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妾私通的刘武周,是如何自立为王的?

【千问解读】
事发之后,这名校尉怕事情败落,所以干脆杀了郡守,起兵自立为王了。
更离奇的是,这名校尉起兵之后,因为种种原因,竟然逼得远在太原的李渊,也不得不起兵造反了。
而李渊起兵之后,很快席卷了整个关中,最后导致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彻底崩溃,间接导致了隋朝彻底灭亡。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桩通奸案,推动隋朝的灭亡。
这桩通奸案的主角,名叫刘武周。
熟悉隋唐历史的朋友,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
那么,刘武周身上发生的这个离奇的故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又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要想说清楚这个故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了。
刘武周是山西马邑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刘武周就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
当其他人都规规矩矩读书劳动的时候,刘武周却偏偏喜欢舞枪弄棒,和社会上那些闲散人员打交道。
刘武周小的时候,他家还有点钱,所以就算刘武周,他家也养得起。
但是随着刘武周逐渐长大之后,依然是这个样子,家里人就有点不愿意了。
刘武周当时交往的,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演义小说里的‘豪侠’,通俗来说就是社会不安定份子。
老跟这样的人交往,刘家也怕刘武周将来闯出大祸,所以就想要对刘武周进行说服教育。
结果,家里人说了刘武周几次之后,刘武周一气之下,直接离家出走,打算去外面闯出一番事业,好好给家里瞧瞧。
此后的故事,大致就是刘武周先去了京城,去京城里一个大官家里当仆役。
后来恰逢隋朝要和开战,刘武周积极抓住机会,拿着大官的推荐信去参军入伍,做了一个小官。
然后在辽东战场上,刘武周靠着作战勇敢,一步步升迁,最后升到了团长这一级。
等到辽东战事结束之后,刘武周被分配回家乡,回到马邑郡,做了当地的鹰扬府校尉,大致等同于今天的边境主力团团长。
回到的家乡的刘武周,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刘武周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是这样过的。
用现代网络小说当中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莫欺少年穷’。
再次回到家乡的刘武周,不但身居高位,而且被当地郡守王仁恭看中,十分的信赖他,将他当做自己麾下最信任的心腹。
但现实证明,像刘武周这样的人,从来就不会安分的生活。
因为被王仁恭视作心腹,所以刘武常可以自由出入王仁恭的府上。
在这一来一去的过程当中,刘武周便和王仁恭的一个侍妾,产生了一些暧昧。
这事刘武周显然做得不太地道,而且一旦被发现的话,刘武周肯定要倒大霉。
所以刘武周思来想去之后,终于决定,干脆趁着当时,自己起兵造反算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刘武周这人确实和一般人的脑回路不太一样。
一般人要是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的侍妾私通,估计最多也就只会想想私奔之类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干掉自己的老板,不可能想到直接起兵造反这种事情。
然而当时的刘武周,确实就这么想了,而且很快开始行动了起来。
当时的刘武周,虽然是一个主力团长,但按照隋朝的军事制度,他也没有随意调兵的权力。
所以,接下来刘武周设了一个局。
首先,当时马邑郡正在闹饥荒,老百姓吃不上饭。
刘武周便找来了自己昔日结交的那些,让他们去乡下散播消息。
说郡城里的粮仓有粮,只是王仁恭不肯放粮,才导致大家没饭吃。
然后,等到民间流言四起,百姓们开始对王仁恭不满之后,刘武周带了几个心腹,利用王仁恭对自己的信任,突然闯入王府,刺杀了王仁恭。
王仁恭死后,因为郡城守卫的士兵,都是刘武周麾下的士兵,自然也就没人会替王仁恭报仇。
干掉王仁恭之后,刘武周一边在郡城内转了一圈,告诉大家自己已经诛杀了王仁恭。
一边在第一时间占领了粮仓,然后直接开仓放粮! 灾荒之年,有粮食就有了一切! 利用放粮这个机会,刘武周瞬间得到了人心。
而且,刘武周在放粮的同时,利用粮食招募士兵,很快就招募了过万人。
与此同时,刘武周开始指挥手下,带兵接管马邑郡的各个关隘要地,彻底控制住马邑郡。
在控制住马邑郡的同时,刘武周还派人前往,和突厥进行联络,希望能够得到突厥的支持。
突厥方面,早就有搅乱中原的心思,见到刘武周前来投靠,自然乐见其成,当即宣布支持刘武周。
当刘武周造反的时候,他可能没想过,他的这些造反行为,会深刻影响到当时远在太原的李渊。
李渊当时正担任太原留守,辖制整个太原及太原周边地区。
刘武周造反之后,远在江都的,立刻开始怀疑,刘武周的背后是李渊在使坏,于是便下令,要将李渊带去江都问罪。
李渊自然是不可能去的,要真是去了的话,命就没了。
原本李渊就想要造反,而刘武周这件事,则是让他不得不提前造反了。
而且,刘武周造反之后,也给了李渊一个借口,可以开始大范围募兵。
李渊开始募兵之后,自然也是积极武装自己,不可能真的去打刘武周。
突厥支持,李渊又不打他,这样的局面下,刘武周自然就有了充分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控制了马邑郡之后,刘武周又火速击败了雁门郡的守军,将雁门郡也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攻下雁门郡后,刘武周将在雁门郡的行宫劫掠一空,并且将里面的美女和财宝,送往了突厥。
突厥方面得到这些实惠之后,自然更是大为开心,直接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
此后不久,刘武周更是直接称帝了。
就这样,刘武周彻底站稳了脚跟,而且牢牢控制住了山西北部。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刘武周一边整顿内政,一边向外扩张。
但可惜的是,刘武周的扩张之路,并不顺利。
刘武周的地盘,正好处于山西北部。
北边是突厥,南边是刘武周。
西边是梁师都,东边是等农民军,哪一个都不好打。
就在刘武周一筹莫展之际,有个叫宋金刚的农民军领袖,被窦建德打败,然后投奔了刘武周。
刘武周早就听说宋金刚会打仗,在宋金刚归降之后,当即对其委以重任。
不但将自己的全部家产,分给宋金刚一半,而且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宋金刚。
不得不说,被刘武周大力招揽的这个宋金刚,确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宋金刚被招揽来之后,马上给刘武周定下了‘入图晋阳,南下以争天下’的策略。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宋金刚这个建议,显然是正确的,但同时也将刘武周推向了死亡。
决定采用宋金刚的策略之后,刘武周当即任命宋金刚为统帅,领兵三万南下。
此时晋阳,也就是太原,正是李渊的地盘。
