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了,为什么多数人不肯剪辫子?

此时距离中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剪发令”,已过去了3个月。
梅的行动显然称不上积极,但相对身边的其他人,却已可算走在时代
【千问解读】
此时距离中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剪发令”,已过去了3个月。
梅的行动显然称不上积极,但相对身边的其他人,却已可算走在时代的前沿。
比如,为梅管理服装和处理杂物的“跟包”,无论梅怎么劝,就是死活不愿意剪掉辫子。
梅只好趁他们睡觉的时候强行动手: “我的跟包大李和聋子,我劝他们剪辫子,怎么说也讲不通。
有一天我只好趁他们睡熟了,偷偷地拿了剪子先把聋子的辫子剪掉。
等他醒过来,感觉到脑后光光的,非常懊丧,把个大李吓得也有了戒心。
他每晚总是脸冲着外睡.好让我没法下手。
结果,我趁他酣睡的时候,照样替他剪了。
……第二天他含着眼泪,手里捧着剪下来的半根辫子,走到上房向我祖母诉苦……过了好久,他谈起来还认为这对他的身体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在当年是真有这许多想不开的人的。
”① 清帝退位了,老百姓却不肯剪辫子。
这样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在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多人去掉了辫子,但未必皆是出于自愿。
革命军当年发起的强制剪辫运动,曾引起颇多民怨。
在南京,1912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注意到:“(浙军)带着剪刀作为武器在南京各街道上游行,剪掉所有那些仍然蓄发的中国人的辫子。
……南京人民对浙军的暴行感到非常愤恨。
”②同期,在成都、长沙、昆明等地,也因军队强制剪辫而引发了民众恐慌,甚至发生了血案。
再次一级的城市及乡村,没有革命军的强迫,剪辫者更少。
比如,云南军政府于11月5日限令民众5天之内剪掉辫子,但在腾越县城,英国驻当地代领事史密斯观察到:“公众舆论对革命是冷淡的。
人们没有任何热情……在街上很少见到剪了辫子的人。
”③革命军势力甚大的浙江,也是同样情形——在上虞县,“自光复后,剪辫者寥寥”,虽经新政府一再劝喻,但“该处人民终观望不剪”;在嘉兴县,竟有“顽民千人之众,以反对剪辫为号召”,把积极推动剪辫令的官绅之家捣毁。
④ 事实上,民国成立后,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仍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辫子。
1914年,赴美留学的胡适,收到来自家乡安徽绩溪的书信,信中说道:“吾乡一带,自民国成立以后,剪去辫发者已有十之九,其僻处山陬(如上金山、张家山、寺后十八村,并歙之内东乡各处),剪发者只有半数。
”⑤在山西,直到1918年,阎锡山仍在大力推行“剪发”政策,派出政治实察员至各县,逐级追查剪辫情况,县促区,区促村,村促户,县区官员到村蹲点,警察下村巡查……至1919年,山西的辫子才算大致剪完。
⑥1923年,上海广益书局出版《中华全国风俗志》,对各地民众留辫情况,也颇多介绍。
如河北保定,留辫未剪者,“十居五六”;天津开埠虽早,但“蓄辫之恶俗,反较他埠为独甚。
无论上中下三等人,剪发者殆居最少数。
” 遗忘”和“美化”,是民众不愿意剪辫子的两大主因 民众不乐意剪辫子,与民众遗忘了“薙发令”这段历史,有很大关系。
据台湾学者王汎森的研究,清人对“发”字的使用格外小心,尤其是一些如“一发千钧”,更是极为敏感,“因为它令人产生一种联想——以千钧之重来形容一发,似乎是对‘薙发’政策的不满”。
清廷花了八十余年修纂《》,但这部巨著“从头到尾未曾用过‘一发千钧’或‘千钧一发’”;《清实录》里同样找不出“千钧一发”这个词。
⑧ “千钧一发”这个词都找不到,当然更不能指望留下“薙发令”这段历史。
事实上,经过近300年的遗忘,到晚清,这段历史已仅限于在知识分子和革命党当中流传。
(清廷也有意淡化这段历史,默许臣民的辫子越留越粗。
清初的“薙发令”,本只允许脑后留一小绺头发,名曰“金钱鼠尾”;至清末,则已允许保留较多头发。
