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尼微:早期亚述、中期亚述的重镇和亚述帝国都城

【千问解读】
《圣经》中曾提到尼尼微城名:“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芜,干旱如旷野。
” 曾经在《圣经》中出现过的名城尼尼微却在很长时间里消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烟尘中。
许多探险者寻找它的踪迹,但直到1842年这座古亚述王国的首都才终于得以现身。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的北部,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东岸,与摩苏尔隔河相望。
尼尼微之名最早见于圣经,主要部分由库云吉克和奈比尤奴斯两座古丘组成。
尼尼微名字的由来,并无定论,可能来自于古代两河流域诸文明崇拜的战争女神伊什塔尔的一个古塞姆语别名,尼娜(Ni-na、Ninua)。
尼尼微(Nineveh)为古代亚述帝国的都城,于底格里斯河东岸,在今日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附近。
最早建立尼尼微的时期约为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早王国时期,相传是由圣经人物宁录(Nimrod,为义人挪亚曾孙)所建,此地于圣经约拿书提及多次,当时先知约拿拒绝到尼尼微传道,结果被大鱼吞食三日三夜。
约在公元前19世纪至18世纪之交,沙马什阿达德一世建立亚述王国,立为都城之一。
此后,日益发展,经过历代帝王扩建,逐渐成为亚述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西亚地区商旅云集的贸易市场。
最早提到尼尼微城的文献是公元前18世纪的亚述泥板文书。
在公元前6000 多年,尼尼微就有居民。
约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以亚述城为中心,形成了亚述国家。
先后征服了腓尼基、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等国家,成为中东首屈一指的军事奴隶制帝国。
公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就形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市,并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
公元前8世纪,亚述王萨尔贡二世将都城由萨尔贡城迁到底格里斯河左岸的尼尼微。
作为帝国的首都,尼尼微一度,热闹非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14世纪,该城被米坦尼人占领,不久又重新落入亚述人之手。
亚述国王对在战争中不肯投降的战败国极其残酷,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亚述的残暴没把人民吓倒,反而激起了猛烈的反抗浪潮。
一个世纪以后,尼尼微成为亚述首都。
在前11世纪即成为亚述帝国的官邸所在地。
亚述王萨尔贡二世(前722年~前705年在位)时,正式成为帝国的新都城。
公元前705 年,辛那赫里布即帝位,尼尼微被定为亚述帝国首都,大规模兴建神庙和王宫,。
前8世纪至前7世纪的亚述王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尼尼微最为繁荣,特别是亚述的国家图书馆的数千泥板文书,为古美索不达米亚史中极珍贵的资料。
但于前612年伊朗高原强国米底和新崛起的新巴比伦王国联合围攻尼尼微,并成功攻陷尼尼微,前605年强盛一时的亚述帝国正式灭亡,尼尼微随之没落。
公元前612年,该城被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联军毁灭。
汉谟拉比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统治尼尼微。
1846年起开始发掘,19世纪中叶,遗址由英国学家莱亚德首次发掘出土,以后英国考古队曾组织多次发掘。
20 世纪50 年代伊拉克政府派遣考古队继续进行发掘和整理,并修复了部分城墙、城门和王宫,成为西亚的重要历史名胜之一。
随机文章德国导弹射程多远,最远可能不到600公里(受制约)带土召唤外道魔像,揭秘宇智波带土会什么忍术鲨鱼为什么没有肾脏,靠体表排泄氨排泄/嗅觉器官最敏感人死后一般会给谁托梦,直系血亲和鬼魂亲近的人(真相是思念成梦)修行人能看到几维空间,可获得通灵或开天眼能力/最高可达七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摩洛希亚与梵蒂冈:微型国家的面积之争
这两个以“袖珍”著称的国家,在面积、人口、政治地位等方面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而面积对比则成为理解其差异的核心切入点。
一、国土面积:毫厘之间的悬殊差距 梵蒂冈作为全球公认的最小主权国家,其领土面积固定为0.44平方公里,相当于61.5个标准足球场的总和。
这一精确数据源自1929年《拉特兰条约》的官方界定,至今未有变动。
相比之下,摩洛希亚共和国的面积数据则充满戏剧性——其政府宣称领土为0.025平方公里,实际测量值可能更小。
若以梵蒂冈为参照,摩洛希亚的面积仅为其1/17.6,甚至不及天安门广场(0.44平方公里)的十六分之一。
这种悬殊的体量差异,使得摩洛希亚被冠以“世界第一袖珍国”的戏谑称号。
二、人口规模:微型社会的生存逻辑 梵蒂冈常住人口稳定在764人左右,主要由神职人员、瑞士近卫队成员及行政人员构成,形成高度专业化的社会结构。
其人口增长依赖宗教机构的人员调配,而非自然生育。
摩洛希亚则以32人的规模刷新认知下限,人口构成以总统家族为核心,总统夫人甚至需承担“生育职责”以维持人口基数。
这种微型社会的运作模式,使得摩洛希亚在基础设施配置上极为精简——全国仅有一间政府办公楼、两处私人产业,且缺乏铁路、机场等现代交通设施。
三、主权属性:国际法框架下的差异 梵蒂冈是联合国观察员国,拥有独立的外交权、货币发行权及法律体系,其主权地位获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教皇作为国家元首,通过《拉特兰条约》与意大利建立特殊关系,享有治外法权。
摩洛希亚则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尽管其宣称独立建国,但未获任何主权国家承认,领土实际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境内,需遵守美国法律。
这种“私人国家”的性质,使其签证制度、税收政策等均带有表演性质,例如游客需提前预约并签署“免责声明”,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四、地理与功能:微型国家的现实困境 梵蒂冈虽小,却承载着全球天主教会的行政中枢功能,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等建筑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财政收入依赖旅游业与宗教捐赠。
摩洛希亚则完全不具备地理战略价值,其领土由两处私人房产组成,缺乏自然资源与产业基础。
所谓“国家”功能更多体现为文化符号——该国曾举办“微型国家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行自制货币与邮票,但这些行为更多具有行为艺术性质,难以产生实际经济效应。
在微型国家的版图上,梵蒂冈与摩洛希亚的对比犹如精密仪器与沙盘模型的差异。
前者凭借宗教权威与历史积淀,在主权框架内维持着稳定的政治生态;后者则以荒诞的“建国实验”挑战传统国家概念,其存在本身即构成对现际法的另类注解。
面积之争的背后,实则是两种微型社会生存逻辑的碰撞:梵蒂冈证明“小”亦可承载重大使命,摩洛希亚则揭示“小”到极致时对国家定义的消解。
这种对比不仅为地理学研究提供独特案例,更引发对主权本质与国家形态的深层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绵竹天一学院是公立还是私立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应运而生,成为学校与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是一种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连接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层,实现信息传递、互动交流和资源共享。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工具,更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首先,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为学校与家长之间搭建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沟通平台。
家长们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以及学校的最新消息等。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微信向家长发布通知、调查问卷等,提高家校之间的互动。
其次,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发布课程表、作业布置等,并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辅导。
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向老师请假、咨询问题等,减少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更加便利地与教师进行互动。
此外,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分享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发布课程资料、学习资源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查阅。
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微信互相分享学习心得、笔记等,促进合作学习和资源共享。
然而,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内部。
它还可以与#社交媒体平台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交流范围。
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发布校园活动的信息,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高校园文化的繁荣度。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与#学校、机构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开拓自己的视野。
总之,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沟通工具,为学校与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它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方便了学校管理和家校互动,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天一学院绵竹校区微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工具。
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扇沟通新时代的大门,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绵竹 可以通过 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