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三国影响最大的一人,他死后孙权再无雄心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与相会,提出要用江夏的夏口与樊口二地,向孙权交换了南郡的江北之地,消
【千问解读】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与相会,提出要用江夏的夏口与樊口二地,向孙权交换了南郡的江北之地,消息传到了南郡太守周瑜处,周瑜一下子急了,他一面命令各部坚守南郡各城,不许放一个刘备的人北渡,另一面立刻赶往京口,面见孙权。
周瑜向孙权表示,南郡很重要,我方坚决不能让出。
孙权说南郡是很重要,但还很强大,我们必须联合刘备才能对抗他啊!周瑜说曹操刚在赤壁吃了大败仗,可没那么快恢复,总得好几年才能顾得上我们,趁着这机会,我们应该立刻赶紧从南郡溯江而上,吞并益州的和汉中的啊。
我听说刘璋与张鲁已势成水火,连年攻战,刘璋手下诸将也拥兵自重,不服于他,总之,现在取益州,是天大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孙权还是迟疑:你的兵力还分一部分守南郡,哪里还够攻打益州啊! 周瑜说奋威将军孙瑜(孙权堂兄)手下还有一万多精锐的丹阳兵(注1),我与他联手,拿下益州不再活下。
拿下益州以后,可以让奋威将军留在益州镇守,与关中结盟,我再回来南郡,拿下襄阳。
到时候奋威将军与马超出秦川而攻曹操之西,我出襄阳而攻曹操之南,主公出淮南而攻曹操之东,则北方可图也! 孙权听了这话,相当激动。
周瑜这个计划不仅宏大,而且前景相当诱人!据孙权派到北方的间谍反馈,曹操现在已经在筹划讨伐张鲁和平定关中了,曹操打水战不行,但陆战那可是相当厉害,不仅有的并州铁骑,曹纯的虎豹骑,还有号称“天下名骑”的雇佣军,马超的西凉长矛兵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张鲁就更别提了,如果再被曹操一路向西抢先拿下长江上游的益州,那对我们可是大大的不妙。
于是孙权对这个战略计划大大赞许了一番,并让周瑜回江陵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另外一边孙权和孙瑜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
史书没有记载刘备对此事知不知情,很可能,刘备并不知道他正在经历他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如果周瑜的战略成功,那么刘备将被永远压缩在长江以南,从逐鹿天下的主角沦为吃瓜群众,一夜回到解放前。
除非刘备敢跟孙权周瑜翻脸,但很显然,刘备当时恐怕还没有这个实力和魄力,何况他身边还被孙权安插了一头超级母老虎,随时可以挟持人质闹事(注2),总之刘备当时处境相当不妙(注3),恐怕只能坐视周瑜取蜀。
而周瑜是很有可能成功的,溯江平蜀,前有,后有,周瑜都不比他们差,论水军实力还在他们之上。
而且从南郡通往益州的三峡水路,现在是张鲁、刘璋、庞羲以及巴郡少数民族各大势力犬牙交错的地带,只要善加安抚,自可轻松通过。
这就是江东周郎,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当初没人相信他能打败曹操,一个赤壁叫你闭嘴。
同样,如今谁拍胸脯说能抛开刘备独自抗曹平蜀孙权都要打个问号,唯有周瑜,他说行,就一定行!接下来他还要拿下襄阳,北伐中原,继续实现他那一个个雄才伟略,假以时日,他定会成为奠定全新统一王朝的最大功臣。
更重要的是,周瑜这年才36岁,前途无量! 然而,最吊轨的事情发生了,周瑜回程途中刚到巴丘,也就是长江与洞庭湖交接的湖南岳阳一带时,突然病逝。
十年前遇刺身亡,变成寡妇,如今也变成了寡妇,绝世红颜,最堪簿命,令人唏嘘。
而孙权听闻噩耗,痛不欲生,江东虽然人才济济,但大多数都是纯粹的武将或守成的文臣,真正文武兼备,雄才大略,,英气勃勃,能够助孙权推动统一大业的人,只有周瑜一个。
其他人,只是外交家,对于军事并不在行;则还需成长,且战略大局观也不如周瑜;其他人就更别提了,要么就太过保守,要么就根本无法,总之周瑜这一死,孙权的统一大业基本上就黄了,日后只好好能朝保全江东方向努力。
我前面曾说过孙权太像个商人,心中只讲利益不讲大义。
确实,东吴从来不像季汉与曹魏那样以大一统为己任,好像没有什么历史责任感,感觉就是一个来搅局的。
