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战争有多频繁?为什么车阵作战会逐渐没落?

古典战车早在时期就已经出现,后来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千问解读】
古典战车早在时期就已经出现,后来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同时集结诸侯战车四千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自此开了周王朝的统治。
西周时期,战场上广泛使用战车,而到了春秋时期,战车作战迎来了其发展的鼎盛期。
我们知道,东迁之后,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始下降,威信力下降,周王室式微,随之而来的就是诸侯势大,曾经拱卫周王室的那些诸侯国纷纷开始发展自己,并举起“尊王攘夷”的大旗频繁发动战争。
春秋时期的战争有多频繁呢?根据许倬云在《变迁中的古代中国》中的统计,自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这个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不过,战争虽然频繁,但战争的规模极小、持续时间也很短、输赢也没有那么重要。
是的,春秋时期的战争尤其是春秋初期的战争,其实就是类似一种约架的战争,一方在师出有名的情况下与另一方约定战争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兵力的大致情况,然后双方做好准备,等到了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双方摆开阵仗,然后战争开始,双方的战车冲向对方,展开激烈的战争。
战争是以战车而开始,当时的战车一般是两马或者四马拉车,然后车上有三个人,中间的是司机,也就是车夫,左边的一个人负责远距离射击,右边的一个人负责近距离攻击,每辆车都配有一定的步兵。
史籍中关于步兵的数量一直没有统一,不过比较被认可的一种说法认为,一辆战车配三十名步兵。
一般稍微大点的战争,一方出兵就在数百乘,后来战车的数量更是成为一个诸侯国实力的象征,也就有了所谓的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
像春秋时期的几个争霸战,双方各自的兵力也基本在几百乘,这和当时的军队性质有关系。
一般来说,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贵族战争,战车上的人都是诸侯国中的贵族,即便是跟随的步兵也基本都是贵族成员,当时几乎没有百姓被要求参战,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贵族们的游戏,在这一场场游戏中,贵族们对输赢并没有那么执着,相反,他们更在意威信和面子,他们很遵守战争的礼仪。
比如说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禽二毛。
简单来说就是必须在固定的地点摆开阵势之后才开战,在真正过程中,不能两次伤害敌人,不能抓捕头发花白的敌人,总之,他们被约束在一个框架内打仗,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战争,能威服对方就是胜利。
当时的人对战争的礼仪是看得比较重的,比如中,坚持不在楚军渡河和未摆开阵势的时候开战,结果输掉了战争,当国人责备他的死后,他振振有词地向大家解释战争的礼仪。
再比如中,好不容易在中赢了晋军。
在战争分出输赢之后,晋军开始逃走,但在他们逃走过程中很不顺利,战车总是不听话,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可能最关键的就是晋军慌了,以至于逃跑都逃不好,就在这个时候,楚军就帮助晋军逃走,晋军对此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意思是楚军更擅长逃跑,毕竟有逃跑的经验。
我们现在看,这些战争的礼仪比较可笑,但在当时却是被贵族们认可的战争礼仪,毕竟贵族们的战争时期是一种政治游戏,但随着春秋走向战国,战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战车的使用开始走下坡路。
原因很简单,战车越来越不适应战国时期的残酷战争了。
战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非常依赖地形。
战场需要示宽阔的平地,总不能指望战车爬山进林吧?实际上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不少步兵战,主要是山林中的戎狄和南方的吴越等国。
战车作战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其与春秋时期的作战形式完美契合,分出胜负即结束,很快就能有结果,一般对方的战车阵型被冲乱,失败就定了型,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不是这样的,战国时期进行的是大规模的兼并战,以占有对方土地和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标。
可以这么说,春秋时期的战争点到为止,战国时期的战争则一方非死即伤。
很显然,战车在这样的战场上是很不占优势的,因为一旦阵型被打乱,很难扭转战局,那么损失是相当大的。
战争规模的扩大,战争人数的增多,以及职业军人的兴起,都让战国时期的战争残酷了很多,在这个时候,显然战车作战已经不能满足战场需要了,相反很可能会成为累赘,尤其是随着铁器的发展,兵器越来越锋利、先进,一旦战车造成大规模拥堵,那就是任人宰割啊。
况且战国时期的战争礼仪已经没有了,只要能打赢对方,什么方式都会被使用,没有人会和你约架,也没有人有功夫和你找一个空旷的平地,然后摆开阵势,冲向对方。
实际上这个时候步兵和的野战、包围战都已经渐渐取代了战车,他们更灵活、更机动。
还有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参战的人数是相当多的,战胜一生杀敌数量在百万左右,史籍中对此的记载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出来,当时参战的人数是极多的。
一般来说,战争的将领是职业军人,而士兵大部分都是百姓,而数量众多的百姓不可能接受专门的战车训练,自然无法驾驭战车作战,反而是直接作为步兵上战场。
基于以上几点,车阵作战在战国时期甚至是春秋末期就开始渐渐没落,逐渐被更加灵活机动的野战和包围战、持久战等所取代。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车阵作战在春秋时期大放异彩,也算是春秋一景了,只不过随着战争形式的转变以及战车自身依赖于地形的弊端让车战最终衰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蓼国:淮夷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国家
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以南40里的湖阳镇,东北依蓼山,山下有蓼王叔安疏洪治水开凿的人工河蓼阳河、蓼阴河,是世界发祥地。
蓼为蓼,后裔。
蓼叔安为西蓼国开国国君,其后人以国为姓,称廖氏。
公元前639年亡于强楚,蓼国宗室举族外迁,在安丰、固始等地建立多个蓼国,史称东蓼。
汉置湖阳县,属南阳郡。
郡该地后世有湖阳城。
