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的结果如何是怎么回事?科索沃战争的过程是什么

1998年2月,南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
1
【千问解读】
1998年2月,南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
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于是南斯拉夫政府军开始发动反攻并持续到9月。
随着战争的进行,难民背井离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这是一场人道灾难。
尽管国际社会进行了多番调解,但冲突还是在不断升级。
1999年1月8日,科索沃阿族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对南斯拉夫军队运输车队发动突然袭击并绑架了8名南军指战员。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就此问题与“科索沃解放军”进行了谈判。
1999年1月12日,“科索沃解放军”同意无条件释放8名南斯拉夫士兵。
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拉察克和佩特罗沃两个村庄搜捕杀害警察的凶手时与阿族武装分子发生激烈冲突,至少有15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1名欧安组织观察员受伤。
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成员称,他们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附近山谷中发现45具阿族平民尸体。
此事立即在国际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应。
对此,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17日发表声明,指责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散布谎言”。
1999年1月20日,北约开始针对科索沃危机的军事调动。
1999年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六国组成的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外长在伦敦发表声明,要求科索沃冲突各方于2月6日在法国开始举行谈判,并在7天内达成“允许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的协议”。
1999年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敦促南联盟科索沃冲突各方“积极、真诚和无条件地”参加和平谈判,为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创造条件。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克里斯托弗·罗伯特·希尔草拟的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但是双方都不接受方案中所提的要求,阿尔巴尼亚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
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
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
1999年2月14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把谈判达成协议的日期限定在2月20日中午12点。
1999年2月20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将谈判期限再延长3天,即谈判双方必须在巴黎时间23日15时之前达成和平协议。
1999年2月23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宣布,参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谈的南联盟塞阿两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一致,有关履行该协议的会议将于3月15日开始在法国举行。
1999年2月26日,南联盟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统一民主运动副主席希塞尼发表声明说,在法国朗布依埃参加科索沃和谈的阿族代表团两天前决定组成“科索沃临时政府”,并任命“科索沃解放军”发言人亚库普·克拉斯尼奇为“临时政府总理”。
1999年3月15日复会,阿尔巴尼亚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
1999年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于“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1999年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
1999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
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
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1999年5月7日出动B-2轰炸机、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1999年春,北约计划对南联盟发动40多次空袭行动。
出于政治考虑,美国不愿发动地面攻击。
1999年6月,授权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批准对南斯拉夫实施空袭以迫使南总统米洛舍维奇就范。
1999年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斯特普·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
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1999年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
1999年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
战争结果 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
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
“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
1999年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联盟轰炸。
“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
科索沃战争以塞尔维亚人的失败而告终。
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总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
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南联盟军民击落了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
影响 战略格局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但向多极过渡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美国恃强独霸仍力不从心 ;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联合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国际安全机制组织;国际法准则受到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严重践踏,但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潮流 。
军事理论 科索沃战争作战行动呈现战场空间扩大、持续时间压缩、人力密度减小、战略指导直接等新特点;以及突然性、集中火力、精确行动、联合作战等作战原则;要求军队战斗力战场感知力要强、作战指挥效率要高、战场生存力要强、后勤保障能力要强,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发展。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绝对空中优势,对弱势的南联盟进行打击,武力迫使其就范。
其作战样式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式交战,交战双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在战场上近距离交战,这在世界战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在作战过程中,北约主要采用三种战法:一是在距离战场上千公里处发射巡航导弹进行攻击;二是从美国本土或盟军基地出动隐形轰炸机,在电子干扰机的伴随支援下,深入战区,投射精确制导炸弹;三是在掌握战区制空权的前提下,使用有人驾驶作战飞机从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预定目标。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越级向导弹部队下达命令仅需1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作为弱势一方的南联盟在战争初期,利用山多洞多、地形复杂的地形优势,在全国修建了许多洞库和地下设施,在北约空袭前就将大部分飞机、坦克、导弹等重装备藏于地下,躲过了大规模空袭,达到保存主战装备和作战部队实力的目的。
虽然南联盟进行了积极的抗击,但却没有有效的反击手段。
随机文章解密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简介曹魏民屯的组织揭秘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关系,区块链技术缔造出来疯狂的比特币令人感到恐怖的鸟笼效应,心里被物品所控制的人类欲望布雷路怪兽吃人图片真相,与熊相似体型巨大(专家称是虚构生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葡萄牙和西班牙历史上是如何崛起的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衰落的
