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还有那么多的赔款 这些钱还需要赔偿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灭亡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晚清,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曾经那段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可谓

【千问解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灭亡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晚清,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曾经那段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可谓是,并且还不断地割地赔款,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在这般腐朽的政府统治下,清朝很快就走到了灭亡的尽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由此建立。

但是在清王朝灭亡之时,还有很多条约赔款没有履行完,此时“责任人”大清王朝已经不在,那么这些赔款还需要进行赔偿吗? 一、清王朝留下的赔款 自1842年以来,清政府就在战败中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截止到1911年,清王朝的最后一年,在这不到70年的时间里,清政府签订了大大小小多达343个不平等条约,为此背负上了大量的战争赔款,这些战争赔款主要分为8笔,分别是: 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需赔付英国2100万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需赔付英法两国白银1600万两;1874年琉球事件,需赔付日本白银50万两;1876年马嘉理事件,需赔付英国白银20万两;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需赔付俄国白银500万两;1895年甲午战争赔款,需赔付日本白银23150万两;1900年庚子赔款,需赔付十一国白银4.5亿两;1906年《藏印条约》,需赔付英国50万英镑。

这八笔战争赔款加上利息累计银元13.75亿元,要是折算成当时中国惯用的计算单位,那就是白银10.45亿两。

在晚清时期,中国大约有4.5亿人口,这些赔款平均在每个人头上那就是2.32两。

而当时清王朝的人均收入才不到6两银子,一个普通家庭一年下来,也剩不下2两银子。

就算是举国偿债,也需要四万万中国人不吃不喝还上个一年多。

与此同时,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万两,将财政收入全部用来还款,也需要用上13年的时间才能全部还完,清政府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偿还完毕。

例如在签订《辛丑条约》时,清政府就与各国议定,庚子赔款要分39年还清。

但是除了庚子赔款以外,其余的赔款并没有这么长的偿还期限。

而清政府势弱,即使还款很吃力,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还掉。

其中为了偿还甲午战争赔款,清王朝还多次跟英、德、俄借款,背负上了巨额债务,可谓以债养债。

这些赔款给清王朝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于是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清王朝被推翻了,民国自此成立。

但是民国成立之后,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民国政府面前,那就是清王朝留下来的战争赔款怎么办?民国政府还需不需要偿还? 实际上,在辛亥革命刚刚打响的时候,各国列强就开始担心清王朝灭亡之后的赔款偿还问题。

因此在清王朝未覆灭时,列强就联合起来,逼迫清政府同意将关税直接用于偿还赔款,乘机夺取了中国的关税保管权。

在民国成立之后,政坛已然无力改变清帝国遗留下的烂摊子现状,加上为了争取列强对于新生政权的支持,当时的民国政府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各国所签订的所有条约,间接承认了这些赔款的正当性。

这也就意味,着民国政府需要背负上清政府遗留下来的战争赔款。

而据史料记载,因为除了庚子赔款之外的其余战争赔款,并没有太长的偿还期限,所以在清王朝灭亡时,除了庚子赔款外,其余的战争赔款都已经基本还清,也就是说民国政府继承的战争赔款只有庚子赔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国政府的负担有所减轻。

庚子赔款的数额十分巨大,是近代中国数额最大、涉及国家最多,赔偿期限最长的一笔战争赔款。

庚子赔款数额为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根据《辛丑条约》附件十三推算,自从1902年到1911年,清政府共偿还了白银2.347亿两,也就是说,清朝灭亡之后,还剩下白银7.453亿两的战争赔款未偿还。

这笔尚未还清的赔款按照《辛丑条约》规定,每年需要偿还的金额在2000万两以上,这无疑给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

但是实际上,这笔赔款最终并未完全赔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庚子赔款”中的未偿还部分 在清朝灭亡之后,中国政府虽然需要继续偿还庚子赔款,但是自1917年起,世界局势就开始动荡不安,庚子赔款中有一部分也因为战争的因素被逐渐废除。

1917年,一战爆发,德、奥两国为同盟国成员,民国政府对两国宣战,而庚子赔款中的德、奥两国部分也因此停止支付。

同年俄国胜利,腐朽的沙皇俄国被推翻,随后成立的苏俄政府也宣布放弃庚子赔款中的俄国部分。

这三笔赔款在当时未偿还的庚子赔款中占了相当大的比率,总金额约为白银2.37亿两。

而且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美、法、日、比等其余九国,同意中国政府可以在1917年到1922年这五年时间里,暂缓支付部分赔款,并在1941年之后分五年支付。

