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外族将领契苾何力,他有哪些传奇的故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5 点击数:
简介:说到契苾何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说到的契苾何力大家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感觉这个人的名字不像是的人啊,那么他究

【千问解读】

说到契苾何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说到的契苾何力大家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感觉这个人的名字不像是的人啊,那么他究竟是谁呢?其实他是唐朝的一位名将了,而且他非常的给力,那么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契苾何力是铁勒族人,契苾是其部落的名称,何力是他的名字。

他的祖父是部落的首领,其父亲被封为莫贺咄特勒。

贞观六年(632年),契苾何力率一千余人归附大唐帝国。

契苾何力为人勇敢坚强,唐太宗十分欣赏,把他提拔为左领军将军。

在初唐外族将领中,阿史那社尔与契苾何力可谓是双星辉映。

下面,我来细说一下契苾何力的传奇故事。

1.吐谷浑之战千里跃进突伦川 贞观九年(635年),率六路大军征讨吐谷浑,契苾何力率自己部落参战。

吐谷浑的伏允可汗战败逃往西域的突伦川,打算投奔于阗。

契苾何力马上准备兵进突伦川,兵团指挥官薛万均认为李靖主力大军尚未赶到,前往突伦川之路,是荒茫无人的图伦碛(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源极缺,孤军深入危险极大,不宜轻率出击。

契苾何力反驳道:“现在敌人没有城郭,随水草而迁徒,如果不趁他们聚集在一起时发动进攻消灭他们,一旦四散逃去,就没有办法端了他们的老巢。

”于是率一千名精锐骑兵,直奔突伦川。

这一路行进,确是非常的凶险,在最缺水的时候,只能以刀刺马,生饮其血,就这样,契苾何力率领勇士们抵达突伦川。

在契苾何力、薛万均、薛万彻的穷追猛打下,伏允可汗最终,身首异处。

2.部落叛乱身陷囹圄矢志不改 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诏令契苾何力前往凉州看望母亲与弟弟,并安抚其部众。

当契苾何力到达凉州时,却遭遇部落兵变,部落酋长们胁迫契苾何力的母亲与弟弟(时任贺兰都督)向薛延陀投降。

契苾何力对族人说:“皇上对我们恩重如山,怎么能叛变呢?”他的部属回答道:“太夫人与都督都已经到薛延陀国了,你怎么不去呢?” 契苾何力义正辞严地说:“有我弟弟在那儿侍侯母亲就可以了,我决意为大唐帝国效命,不能跟你们去。

”叛军,把契苾何力逮捕,强行押解到薛延陀汗国。

在真珠可汗夷男的御帐中,契苾何力坚决不投降。

他拔出佩刀,高声大呼道:“大唐烈士岂能在此贼帐之中受辱?我的忠心,天地日月可鉴!”说罢挥刀往脸旁一划,竟然将自己的割了下来。

此时唐太宗接到报告,说契苾何力叛逃到了薛延陀。

不相信契苾何力会叛变,他说:“契苾何力,,他是不会背叛的。

”薛延陀使者到达长安之后,唐太宗细细询问契苾何力的情况,得知契苾何力自割左耳,义不受辱的英雄壮举,不禁感动得。

在大唐政府的干涉下,契苾何力历经后,终于返回大唐帝国。

为了表彰契苾何力的忠义,唐太宗将他提拔为右骁卫大将军。

3.东征高丽屡立战功 契苾何力多次参加东征高丽之战,立下赫赫战功。

贞观十九年,第一次远征高丽之战,契苾何力差点丢了性命。

他率领八百名骁勇骑兵冲锋陷阵,当时高丽有一勇士上前迎战,此人名唤高突勃,跨马挺枪,把契苾何力挑落马下,刺成重伤。

契苾何力果然骁勇,他撕下一角战袍,裹创再战,竟击败高丽军队,追击数十里,歼灭一千余人。

后来,刺伤契苾何力的高丽勇士高突勃被俘,唐太宗让人将他捆绑起来,交给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的伤势非常重,唐太宗亲自给他敷药,并且给了他复仇的机会。

契苾何力却表现出大将风度与武士风范,他说道:“犬马尚且知道报效主人,更何况是人呢?他为了自己的主公,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冒着刀枪箭矢,与我搏杀并刺伤了我,可称得上是忠勇之士。

