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与北方戎狄作战的邢国,最后是如何被灭的?

但如何牢固控制大片的领土,成了周武发以及之后旦的一个严重问题。
于是,他采用分封制这一策略,把
【千问解读】
但如何牢固控制大片的领土,成了周武发以及之后旦的一个严重问题。
于是,他采用分封制这一策略,把他的同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
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就是西周初期分封的一个姬侯国。
西周这位君主在位时,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邢靖渊)于邢国,是的53个姬国之一,先后传二十世,历五百余年。
西周邢国是太行山以东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历史上多次率领诸侯与北方的戎狄作战。
不过,对于周王室镇守北疆的邢国,却被同姓诸侯国消灭,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周王室地位在春秋时期下降的局面。
一 首先,在西周邢国之前,历史上还存在一个商朝邢国。
《》《》记载,九年迁都于邢(今邢台市),历、、至,邢为商代的国都长达129年之久,后,邢地称作邢(井)方,为商朝重要的畿辅方国。
在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后,西周分封的邢国,为商代邢国旧地,也即在今河北省邢台市一带。
在西周初期,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为了感谢辅政之恩,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邢靖渊)于邢国,邢国属于周公旦的封地,是严格按照周公礼制所建立的礼仪之邦。
值得注意的是,在周朝的诸侯国中,(前1032年—前249年),先秦诸侯国,,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
因此,对于邢国来说,和鲁国可谓兄弟之国。
作为姬姓诸侯国,邢国不仅和周天子存在密切的关系,还存在为周王室镇守北疆的重任。
二 在西周时期,邢地是戎狄频繁活动的地区,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边和北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和西戎的合称。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
”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
这时晋献公在位,与狄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戎与狄常常混称。
在周朝时期,北狄是、邢国、等诸侯国的重要威胁,而就西戎来说,则直接攻破了西周都城,还和秦国展开了长期的较量。
对于邢国来说,是太行山以东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骚扰周疆的重任,同时可联络齐、鲁、晋、卫,并与北方遥相呼应。
由此,对于邢国来说,虽然疆域不大,主要在今河北省邢台市一带,但是,因为肩负着抵挡戎狄的重任,所以是一个周王朝之下重要的姬姓诸侯国。
三 对于邢国来说,自立国之后,就与河北、山西中部的戎狄长期征战,历史上多次率领诸侯抗击戎狄,邢侯搏戎载于史册。
周穆王这位君主在位时,邢侯井利(邢穆公)兼任周朝太宰,为周穆王三公之一。
在周朝时期,三公可以说是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了,这说明邢国在抵抗戎狄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此基础上,邢侯井利(邢穆公)掌管周朝六军,并陪周穆王周游天下,可谓一时间风光无二,《穆天子传》记载了这一事迹。
到了春秋初期,邢国仍然大破过北狄。
但是,在春秋时期,狄人所建的越来越强,狄人多次伐邢,导致邢国国势衰弱,难以独自抵御狄人(中山国)的进攻。
值得注意的是,就中山国来说,不仅在春秋时期非常强势,在战国时期也成为七雄之一的心腹大患,后来灵王这位君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在战国中期消灭了中山国这一大国。
所以,对于邢国来说,无法抵挡中山国的进攻,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
四 最后,在邢国遭到北狄进攻的时候,齐桓公率领齐国、曹国、等诸侯国的联军救援邢国。
对此,邢国迁都夷仪,并与齐国结为盟国。
后来,邢国和卫国的交恶,卫国派遣大夫礼至兄弟潜入邢国,以此作为内应。
公元前635年,卫国进攻邢国都城,礼至(即师率比)兄弟劫持邢国太子,邢国君民束手无策,最终导致城破国亡。
对此,汉简《兵法》记载“卫之兴也,卫师比在邢 即记载了此事。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卫国作为姬姓诸侯国,消灭了同姓诸侯国邢国,无疑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一定程度上,卫灭同宗,开了的篇章。
更为关键的是,在卫国消灭邢国的时候,周王室无动于衷,无法干涉卫国的行动,也无法帮助邢国复国,可谓进一步削弱了自己在天下诸侯国心目中的地位。
自此之后,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至于姬姓诸侯国的消亡,自然也是比较司惯的事情了。
比如在春秋末期,宋国消灭了姬姓诸侯国曹国。
再比如到了战国时期,、鲁国等姬姓诸侯国,也基本上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数字媒体设备应用与管理专业:让孩子的未来更"有戏"