)一般无知识的普通汉人,则“已将剃发留辫当成自己民族固有的习俗加以遵行和维护”。
⑨据溥仪的洋老师庄士敦讲,有些满人也已经忘了自己的祖先曾强迫汉人剃发留辫这段历史,反而认为剃发留辫本就是汉人的习俗,故辛亥时,有满人割了辫子对“革命”表示抗议。
⑩钱穆生于清末,甚至一度不知道皇帝乃是满人——“伯圭师随又告余,汝知今天我们的皇帝不是中国人吗?余骤闻,大惊讶,云不知。
归,询之先父。
先父云,师言是也。
今天我们的皇帝是满洲人,我们则是汉人。
”——钱穆是幸运的,他的老师钱伯圭是一位革命党人。
(11) 但仅仅是“遗忘”,还不足以解释那些对“剪辫令”的暴烈反抗。
1912年7月,在清帝退位半年之后,山东都督周自齐派了宣传员前往昌邑县劝导民众剪辫。
在县衙门口举行的宣讲会上,宣传员公开剪掉了当地两位乡绅的辫子。
次日,被剪了辫子的乡绅聚集民众,公然打杀了二十七名“无辫之人”。
(12)这种暴力背后,显然有着某种对“辫子”的强烈认同在其中。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虐待里发现快感,奴役中寻出美来。
时日长久,这样的事情难免发生。
人类文化史上也不乏先例。
具体到“辫子”问题,辜鸿铭可算一个典型。
辜当然不会不知道“辫子”承载着一段黑暗的奴役史,但他仍把辫子推为“国粹”。
他的解释是:“曰:微,吾其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我其剪发短衣矣!”(13)——对“辫子”的恨,成就了辜鸿铭对“辫子”的爱;太平天国“丑陋的长毛”,让辜鸿铭不惜美化脑后的“辫子”。
当然,天平天国其实只是诱因,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文化心理的异化。
注释 ①梅兰芳,《梅兰芳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P89-90。
②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2年2月9日。
收录于《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下),中华书局,1984,P443-445。
③代领事史密斯致格雷爵士函,1911年11月20日。
收录于《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下),中华书局,1984,P231。
④沈航,《辛亥革命后的剪辫与留辫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⑤《胡绍之等致胡适的信》,《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一辑),中华书局,1980年,第222页。
⑥阎锡山,《呈大总统筹补山西人民生计,先办六政,特设考核处暨办理情形文》,1918年5月25日。
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气象出版社,2013,P412;P407。
⑧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P385。
《清实录》中仅不慎出现过一次“一发千钧”。
⑨沈航,《辛亥革命后的剪辫与留辫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⑩金满楼,《门槛上的民国》,新星出版社,2013,P250。
庄士敦的回忆有一定的可信度,王汎森也同样认为:当时,“不只汉人不清楚历史的真相,满人对自己的历史也不清楚”。
(11)钱穆,《师友杂忆》,东大图书,1983,P34。
(12)王霞亭,《忆昌邑县“五·一八”惨案》,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1辑》。
(13)《张文襄幕府纪闻·不排满》,收录于《辜鸿铭文集》,海口出版社,1996,P413。
随机文章鸦片战争时间不敢称帝!孙权写信劝说曹操: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苏联德尔塔级核潜艇能连续发射导弹,打击任何美军基地现在中国有喷火塔克吗,中国需要喷火坦克吗(功能被取代/缺点众多)陕西淳化7.20盗墓案大起底,涉案文物达1100件(10盗墓团伙被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王崇古的一次壮举,解决了明太祖朱元璋不能解决的问题