我与他之间本来就不认识,也谈不上有什么怨仇,只是各为其主罢了,还是放了他吧。

” 因为这番话,唐太宗特赦高突勃。

这便是英雄人物的磊落胸襟。

唐太宗去世后,继位,契苾何力又多次参加征讨高丽的战争。

龙朔元年(661年),契苾何力出任辽东道行军总管,与共同远征高丽。

契苾何力兵出辽东,在鸭绿江边遇到顽强的抵抗。

直到九月底,天气开始变冷,寒潮席卷而至,气温骤降,鸭绿江水冻为冰,流为之断,竟然凝冻成一条可以踏过的冰路。

契苾何力果断下令诸将士,顶着风寒,踏冰而行,穿越鸭绿江。

失去天然屏障的高丽军队瞬间崩溃,唐军奋力追击,掩杀数十里,高丽士兵阵亡人数多达三万人。

然而,正当契苾何力的大军时,朝廷忽然下达一份令人莫名其妙的诏令,要求他班师回朝。

史书没有记载唐高宗要求辽东兵团撤退的原因,但从当时的情况推断,应该是担心补给的问题。

此时不仅要运送粮食,而且还要输送冬衣,运输量极为巨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衣、粮的问题,契苾何力兵团绝对无法在日益严寒的朝鲜半岛上坚持很久。

公元666年,高丽爆发内乱,为唐王朝屡建勋功的铁勒名将契苾何力被任命为辽东抚大使,率军进讨高丽。

次年,唐高宗以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郝处俊、契苾何力、庞同善等为副大总管,发动对高丽的最后一战。

这场战争持续到公元668年,在围攻平壤城的战斗中,契苾何力是最先杀到平壤城下的唐军将领,为消灭高丽立下。

战后,契苾何力授镇军大将军、封凉国公。

高丽战争是唐初最艰难的战争之一,从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至是年(668年),前后历时二十三年之久,而契苾何力是为数不多全程参与高丽战事的大唐将领之一。

4.南征北战功勋无数 契苾何力几乎参加贞观时代以来的所有战争,除了上述的吐谷浑之战、高丽之战外,他参加的战争还很多,由于篇幅所限,仅列于下: 贞观十四年(640年),以葱山道副大总管身份,参加高昌之战,灭掉高昌。

贞观二十年(646年),参加北伐薛延陀之战,薛延陀汗国灭亡。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昆丘道行军副大总管,会同阿史那社尔发动之战,俘龟兹王。

永徽二年(651年),以弓月道行军总管身份,讨伐,生擒处月部落首领朱邪孤注。

龙朔元年(661年),平定铁勒九姓之乱。

仪凤元年(676年),在他临死前一年,还被拉去讨伐。

作为番将,契苾何力对大唐,为大唐帝国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一生戎马,经历的战斗无数。

为报唐太宗知遇之恩,在唐太宗去世,契苾何力打算自杀殉主(同样打算殉主的还有阿史那社尔)。

然而,唐太宗知道胡人有自杀殉主的传统,在临死之前已留下遗言,不准许他们自杀殉葬,这也是文明的体现。

从此之后,契苾何力更加忘我地为大唐帝国而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大唐帝国将星闪耀,但是现在对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很了解的人并不多,我们不要忘了,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度。

中国伟大的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胡族将领曾为大唐盛世立下的功勋,后人还是应该记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为何没能一统天下,外族势力创建的国家(政治原因)

外族势力创建的国家。

相信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刘备,刘备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是属于一个比较特色的人物形象了。

在历史当中是拥有着很多有关刘备的记载。

刘备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主要的原因是拥有三方面的分别,是政治原因,经济原因以及军事原因。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如果想要统一天下是不可能的,几乎为零,而且蜀汉是属于外族势力创建的国家。

