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起兵时,其他藩王在干什么?

建立后,先后将自己的二十六个儿子分封各地,负责镇守大明江山。
然而,虽然藩王的做大,藩王
【千问解读】
建立后,先后将自己的二十六个儿子分封各地,负责镇守大明江山。
然而,虽然藩王的做大,藩王与中央朝廷之间的矛盾却逐渐尖锐,因而建文帝即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结果就此引发了“”。
那么,在朱棣起兵与朝廷激战之时,其余的二十五位藩王又在做什么呢? 朱元璋共生有二十六子,但其中七位却早早离世 朱元璋虽然先后生有二十六个皇子,在古代帝王之中已经算是高产,但在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驾崩之时,却已经有七个儿子先后离世。
1、长子:太子朱标。
作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早在朱元璋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自立吴王之时,便被立为了世子,四年后朱元璋称帝建国,朱标又随即被立为太子。
作为储君,朱元璋对其培养可谓费尽心思,可惜朱标在做了二十四年太子之后,最终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病逝,终年37岁。
2、次子:秦王朱樉。
朱樉于洪武三年(1370年)获封秦王,其早年聪慧英武,但成年后却多行恶事,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后因而招来朱元璋斥责,却仍不知悔改,以致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时被召回南京当面斥责,后在太子朱标的劝说下才得以返回封地。
正所谓“”,由于朱樉平日里对宫中下人太过残忍,以至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时,自己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终年39岁。
3、三子:晋王朱棡。
朱棡于洪武三年(1370年)获封晋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
跟兄长朱樉一样,朱棡也是多智而残暴,曾多次奔马缚人将其车裂,导致朱元璋一怒之下差点废了其王爵,在太子朱标维护之下才得以幸免。
而就在朱元璋去世两个月前,朱棡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病逝了,终年40岁。
4、八子:潭王朱梓。
朱梓于洪武三年(1370年)在不到一岁之时受封潭王,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封长沙。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受“案”牵连,潭王妃之弟于琥被杀,潭王妃之父于显虽然已死,却仍然被追为胡惟庸一党,这令潭王朱梓心中极为恐惧。
不久,朱元璋派遣使者到长沙对朱梓进行抚慰,并召其入宫觐见,结果潭王朱梓惊恐万分,以为自己也被牵连于内,竟然带着王妃一起自焚而死,年仅21岁。
5、九子:赵王朱杞。
生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于洪武三年(1370年)获封赵王,但仅仅获封八个月后,便于同年十二月夭折,死时还不到一岁。
6、十子:鲁王朱檀。
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于同年四月被封为鲁王,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月就藩于兖州。
洪武二十二年(1390年)十二月,平日里荒诞不经的朱檀,竟然因服金石药过度而薨,年仅20岁。
7、二十六子:朱楠。
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1394年1月),但出生一月左右便夭折。
如上,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有七位都因各种原因而先其一步离世,也就是说在朱棣发动靖难之时,朱元璋只有十九位儿子还在世。
靖难前后被废被囚者七位,另有六位靖难前未能就藩 建文帝即位时,中央朝廷与藩王之间的关系已经极为紧张,因此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的首要之事,便是与心腹大臣、太常卿黄子澄商议削藩之事,经过商议遂决定先从有问题的藩王下手,以争取舆论支持。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周王朱橚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朱允炆遂派公以备边为名率兵经过开封,将周王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橚又被召回南京囚禁。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又有人接连告发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谋反,于是朱允炆又下令将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废为庶人,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湘王朱柏在王府被围后,不堪受辱的他与家人诀别,亲手放火焚其宫室妃妾,并穿戴好亲王的衣冠,手执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火中自尽,阖宫皆从朱柏而死。
同年七月,朱棣起兵“靖难”,后北平周边地区相继沦陷,七月二十四日,在朱棣攻破怀来后,谷王朱橞因相地相距太近,遂逃离封地宣府,逃奔金陵。
与此同时,朝廷顾虑辽王朱植、宁王朱权投向朱棣,遂下诏要两人返回京城,辽王于是从海路返京,宁王因不从而被削护卫。
同年八月,岷王朱楩被西平侯控告而被废为庶人,迁居漳州。
如上,在朱棣“靖难”之前,先后有四位藩王被废,而在朱棣“靖难”之后,又有两位藩王被召回南京,一位藩王被废。
与此同时,朱元璋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等六个儿子,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前并未就藩。
剩余藩王大多保持中立,宁王朱权算是暗助朱棣 正如前文所述,虽然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但却有七个儿子早早去世,另有五个儿子在建文帝即位后被废,两位“靖难”后被召回南京,又有六个儿子未能就藩。
也就是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后,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中,只有六位仍然留在封地。
那么,靖难期间,除了燕王朱棣之外,其余五位藩王又在干什么呢? 1、六王朱桢:两不相帮。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并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武昌,先后多次参与平定大庸、铜鼓卫、思州、靖州和上黄等地蛮夷的战役。
靖难爆发之后,朱桢选择了按兵不动,以“天子无明诏,藩王不宜妄动”为名,即不支持燕王朱棣的靖难,也不率兵勤王,而由于其封地在南方,远离朝廷与燕王的交战区域,因而双方也没有顾及他。
朱棣夺取皇位后,朱棣也没有难为他,还授予其宗正之职。
2、十一子朱椿:安心封地。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蜀王,后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就藩于成都。
朱椿在朱元璋儿子中算是比较的,治理蜀地颇有成效,教化地方,宽厚待人,地方安宁,四民乐业。
由于蜀王朱椿的为人处世,建文帝对这个叔叔还是比较亲近的,因而削藩时从未想过要动他,而朱棣在起兵之后也私下写信试探朱椿,朱椿则回复“忠孝为藩”,燕王朱棣便也没有为难他。
