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督粮道被称为大清道府第一肥缺 这个官职是做什么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对陕西督粮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陕西督粮道是个什么官,为何被称为大清道府第一肥缺? 《道咸宦海见闻录》是晚清一部重要的参考史料,作

【千问解读】

对陕西督粮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陕西督粮道是个什么官,为何被称为大清道府第一肥缺? 《道咸宦海见闻录》是晚清一部重要的参考史料,作者张集馨将自己在宦海三十年中的所见所闻以年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如今我们在翻阅这部史料的时候,可以切实了解到晚清官场的种种潜规则。

如果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一定对书中所描述的“陕西督粮道”一职印象深刻,张集馨毫不忌讳地称其为“天下道府第一肥缺”。

那么陕西督粮道是个什么官,为何称它是道府第一肥缺? 道的不同分类 根据《会典》的记载,全国共设有道93员,其中分守道20员,分巡道72员,专职道1员。

至于什么是分守、分巡以及专职道,之前有文章具体介绍过,这里不一一说明。

道员的品级自以后定为正四品,但与知府的情况不同,道的职掌情况比较复杂。

有的道是有具体辖区的,多得兼辖三四个府,少的只辖一个府,这类道员与知府多有相似之处,但一般都兼兵备衔,可以节制辖区内的。

而有些道则没有具体的辖区,多为因事而设,这类道员通常都为粮储道、盐法道、管河道、驿传道等等。

此外也有为数不多的道员还兼任水利、学务、茶马以及屯田。

通俗地讲,清朝的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民事行政权力的,负责钱粮、刑名,另一类则是专管某一方面的,不参与具体的民政事务。

张集馨所任的陕西督粮道属于后者,其主要职责在于督办陕西一省的粮务,如果和现在的官职对比,就是农业厅厅长兼粮食局局长。

如果了解清朝历史的读者,应该都了解,清朝地方官系统中,除了督抚和布、按二司外,油水最多应该是盐政、铜政两个专职衙门。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用在盐政、铜政衙门根本不适用,如果一门心思要捞钱,一年分红就不会少于十万两。

盐政、铜政以外,才能轮到各省粮道,不可否认粮道确实是一个油水颇丰的衙门,《》中就以郎中外放江西粮道,尽管他还算本分,但可以肯定,他被革职时,必然也捞了不少油水,否则贾府的日常开支就难以维持。

不可否认粮道固然是肥缺,但张集馨说陕西督粮道是天下道府第一肥缺,此论是否有所夸大?还别说,张集馨在书中介绍得很清楚。

陕西督粮道“肥”在哪? 注意,清朝其实各省都设有粮道的,但情况又有不同,内地省份的粮道是没有“督”这个头衔的,只有边疆省份粮道才有。

陕西不算边疆,却是一个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省份。

自朝开始一直到光绪朝,西北边境就是个火药桶,是朝廷最为揪心的地方。

这种特例且不说,单就一个新疆几乎每一朝都会爆发时间长、规模大的战争,朝廷花费在新疆上面的银子,可以用金山银海来形容。

陕西作为西北的前线,每次用兵都是根据地,所有的部队以及军械、钱粮都要在这个地方集中,况且打仗无非就是钱粮两项,所以朝廷对陕西粮道的任命极为严格,又因陕西粮道管理的不仅仅是一省事务,还牵涉朝廷军机,故有“督粮道”之衔。

张集馨是于二十五年被提拔为陕西督粮道的,此前的职务是福建汀漳龙道,根据他自己的介绍,这次任命完全是出于道光帝的本意,没有督抚保举。

而且张集馨的这次任命在朝野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朝臣都认为张集馨捡了天大的便宜,就连他的亲朋好友也认为他升官了。

这就足以证明,陕西督粮道的地位比福建汀漳龙道要高,否则也谈不上是升迁。

张集馨准备程赴任时,照例要打点在京的一众官员,这次送礼花了张集馨17000余两银子。

而就在之后的道光二十七年,张集馨被提拔为陕西按察使时,照样也送了礼,但这次送礼的数额反而只有14000多两。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陕西督粮道确实是一个肥差,否则按照送礼的规制来讲,不会高于按察使。

清朝官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外任地方官送礼的多寡,看得并不是品级,而是职务的肥瘦。