但我认为中国的大一统思想,其实孙权未必就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只可惜他活了七十岁,都没能找到一个像周瑜这样能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所以最后只能与江东大族合作,开发南方,聊以自慰了。
晚年的孙权大搞整肃,杀人如麻,最终却将东吴的大业托付给了的侄子,也许就是在诸葛恪的身上看到了周瑜和诸葛亮的影子吧,无论如何,赌一把吧,诸葛恪有雄心,有壮志,才气干略,朝臣中无人能及(注3),若能克服刚愎自用的缺点,或许能为死气沉沉的东吴带来生机。
总之,我相信周瑜的死亡应该和孙权没有关系,自古以来都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但哪里有大业方起就自毁干城的道理,所以,当南郡功曹将周瑜的灵柩护送回江东时,孙权亲自前往四百里外的芜湖迎接,抱棺大哭:“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另外一边,刘备和诸葛亮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不得不说,刘备的运气可真是太好,他想要徐州,原徐州牧就刚好死了,他想要荆州,原荆州刺史、刘琦就刚好死了,他想要南郡,南郡太守周瑜也死得刚刚好。
不用大打出手,不用焦头烂额,多少麻烦都能地烟消云散,整个世界一片清净。
而孙权虽没有了周瑜,但仍不想就此放弃,于是让江夏太守代领南郡太守,与接替周瑜的鲁肃共同镇守江陵。
但鲁肃劝孙权说这世上除了周瑜,没人能制得住刘备,干脆做个顺水人情,把荆州(江陵)借给刘备算啦!孙权考虑良久,终于一声长叹,算啦算啦算孤倒霉,只得把程普召回来继续担任江夏太守,鲁肃则带着周瑜的兵退回到巴丘,并分长沙北部数县为汉昌郡,让鲁肃担任汉昌太守(注4)。
另外,鲁肃还给刘备推荐了一个大才,那就是原南郡太守周瑜的功曹(组织部部长)庞统。
当初就给刘备推荐过庞统,但刘备没放在心上,接受南郡后仍没有提拔他,而只是给他多挂了一个的官职让他去基层锻炼,但庞统在县令的位置上干得很差,很快就被免官了。
当然,庞统不是干不好这个县令,而是根本不想处理这些无聊的基层政务,如果刘备再不重视他,他大不了跑去投靠孙权便是,前段时间他护送周瑜灵柩去江东,江东本地的士族都对他印象很好,认为他善于品评人物,是个相当出色的组织工作人才。
而就在这个时候,鲁肃突然写了一封信给刘备,极力向他推荐庞统,说他是个万里之才,做不了百里县令之事,至少也要给他安排个治中别驾来当当,才能展现他的水平啊。
所谓治中别驾就是一州的最高佐官,如果说州牧是一把手,别驾就是二把手,治中就是三把手。
另外诸葛亮也极力推荐庞统,刘备说大家既然都这么推荐庞统那就见见吧,结果一见果然是个大才,刘备很高兴,于是将庞统任命为治中,后来又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
刘备是这样想的,他迟早要去西取蜀地,这样一来荆州和益州都需要高级参谋人才,光诸葛亮一个可不够用,所以还是得感谢鲁肃啊,要是没有鲁肃,哪里有他刘备的帝业,总之,鲁肃对季汉政权的创立厥功至伟,至少不比他对东吴政权的贡献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艾劳会战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对历史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他在进行战术机动时向法军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随后却按兵不动达2天之久,致使本可能被优势俄军分割歼灭的内伊和贝尔纳多特两军成功逃逸。
制定的相应的反击计划可谓技高一筹,却因给贝尔纳多特的命令被俄军哥萨克骑兵缴获而功亏一篑,拿破仑被迫把兵力分散开来寻歼俄普军,为此后陷入被动埋下了伏笔。
由于兵力不足,拿破仑几乎输掉艾劳之战。
他本计划在艾劳打一场防御战,阻止俄军夺占艾劳,但实际却打成了进攻战。
8日早上的进攻全是法军发起的,他派奥热罗军实施攻击更令人匪夷所思:此时本尼格森尚有充足的后备军,因此奥热罗军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奥热罗军遭重创,意味着拿破仑在后来的战斗中再无预备队可用。
当然,如果拿破仑坐等本尼格森进攻,他也只能调奥热罗军抵御俄军。
也许他试图用一次主动进攻来达到防御战的目的。
本尼格森在重创奥热罗军后迅速发起反击是英明之举,如果对手是个庸将,他很可能得逞。
