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有多关心自己的孩子?不管多忙,教育都要亲力亲为

公元1367年的秋天,在的紧要关头,朱元璋牵着十三岁的儿子去祭天地。
在回来的路上,朱元璋突然对这个少年说:
【千问解读】
公元1367年的秋天,在的紧要关头,朱元璋牵着十三岁的儿子去祭天地。
在回来的路上,朱元璋突然对这个少年说:“汝知农之劳乎?”紧接着朱元璋耐心地给他阐述说:“所谓的农民就是从不离开田地,手里拿着锄头,没日没夜地干活,住的却是茅草屋,穿的是粗布衣服,粗茶淡饭,而我们的钱都是从他们这里出来的。
今天我告诉你这些就是叫你知道要懂得民间疾苦。
”《纪事本末》。
也是这一年,朱元璋让朱标回乡扫墓,朱元璋特意嘱咐他要体察民情:“商高宗旧劳于外,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宴安。
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山野,其因道途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
”《明史》 对儿子们的教育,无论朱元璋有多忙,都亲力亲为,,随时告诫他们不要忘本,要居安思危。
此外,朱元璋对于子孙骄奢风气和历代亡国均给予了强烈谴责“居高位者勿骄,处佚乐者勿侈。
骄者善言不入,而过不闻。
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如此者,未有不亡。
”他甚至决绝认为,如果子孙教育不好,再大的家业也不会流传多远。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单靠他一人教育是忙不过来的,为此,朱元璋给他们挑选了一流教师进行教育。
他对颠中侍御史郭渊友说:“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
”特意“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伴读。
”他亲自参与检验学业水平,借古喻今,对孩子们加以训诫。
有一次,“太祖御文楼,太子侍侧,因问‘近与儒臣讲说经史何事?’对曰:‘昨讲汉书七国叛事’。
遂问:‘此曲直孰在?’……”《明实录附录•太祖宝训》 还有一次,朱元璋询问皇太子学业,最近在读什么书?回答说:“昨看书至商周之际。
”朱元璋接过话头说,看书要知道古人为君之道的错与对,最后告诫说:“君道以事天爱民为重,其本在敬耳。
”不光如此,有一天朱元璋退朝,看到皇子们围在身旁,指着宫中空地说:“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
”《典故纪闻》本来可以盖一些游玩设施,却因为不忍动用大量劳力作罢,让内廷人员种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不折腾老百姓的良苦心地。
在朱元璋看来最宝贵的是他花了六年时间,七易其稿的《皇明祖训》,在他看来,这是能保护大明王朝的看家法宝。
早在洪武二年(1373年)在政治初步运行后,就投入了大量精力组织编纂《皇明祖训》。
并严肃告诫: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絮絮叨叨地告诫子孙后代该如何做,在长于妇人之手的儿孙们,如何能够不成为纨绔子弟,是他最焦灼的一件事情。
除了对儿子们的亲自训诫外,他经常是以身作则的勤苦工作。
比如在其执政中期的某一周,内外上交的奏疏多达一千六百六十件,涉及三千三百多件政务需要处理。
平均每天要处理两百多件报告,四百多件事,对此他曾说“朕夙兴视朝,日高始退……恒默坐审思,有未当者,虽中夜不寐,筹虑得当,然后就寝。
”《实录》 在他给儿孙们的《皇明祖训》中颇为自信地说:“朕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
”就是告诫这些孩子,要懂基层,能吃苦,才能通透。
朱元璋对功臣、对朋友到后期翻脸无情,痛下杀手,对子孙却慈爱有加。
对此《皇明祖训》明确记载:“凡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
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
” 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够,又在此后规定:“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斩。
”甚至从“如何行政“、“如何执法” 的大章法到“如何安排日常起居”“如何管理后宫”等微末细节。
甚至他的思维里隐藏着一些至今不能理解的想法“凡宫中遇有疾病,不许唤医入内,止是说症取药。
”在他的心血之作《皇明祖训》中已经显现出他担心日后子孙不睦,互相残杀的隐忧。
在二十六个儿子中,长子朱标是太子,其余的二十五个如狼似虎的兄弟如何管理让朱元璋。
他甚至以哄小孩子的口气告诉他们说:“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于天子。
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
”就是说,做皇帝是苦差事,做王爷吃喝不尽,还不用多操心。
生怕说得没有力度,朱元璋又拿出警告说:“凡古王侯,妄窥大位者,无不自取灭亡,或连及朝廷俱废。
盖王与天子本是至亲或因自不守分,或因奸人异谋,自家不和,外人觊觎。
”最后被一窝端。
总之,朱元璋除了让儿孙们懂得吃苦学习外,就是要以这套家法贯穿整个大明王朝,如此必能长治久安。
为此朱元璋为儿孙们操碎了心,在其生前,该做的都做了,甚至不该做的也都做了,这个操心的老祖父成了整个大明最苦心的人。
然而遗憾的是,在其死后,他的儿子公开推翻他的既定方针,至于他更担心的儿孙们不学无术,在中后期更是出现了数位“奇葩皇帝”,让朱元璋的《皇明祖训》蒙上了厚厚灰尘,无人打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成都市有多少个职业学校,成都有多少职业学院
这些学校分布在全市23个区县,形成了覆盖全域的职业教育网络体系。
其中公办职业学校占比约60%,民办职业学校占比40%,呈现出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成都市职业学校主要类型成都市的职业学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中等专业学校(中专)约35所,职业高中约25所,技工学校约15所,高等职业院校约10所。
从专业设置来看,涵盖了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现代服务、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十多个专业大类,其中信息技术类和现代服务类专业占比最高,这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数字经济示范区的定位高度契合。
成都重点职业学校推荐在众多职业学校中,有几所办学实力突出的代表院校: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全国享有盛誉;成都市技师学院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四川省旅游学校是国家旅游局直属的重点旅游职业学校,为四川旅游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这些学校的具体招生信息可在线咨询获取。
成都职业学校区域分布特点从地域分布来看,成都市的职业学校呈现"中心集聚、外围扩散"的特点。
主城区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集中了约30所优质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
而新兴城区如天府新区、高新区则分布着多所新建的职业学校,这些学校硬件设施先进,专业设置更具现代特色。
郊区市县如双流、郫都等地的职业学校则更侧重服务当地产业发展需求。
成都职业学校招生政策解读成都职业学校的招生主要分为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两个批次。
招生对象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在职人员。
录取方式有中考统招、自主招生、单招等多种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还开设了"3+2"中高职衔接班,为学生提供升学通道。
具体各校招生政策可在线咨询了解详情。
成都职业学校就业前景分析近年来,成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部分紧缺专业如大数据应用、新能源汽车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这得益于成都市快速发展的产业经济,特别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
