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国百姓生活有多惨: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

但
【千问解读】
但历史只记载着英雄,那些千千万万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老百姓却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 不可否认,、、都是时代英雄人物,是他们使战乱频频的中国完成了局部的统一,但正是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说是帝王思想导致了三国八十年的硝烟弥漫,兵戈交锋。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高度自私的,都想据天下为己有,都想当,谁也不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早日实现中国的统一。
都想削平四海,扫清天下,成就霸业,他们奉“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充分暴漏了“有志图王者”的野心。
在这种欲念的驱使下,他们将老百姓作为他们“建工立业”的不可缺少的“资源”:没有百姓,便没有兵源,没有可供掠夺的粮食,没有建立统治的子民,没有能强迫驱使的民夫,没有制作兵器的工匠。
曹操深刻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国邦宁”。
他和一切有头脑的剥削阶级政治家一样,将恒民,养民作为手段,将用民、使民作为目的。
刘备亦如此,他深刻明白“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在新野,百姓称颂:“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到了西川也收到“百老携幼,满路观瞻。
”可见,他们是非常善于收买人心的。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不可能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更不可能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今天看来,不过是在做秀,在为他们的远大前程作铺垫。
他们在认识到老百姓的重要性时,非常重视老百姓。
为了征服天下,他们横戈铁马,短兵相接。
中国军事史上杰出范例的、、等三大战役。
等等数不清的战役一方面展示了军事家们杰出的战略战术、韬略计谋,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战役为老百姓带来了的痛苦。
哪一个士兵不是来自老百姓?哪一个士兵不是来自老百姓?哪一个生命的消亡、惨死不是给幸存于世的几个甚至几十个亲人带来绵延无期的痛苦?可见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正是建筑在千千万万的堆上的。
从老百姓的角度讲,三国的长期分裂及它们之间的龙争虎斗带给黎民的是、 骨肉分离。
官渡之战,袁军被曹军“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赤壁之战则是“曹军着枪中箭,火烧水溺者不计其数,彝陵之战先是吴军被杀得“,血流成河”,后来则是蜀军被杀得“死尸重叠,塞江而下。
”一次次军阀战争中被驱上战场,被戳死的、被射杀的、被火烧水溺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老百姓,都是被迫为他们卖命的骨肉之躯啊! 说说三国时代的人口,经过汉末长期内战,而且三国时期也未见太平,所以较之前代大为减少。
当年秦灭六国,也是经过数百年战争,杀人似乎更多,动辄几万几十万,如秦与韩魏伊閼之战,据说斩首敌军24万,长平更坑杀赵40万,当然是据说。
秦统一时估计人口为1000多万,也有说2000万的。
西汉,经过长期和平,自然人口增殖,似乎记得是孝平帝元始年间,人口达5900多万,最为鼎盛。
新莽末,又是长期内战,所以汉孝明帝时期大概只有二,三千万人,鼎盛时人口好像是5200万左右。
但到了三国,人口是大减了。
由于战乱,关于三国人口普查方面,可能流传少,在下所见唯有三国末期。
各位师兄看《》最后,魏灭蜀,得人口男女94万,兵十万数千,官吏4万。
试想,94万人,女子据半。
就算男子50万吧,还包括老幼,青壮又有多少呢?还要有劳动力从事生产,兵力就是10万多,正如所说是益州疲敝,这么少的人还要养官吏4万,真够苦的。
是故,蜀国人口最少,兵力最弱,居然在诸葛亮的了努力下养成了一个军事力量,还能对曹魏采取攻势,这是诸葛亮所有希望之所在,因之使用上异常谨慎,不敢采取什么冒险道路,毕竟后备人力少,有了损失补充不易。
吴国也不怎么样,虽然人口多些,西晋灭吴时得男女230万,兵23万吧,记不清了,官吏又是几万。
同样,除去女子,几乎5个男子就有1个兵,这对生产力得影响由此可见。
曹魏方面好像没有说,据范文渊说大概有400多万,曹魏为了对抗刘孙同盟,而且统一,军队肯定更多,所以兵役也是繁重的了。
三国加起来,人口大概七,八百万,当然战争时期,统计可能不全,但比之东汉5000多万的家底来说,人口是大大锐减。
想那东汉好像是南阳郡还是颖川,人口就有百万以上,三国时蜀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人。
可为浩叹。
人民思太平久矣,是故,西晋一统,人口迅即飙升,大概是千数百万,好像人们被战争时期抑止的儿女之思现在才得以释放。
随机文章九零年代纽约如何降低犯罪率?路上随地大小便就得坐牢详解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温度1000摄氏度以上(堪称地狱)小行星是什么样子的,奇形怪状任意一颗可致毁灭性灾难长征10号重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达150吨(未实际生产)股市鳄鱼法则的意思,及时止损才能避免99%的亏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纵观三国大小战役无数,“火攻”为什么总是不离左右?
三国乱世令人记忆深刻,但是为什么却把张飞害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