张集馨自己列了一本账,陕西督粮道衙门共有东西两座粮库,从头年的五月开始征收,第二年上报户部奏销,所征的大米、小米、豆类、麦子约为二十万石。

这些粮食是不需要解交户部的,而是用来发给陕西的、绿营。

而实际情况是,八旗、绿营的粮饷的定额只有十九万石,这样一来剩下的一万石就成了陕西督粮道衙门的私产。

注意,这一万石属于灰色收入,不合法也不违法,朝廷是不会追究的。

对于“石”这个概念可能有些读者还不是很清楚,清朝的一石折合120斤,一斤约为590克,一万石算起来就是142万斤粮食。

又,道光时期一石粮食大概要1.2两左右,最终得出的结果就是陕西督粮道盈余的粮食折合白银12000两。

12000两就敢夸口是天下道府第一肥缺,显然这肯定不是陕西督粮道的全部收入。

猫腻就在各粮食品种的配比上。

小米、大米、小麦属于细粮,是发给兵丁的粮饷,而豆类则是粗粮,主要用来喂养马匹。

粗粮与细粮的价格区别是很大的,一石大米差不多可以换三石豆类,有了价格差自然也就有了谋利的机会。

张集馨接任陕西督粮道的时候,他的前任就把粗粮冒作细粮,亏欠了七万石之多,这个数量就很大了,大概有五万两银子的进账。

这还不是全部,有些年份细粮与粗粮的收成又是不一样的,张集馨上任那年刚好遇到细粮大丰收,而粗粮歉收,从而导致粗粮的价格高于细粮。

在发放粮饷时,兵丁们更愿意领粗粮,而不要细粮。

陕西督粮道衙门很会做生意,年景好的时候就储备一部分粗粮,这样一来遇到粗粮歉收的年份就可以大赚一笔。

张集馨算是安守本分的,他上任时刚好粗粮值钱,所以就很轻松地补齐了前任的七万石细粮的亏空。

账就怕算,陕西督粮道每年明面上的收入有12000两银子,暗中则通过粮食调剂,又可以获取五万两银子的收入,总数就有六万两之多。

尽管也有一部分孝敬上司,但捞个三万两不成问题,况且粮道作为地方重要官员,还有许多额外的收入,林林总总应该不下于五万两。

张集馨在陕西督粮道上干了不到三年就调任为陕西按察使,这一次进京后,他将之前所欠的巨额债务也还清了。

史料中还有记载,说陕西督粮道一年收入可达三十四万两,这个估计有点夸张。

不过道光晚年,西北边疆相安无事,如果要是有战事,陕西督粮道过手的钱粮更多,相信收入也会成倍增加,至于是不是天下道府第一肥缺,这个真是说不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陕西警察学院2025年招生计划:含人数

2025年高考生此时已经非常关心陕西警察学院2025年的招生计划是否已经公布,具体的招生人数是多少!其实陕西警察学院目前还没有公布2025年的招生计划,所以本文将以2024年的数据为例,为2025年想要报考陕西警察学院的学生提前展示:陕西警察学院的招生计划、招生人数等数据!一、陕西警察学院招生计划(2025年参考)据悉:陕西警察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共436人。

其中,公安专业招生计划336人,非公安专业招生计划100人;治安学共招100人,文科招生55人,理科招生45人。

下方展示的是陕西警察学院的具体招生计划,请2025年高考生参考!国标代码:13819,在陕招生代码:8118。

二、陕西警察学院专业介绍学校始建于1952年举办的陕西省司法干部训练班,1955年开始举办中等专业教育,1992年举办成人大专教育,1999年举办高职教育。

2003年4月在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省人民警察学校、省司法学校、省警官学校等四校合并基础上成立陕西警官职业学院,2004年4月教育部备案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学校整体转制为公安院校。

202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陕西警察学院”。

学校现有浐灞、秦都、雁塔3个校区,占地540余亩;其中浐灞校区为教学科研主校区、秦都校区为公安实战实训基地、雁塔校区为公安创新研究基地。

聚焦社会经济发展与公安实战需求,按照适应公安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强化实战实训,服务科技强警原则,构建以公安专业为重点,以法学专业为支撑,以安保专业为补充的专业体系,开设治安学、侦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法学等5个本科专业,治安管理、法律事务、安全保卫管理等9个高职(专科)专业。