但是由于后来形势变化,这笔“缓款”实际上也并未支付,总金额约白银3150万两。

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虽然没有立即对日本宣战,但是对日本的庚子赔款也于1939年起停止支付,最终大约有7000万两白银未进行偿还。

这些最终未偿还的赔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国政府的偿还压力。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那一时期,还有部分庚子赔款被列强们“退回来”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列强的坏心思 我们首先要知道,在最开始议定庚子赔款时,列强,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各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但即使是这样,列强也并未满足。

本来在《辛丑条约》中,并未明确规定这些赔款应该使用何种物质进行支付,清政府则一直使用白银支付。

但是1904年,白银价格下跌,部分列强又要求用黄金进行结算,企图再从中国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为此,当时清政府的驻美公使梁诚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海约翰进行商谈。

梁诚本来要求美国支持清王朝使用白银进行结算,但是在商谈过程中,梁诚敏锐地察觉到了美国当权者对于庚子赔款的暧昧态度,转而要求美国方面承认索赔数额过高,督促美国放弃超过“真正损失”部分的赔款。

经过梁诚的多方斡旋,美国国会于1908年通过了“庚子退款”的决定,从每年收到中国偿还的赔款中,取出一部分交还中国政府,将这便是“庚子退款”的由来。

紧随美国之后,在民国成立之后,有部分国家也跟随美国相继进行了“退款”。

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庚子退款”并非是列强们良心发现,而是在中国已经无力偿还巨额赔款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另一种“侵略”。

这些国家并非是减少中国每年赔付的金额,而是在收到中国赔款之后,再进行“退款”,并且对这笔“退款”的使用途径严格限制,要求以列强的名义兴办教育,培养中国留洋学生,实际上是对中国实施文化侵略。

1925年,《申报》上就对此刊登评论:“庚子赔款充当中国学生留美学费及在中国办清华学校,一方面可以培养许多亲美奴才,另一方面名为退还,其实这笔钱仍旧用在美国,并且博得无知的中国人的歌颂功德,这是何等巧计!” 虽然列强们,但是“庚子退款”也让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在当时中国政府无力偿还巨额赔款,又没有能力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背景下,“庚子退款”也间接缓解了中国政府的还款压力。

经过延期付款、停止付款以及退还赔款,最终这笔清王朝遗留下来的这笔战争赔款,在1940年,也就是清朝灭亡29年后才全部还清。

原先高达白银9.8亿两的赔款,最终赔付了白银5.76亿两,约占总数58%。

但是虽然赔款还清了,清王朝遗留下来的数百个不平等条约依然存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直到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西方国家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束缚才因此一扫而尽。

参考资料:1、《民国时期中外各方关于退还庚款的不同应对》,童锋、夏泉2、《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相瑞花3、《中国近代赔款数额 的考察》,周志初、吴善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渊与帝王宠妃误上龙床后,起兵造反,这才有了大唐

我们都知道古代都有很多的妃子,尤其是当朝的宠妃,那更是深得皇帝的喜爱,是很多朝中大臣想要巴结的对象。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位与皇帝的宠妃喝醉了酒,误上了龙床的故事。

这个人便是李渊,在建立后,他和当时的皇帝的关系是十分不错的,而且两个人还是表兄弟,因为李渊的母亲就是杨广皇后的姐姐。

而到了隋朝末年,局势开始发生变化,朝廷陷入之中。

而这时,李渊便看准了时机,出兵攻占长安,随后当时的皇帝便决定让出帝位。

于是,伴随着隋朝的灭亡,李渊胜利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便是历史上的。

说起李渊决定出兵攻占长安,局势的不稳定是一方面因素,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恐怕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而也正是这件事,才促成了李渊出兵的决心,也才有了之后的大唐盛世。