不过,李渊起兵之后,已经率领主力,南下进攻长安,入主关中了。
此时山西这边,名义上最高的统帅,是李渊的三儿子李元吉。
这里要多说一句,历史上李渊有四个嫡子,其中老三李玄霸早夭,所以原本作为老四的李元吉,就成了老三。
相比他的两个哥哥,和,李元吉是真的不行,才能差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元吉,因为李元吉很小的时候,他娘就去世了,他爹当时又忙着准备造反,根本就没空管他。
反正总之,历史上真实的李元吉,小时候就是个熊孩子而已。
刘武周进攻太原的时候,李元吉满打满算,其实也就只有16岁而已。
指望一个16岁的孩子守住太原,这未免太难为人了。
再加上李元吉本来就不懂这些,刘武周都已经了,他还在耍小孩子脾气,让自己手下的大将,带一百个步兵去试探刘武周的虚实。
结果那位大将一气之下,直接投降了,反过来给刘武周做向导。
就这样,等到刘武周大军真的接近太原的时候,李元吉干脆直接带上家眷,趁着夜色逃跑了! 原本李渊留在山西地区的军事力量,也不算弱。
若是换一个懂军事的人来,刘武周还真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处。
然而正是因为李元吉的存在,让刘武周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太原。
更要命的是,当刘武周南下的时候,李渊其实已经派出了援军。
但负责领兵的,是当时的宰相裴寂。
裴寂做官和站队是一把好手,但领兵打仗是真的不行。
裴寂到了山西之后,没两个回合就被彻底打崩了。
所以,等到刘武周拿下了太原之后,很快就可以继续乘胜追击,根本没人拦得住他。
短短几个月内,整个山西地区,全部落入了刘武周的控制。
唐军在黄河以东,基本上已经不剩什么地盘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渊终于不得不派出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领兵北上,对付刘武周。
李世民北上之后,刘武周的好运气,终于到头了。
李世民领兵渡过黄河之后,率兵驻扎在柏壁地区,和刘武周、宋金刚展开了对峙。
此后,李世民坚守不出,充分发挥了唐军补给充足的优势,和刘武周方面进行对耗。
双方对峙了整整五个月之后,宋金刚终于彻底耗尽了粮草,不得不后退。
等到宋金刚后退的时候,李世民这边则是蓄势待发许久,突然爆发,开始一路追着宋金刚打。
几场大战之后,宋金刚麾下的大军,被李世民打了个稀里哗啦。
就连手下的大将,都被迫投降了李世民。
到了这个时候,刘武周根基不足的弊端,就彻底凸显了出来。
作为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看似势大,但却缺乏久战的能力。
后方补给不足,就是一个最大的明证。
如果补给充足的话,宋金刚也未必就会溃败,甚至还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但正是因为根基不深,导致刘武周很难提供足够的补给。
而且宋金刚战败之后,刘武周便再难组织起足够的兵力,对唐军进行反击。
所以,当宋金刚战败之后,刘武周在整个山西,都已经没了立足之地。
唐军一路,很快拿回了整个山西。
到了这个时候,刘武周也没了办法,只能和宋金刚一起,逃往突厥。
企图依靠突厥的力量,。
然而遗憾的是,刘武周还是想得太天真了。
对于突厥来说,突厥最大的目的,是索要更多的人口和财宝,顺便搅乱中原,方便他们取利。
然而此时的刘武周,在失去了整个山西的地盘之后,已经彻底失去了价值,根本不配得到突厥的支持。
到了突厥之后,刘武周发现突厥根本懒得搭理他,不可能给他派遣援兵,便想要再次逃回山西,企图收拢残部。
但此时的突厥,已经和李唐那边商量好了价钱,根本不可能放刘武周回去。
就在刘武周刚刚逃跑的时候,突厥便果断派人,截杀了刘武周。
就这样,折腾了大半辈子的刘武周,终于死在了突厥人的手里。
回顾刘武周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刘武周其实就是那种才能有限,但恰好赶上时代的风口,趁势而起的人。
这种人或许可以在某个关键的时间点,被时代的浪潮推到一个关键的位置上。
但等他真的拥有了很大的事业之后,往往不具备守家的能力。
所以,如果是自身能力有限,却又运气很好,恰好赶上了时代的风口,真的起飞了的话。
最好还是心里有点数,知道自己的斤两,赶紧想办法被真正的牛人收购。
否则的话,等到风口过去,自己的运气没了之后,飞得有多高,摔得就会有多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职高招生简章太和一职高招生简章
在我国,一职高(一流职业高中)的招生也备受关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职高的招生简章。
首先,一职高的宗旨是培养具有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职高招生主要针对初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录取学生。
在报名时,需要提供学生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材料,并填写报名表。
此外,还需要缴纳一定的报名费用,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招生考试。
其次,一职高的招生考试主要包括学科基础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
学科基础测试主要考察学生在数学、语文、英语和综合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而综合能力测试则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两项测试,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潜能。
招生考试结束后,学校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条件进行录取。
对于录取的学生,学校将提供相应的奖学金和资助政策,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学校也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并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锻炼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作为职业高中,一职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丰富多样的实训课程,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和技能实践训练。
这些实训课程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各行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最后,一职高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将通过开设社团活动、课外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一职高的招生简章为初中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求学机会。