3、十四子肃王朱楧:忙着搬家。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汉王,后又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改封肃王,后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就藩甘肃,署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军务。
朱楧算是当时各地藩王中兵权最大的几位之一,不过由于封地偏远、荒凉,因此于建文元年(1399年)上书请求内迁,朝廷最终同意其迁往兰州,整个“靖难四年”,朱楧一直忙着搬家,等到其搬家完毕,靖难也基本上结束了。
4、十六子庆王朱栴:变相被削。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获封庆王,原本封地在宁夏,但因当地邻近边外,且是个新设立的卫所,无法保障藩王安全和负担王府供给,因而又临时移驻韦州,后负责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也是明初九大塞王之一。
“靖难”时期,庆王也选择了两不相帮,后来随着宁夏卫逐渐完备,在其已经在韦州建造了王府的情况下,朝廷又于建文三年(1401年)命其迁往宁夏镇城,算是等于变相削藩了。
5、十七子宁王朱权:暗助朱棣。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获封宁王,后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大宁,宁王朱权乃是诸王中兵权极重的一位,号称“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麾下又有以骁勇善战著称的朵颜三卫,曾多次联合诸王出塞作战。
“靖难期间”,朱棣为迅速扩充实力,直接跑到了大宁向朱权求救,结果趁机勾结宁王朱权麾下将领,迫使朱权起兵追随自己。
当然,以朱权的实力来说,要说他是完全被迫,我是不信的,感觉更像是。
如上,除了宁王朱权之外,其余四位藩王由于距离朱棣和朝廷交战区域较远,因此大多选择了两不相帮,而无论是朱棣还是朝廷,也都不敢迫使他们表态,否则便极可能将他们推向对立面。
当然,这里有个例外就是谷王朱橞,靖难初期谷王朱橞逃离封地,跑回了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的大军杀到南京城下,以当时南京的守军和后勤储备,定然能够坚守一段时间。
然而,朱允炆竟然派在京诸王和武将守卫各门,而当时驻守金川门的便是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结果这两位看到朱棣的麾盖后,竟然直接选择了开门投降,南京城就此告破,谷王朱橞这也算是在最后时刻来了个神助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5年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3+3报名开始时间
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教育模式,3+3的课程设置旨在让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并通过后期的3年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该项目的报名时间对于很多即将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因此,了解报名的具体时间、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成为家长和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
本文将从报名开始时间、报名条件、如何准备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实际帮助。
3+3项目的基本介绍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的3+3项目,是一种结合学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独特教育模式。
该项目的前3年主要是完成基础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后3年则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早期职业技能学习提前融入社会的学生。
3+3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完成中学学业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
2025年报名时间安排根据最新公布的消息,2025年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3+3项目的报名时间定于2025年6月初开始。
报名时间将持续约1个月,具体的截止日期会根据当地教育局的安排进行公告。
在此期间,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或指定的报名渠道进行报名。
值得注意的是,报名时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身份证明、初中毕业证书复印件及相关成绩单等。
报名条件与要求报名参加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3+3项目的学生,必须是具备初中毕业资格的学生。
具体的年龄要求和学籍要求会根据学校的具体通知而有所不同,但通常而言,报名的学生年龄需要在15至18岁之间。
此外,部分专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文化课成绩以及职业兴趣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
因此,在报名之前,学生应根据学校发布的相关通知,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如何准备报名材料为了顺利完成报名,学生和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学生的身份证明、初中毕业证书复印件、户口簿等。
此外,对于一些专业的报名要求,可能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考试成绩单或健康检查表等。
在准备材料时,家长可以根据学校官方网站上的具体要求进行整理,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果不清楚材料的具体要求,可以咨询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获取详细信息。
报名流程和注意事项报名流程通常是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报名,学生需要在报名系统中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
在完成信息填写后,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支付报名费用并提交报名申请。
整个过程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但学生自己应当对填写的内容负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完成报名后,学校通常会在一定时间内公布初步的审核结果。
如果有任何问题,家长可以及时联系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3项目的优势与未来前景3+3项目的推出,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不仅能够享受到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教育,还能提前接触到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那些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而言,3+3项目尤其具有吸引力。
此外,随着社会对职业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的人才将会受到更多青睐。