李渊当时是在太原当官,而他的好友裴寂也在太原,而那时候,皇帝的行宫也设在了太原。

一天晚上,裴寂在行宫摆好了酒席,准备招待李渊,李渊见识好友邀请,便打算前往把酒言欢,顺便叙叙旧。

还没喝几杯,李渊便觉得有些醉了,这时候裴寂就叫来了两个年轻的美女,让她们接着陪喝。

在美女与好友的轮番劝说下,李渊又多喝了几杯,早已醉得不知东南西北了。

酒席散去之后,李渊以为两个美女会把自己带到休息的地方去。

但是醉了的他早已没了方向感,只能任由两位美女带着,看到床便躺了下来,直到第二天早上,酒劲才散去,醒了过来。

而他这一醒,顿时就惊呆了,原来自己昨晚睡在了的床上,这可是龙床阿,等他再看边上的两位美女,更是一惊,她们可是皇帝的两位宠妃—尹妃与张妃。

而这时候的他才知道,这都是自己所谓的好友裴寂设计的局,将他治于不利的位置,现在的他是,而知道真相的他,也非常生气,于是考虑之后,便决定出兵造反了。

只能说,这是李渊的机遇,如果没有这次出兵,也就没有后来盛世的唐朝了。

随机文章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因为反骨吗 真相只有「4个字」日本三菱零式战斗机2012再飞,太平洋战争完败P51神仙为什么要香火,保佑主角人族可使自己修炼顺畅(香火成神道)俄罗斯超音速武器已列装,领先美国且无法被美航母拦截我国具有五种地形的省,地大物博的四川是唯一拥有五种地形的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黄马褂在清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最后会烂大街

黄马褂是时期一种尊贵的服饰,是当时皇权的特殊象征,除了规定可以穿黄马褂的人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穿的。

在一些影视剧中,黄马褂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九品芝麻官》中,李公公给他的干穿上了黄马褂,那么就算是也不能打他。

而在历史上,黄马褂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历史上的黄马褂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厉害,黄马褂既不能当免死金牌,也不会有见黄马褂如见的效果。

清朝的黄马褂只是众多荣誉中的一种,清朝最有含金量的荣誉是,其次就是巴图鲁,铁帽子王世袭而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巴图鲁则是可以作为免死金牌使用,比如就因为是巴图鲁,所以被免除了死罪。

黄马褂在清朝的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皇帝身边的人穿着来给皇帝造声势,另外就是是拉拢人心的一种荣誉性服饰。

黄马褂并不是只有朝廷重臣才可以穿,看过影视剧的都知道,皇帝身边的侍卫大臣都是穿着黄马褂,皇帝打猎的时候身边的侍卫大臣也都是穿着黄马褂,当然黄马褂本身也有区别,这些人能够有资格穿黄马褂只是因为他们是皇帝身边的人,需要穿上黄马褂来给皇帝造声势,含金量比起来被赐予黄马褂的大臣要低的多。

而在皇帝狩猎的时候,如果射中的野兽比较多,也会被赐予赔猎的资格能够穿上黄马褂,不过狩猎结束后黄马褂就不能穿了,只能作为纪念品收藏。

侍卫的黄马褂类似于现在的工作服,不过这种工作服只能在上班的时候穿,如果离职不干了那么就不能穿了。

除了这种造声势的黄马褂,还有一种赏赐给朝廷重臣和有功人士的黄马褂,也就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黄马褂,这种黄马褂的授予是有一定的荣誉性的,所以地位也比较高。

不过黄马褂的地位高并不是因为黄马褂能给穿戴者带来多高的地位加分,而是因为穿戴者本身就是朝廷重臣,黄马褂也只是罢了。

在《大内群英》中,失去了权利的,虽然穿着黄马褂,但是依然还是受到下级官吏的欺压,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黄马褂本身不具备价值,一旦皇帝的宠信消失,黄马褂也只是一件衣服罢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大部分湘军和淮军的主要将领都被赏赐了黄马褂,这种荣誉也因为使用过多而不再像之前那么尊贵。

在清朝末年出访的时候就喜欢穿着黄马褂,国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甚至误认为李鸿章是清朝最高统治者,当时的一些国外媒体甚至称李鸿章是清朝总统,这个说法也让李鸿章再也不敢炫耀自己的黄马褂了。

这时候的黄马褂也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尊贵了,大臣们只要稍微让高兴一下就可能被赏赐黄马褂,甚至连给太后开火车的司机都因为几句话讨得了的欢心,然后被赐予了黄马褂。

综上所诉,黄马褂只是一个荣誉象征,在皇权至上的清朝,皇帝的宠信才是真正的"黄马褂"。

随机文章如何分辨明朝的官阶?惊人的史前文明的骗局,50亿年的火花塞是为了利益而造假现今已经灭绝的三叠纪龟龙,头似恐龙背顶尖刺甲壳/很像玄武神兽两个人去普吉岛1万够吗,旅游淡季飞普吉岛1万够了(旺季会很拮据)为什么台风用女性名字,专家称愤怒的女人和台风一样杀伤力巨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清朝灭亡后还有那么多的赔款 这些钱还需要赔偿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