同时,成都市政府还推出了"技能成都"行动计划,为职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选择成都职业学校的建议对于有意报考成都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要关注学校的办学资质和教学质量,优先选择教育部门评定的重点职业学校;其次要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再次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生活配套;最后要了解学校的校企合作资源和就业保障措施。
可以通过参加校园开放日或在线咨询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成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展望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成都职业教育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几年,成都市将重点建设10所高水平职业院校,培育30个骨干专业群,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同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发展也将成为改革重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成长通道。
可以预见,成都职业学校将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5年高考人数统计!各省高考有多少人 最新整理
一、2025年高考人数统计但目前仅有部分地区官方公布2025年高考人数报名人数,本文就带来已经公布人数省份的高考人数统计,在其余地区公布高考报名人数后,本文也会及时更新,大家可以收藏关注本文,及时了解最新的消息。
1. 广东省阳江市:报名人数约2.2万,较2024年增加超1100人。
云浮市云安区:约1600人参加高考。
佛山市:考生超7万,其中“3+证书”考试(春季高考)报名人数增至1.5万。
广州市:约6.25万人参加英语听说考试,较2024年增加超5700人;黄埔区夏季高考报名4318人。
高州市:总报名人数13140人,其中物理类考生8664人,历史类考生4476人。
兴宁市:6636人报考,较去年减少275人。
广东省作为高考大省,2024年报名人数已达76.87万,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万。
2. 甘肃省2025年甘肃省高考报名人数为232379人。
考场编排采用“卷动人不动”方式,共设6769个考场。
3. 湖北省潜江市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为6899人,其中应届生6554人,往届生364人。
4. 内蒙古乌海市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为4410人,其中海勃湾区3280人,乌达区1006人,海南区124人。
5. 海南省海南省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为75141人,较去年增加1045人。
其中应届生69768人,往届生4294人,中职及其他毕业生1079人。
二、2024年高考人数统计1、海南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74096人,比2023年增加4027人。
2、江西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64.21万名,6月统考实际考生人数55.26万名。
3、甘肃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226439名,实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人数为176800名。
4、湖南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72.7万人,比2023年增加4.3万人,实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人数54.1万人。
5、湖北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52.5万人。
6、广西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69.7万人,实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人数38.9万人。
7、宁夏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7.3万人。
8、辽宁2024年实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人数19.7万人。
9、新疆2024年全区高考报名总人数为23.26万人。
10、河南2024年高考统考报名人数136万人。
商丘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84522人济源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0063名信阳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07382人濮阳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51121人,6月份实际参加统考共44259人三门峡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9299人,全市实际参加高考人数为17433人11、江苏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47.7万人。
无锡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24839人南通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2.6万余人徐州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47057名泰州市: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5657人,实际参考人数4722人12、浙江2024年高考全省共39.6万考生。
13、黑龙江2024年高考19.2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14、吉林2024年高考考生共130105人15、安徽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65.4万人,实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人数49.5万人。
16、贵州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47.25万人,报名参加统考人数为31.44万人。
17、福建2024年全省共24.2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18、四川2024年全省59.54万名考生奔赴高考考场。
19、重庆2024年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20.3万人。
20、广东2024年全省普通高考应考考生约76.8万人,实考72.1万人。
21、青海2024年青海省高考报名总人数为6.56万人(含单考单招),参加全国统考人数为5.21万人22、北京2024年北京市报名参加高考考生共计6.72万人。
23、内蒙古2024年全区参加统一高考的人数为16.3万人。
24、上海2024年约5.4万名考生参加高考。
25、河北2024年河北省有67.4万考生参加高考。
26、山西山西省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35.38万人,实际参考人数为30.54万人。
27、云南2024年云南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9.5万人。
28、陕西2024年全省有超过27万考生参加高考。
三、2024年高考人数统计表为了方便考生对比,本文也整理出2024年全国高考人数统计表,供大家参考。
2024高考人数统计全国各省一览表:地区报名人数实际参考人数海南74096-江西64.21万55.26万甘肃226439176800湖南72.7万54.1万湖北52.5万-广西69.7万38.9万宁夏超过7.3万-辽宁-19.7万新疆233700-浙江-39.6万黑龙江-19.2万吉林-130105江苏47.7万-安徽65.4万49.5万贵州47.25万31.44万福建-24.2万四川-59.54万重庆-20.3万广东-72.1万河南136万-青海6.56万5.21万北京-6.72万内蒙古-16.3万上海-5.4万河北-67.4万山西35.38万30.54万云南39.5万-陕西-超2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