葡萄牙的南部和西南部都是大西洋的海岸。
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罗卡角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
西班牙同样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邻葡萄牙,东北部与法国和安道尔接壤。
南与非洲的摩洛哥隔海相望。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扮演重要角色,成为重要的海上强国。
全胜时代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签署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意图瓜分全世界。
在西方近代史上,葡萄牙是欧洲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
16世纪到18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
在欧洲各国中葡萄牙是殖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从1415年攻占北非到1999年澳门政权移交。
其殖民活动斤六百年,曾包括世界上53个国家和地区。
官方语言成为全球2.4亿人的母语和世界第八大语言。
西班牙在16世纪是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和全球性的日不落帝国。
葡萄牙殖民地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历史上长期被异族人统治,饱受入侵之苦的两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反抗,在反抗中实现统一并建立了现代民主国家。
在几乎整个16世纪两国垄断了欧洲的海外贸易和殖民地。
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和新大陆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两国,从而使这两个小国率先称霸世界。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葡萄牙的衰弱。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了端倪。
首先让他们富足起来的香料贸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葡萄牙并不出产用来交易的原料,同时也不想生产那些工艺品。
香料贸易的终点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卫普。
,香料贸易的成本成本也在逐渐加大,葡萄牙为了东方的战争需要花钱,为了维持和当地部落的贸易也需要花钱,而且航行到印度有很大的风险,死亡率极高。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
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
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
葡萄牙也曾做过努力,让国家适度从贸易中分离出来,交给一些公司去经营。
但是并没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
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
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这些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
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
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
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
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
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
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
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随机文章隋炀帝杨广:历史上曾是才华横溢的翩翩美男子秦始皇的陵墓里有活人埋在里面陪葬吗?美国拖挂式房车文化,美国人的享乐主义使得拖挂式房车文化兴起哥斯拉是怎么诞生的,巨大海龙摄入放射性废料变异而成/未证实生物进化的实质,十大进化最完美的动物(树袋熊/麝香/穿山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降将姜维是如何做到掌握蜀国军权的?是什么真相
”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
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唯独没有选择姜维。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诸葛亮就算再信任姜维,再赏识姜维,即便有民间传闻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依然改变不了姜维是魏国降将的事实,作为一位刚刚投降不久的将领,也没用多少实际的军功,即使诸葛亮愿意,后主及蜀汉群臣怎么可能放心把军权交给他呢?何况姜维在军中资历不足,如果给予军权,势必引起蜀汉老将的不满,而且诸葛亮也会被人认为任人唯亲,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姜维最终掌握蜀汉军权,并非因为诸葛亮,而是他自身的努力。
那么姜维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掌握蜀汉军权的呢? 死诸葛走生仲达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
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汉晋春秋 在正史中,姜维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是在诸葛亮病逝以后的断后途中,由于魏延拒绝断后,蜀汉军暴露在魏军追军之下,原本作为辅助断后的姜维,此时不得不承担了断后的任务,即将追上蜀汉军队,这时候是姜维想到了一个计策(演义中是诸葛亮遗计,正史是姜维自己想出的),让蜀汉军队得以全身而退,。
他让场仪将旗帜反向,鸣起战鼓,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司马懿害怕中计,主动撤退,不敢逼近蜀军,于是蜀军得安然无恙的撤退,从此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
实际上并非死诸葛走生仲达,是姜维妙计退宣王。
偏师入羌,郭淮破走 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
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
——志 回到成都以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但是很快,姜维的机会来了。
姜维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在汉中之战,在阵亡以后果断率领主力撤退,并且推举为主将,避免了魏军更大的损失,多次西征横扫羌胡,北原之战和阳遂之战,两次识破诸葛亮的计策(司马懿都差点中计了,被郭淮识破了)的魏国名将——郭淮。
姜维领军第一战,便是这个让诸葛亮都为之忌惮的郭淮,历史上并没有对这场战争的过程详细记载,但是我们依然从史书中看到了结果——偏师入羌,郭淮破走。
姜维因此升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蜀汉总兵力不过10万,既然三国志说的是偏师,证明兵力不会超过1万,而姜维以不到一万之偏师,居然能够深入魏境,打败魏国名将郭淮,可见其军事才能之强。
费袆制约下的偏师北伐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于一举。
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汉晋春秋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表面看来,姜维的军职进一步提升了,但是实际上,姜维么军权反而降低了。
因为费袆,是反对北伐的,费袆认为,我们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如丞相,丞相暂且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们呢?但是姜维认为就算这样也不能,还是坚持要北伐,费袆只好同意,但是,费袆每次允许姜维出征用的兵力不超过1万。
在费袆制约之下的偏师北伐,虽然取得过打败、接应胡王的小胜利,但对于魏国而言,只不过是式的骚扰袭击,自然也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但是姜维以不到1万的偏师,竟敢在魏国境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且也取得过一两次小胜利,已经很了不起了。
洮西大捷——姜维的巅峰 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
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
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三国志 费袆被刺杀以后,姜维终于能够率领蜀汉主力进行北伐了,兵力增加到数万的姜维取得了的胜利:降李简、斩徐质,取河关,破王经。
姜维最终取的了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姜维也因此功,被任命为大将军。
因此,姜维最终能够担任大将军,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是因为诸葛亮。
随机文章法国圣女百年不腐尸身,126年宛如活人详解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温度1000摄氏度以上(堪称地狱)苏联最具野心航天计划,研制可重复使用太空船对付美国东北虎吃掉十米巨蟒,巨蟒被老虎戏弄后杀掉(巨蟒吞噬老虎纯属谣言)涨潮海水颜色会变吗,海水可从蓝色变为绿色/能量可摧毁巨轮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