次选科2024分数差值山东一段不限46363
成都中和职业中学寝室环境
学校寝室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安全、整洁、舒适的住宿环境。
寝室楼分布在学校生活区,与教学区、运动区合理分隔,既保证学生休息质量,又便于日常学习生活。
寝室内部设施与配置成都中和职业中学寝室为标准8人间,每间寝室配备:1. 钢架床:采用优质钢材制作,稳固耐用,床铺尺寸为标准的90cm200cm2. 个人储物柜:每位学生拥有独立储物空间,可放置个人物品3. 学习桌椅:寝室配备共用学习桌,满足学生晚间自习需求4. 空调设备:所有寝室均安装空调,冬暖夏凉5. 照明系统:LED节能灯具,保护学生视力6. 网络接口:部分寝室提供有线网络接入公共区域设施与服务成都中和职业中学寝室楼每层设有:1. 公共洗漱区:24小时供应冷热水,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漱台2. 独立卫生间:干湿分离设计,定时保洁3. 开水房:提供安全饮用水4. 洗衣房:配备投币式洗衣机5. 公共晾晒区:充足空间满足学生晾晒需求6. 值班室:生活老师24小时值班,保障学生安全寝室管理制度与规定成都中和职业中学实行严格的寝室管理制度:1. 作息时间:统一熄灯就寝,保证学生充足睡眠2. 卫生检查:定期评比,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3. 安全规范: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确保用电安全4. 访客管理:非住宿人员需登记方可进入寝室区5. 物品管理:贵重物品建议妥善保管6. 应急措施:定期开展消防演练,配备完善消防设施寝室文化建设与活动成都中和职业中学注重寝室文化建设:1. 文明寝室评比:每月评选优秀寝室,颁发流动红旗2. 寝室装饰大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美化生活环境3. 寝室联谊活动:促进不同班级学生交流4. 生活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内务整理等实用技能培训5. 心理健康辅导:生活老师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周边生活配套设施成都中和职业中学寝室区周边生活便利:1. 学生食堂:提供营养均衡的三餐2. 校园超市:满足日常用品采购需求3. 医务室:配备专业校医,保障学生健康4. 运动场地:篮球场、田径场等设施丰富课余生活5. 图书馆: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关心的问题解答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寝室相关问题:1. 安全问题:24小时监控系统覆盖,生活老师全程管理2. 卫生条件:专业保洁人员定期打扫,学生轮流值日3. 住宿费用:包含在学费中,无额外收费4. 特殊需求:可向学校申请特殊床位安排5. 探访规定:家长可在规定时间探访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或咨询具体问题,可在本页在线咨询学校联系方式。
学生住宿体验分享在校学生反馈:1. 适应过程:新生约1-2周可完全适应集体生活2. 室友关系:学校会合理安排同班或同专业学生同住3. 学习氛围:寝室熄灯后可在指定区域继续学习4. 生活便利:校内设施基本满足日常需求5. 管理感受:制度严格但人性化,保障学生权益成都中和职业中学通过不断完善寝室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助力学生专注学业与成长。
学校将持续优化住宿条件,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