时期,北方的边境一直都很不和平,因为是把蒙古人打跑建立的大明,所以蒙古人经常的来光顾明朝的边境。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土木堡一役,明朝精锐尽失,很多的文臣武将战死,整个明朝的人才出现了一个断层,要不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明朝将重蹈的覆辙。
古代的武将是被很多人所看不起的,那些朝中的文臣们认为武将都是莽夫,在和平时期没有丝毫的作用。
其实笔者一直对这种观念嗤之以鼻,就拿明朝来说。
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哪次战争不是武将们一刀一枪的打下来的,哪个敌人不是被武将们灭掉的。
到了朝代开创之后,读书人只要用功读书,就能够获得官职,然后反过来去嘲讽武将,如果没有这些武将们,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读书,去考取功名。
不过凡事总有特例,有些人是文臣们不敢轻视的。
明朝有这样的一位读书人,他没有生活在开国时期,生活在一个相对来说和平的时期,他在家人的教导下刻苦的学习,就是希望将来能够报效国家。
嘉靖二十年,此人金榜题名,成为了一名进士,他就是王崇古。
嘉靖年间最大的隐患除了北方的蒙古人骚扰之外就属南边的倭寇了,王崇古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他很苦恼,因为他没有办法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他的心中一直向往的是疆场,而不是办公室。
这个机会不久来到了王崇古的头上,东南战事吃紧,王崇古被调往南方,成为了身边的一名副将。
俞大猷和是齐名的两位猛将,而且俞大猷不仅知道兵法,还是一位曾经单挑过的猛人,在俞大猷的身边,王崇古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东南倭寇之患在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平定。
戚继光被调往北方镇守京城的门户,俞大猷继续在南方混饭吃。
王崇古也因为立下战功担任陕西按察使,后来升为右佥都御史,前往宁夏巡查。
相比于俞大猷莫名其妙的为官生涯,王崇古是一帆风顺的,他每到一个地方总能够立下点功劳,慢慢的就受到了朝廷的重视,毕竟人才嘛,到哪里都受到待见。
而且王崇古和的关系非常的好,当高拱担任了之后,王崇古的辉煌生涯也来到了,他被调往宣大任职总督,职位仅次于。
王崇古当上总督之后,碰见了自己的老熟人蓟州总兵戚继光,不过转悠了一圈后的王崇古已经是戚继光的上司,当时王崇古的另外一名下属是辽东总兵。
王崇古光荣的上任了,接下来的发生的一次意外将让他名垂史册。
当时蒙古人中最强大的当属,鞑靼的首领俺答曾经围着京城抢了一圈,还安然的回去了。
后来俺答的一位把汉那吉看上了一位女子,被俺答给抢了过去。
把汉那吉的父亲去世的早,所以把汉那吉的奶奶对把汉那吉非常的疼爱,把汉那吉看到自己准备娶回家的女子被俺答抢了,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他不是去哪个朋友家,而是来到了王崇古这里。
王崇古在早晨刚刚睡醒的时候,手下人就来汇报说俺答的孙子来了。
王崇古十分的意外,因为和俺答是敌人,他的孙子来干嘛。
把汉那吉就这样赖在了王崇古这里,王崇古好吃好喝招待着他。
当俺答在外边征战的时候听说自己的孙子落到了明军手中,直接带领着十几万大军就杀来了,可王崇古避而不战。
最后明朝和俺答来了一次交换,这时候把汉那吉的气也消了,王崇古就用把汉那吉换回了一名叛徒,这名叛徒背叛了明朝十几年的时间,他精通明朝的防御,所以经常带着俺答来找事。
俺答对于用一名叛徒就能把自己的孙子换回来是很满意的,如果事情就这样完了,那王崇古也仅此而已,可以接下来王崇古却上书主张和蒙古人进行贸易往来。
要知道当年朱元璋打跑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之后,双方就一直相互征战,为了对付他们还把京城迁到了北方。
