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的文明起源是什么?古印度经历了哪些王朝

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
成熟于公
【千问解读】
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
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
但是哈拉巴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贾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遗留。
文明起源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
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
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的转化。
佛陀时期 (前6~前2世纪) 从吠陀时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国的400多年的佛陀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
在这时期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
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
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
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
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孔雀王朝时期 (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婆罗。
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
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大权。
在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为了扩大他的王国,阿育王征战了11年,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使他悔悟了。
后来阿育王皈依了佛教,并在佛教和平教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新法。
阿育王在国内修筑道路,扩大灌溉工程,发展国家的经济,使国家繁荣和兴盛起来。
入侵时期 (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
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入侵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
接着又有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
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
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灭大夏在印度的残部。
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统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
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
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萨塔瓦哈纳时期 (公元前100~公元200)萨塔瓦哈纳王国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
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笈多王朝 (320~540)笈多王朝崛起于贵霜废墟。
奠基于275年,统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约120年。
王权缩小,官职已经世袭。
外贸不断萎缩。
种姓种类和不可接触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
偶像崇拜在寺庙里日益普遍。
当时文化灿烂,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剧本和较早的《往世书》均在笈多王朝时编成,此外还编纂了一些法书。
在艺术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画丰富多彩,代表这个时期艺术的成就。
北印度 (606~647)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后的一个著名皇帝。
当时,外贸萧条,货币短缺。
政体沿袭发多,但更加分散。
都城从城迁曲女城,即从一外贸城市迁至一军政要地。
戒日王死后,北印度表面统一的局面又告结束。
南印度 (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每个藩属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
最南部分国家的历史,从l世纪开始。
古代南印度分为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时期是300~75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时候弓箭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
弓箭可以有效防御骑兵的冲击(骑兵无法配重甲冲锋),所以弓箭发展的第一个顶峰出现在,因为宋朝要长期面对北方游牧骑兵的威胁,马步军士兵百分之八十是弓弩手。
盾牌则是甲胄的一种,因为拿在手上,轻便性比穿在身上的铠甲强,所以盾牌又被叫做“秉甲”,更主要的是,盾牌可以构成一道盾墙,远比铠甲保护单兵要实用的多。
有意思的是,古人在形容自己兵力强大时,总是喜欢用“带甲百万”、“甲士”、“披甲持盾”等词汇,却没人用“带弓百万”来形容强盛。
那么当弓箭面对盾牌时,究竟能不能射穿盾牌呢? 弓箭分为直拉、反曲、复合等很多种,同时又要受到做工、距离、臂力、平射还是抛射等因素影响,而盾牌根据材质可分为藤盾、木盾、铁盾等等,不同种类的弓箭面对不同的盾牌,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但总体而言,弓箭是无法射穿盾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弓箭和盾牌的发展是同步的,比如宋朝大量装备黑漆弓的时候,盾牌也已经进化到了铁盾。
而同时期的盾总是能够阻挡弓箭。
其实古代的弓箭威力并不能达到一击必死。
比如刘邦就被项羽一箭射中胸口,结果刘邦还有力气嘲笑项羽射的不准。
的杜伏威被人直接射中额头,不仅没死,还亲自冲锋把射他的人给斩了。
古代中箭致死的,多数死于破伤风,比如魏国名将,仅仅是膝盖中了一箭就阵亡了。
只有极少数是倒霉被直接射中要害。
至于用弓箭射击穿着重甲的人,射穿的几率就更低了,的、满桂就曾多次中箭无事,后梁的张归宇身中15箭安然无恙。
《周书》记载说将军田弘“摧锋直前,身被一百余箭,朝廷壮之。
” 明清战争中,明军大量装备火器,而清军还处于落后的纯冷兵器时代,但清军用木板铁皮做成盾车居然能挡住比弓箭威力更强的火器弹丸,最终破关斩将。
可见,在面对单面防御力更强的盾牌时,弓箭的威力更是被大大缩小。
既然弓箭无法直接射穿盾牌,那为什么古代守城士兵还要拼命放箭,甚至不惜体力的射击对方盾阵呢?其实这么做原因非常简单。
弓箭作为守城时的远射武器,威力的发挥主要靠齐射,以形成攻击面减缓敌军的进攻,迫使对方只能躲在盾牌后面,同时靠概率来杀伤敌人。
如宋朝与西夏的延州之战,面对宋军重甲盾阵,西夏兵就以齐射的方式玩命射击,因为箭簇发射量大,不少宋军士兵的小腿、耳、面等软肋部位被射中,攻击被严重放缓。
也正因为弓箭的存在,弥补了弩箭射程不足或操作复杂的缺点,对敌人形成了威慑,所以能迫使冲锋的一方必须着重甲或持盾,增加了对方的成本。
如在与金兵打蕲州防御战时,仅准备的弓箭就多达七十万,可见一斑。
随机文章木星大气层有多可怕,惰性气体是太阳的3倍中国天宫一号即将烧毁,外媒鼓吹天空一号失控将坠落城市(嫉妒)鲨鱼为什么怕海豚,鲨鱼为什么不吃海豚(海豚完胜鲨鱼/屌炸天)达芬奇在历史上消失2年,穿越到未来/传说达芬奇是外星人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区别,冥王星最小天王星最大(八大行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妃子为了得到皇上临幸竟用出这种手段!
但是妃子为了得到皇帝宠幸也有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史书曾有记载,开元年间,唐玄宗宫内的妃子众多,皇帝也难以取舍是哪个妃子侍寝,所以就用掷骰子这个方法来判定哪个妃子侍寝,谁的点数多谁今天晚上负责侍寝。
这个方法虽然公平,但是时间一长,就出现了弊端,有些妃子苦练技术,成了赌王之王,次次摇到最大的,这一下子就惹了众怒,没办法,皇帝只能取消了这个办法。
随蝶所幸,就是让妃子脑袋上插上花,然后看看蝴蝶落到那个妃子的脑袋上,那么这个妃子今晚就可以侍寝,这个方法不但充满乐趣而且还能服众,唐玄宗自然十分乐意。
妃子为了让蝴蝶落在自己的身上,开始穿着与花朵颜色想尽的衣服,然后在身上喷满香水,长时间的静止不动,就是为了能让蝴蝶落在自己身上。
但是时间一长,妃子们就受不了了,那么长时间的不动站立,而且顶着太阳,身体赢若的她们自然吃不消,而且冬天一到,蝴蝶都休息了,但是皇帝却不能闲着啊,所以没有多久,这个方法就废弃了。
历史上后宫最多的应该是的,司马炎继位时,不但收留了东吴的后宫佳丽,这些人已经接近5000人,而且又从民间大量搜集美女,最多时候,后宫多达一万人。
司马炎就想到一个办法,他驾驶羊车,羊车在那停留,他就在那留宿,而山羊喜欢竹叶和盐巴,妃子就在地上撒上盐,然后门口插上竹叶,山羊看到竹叶顿时就不走了,而皇帝也就留在那了。
随机文章新文化运动口号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为何秦始皇要放置兵马俑?杰里科3弹道导弹简析,射程5000公里可打击中东所有国家风靡整个大学的床帘现象,大学生陷入人际交流的困扰(自我隔离)外星人为美国工作,奥巴马承认外星人存在/外星人就在人类身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