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御医都是在宫里治病的 他们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有了病就要想办法治疗,医生也就由
【千问解读】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有了病就要想办法治疗,医生也就由此而诞生。
也是人,当然也会生病,只是基于身份地位特殊,从古到今享受与普通平民百姓完全不一样的医疗待遇。
太医,即封建时代的宫廷医生,也称御医。
御医、太医均本为官名,太医出现较早,秦设太医令、丞,掌宫廷医事,其下有侍医,其余宫廷医生统称太医;御医是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最早见于《》。
后来二者都演变为宫廷医生的代称。
御医流派,即以历代宫廷御医为群体的中医学流派。
中国帝制几千年,太医院制度更是伴随帝制由来已久。
虽然各个朝代名称有所不同,但是实际工作性质却是一样的。
时,当时已经有了供奉皇帝差遣的医师,并且分上士和下士。
专门掌管皇家医院的事务。
时开始设置太医令。
时,延续前朝设置,并且还细分出给百官治病,也就是“太常”的太医令,给宫廷治病“少府”的太医令。
时代沿用旧制。
隋唐时,设置了太医署,当时,主持这个部门的官员称之为太医署令。
时,改成医官院。
金代则正式更名为太医院。
主管官员称“提点”。
元明清都沿用太医院名称,一直到末年。
历史上医生品阶最高者当推太医院院使许绅,其被封为、,官居一品。
然而许绅的高官源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宫变,几位宫女用绳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气绝昏倒,此时许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
”受到了嘉靖帝高规格的奖赏。
而后其作为院使,却因用药而惊悸至死,可见御医群体社会地位之低下。
历史上医生的悲剧几乎都发生在御医身上,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御医们的性命在他们服务的对象指掌之间,不说诊治略有差池,就是应对稍有不慎都可能获罪。
如战国时文挚以情志法(激怒)治而被生烹,三国时因见疑于而丧命,太医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枣过多致病而杀身。
其余,历代帝后驾崩,除非遗诏中有不须加罪之语,否则无论御医诊治是否有过均被处置是一种惯例。
因为清朝距今时间更近,史料更加详尽,通过这些,可以从清朝太医院一窥古代太医院的运作,以及它的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
清朝,属于外族入主中原,正统性一直被人数庞大的所质疑。
清朝初期,政局不稳,统治者为了更好维护稳定,只能依靠自己民族的官员。
所以,太医院中满汉官员之间不平等很严重。
不仅表现在品级差距,还表现在主管官员一直以满人为主。
年间,全国政局已经逐渐稳定,康熙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提出“满汉一体”的主张,将太医院官员体制变成满汉官员共同执掌。
不过,年间,重新设置满人为太医院最高的长官。
直到乾隆五十八年才撤销,从此之后,太医院各级官员统统变为汉人担任。
虽然偶尔也有满人充任,那也没有为了监督汉族官员而专设的作用了。
太医院的“院长”主官称为“院使”。
他是太医院中行政和业务的主管。
同时又设置“副院长”两名。
称为左、右院判。
下面设置御医,吏目十到十五人。
再下,则又有低级办事人员、书记员(称为食粮医生),药剂师(切造医生)等四十到六十多人。
太医院的官员品级,历朝都有差异。
清朝时,“院长”级别的“院使”为正五品,“副院长”级别的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为正八品,办事人员一般为从九品。
清朝正五品俸禄为一年2400两纹银,有人算过,相当于现在46万人民币。
这个收入应该不算低了。
清朝初年的太医院沿用时留下来的体制。
有大小方脉、伤寒、妇人、针灸、正骨等等十一科。
年间,有人提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便废止了针灸科。
现在看来,理由多少有些滑稽,常识判断,皇帝健康应该远胜于纲常礼法,难道觉得浑身针刺带来的不庄重,有损皇帝威严更甚于治病救人?当然也有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害怕包藏祸心的御医暗中用针刺火灸暗害,也未可知。
太医院各级官员,平时都要轮流值班,在宫里的称为“宫直”,在外廷的称为“六直”。
为了便于这些太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御医们更好服务于皇帝,皇宫以及皇家林园都设有专门公所,以供医生休息陪侍。
从前,紫禁城都有这样的公所。
太医院医生培训和选拔一直以来就很严格。
分内外两种。
称为内教习和外教习。
内教习是太医院选派学问深厚,专业突出的医生对中的学医者进行培训。
而外教习则是选择普通平民或者御医子弟中的学医者,进行选拔和培训。
外教习非常严格,必须经过重重考试,才能进入其中学习。
另外,即使已经成为御医,甚至升为院判、院使,除了皇帝特许,否则每六年都要经过一次大考。
而这大考的目的就是依照成绩,分别列出等级,最后决定去留。
太医院中的官员升迁,一般是按照品级来进行的。
例如,“院长”级别的院使出缺,那么依照规定则由“副院长”级的左院判补上。
左院判出缺,那么就由同是“副院长”级的右院判替补。
右院判出缺,由御医升补。
以此类推。
太医院的医生除了每天的伺候皇帝以及内廷,还有临时和固定任务。
有时候,还有奉旨临时委派的任务。
比如某个王爷,或者大臣、公主有病在身,则需要派人及时应诊。
而礼部、兵部会试和顺天府乡试,进场值班;的监狱中的犯人治病,则属于固定任务。
这是绝不容许推脱的。
御医作出诊断,就要下药,而御药房则成为太医院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机构。
它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内廷中采办、储存、配制各种药膏。
御药房分东西两处。
西药房由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和御医、吏目分班轮流值守。
东药房归御医、吏目以及医士值守。
因为这些药膏都要进入皇帝的口中,安全就显得分外重要。
凡是宫中传唤太医院中值班的医生入宫看病,都由药房太监带领。
诊断结束,必须与太监一同药房合药。
并且将药方和名字记录封存。
随后还要开列出这个方子的药性以及治疗的方法,医生、太监还要在年月日下署上名字,最后送到皇帝处批阅。
最后登记入册,由太监收好,已备查考。
煎制药品,太医院派员与太监要一起监视。
煎制时,必须多煎一份,两服合成一服。
