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美食家苏轼,他发现了哪些美食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数:
简介:说到,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写的词,说到苏轼与食物,不能不说东坡肉,东坡肉就是苏轼发明的,放到现代来,苏轼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吃货啊。

众所周知,苏东坡很倒霉,他不

【千问解读】

说到,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写的词,说到苏轼与食物,不能不说东坡肉,东坡肉就是苏轼发明的,放到现代来,苏轼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吃货啊。

众所周知,苏东坡很倒霉,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黄州,惠州,海南……哪里穷苦他就被贬到哪。

若换成心灵脆弱点的官员,早承受不住“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就算坚强的也多半整日唉声叹气,。

偏生苏轼是个例外,失意绝望?没时间,异地美食这么多,他还要忙着研究“吃吃吃”呢。

于是,这段被贬谪的落魄岁月,硬生生被他个吃货变成了美食的“创作之旅”。

元丰二年,42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可刚上任三个月便因“”锒铛入狱,差点掉脑袋,后来被贬到了黄州。

那日子叫一个苦,无权无钱,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没办法,他只能揣着钱袋紧巴巴地过日子。

那时在当地,猪肉很便宜,个个都不愿意买,只有他买。

但猪肉买回来,他可没因为廉价就随意煮着吃了。

生活对他不温柔,他就自己对自己温柔,特别是在吃这件事上,绝对不能马虎。

既然赋闲没事做,那就研究猪肉的新做法,没想到他各种捣鼓加工后,竟发明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

还将“东坡肉”的烧制过程写了下来,取名为《猪肉颂》,教大家一起烹煮: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还会带着家人一起去城东的荒地里种田,自种自食,还给自己取了外号——东坡居士,日子过得美滋滋。

但东坡居士没耕几年田,就被调离了,虽然是升迁,可他根本无心争权上位,看透了官场黑暗的苏轼,一度只想远离京城,地恳请外放。

尽管如此,在宿敌上位后,他依然摆脱不了被针对、流放的命运。

这次,他被贬到了惠州,已57岁高龄。

别看岭南地区现在繁荣昌盛,当时可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特别是惠州,穷到菜市场上每天只杀一只羊,除了官府和有钱人能买到之外,普通人几乎吃不上。

苏轼被剥了官职,日子过得特别拮据,就算向弟弟要了七千钱,也经常缺米断酒……可他很想吃肉啊!但不敢和权贵们争,就想了个办法,让屠夫把人家不要的羊脊骨卖给他,故技重施,再次发挥改造美食的天分。

他先将羊骨煮熟,然后涂些酒和薄盐,再放到火炉中去烤一烤,羊脊骨竟然酥香无比。

苏东坡吃得津津有味,说“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

” 除了烤羊骨,他还看上了广东特产——荔枝,并写下了著名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看,有了荔枝,他都不在意被贬官的事实,还“不辞长作岭南人”,难道真是吃货都心大嘛!正当他以为可以在惠州吃着烤羊骨,鲜荔枝安度晚年时,一封调令又来了,可怕,是海南! 那可是蛮荒之地,据说在,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到底有多苦?《与侄孙元老书》里说:“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闻子由瘦》里写:“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

说白了,海南就是久旱不雨,粮食不能自给的“鬼地方”,百姓的主食多半是切碎成粒的甘薯,生活艰苦,连年轻人都难以忍受,而苏轼此时已是个60岁的老头。

换作常人,可能就天天望着大海发愁等死了,可苏轼倒好,直接蹲在海边,咚咚咚地敲起生蚝,研究这新鲜东西该怎么吃。

竟然真的又被研究出来了:一是将蚝肉与浆加上水、酒一起煮;二是取出蚝肉,在火上烧烤,熟后直接塞进嘴里。

吃上一口,那叫一个过瘾,便告诫儿子,说:这种贼好吃的美味,可千万别让那些朝中大臣知道,不然他们可要抢着被贬,过来和我争着吃了。

这就是苏轼,他总有能力将“失意人生”变成“诗意人生”,纵然有一千种挫折,他也能有一千种对抗挫折的方式,将它们全都变成美味佳肴。

后来他终于等到了赦免,离开海岛时他还很得意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贯平生”,这豁达乐观的性格真是绝了。

不过还是忍不住“吐槽”一句,苏轼呀,你也太爱吃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蔡琰的人物简介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蔡琰的典故 默写古籍

默写古籍 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

蔡琰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什么多古书,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

”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

”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文姬归汉 文姬归汉是以曹操赎回蔡琰为故事背景改编的艺术故事,京剧以及其他戏曲都有文姬归汉的曲目,历朝历代也有画家画有文姬归汉图等连环画作品。

环形山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79年正式颁布了这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

它们的命名借用了世界历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

中国有15位杰出文学艺术家名字登上了水星环形山,蔡琰环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辨琴 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

”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

”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

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宋朝的美食家苏轼,他发现了哪些美食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