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官僚贵族化世袭化是如何被遏制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这是一个事实。

官僚占有最多的社会资源,也占据着社会最多的荣耀。

通俗点说,就是做官就有一切,不做官就没有一切。

但是同时,官僚

【千问解读】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这是一个事实。

官僚占有最多的社会资源,也占据着社会最多的荣耀。

通俗点说,就是做官就有一切,不做官就没有一切。

但是同时,官僚也是政治的主导者,政务的操作者,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的优劣,也依赖官僚制的效率。

按官僚制的自身逻辑,这个制度,必须不断地从平民中汲取新生的优秀人士,以保证官僚制的效率,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所以,历朝历代,官员的选拔,一直都是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

但是,中国又是一个以家族为核心价值的国度,官员和他的家族是利益攸关的共同体,做了官的人,有义务给自己的家族(当然包括后代)带来好处。

两汉实行以推荐为标志的察举征辟选官制度,原本实行状况良好。

被推举的人,大多是优秀人才。

但是,这个制度延续一段时间之后,就出了问题。

一来做高官的人,周围的人对其子弟势必高看一眼。

即使没有特别的托请,进入仕途的高官子弟,往往也会被人优待。

高官的光环投射到自己的子弟头上,似乎非常自然。

二来,由于在制度上,高官有推荐人才的权力,对于被推荐的人而言,荐主才是真正改变他命运的人,对他有知遇之恩。

待到被推荐的人日后也做了比较大的官,也有能力推荐的时候,他们报恩的最佳方式,似乎就是把恩人的子弟推荐上去,如果已经进入仕途,则在晋升方面拉一把。

于是,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越是高官,其子弟就越是做官的机会多,几代累积下来,就形成了末年的门阀。

和两个人资质平平,但仅因为两人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弟子门生遍天下,所以,起兵的时候,居然一时形成为最大的两个军阀集团。

到了魏晋时代,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做官干脆成了官宦子弟的专利。

吏部选拔,只需查阅各人的牒谱便是。

众所周知,这个阶段国家分裂,政治黑暗,主因就是官僚制变成了变相的世袭贵族制。

彻底改变这种局面的是制度的实行。

我们知道,所谓科举制,就是考试取官。

无论什么人,平民还是皇族,只要通过相关考试,就可以做官。

其实,在科举时代,对高官和皇族也有优待,不仅子弟可以上比较好的学校,而且有门荫制度,高官子弟,可以通过门荫,直接进入仕途。

但是,由于比较严格的考试制度,使得这个时代形成了一种风气,凡是不从考试出身的官员,会被认为没有本事。

花钱买官的捐班自不必说,被人看不起。

而从门荫入仕的人,也往往被人视为纨绔子弟,同样为人轻视。

风气所及,即使是,也不大看得起这样的人,所以,门荫出来的人,升迁也难。

在这种情景下,即使高官子弟,只要有心走仕途,往往得走科举之途,真刀真枪考上。

有人研究,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能够保证大约有半数的及第者,出身中小士绅和平民,另外一半,多是官宦子弟。

官宦子弟以门荫为耻,使得那个时代的仕途后门开的不那么大,从而遏制了官僚贵族化世袭化的倾向。

抢官的“官二代”成为舆论诟病的权力世袭现象 现在中国的问题,首先是在于长期以来,国家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选官制度,高考制度一度成为变相的科举,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干部选拔依然有另外的途径,没有文化的工农干部甚至还有晋升方面的优势。

即使是大学考试,高官子弟也曾有推荐入学的另途,使得高考的公平性大打折扣。

在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之后,虽然实行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但到目前为止,不仅这种考试还不是国家统一考试,而且进入公务员队伍,仍然存在其他的途径。

改革后对进入公务员队伍实行的学历限制,随着“五大”毕业生(电大、职大、函大、夜大、自考)的出现,很快就形同虚设。

而对海外留学生的优待,由于一些在国内考不上大学的干部子弟可以通过花钱出去留学,混一个学位,就可以回来享受优惠。

现在新生的“官二代”,有相当多的人,喜欢直接进入仕途,趁父辈尚在任上的时候,尽可能快地晋升到一定高度。

这些抢官的“官二代”,形成了今天大为舆论诟病的权力世袭现象。

其次,由于官本位的缘故,在任官员掌握了社会上最多的资源,而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依然强固。

无论官员本身是否参与,一定级别的官员子弟,无论做什么,只要在这个官员的影响力之内,都地会得到人们的照顾。

如果这些官宦子弟经商,只要打出父辈的招牌,往往就会一路顺风,获得平民子弟望尘莫及的便利。

在改革初期,很多高干子弟往往喜欢利用父辈的余荫去下海经商,获取经济利益。

这些人有的是官商,有的是私商,但无论官商私商,他们经商的轨迹,往往有权力的阴影。

即使少数人真的如他们所说,上升或者致富,是由于自己的才干,由于大环境如是,依然难以令人口服心服。

正如常识告诉我们的那样,“富二代”和“官二代”不见得都是坏人,“贫二代”也不见得都是好人。

但是,这样两种明显的不公平,加上日益恶化的官民矛盾,必然使得“官二代”成为众矢之的。

事实上,一些“官二代”疯狂抢夺资源(包括人事资源)的行为,已经成为令人不敢恭维的官场风习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上仇官的情绪添加了燃料。