王崇古的上书自然遭到了朝中大臣们的反对,但是王崇古接着上书,他的建议被高拱和等人同意了,可是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说服朝中的大臣们。
最终高拱采取了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和蒙古人贸易。
参加投票的有44人,然后赞同的是22人,反对的还是22人,最后大家让来拿主意。
结果皇帝直接说道,交给内阁办就是了,当时内阁首辅是高拱,所以这件事情最终还是高拱说了算。
王崇古自然不会知道这些具体的细节,但他是这件事情的主导者。
俺答一听明朝准备和他们进行贸易,当即就同意了。
其实俺答也是被迫的,因为明朝这时候的守边将领太强大,他根本讨不了好处,王崇古在恰当的时机内提出贸易的要求,自然符合双方的需求。
俗话说得好: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以上就是史上著名的“俺答封贡”。
根据明史记载:“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当时北方也只有东北一块还在闹腾,可是那里有一位李成梁,他手上有一支叫做辽东铁骑,这支队伍比蒙古人还猛,最后打来打去的,蒙古人都跑到王崇古这里贸易来了。
王崇古在总督的职位上刚好遇到了一次意外,而他又借助这次意外开创了二百年的和平,这种贡献是得到历史认可的。
随机文章未来主要交通工具的单人飞行器,我国四旋翼载人飞行器成果喜人长剑10巡航导弹威力,杀伤范围2公里能瞬间摧毁万吨级舰艇二战钢铁火神之喷火坦克,苏联红军火烤日本关东军(威慑杀敌利器)银河系有多少太阳,科学预测有数亿星系类似太阳系/恒星的15%奇琴伊察金字塔,为羽蛇神而建的祭坛/14世纪神秘被弃至今无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李渊与帝王宠妃误上龙床后,起兵造反,这才有了大唐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与皇帝的宠妃喝醉了酒,误上了龙床的故事。
这个人便是李渊,在建立后,他和当时的皇帝的关系是十分不错的,而且两个人还是表兄弟,因为李渊的母亲就是杨广皇后的姐姐。
而到了隋朝末年,局势开始发生变化,朝廷陷入之中。
而这时,李渊便看准了时机,出兵攻占长安,随后当时的皇帝便决定让出帝位。
于是,伴随着隋朝的灭亡,李渊胜利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便是历史上的。
说起李渊决定出兵攻占长安,局势的不稳定是一方面因素,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恐怕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而也正是这件事,才促成了李渊出兵的决心,也才有了之后的大唐盛世。
李渊当时是在太原当官,而他的好友裴寂也在太原,而那时候,皇帝的行宫也设在了太原。
一天晚上,裴寂在行宫摆好了酒席,准备招待李渊,李渊见识好友邀请,便打算前往把酒言欢,顺便叙叙旧。
还没喝几杯,李渊便觉得有些醉了,这时候裴寂就叫来了两个年轻的美女,让她们接着陪喝。
在美女与好友的轮番劝说下,李渊又多喝了几杯,早已醉得不知东南西北了。
酒席散去之后,李渊以为两个美女会把自己带到休息的地方去。
但是醉了的他早已没了方向感,只能任由两位美女带着,看到床便躺了下来,直到第二天早上,酒劲才散去,醒了过来。
而他这一醒,顿时就惊呆了,原来自己昨晚睡在了的床上,这可是龙床阿,等他再看边上的两位美女,更是一惊,她们可是皇帝的两位宠妃—尹妃与张妃。
而这时候的他才知道,这都是自己所谓的好友裴寂设计的局,将他治于不利的位置,现在的他是,而知道真相的他,也非常生气,于是考虑之后,便决定出兵造反了。
只能说,这是李渊的机遇,如果没有这次出兵,也就没有后来盛世的唐朝了。
随机文章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因为反骨吗 真相只有「4个字」日本三菱零式战斗机2012再飞,太平洋战争完败P51神仙为什么要香火,保佑主角人族可使自己修炼顺畅(香火成神道)俄罗斯超音速武器已列装,领先美国且无法被美航母拦截我国具有五种地形的省,地大物博的四川是唯一拥有五种地形的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