但拿破仑不愧为一代军事天才,他的反应既迅速又镇定,下令抢在奥热罗军被歼前发起勇敢的反冲锋,结果不仅稳住了战局,还将俄军主力—中央部队牢牢牵制住,为军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次战役中,达武再次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或者不客气的说,在艾劳,达武挽救了拿破仑的军事声誉。
有些评论认为,下午5时法军占领库茨奇坦后,拿破仑已胜利在望。
笔者认为,这与当时的实情不符。
拿破仑除8个近卫军步兵营外已无后备军,而本尼格森还有莱斯托克的普军充作预备队,并试图以它抵挡达武军的推进。
在拿破仑时代的战斗中,哪方剩下的可用于再战的兵力更多,哪方就应被视为胜方。
拿破仑已经竭尽了全力。
因此,晚上7时的本尼格森比下午5时的拿破仑更接近胜利的边缘。
但无论从人力还是决心而言,本尼格森都无力击败拿破仑。
因此,这场大屠杀落个以僵局终场。
由于俄军退出了战场,拿破仑得以以宣布取得了最终胜利。
随后,最终成为战场主人的法军以缪拉率领少数骑兵实施了象征性的追击,在埋葬了死者和疏散完伤员后,法军也匆忙撤离了战场。
关于这次战役的伤亡人数,且差异很大,但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俄军和法军分别死伤1.5万和2.5万人。
俄军另有2500人被俘,23门火炮被缴获。
法军也有约1200人被俘。
鉴于双方先后投入战场的兵力(法军8万,俄军7.3万),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角度看,这场大屠杀只不过是一次非决定性战役(但拿破仑在随后的弗里德兰战役中彻底击败对手)。
对于艾劳之战,内伊元帅战后巡平见戏场时的感叹为它下了最好的注脚和评价:“多惨烈的一场大屠杀啊。
但却无果而终!” 随机文章汉朝究尽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取士?武隆后坪天坑群的成因,我国唯一冲蚀形成的天坑(深300米)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从地球上看木星好吓人,温度3万度磁场是地球14倍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小冰河时期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明朝因此灭亡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
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
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
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
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
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了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这时发生了,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和后金军开战,更为不幸的是此战中的三个分战场上,明朝军队的数量都不如后金军,后金军以其机动性取得了每每数倍于明军的优势兵力,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崇祯即位以后灾情更是进入了谷底。
综合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随机文章古罗马皇帝卢修斯·维鲁斯简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牢骚效应,企业应对发泄情绪的员工宽容对待人被吸进龙卷风会怎样 ,99%的人当场死亡/就算不死也会被摔死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夜间,或因月球在晚上引潮力最大所致/无根据粒子束武器是什么武器,能让核弹失效或被摧毁/威力超出专家想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