政治原因刘备之所以没有能够统一天下,是因为当时蜀汉的同志依然是延续着旧制度,而这些都是淘汰的制度,因为楚汉根本不能够与时俱进,历史才会选择淘汰。

蜀汉本身是属于一个氏族地主阶级所创建的国家因为局限性也是比较大,导致没有办法去适应一个历史时期,会被历史所淘汰,这是属于一个外族势力所创建的国家。

经济原因蜀汉是以汉中,四川为经地区,中间的经济趋势可以养活整个地方的政权,以汉川当前的劣势,经济区显然是没有办法扩张的。

从经济实力方面来看,将汉川作为根据地是没有办法达到统一天下的效果。

诸葛亮就会做出一个不同的战略规划,如果可以占据了三个经济特区,可以统一天下,但是蜀汉自始以来都没有办法成功。

军事原因当时的汉朝十三洲曹操一个人已经霸占了9个、孙权霸占了2个、而刘备仅只有1个,从这个方面来看显然是没有太多优势的,在人口这一方面是极度缺乏,再加上很多战争中没有取胜,对于刘备来说是雪上加霜。

刘备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是没有太好的地位,也面临着不同的结果。

清代前期蒙古族重要将领:博尔济吉特·策棱的生平简介

博尔济吉特·策棱(1672年-1750年),前期重要将领。

博尔济吉特氏,嫡裔,蒙古喀尔喀部人,喀尔喀台吉。

三十一年(1692年),其祖父丹律携他从居住地塔米尔投归,康熙帝授策棱为轻骑都尉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将其属部划入察哈尔镶黄旗。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指婚皇十女,授和硕额驸,并赐贝子品级。

后奉命回驻塔米尔旧地,击败入侵的准噶尔兵。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从傅尔丹多次击败准噶尔兵,授札萨克。

元年(1723年)特诏封多罗郡王。

雍正二年(1724年)驻守阿尔泰,授副将军。

雍正五年(1727年)偕内大臣斯格等赴楚库河与俄罗斯使节萨瓦立石定界签订《》;雍正九年(1731年)大败准噶尔军获鄂登楚勒大捷,晋封为和硕亲王,赐银万两,并授喀尔喀大札萨克。

雍正十年(1732年)光显寺大捷,赐号"超勇",晋封固伦额驸。

清廷从土谢图汗部分出19旗赐予他,统称赛音诺颜部。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定边左副将军进驻科布多。

元年(1736年)驻兵乌里雅苏台。

乾隆十五年(1750年)去世,终年78岁,襄,入祀京师贤良祠。

从雍正十一年(1746年)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棱一直驻防漠北,对北方边境的安宁,起着重要作用。

策棱是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喀尔喀部人。

他的曾祖父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十八世孙图蒙肯,号班珠尔,对黄教的复兴作用很大,西藏达赖喇嘛非常重视他,赐号为赛音诺颜。

他的第八子丹津生纳木扎勒,策棱就是纳木扎勒的儿子。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丹津的妻子格楚勒哈屯携带着策棱及其弟弟恭格喇布坦从塔密尔入朝归顺,康熙帝授予策棱三等阿达哈哈番的职位,在京师为其赐予住宅,下令将他带入内廷教养。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为策棱指婚和硕纯悫公主,授和硕额驸。

不久赐予贝子品级,康熙帝下诏令策棱回归塔密尔放牧。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帝命策棱前往推河从军,从北路出军防御策妄阿拉布坦。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出击准噶尔部,策棱跟从振武将军傅尔丹从布拉罕出军,一直到达格尔额尔格,多次击破准噶尔的军队,擒获准噶尔宰桑贝坤等一百多人,俘获与斩首甚众。

在乌兰呼济尔大战准噶尔军,烧毁了准噶尔的军粮。

大军回师的过程中,在半路遇到了准噶尔的援兵,再次击败了准噶尔军,因功被封为札萨克。

策棱常年生长在漠北,而且多年从军,对当地的山川地理十分熟悉。

对喀尔喀部多次为准噶尔部欺凌的事非常愤怒,暗地里训练军队,培养猛士数千,归附于帐下作为自己的亲兵。

又因为准噶尔军擅长突袭作战而喀尔喀的军队军纪不规范,每次外出游猎都在当地停止驻军,都会以军法规范自己的军队,而且都是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自此,赛音诺颜的军队强大起来,称雄漠北。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特诏进封策棱为多罗郡王。

雍正二年(1724年),策棱亲自入朝觐见雍正帝,雍正帝命策棱和同族亲王丹津多尔济一起进驻阿尔泰,而且授予他副将军之职,下诏策棱可以用正黄旗的仪仗。

雍正五年(1727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派萨瓦伯爵来华谈判中俄中段边界划定问题,雍正帝先命国舅隆科多为中国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与萨瓦会谈。