现有在校学生5300余人。

现有教职工390余人,专任教师300余人。

清朝的顺天府尹,为什么不怕直隶总督

都知道有(定型后的)八大总督(不包括时设的东三省总督)。

清朝还有一个地方,名义上是地一级的府,实际地位却和总督差不多,这就是顺天府尹。

清军入关,定都于燕京,沿明制,在燕京地区设顺天府,最高长官是府尹。

清朝有句话,叫宛平县里管朝廷,宛平比其他县令的级别要高。

县令如此,更不要说直管宛平县令的顺天府尹了。

朝廷对顺天府尹的级别,说得非常清楚:顺天府尹高于直隶其他府的知府。

同样是府长官,别的府只能称知府,顺天府可以称“尹”,这也是历代给予京畿的特权。

因顺天府尹的特殊性,朝廷对顺天府尹的人选格外重视,非亲近人不授。

清初刚入关时,天下混乱,清廷甚至都做好了中原待不住就逃回东北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是不敢乱用“外人”的。

用的都是什么人?汉军。

汉人入了旗,就被清廷视为自己人。

朝十八年,只有汉军旗人才有资格出任顺天府尹。

十年(1671年),清廷的统治基本稳固,才开始用汉人官员。

随着清廷汉化的加深,四年(1726年),雍正帝要求在顺天府实行直隶籍官员回避制度,籍贯在直隶的汉军的官员就不能出任顺天府尹了。

顺天府尹的级别自然低于。

总督如果不加衔的话,也是正二品,加衔则是从一品。

而顺天府尹只是正三品,比总督低了两级。

另外,清廷起家的沈阳设奉天府尹,级别和顺天府尹相同,都是正三品。

但在清朝,顺天府尹实际上是被当成总督、巡抚来使用的。

皇帝很多诏谕,都是把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并列的。

这个待遇,别省的知府就得不到,比如江宁知府不会和两江总督并列,广州知府不会和两广总督并列。

而且,较比于外省的其他府,顺天府还有一个特权。

顺天府可以直接审理刑事案件,不必再上报直隶总督。

在清朝官场,顺天府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小。

顺天府尹和总督、巡抚级别相当,还有一个佐证。

不说从四品的外省知府了,就是京城里的正三品官员,用的印都是铜印。

总督、巡抚作为一、二品高官,是可以用银印的,正三品的顺天府尹也可以用银印。

在直隶,直隶总督有两个地方是管不了的,一个是避暑山庄所在的热河,有热河总管(副都统、都统),另一个是顺天府。

顺天城外的事情,直隶总督必须和顺天府尹一起商量,顺天府尹不必看直隶总督的脸色。

城内的事情,作为天下第一总督的直隶总督是管不到的。

如果皇帝要求各省的总督、巡抚讨论国事,顺天府尹可以和直隶总督一起上折子。

雍正以后,顺天府尹的级别继续提高,朝廷经常派各部大员来顺天府,以本职兼管顺天府各项事务。

朝以后,堂官经常兼管顺天府,称为兼管府尹事务大臣(兼尹)。

兼尹是几品?很明确:正一品。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顺天府不止有兼尹,还存在顺天府尹。

顺天府尹还是正三品,但他和兼尹不是上下级,顺天府尹不必在兼尹面前。

清廷在顺天府设兼尹,就是为了提高顺天府的级别,权力不比直隶总督低。

顺天府管朝廷,只用一个府长官似乎不是特别放心。

清廷让兼尹与府尹共管顺天府,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二人互相监视。

当然,兼尹毕竟是“空降”兼职官员,有自己的回避制度。

如果这位兼尹的本部正好要查顺天府的事情,他本人就必须回避。

顺天府尹之所以获得如此重要的权力,有一个重要因素。

清军入关后,大量旗人在顺天府周边生活。

再加上是京师,王公贵族聚集于此,这些人哪个也不是好惹的。

顺天府尹权力太小,就不足管制这些人。

朝廷把顺天府的级别和权限提高到督抚一级,就是让他们更方便地管这些八旗大爷。

如果就地理位置论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权势的话,顺天府尹可能还要高于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衙门在保定,距离京师还有一段距离,轻易不能随便进京。

顺天府尹的管辖范围就在京师,他有事,随时可以见皇帝。

直隶总督权势喧天,但在顺天府尹面前,并没有多少优越感。

随机文章杨七郎妻子儿子是谁?杨七郎杨延嗣有几个老婆?蜥蜴人的真相是什么,疑似外星生物/传闻创立地球最强组织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会发生什么,后果堪称灾难/37.5亿年后碰撞揭秘头有反骨是什么命运,未来不是叛徒就是汉奸(妥妥古代谣言)揭秘原始森林有多可怕/野生动物天堂,盘点世界十大原始森林排名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陕西督粮道被称为大清道府第一肥缺 这个官职是做什么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