煎好后,分别倒入两杯,一杯由主治医生先尝,再由院判、太监依次尝过。
另一杯才被允许皇帝服用。
如果配制中,不依照原来的处方,或者没有开列药名、分量,甚而有错漏的,一律按照“大不敬”论处。
“大不敬”罪在古代“十条重罪”中的一条,是相当严重的指控,轻者枭首、弃市,重者腰斩、凌迟。
所以,正是基于此,御药房一向成为内廷禁地,防范极为严格,轻易不得私入。
乾隆年间,调制药物开始由太监负责,医官才不再继续制药。
到了清朝后期,太医院管理日渐松弛,末年,朝廷成立“新医学馆”,太医院退出历史的舞台。
不过,太医院虽然消失,但是保障政治领袖的医疗体系却依旧存在。
不管东方或者西方,据说现在更加严密和繁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春分古诗词十二首推荐 每一首都春意盎然
春分这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面也非常重要,所以古人对春分节气也十分的看重,很多诗人也写了很多这个关于春分的诗词了,下面我们盘点了十二首,我们来一起赏析看看,每一首都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哦。
1、《春分》汉-司马相如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2、《春分日》五代宋初-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3、《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五代宋初-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4、《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5、《踏莎行》宋-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6、《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宋-崔融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7、《七绝·苏醒》宋代-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8、《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唐-武元衡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9、《蝶恋花》宋-葛胜仲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
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
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
剩看走笔挥风雨。
10、《同子隆次公小饮》宋-袁说友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门外艳阳天。
奚为有客携壶至,又以闲人到酒边。
山路试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烟。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觉心情胜去年。
11、《少年游》宋-杜安世小楼归燕又黄昏。
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
任薄幸,一从君。
12、《画堂春·溪边风物已春分》宋-仲并溪边风物已春分。
画堂烟雨黄昏。
水沉一缕袅炉薰。
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
丞相休嗔。
2025年成都职高价格 成都职高招生简章
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职高作为他们未来发展的起点。
在此背景下,了解职高的学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2025年成都职高的价格,帮助大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学费整体趋势近年来,成都职高的学费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根据网络信息,2025年的职高学费普遍在8000元到15000元之间,具体金额取决于学校的知名度和专业设置。
有些知名学校可能会收取更高的费用,而一些普通学校则相对便宜。
整体来看,价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上。
专业选择对价格的影响在成都的职高中,不同专业的学费差异较大。
技术类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往往学费较高,可能达到12000元以上。
这是因为这些专业的教学设备和师资要求更高。
而一些传统的手工业类专业,如烹饪、机械等,学费则相对低一些,通常在8000元至10000元之间。
因此,选择专业时需考虑到自身的兴趣和未来的就业市场。
其他费用的考虑除了学费,2025年成都职高的学生还需考虑其他费用,如教材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
教材费一般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住宿费根据不同学校的条件,通常在2000元到5000元不等。
生活费则因个人消费习惯而异,通常每月需要1000元到2000元。
这些额外费用也应在预算中提前规划。
奖学金与助学金政策为了鼓励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许多职高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
根据网络资料,2025年成都的一些学校为成绩优异的学生设立了奖学金,金额通常在2000元到5000元不等。
此外,符合条件的家庭也可以申请助学金,这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因此,了解并利用这些政策非常重要。
性价比的考虑在选择职高时,性价比是一个关键因素。
虽然一些高价学校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就业机会,但也不应忽视那些性价比高的普通学校。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资料,这可以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