在谈判过程中,朝中有人检举隆科多私抄玉碟底本,雍正帝下令将隆科多逮办,命策棱继隆科多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策棱和内大臣四格等人一起赴楚库河,与俄罗斯帝国使臣萨瓦勘定边界、竖立界碑。

完成这项任务后,策棱竟然陈兵边境鸣炮,朝廷因此事治策棱削爵之罪,雍正帝下令改为罚俸。

雍正九年(1731年),策棱跟从靖边大将军、顺承郡王锡保出师征讨噶尔丹策零,通过侦查得知准噶尔军自和通呼尔哈诺尔窥伺清朝的图垒、茂海、奎素诸部,策棱与翁牛特部贝子罗卜藏等人分兵将准噶尔军击退。

准噶尔部的首领大策凌敦多布、小策凌敦多布等人,都是噶尔丹策零的同族,与噶尔丹策零沆瀣一气。

噶尔丹策零派遣大策凌敦多布率领三万大军入侵喀尔喀蒙古诸部。

噶尔丹策零听说锡保驻扎在察罕寿尔,振武将军傅尔丹驻军在科布多,于是派遣大将海伦曼济等率领六千人取道阿尔泰向东进军,分兵袭扰克鲁伦及鄂尔海喀喇乌苏,留下剩余的部众驻扎在苏克阿勒达呼作为自己的援军。

策棱与丹津多尔济分兵迎击噶尔丹策零,到达鄂登楚勒之后,策棱派遣台吉巴海率领六百人进入准噶尔军,引诱他们出来追击,然后策棱设下伏兵突袭,斩杀准噶尔军的大将,准噶尔剩余的部众全都溃散,大策凌敦多布和海伦曼济等都逃走。

策棱因功被雍正帝下诏进封为和硕亲王,赏赐白金一万两。

不久清廷又授予策棱喀尔喀大札萨克的职务。

雍正十年(1732年)六月,噶尔丹策零派遣小策凌敦多布率领三万人自奇兰进发至额尔德毕喇色钦,策棱与将军塔尔岱青一起到达本博图山。

还没有到,准噶尔的军队就侵扰了克尔森齐老,又分兵侵袭塔密尔,策棱的两个儿子和所部牲畜都被准噶尔所掠去。

策棱前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侍郎绰尔铎护送粮饷到达,对策棱说:"王爷应该速速率军前去截断敌军的归路,那样才能破敌。

"策棱招丹津多尔济前去救援,但是他没有到达。

策棱回军奔袭准噶尔军,但是距离准军还有两日的路程。

准噶尔的军队直取额尔德尼昭,到了八月,策棱率兵追赶上了准噶尔军,策棱与之作战十余次,多次击破准噶尔军。

小策凌敦多布率军占据着杭爱山一带,靠近鄂尔坤河列阵。

策棱令满洲兵于鄂尔坤河以南驻扎,自己亲率一万人埋伏在杭爱山一侧,蒙古诸军在鄂尔坤河以北驻扎,与准噶尔军交战。

准噶尔军看见满洲兵背水列阵,而且军容很差,就非常轻视,径直进击满洲兵。

满洲兵败退,准噶尔军前往追击,策棱在山下的伏兵突然出现,像风雨一样冲击准噶尔军,斩首一万余,谷中布满准军的尸体,策棱俘获牲畜、军械不可胜计。

小策凌敦多布率领准军剩余的部队渡河,蒙古兵等待准噶尔军渡到一半的时候出击,准军大多在河流里溺死,河水都染成了血色。

顺承郡王锡保上书朝廷告捷,首先就为策棱请功,雍正帝十分高兴,为策棱赐号"超勇",并赐予黄带。

下诏说:"策棱此次军功不是寻常时候的战功可以比的,这次随征的将士,一定要着重嘉奖。

" 雍正帝因为策棱原牧地被准噶尔侵扰,赏赐给他们马匹二千、牛一千头、羊五千头、白金五万两,并赈济那些因战乱无可生计的部众,下令建造塔密尔城,为策棱建造府邸。

同年十二月,策棱晋封为固伦额驸,当时纯悫公主已经薨逝,雍正帝追赠她为固伦长公主。

雍正十一年(1733年),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统军进驻乌里雅苏台,雍正帝下诏令策棱佩定边左副将军印,进屯科布多,不久授予他为盟长。