古蓼国,在今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境内,都城在今固始县东北的蓼城岗。
,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之一,中氏()排行第66位的大姓,廖姓也是中国台湾地区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
廖姓人口约有490万左右,约占全中华人口的0.37%。
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四是出自赐姓。
廖姓人口多,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安徽、云南、海南、辽宁、甘肃等地区居多,另外廖姓也是等姓氏的来源。
随机文章特岗汀机场降落事故,每月4架飞机冲出跑道地球2032年灭亡过程图有哪些,地球将会被超大小行星毁灭昆式战斗机存在吗,专家认为数百年人类才有技术制造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揭秘世界上已公开的异能者,透视眼少女堪比X光机/能看透人体和墙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议会改革的影响有哪些是怎么回事?会议的改革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具体规定: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市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2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空余下来的席位给予人口增多的郡和新兴工业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
(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
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
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地分享政权。
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和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1832年议会改革是19 世纪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它是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行的争取同土地贵族重新分配政治统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改良运动。
这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并没有造成重大的体制改革。
掌权的仍然是贵族;选举资格的限制也仅仅从身份资格转为财产资格,身份歧视变为财产歧视。
工人和贫困农民等社会绝大多数成员仍然在受歧视之列。
1867年改革法案对议席分配再次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
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1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1个议席;25个议席分给兰开夏、约克等郡;1个给予伦敦大学;2个给予苏格兰大学;其余5个给予苏格兰各郡。
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户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缴纳地租12镑以上的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第二次议会改革基本取消了“衰败选区”,使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英国在议会民主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但是下层工人和全部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
1884年12月,议会通过两个新的改革法案,一个是《人民代表制法》,它把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
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总数又增加1倍,达到450万人。
不过,依靠父母生活没有单独成家立业的男子,以及家庭佣人和全部妇女仍被排斥在选举大门之外。
另一个是1885年1月议会通过的《重新分配议席法》。
它取消了人口不满1.5万人的72个城市单独选派议员的权利,把它们并入所属各郡;人口在1.5万到5万人之间的36个城市取消1个议席,大体按照每5.4万人分配1个席位的标准,将全国统一划分为617个选区,除22个城市和牛津、剑桥两个大学选区仍保持两个议席外,其余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1个选区只选1名代表。
这样基本接近于平均代表制原则,对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工人有一定的好处。
在1918年的法案中,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21岁。
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得以实现。
意义 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向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盘踞了几百年的地盘进攻。
改变了几百年的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
26个有两个议员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21个中等城市也不乏工业城市。
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迫使土地贵族、金融寡头让出部分权力。
这样,中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强大的地位,成为了有权的阶级。
虽然他们并不掌权,但在此后数十年间,虽代表土地贵族的议员在下院仍占优势,但一切决定都不得不考虑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金融寡头达成妥协,结成同盟,共同统治英国。
随机文章军方唯一承认的外星人事件,比利时不明飞行物事件/13万人目击修行人能看到几维空间,可获得通灵或开天眼能力/最高可达七维神秘的曼哈顿怪兽,外形似猪但有5根脚趾/疑为地球新物种北极为什么有蚊子,北极蚊子凶猛无比(一口气吸光麋鹿的血)汉江经过哪些城市,不完全统计为19个城市/你的家乡或许就在其中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