通过综合能力测试和学科基础测试的选拔,学校将选拔出合适的学生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助。
在学习期间,学生将接受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将来步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广大初中毕业生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相关热词搜索:职高 学生 学校
读尚寨初中2025年有哪些要求? 尚和寨中学
作为一所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学校,尚寨初中在招生方面设定了一系列标准,以确保能够招募到适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学生。
以下将详细介绍2025年尚寨初中的入学要求,包括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其他相关方面。
学业成绩要求尚寨初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明确的要求。
通常,申请入学的学生需要在小学阶段的各科学习中表现良好,尤其是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要科目上。
学校会参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各类评估,确保录取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
此外,学校还会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以全面评估其学习潜力。
综合素质评价除了学业成绩,尚寨初中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会考虑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来增强这些素质的展示。
这样,学校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业能力,也能看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自我管理能力。
面试环节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尚寨初中通常会设置面试环节。
在面试中,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以及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望。
面试官通常包括学校的老师和校方代表,他们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关问题,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这一环节,学校希望能够发掘出那些积极向上、有潜力的学生。
家庭背景考量在招生过程中,学校也会考虑家庭背景因素,包括家庭的教育氛围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家长的参与度和对孩子教育的支持,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共同了解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文化活动参与尚寨初中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
这包括校内的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学校认为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家长在申请前可以帮助孩子参与更多的课外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经历和提升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尚寨初中在2025年的招生要求强调的是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双重考量。
家长和学生应提前做好准备,积极提升自身的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以顺利通过入学评估。
同时,学校的招生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关注学校官网或咨询在校家长,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为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https://www.sctjedu.com/zswd/17467839015079501.htmlhttps://www.sctjedu.com/yxzc/17467838415079500.htmlhttps://www.sctjedu.com/zswd/17467837815079499.htmlhttps://www.sctjedu.com/zswd/17467837215079498.htmlhttps://www.sctjedu.com/zswd/17467836615079497.htmlhttps://www.sctjedu.com/yxzc/17467836025079496.htmlhttps://www.sctjedu.com/zsjz/17467835425079495.htmlhttps://www.sctjedu.com/cjwt/17467834825079494.htmlhttps://www.sctjedu.com/lqfs/17467834225079493.htmlhttps://www.sctjedu.com/hyxw/17467833615079492.htmlhttps://www.sctjedu.com/lqfs/17467833015079491.htmlhttps://www.sctjedu.com/lqfs/17467832415079490.htmlhttps://www.sctjedu.com/yxzc/17467831815079489.htmlhttps://www.sctjedu.com/yxzc/17467831225079488.htmlhttps://www.sctjedu.com/cjwt/17467830625079487.htmlhttps://www.sctjedu.com/zsjz/17467830025079486.htmlhttps://www.sctjedu.com/yxzc/17467829415079485.htmlhttps://www.sctjedu.com/cjwt/17467828815079484.htmlhttps://www.sctjedu.com/hyxw/17467828215079483.htmlhttps://www.sctjedu.com/hyxw/1746782761507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