因此,参加这样的项目,无疑会为学生的未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家长的角色与支持家长在孩子报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报名前,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详细了解3+3项目的各项要求,帮助孩子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同时,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准备报名所需的材料,并协助完成报名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学校保持沟通,确保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家长的支持与关注,将为孩子的职业教育之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5年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的3+3项目报名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报名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按时提交报名申请,确保顺利入学。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3+3项目中收获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何时可以开始报名?
许多想要了解和参与哈尼文化的学生或家长常常关心一个问题:“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报名?”这个问题是许多家长和考生每年都会提前了解的重点,毕竟,准确的报名时间和流程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入学。
学校背景与招生情况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传承和弘扬哈尼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哈尼梯田的相关知识和技艺。
这所学校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将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地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贡献。
招生对象多为对哈尼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尤其是本地及周边地区的青少年。
每年学校会面向全社会开放一定的招生名额,但由于该校的独特性质和文化内涵,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提前了解招生政策以及报名时间,做好准备。
报名时间与流程关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报名”这一问题,通常学校会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发布招生通知。
学校的招生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固定的几个月内进行,并且报名时间会提前通过学校官网、当地教育部门等渠道发布通知。
如果你对这所学校感兴趣,建议时刻关注官方网站或者通过电话与学校招生办取得联系,确认具体的报名时间。
报名的流程通常比较简单,首先是网上预报名或现场报名,然后提交相关资料,例如身份证明、学籍证明等,最后经过面试或选拔,录取名单会在规定的日期内公示。
报名所需的条件与注意事项与一般的学校不同,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有一些特殊的报名条件。
首先,申请者通常需要对哈尼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因为学校的教育重点是文化传承,这对于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其次,虽然学校的面向对象较为广泛,但部分年级的招生也会受到名额的限制,因此,有意报名的学生最好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并在报名期间内及时完成报名工作。
此外,学校对于报名者的身体健康情况也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学校位于山区,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学生在报名时需要提供健康证明,确保身体条件符合在山区生活和学习的要求。
学费与奖学金情况关于学费的问题,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的学费相对较为亲民,因为学校的主要目标是文化传承,而不是盈利性机构,因此学校的费用相较于其他常规学校更为低廉。
然而,由于学校的特殊性,具体的学费标准和奖学金政策还是会有所变动,具体情况需要以当年的招生简章为准。
此外,学校会提供一些奖学金或者助学金,以帮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奖学金的发放标准一般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文化传承活动的参与程度,具体申请条件和时间会在报名过程中明确说明。
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的教学安排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学校除了提供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外,还特别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
比如,学生们会参与到哈尼梯田的建设与维护中,学习传统的农业技术和自然环境保护技巧。
在这所学校,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还能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哈尼文化的精髓。
因此,学校的教育方式注重“传承”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许多家长和学生选择这所学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提高报名成功率为了提高报名的成功率,首先建议家长和学生在报名之前仔细阅读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了解报名条件、流程以及要求。
其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报名时提交一份关于自己对哈尼文化兴趣和理解的个人陈述,突出自己的热情和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感。
另外,在面试环节,学生需要展现出对哈尼文化的理解和对未来学习的规划。
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提前准备好与文化传承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的报名时间和流程相对明确,但由于每年的具体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家长和学生应该及时获取最新的招生信息。
只有在报名过程中充分了解学校的特点、政策和要求,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对哈尼文化有深厚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所学校获得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也能为自己未来的文化传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