跟平民相比,官员的后代,原本就有竞争的优势,如果连竞争本身都被取消,变成赤裸裸的有权者通吃,那么,由此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不言而喻的。

政府不应强化“官本位”的传统 虽然说,一个现代的国家,应该改变官本位的状况,逐渐把官本位变为民本位。

但是,在没有改变之前,政府绝对不应该强化这种来自帝制时代的传统。

即使仅仅出于保证从平民中汲取人才的需要,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也必须下大力气保障社会上升渠道的畅通。

不至于让平民的精英,因没有上升渠道,永沉下僚,因而心生怨恨。

而保障平民精英上升渠道的唯一办法,就是以国家之力,确立一个官员选拔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同时,用制度保障一定比例的平民子弟的晋升。

当下,存在一种相当危险的思想倾向,即在官员选拔中,引入所谓世袭的政治可靠的因素,人为地在官员选拔中,划分出莫须有的“自己人”界限。

这种倾向,如果不是某些势力刻意为“官二代”进入仕途并快速上升造势的话,那么就是政治上的超级糊涂。

这样做,事实上在“官二代”和平民之间,划出了一道深深的鸿沟,除了激化“官二代”和民众的矛盾,让仇官情绪更加高涨,没有任何好处。

一般来说,即使在传统王朝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民众的仇官情绪依然存在。

人们仇官,但同时也羡官。

既仇恨权力,又羡慕权力。

这是官本位社会必然的伴生产品。

但是,如果从根本上根绝了平民上升的渠道,让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变成官,或者很难变成官员,那么,平民的仇官,就会达到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变成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一旦产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天下就不太平了。

所以,无论如何,现在处于优势地位的官员以及官员的子弟们,一定要清醒,千万不能以赢家自居,肆无忌惮地通吃。

在正常市场竞争条件下,通过竞争达成的赢者,想要通吃都是危险的。

更何况,人们并不认为现在官场上的赢者,是真正赢者,硬要通吃,最终最危险的,其实是这些人自己。

“官二代”身上的魔咒,只能用自己的行为解开,如果不思开解,麻烦很大。

随机文章美女效应是什么意思,美女成为各行各业手中的利器(单生狗跪舔)长征10号重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达150吨(未实际生产)探寻美国巨菜谷之谜,大量放射性照射导致蔬菜疯狂生长(辐射变异)直立浮尸科学怎么解释,尸体腐烂产生的气体膨胀而漂浮虫洞里面是什么样子,速度有限/距离极短/可将遥远两点重叠在一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全国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2024录取分数线 2025考生参考

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05分,其中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一、2024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深入探究汉语的奥妙与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系统的语言学习与文化研究,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代价值。

该专业不仅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还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里以贵州、辽宁2024年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贵州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在贵州的招生院校共有2所,考生想要就读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至少要考到435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105420名以内。

贵州数据显示,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435分)、青岛恒星科技学院(449分)。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大学中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物理组),如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辽宁2024年中国语言与文化在辽宁的招生院校有1所。

数据显示,辽宁考生想要就读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至少要考到405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24697名以内。

2024年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中国语言与文化院校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学校分数为405分。

院校专业选科要求为: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25中国美术学院王牌专业名单:含分数线与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中国美术学院的王牌专业在多个领域都有显著表现,美术学被教育部评为A+,工业设计被评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环境艺术被评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分数线最高、在高考生心中的认可度最高。

本文将为2025年高考生展示:行业、考生、教育界公认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各个王牌专业的详细名单!一、中国美术学院王牌专业中国美术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双一流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上榜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学科专业,都属于中国美术学院的王牌专业。

2025年高考生在报考中国美术学院时,可以重点了解这些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好专业。

1、中国美术学院的双一流学科美术学2、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科评估结果A+美术学、设计学A-艺术学理论B+戏剧与影视学3、中国美术学院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业设计、建筑学、风景园林、艺术史论、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跨媒体艺术、文物保护与修复、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纤维艺术4、中国美术学院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环境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以上便是国内权威机构评选的中国美术学院的王牌专业最新完整版本的名单!圆梦小编要提醒大家:以上这些专业属于中国美术学院教学实力强的专业,从学有所成的角度出发,非常值得2025年高考生报考!二、中国美术学院分数线高、认可度高的专业本文选择了以不分文理科、不区分首选历史与物理的山东高考为例,整理汇总了中国美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5个专业,它们具体是: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艺术学理论类、风景园林、广播电视编导从分数线的角度看,这5个专业属于中国美术学院在高考生心中认可度最高、最牛的王牌专业!下方是具体的收分情况!第1名:艺术设计学(最低589分)第2名:工业设计(最低588分)第3名:艺术学理论类(最低586分)第4名:风景园林(最低576分)第5名:广播电视编导(最低566分)

加入收藏
               

中国历史上官僚贵族化世袭化是如何被遏制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