根据教育部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平均起薪6500元,远超全国本科平均水平。
更关键的是,这个专业覆盖了从短视频制作到虚拟现实开发的20多个细分领域,相当于给孩子配了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行业的大门。
二、专业认知:既是"导演"也是"制片人"如果把数字媒体行业比作一场大戏,这个专业的学生既要会选"摄像机"(设备应用),也要懂"控制预算"(管理运维)。
举个例子:孩子未来可能参与一场直播带货,既要调试灯光音响设备,也要计算流量转化率;或者为博物馆设计AR导览系统,既要懂3D建模技术,也要会管理设备维护成本。
简单说,这就是培养"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行业前景:政策东风已至,就业蓝海显现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数字经济列为重点战略,仅2023年新基建投入就超2.6万亿元。
人社部数据显示,数字媒体相关岗位需求年增长达35%,特别是以下三大方向:1.智能终端运维:5G基站、VR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催生大量技术管理岗2.融媒体内容生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带来年均10万+岗位需求3.数字文旅开发:全国超3000家博物馆的数字化改造急需专业人才四、适合哪类学生?对照这三个"标签"1.学科优势:物理成绩中等以上(涉及设备原理),对美术/语文不排斥(需要审美和文案能力)2.性格特质:既有天马行空的创意,又能静心处理数据报表3.职业期待:想进互联网大厂但担心纯技术竞争激烈,渴望"技术+管理"双赛道发展五、报考建议:抓住三个关键点1.院校选择:985/211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侧重数字内容创作)特色强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突出技术管理)行业类高校: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对接区域媒体需求)2.课程重点:技术基础:数字图像处理、三维建模管理核心:媒体项目管理、设备运维实务前沿领域:元宇宙技术基础、AI内容生成3.专业对比:vs数字媒体技术:更偏重设备运维而非纯编程vs数字媒体艺术:保留创意训练但增加管理课程vs信息管理:强化媒体属性而非通用IT管理六、温馨提示: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个专业需要持续学习新技术(如AIGC工具),建议选择提供产业学院、工作室制培养的院校。
数学薄弱的学生可能面临设备原理课程挑战,但可通过项目实践弥补。
总体来看,只要孩子愿意拥抱变化,这就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长坡厚雪"型专业。
最后送家长一句话:选专业就像投资,既要看当下回报,更要看长期价值。
数字媒体设备应用与管理,正是这样一个能让孩子的职业生涯"保值增值"的明智选择。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未来十年,这个专业可能让你家孩子"名利双收"
这个专业就像2000年的计算机、2010年的新能源,正处于政策红利期。
教育部最新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5600元,高于文科专业平均水平15%,且就业对口率超70%。
二、专业认知:文化产业的"导演"专业如果把文化产业比作一台晚会,这个专业培养的就是总导演。
既要懂节目编排(内容创作),又要会拉赞助(商业运营),还要协调灯光舞美(资源整合)。
学生既要学如何把故宫文创卖成"网红",也要研究《流浪地球》的票房分成模式。
三、行业前景: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各地政府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已超千亿。
从就业市场看,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每年招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超3000人,博物馆、剧院等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增长40%。
就连你家门口的网红书店、汉服体验馆,都需要专业运营人才。
四、适合的三类学生1.学科优势:语文/历史好,数学不拖后腿(需要基础数据分析)2.性格特质:点子多、爱张罗事儿、对新鲜事物敏感3.职业期待:想进体制内文化单位,或向往互联网大厂文娱板块五、报考建议:选对赛道比盲目冲刺更重要1.院校选择:985/211: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特色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性价比之选:浙江传媒学院、四川音乐学院2.课程重点:文化产业概论、项目管理、新媒体运营3.专业对比:比新闻传播更侧重商业运作,比工商管理更专注文化领域六、圆梦老师特别提醒这个专业不是"躺着赚钱"的轻松选择。
学生既要保持文艺青年的敏锐度,又要具备商科生的务实精神。
建议在校期间必须掌握PS/PR基础操作,最好辅修数据分析课程。
行业更新迭代快,需要终身学习,但正因如此,35岁危机反而比传统行业轻。
总结:如果孩子喜欢追剧看展,又能脚踏实地做策划,这个专业可能是打开文化创意产业大门的金钥匙。
与其挤破头扎堆"卷"传统专业,不如抓住国家文化振兴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