雍正十二年(1734年)五月,清廷下诏令策棱进京商议军务。

六月,移军察罕廋尔。

雍正十三年(1735年),准噶尔部向清朝乞和,请求以哲尔格西喇呼鲁苏为准噶尔与喀尔喀的游牧界,雍正帝询问策棱对策。

策棱对雍正帝说:"之前喀尔喀的游牧地界尚未到达哲尔格西喇呼鲁苏,准噶尔部这个提议可以允许。

但是准噶尔部的游牧边界,必须以阿尔泰山为界,"但是准噶尔部没有同意。

乾隆元年(1736年),大军回师,乾隆帝命策棱率领喀尔喀兵一千五百人进驻乌里雅苏台,并分兵驻防鄂尔坤。

乾隆帝因为策棱的母亲常年居住在北京,策棱又在西北军中,不能与其母朝夕相见,于是将其母放归西北,并赐白金五千两进行安置。

乾隆二年(1737年),噶尔丹策零致信与策棱,自称为"车臣汗",并再次提出了之前议定边界的事项。

策棱将此事上报朝廷,乾隆帝命策棱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噶尔丹策零回信。

策棱在给噶尔丹策零的书信中说:"阿尔泰为议定的边界。

你的父亲珲台吉在位时,阿尔泰以西没有厄鲁特蒙古的部落游牧。

自从朝廷剿灭噶尔丹之后,朝廷命我来建城,驻兵其地,这是众所共知的事情。

这里不允许有游牧者,原来是因为这里是两个部落之间的间隔地带,可以留出缓冲,使两个部落不相及,以减少事端的产生。

如今台吉您反而说不能让出这个地方,请你想想阿尔泰是谁的土地,谁能让出这里?如果你能诚心遵从皇上所指定的边界,我肯定不会首先挑起战端,也不会再驻扎在科布多。

而且你还声称我们的哨兵逼近阿尔泰,应该撤往内地。

在这里设置哨兵的圣祖皇帝时的旧例,既然划定了边界,岂能不设哨兵?请台吉仔细考虑一下吧!"同年冬,准噶尔部的使臣达什博尔济奉表到达策凌处,乾隆帝命策棱与他们一起前来北京。

乾隆四年(1739年)春,乾隆帝降诏策棱返回喀尔喀。

准噶尔赴京谈判的使臣哈柳去拜见策棱,哈柳说:"额驸您游牧的部属在喀尔喀蒙古,为什么要居住在别处呢?"策棱回答说:"我的主上居住在这里,我应该跟随主子。

喀尔喀只是我部游牧之处啊!"同年冬,噶尔丹策零再次派遣哈柳奉表到达京师,开始商议决定准噶尔牧区不能越过阿尔泰山梁的事情,不再提议迁移卡伦的事。

自从雍正年间清廷与准噶尔商议边界,策棱三此去京师,准噶尔忌惮他的权威很重,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

乾隆帝嘉奖策棱忠义,封其子成衮扎布为世子。

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帝命策棱勘定喀尔喀各部的游牧界限,不能越过扎布堪、齐克慎、哈萨克图、库克岭诸地,喀尔喀与准噶尔各守固定的界限。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因为策棱年老,命移军驻扎塔密尔。

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棱病重,乾隆帝召其次子车布登扎布前去侍疾,派遣侍卫德山等前去慰问。

不久,策棱病逝,终年78岁。

策棱遗言请求与纯悫公主合葬,丧报传至京师,乾隆帝亲自驾临祭奠,命配享太庙,谥号"襄",御制诗挽之。

随机文章外星人绑架男孩做实验,解剖身体消除记忆后送回神奇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珠竟能够悬浮在高温铁锅上面顶级掠食者蛇发女怪龙图片,头大如牛秒杀各种陆地恐龙(体长8米)揭秘身上有神保护的特征,喜爱神话/看到幻觉/大难不死/做梦修仙神仙为什么不能结婚,仙界资源有限/神仙结婚生子会让仙界被挤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初唐外族将领契苾何力,他有哪些传奇的故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