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法律规定丈夫死后没葬改嫁是犯法 董仲舒又是如何处理这场改嫁案的

西时期,有女子某甲的丈夫驾船出海,遇风暴溺水而亡,尸首漂失无法归葬。
四个月后,女子甲的母亲将她改嫁
【千问解读】
西时期,有女子某甲的丈夫驾船出海,遇风暴溺水而亡,尸首漂失无法归葬。
四个月后,女子甲的母亲将她改嫁他人。
有人到官府状告此事,一些官吏认为,甲的丈夫死后未葬,而甲却私为人妻,按律当处以弃市(死刑)。
名儒董仲舒断语道:“依照《春秋》经义,寡妇无子即可改嫁。
妇人甲是被她的家长(尊者)做主改嫁的,无淫行之心,不能算私为人妻,因此没有犯罪,不应受到惩处。
” 依法律,丈夫死后还没有归葬,妻子就私自改嫁他人的属于犯罪行为,而非民事行为。
笔者之所以将其作为民事案件,是因为当时的审案官员董仲舒最终是将此案作为民事案件处理的。
此案审断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妇人甲的罪过和犯罪事实,即妇人甲主观上是否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是否存在不葬丈夫和私为人妻的情形。
如果主客观要件都具备了,那么妇人甲也就构成了犯罪,而且是死刑重犯。
丧葬礼仪古已有之,其成文的规定最早见于《礼仪●丧服》,其中规定:子为父母、妻为夫、臣为君守丧期限为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
此后,成书于西汉初期的《礼记》,又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并出现了礼、法统一的趋向,丧葬礼仪逐渐上升为国家制度。
汉文帝时,将守丧期限缩短为三十六天,并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代。
关于婚姻礼仪,按照《礼记●昏义》的要求,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引领之下,通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程序,男女双方才能确立合乎礼、法的婚姻关系,也才能得到官方和公众的认可;否则,便是私为婚姻,民间称之为“私奔”。
西汉武帝时期,听从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不但使成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和立法的指导思想,而且使儒家经典直接成为官员断案的依据,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决狱”,或称“经义决狱”。
董仲舒对寡妇改嫁案的处理,就充分体现了汉代司法实践中的礼、法结合。
在法律适用方面,首先,他对“夫死未葬”作了限制性解释,即仅限于夫死之后故意不葬的情形。
此案中,妇人甲的丈夫在意外事件中葬身大海,导致尸体无法找到,故妇人甲不是有意不葬,而是客观上无法完成丧葬。
其次,他明确了“私为人妻”的儒礼标准,认为合于儒家之礼的婚嫁,不构成“私为人妻”。
此案中,妇人甲是在服丧期满后由母亲做主改嫁的,符合儒家“亲亲尊尊、”的孝道主张以及儒家丧制,故不属于“私为人妻”。
再次,他贯彻了汉代司法“原心定罪”的原则。
原心定罪的含义是:如果犯罪者在主观上无恶念,虽重罪亦可从轻论处;否则,虽轻犯亦当严惩。
此案中,妇人甲的改嫁实为生活所迫,本身并无淫行之心,故不宜以犯罪论处。
最后,董仲舒根据《春秋》中“丈夫死后,寡妇无子即可改嫁”的经义,进一步补强了其最后判决的理由。
综上所述,董仲舒通过对汉代法律的科学解释,通过对汉代司法原则的坚定适用,通过对《春秋》经义的准确引用,否定了庸吏的生搬硬套和照本宣科,最终做出了合情、合理、合法的判决,不愧为一代名吏和大儒。
此案若在当代,不仅不会构成刑事犯罪,恐怕连民事争议都不会发生。
因为在现代,丧葬礼仪仅仅作为民间习俗而存在,其规范充其量属于道德范畴,国家对死者亲属的守丧事宜不再以礼、法强制。
而在婚姻问题上,寡妇改嫁和婚姻自主已为国家法律所认可,所谓“私为人妻”已成历史遗迹。
在寡妇改嫁问题上,如果不涉及夫妻财产分割及遗产继承等,民事纠纷便无由发生。
如今,人们在婚丧事宜上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和自由,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种进步;但由此而带来的人们责任与义务观念的淡薄,以及道德意识的缺失,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代女尸凌惠平:能保持样貌千古不腐谜团
根据专家的研究,猜测出这座墓是一座夫妻合葬的土坑墓,时间应该在西汉晚期。
在这座墓中,出现了一具保存基本完整的汉代女尸,这个发现可谓是考古界的一大奇迹,根据当时发现墓地的周围环境考察,沿海的地方水具有碱性,且容易腐蚀,而根据当时与凌惠平墓一起发现的1号、2号墓来说,凌惠平能够保持样貌实属是一个迷,那么凌惠平为何能保持样貌呢? 江苏连云港是发现凌惠平墓的地方。
江苏在如今是沿海省会,所以江苏河网密布。
那么在凌惠平下葬的时候江苏的水系更多,连云港自然一样。
在水系众多的沿海地方下葬,而沿海的水多偏碱性,这就促成了很多微物种的成长。
根据专家研究,凌惠平是在她下葬后的一个月后停止腐烂,而具有碱性的海水给微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从而阻止了尸体的继续腐化使尸体得以保存,而在发现尸体时,棺材内充满了棺液,据考究这是海水的渗入,微物种的滋长让尸体停止氧化。
这也是凌惠平为何能保持样貌的真相。
尸体分为很多种,其中就有湿尸,易存。
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凌惠平为何能保持样貌而不腐化。
凌惠平墓的出土为考古学的进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对于研究当时的人文情况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2002年7月7号,连云港市西南不远处的基建工地,挖掘机挖掘出一座保存相当好的古墓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此事。
该市的文管部和博物馆人员听闻消息后立刻赶往现场进行勘察,从墓葬的形制判断这是汉代的古墓。
墓里葬着一具保存完好的汉代女性的湿尸,这是我国继湖南马王堆里第二具保存完好的湿型女性古尸。
更令人吃惊的是,女尸的尸身、内脏器官居然能够基本保存完整。
汉代女尸凌惠平千古谜团的话题一出立刻让科学界、考古界、新闻界引起了火热的反响。
而随女尸出土的81物件中的龟钮铜印中的印文表明古墓的主人为凌氏惠平,但龟钮铜印在西汉时俸禄只有在300到2000石才干拥有,西汉时期的女性可被赐官职,那么凌惠平是否被封侯这也成了汉代女尸凌惠平千古谜团其中一谜。
专家们为了破解这个谜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日日夜夜的调查,他们得到了一个很主要的信息,他们从文物的档次能够看出凌氏惠平的地位并不低,与湖南马王堆的墓室相比,凌氏惠平的墓室却显得十分简陋,入土文物寥寥无几,这种种迹象表明了凌惠平夫妇是被匆忙下葬,但是为什么会匆忙下葬,尸体还能够保存如此好仍是汉代女尸凌惠平千古谜团之一,人们目前并不能得到答案,但随着考古事业的进展,相信人们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录取分数线!附最好11所大学排名
2025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建议参考具体院校分数线及录取位次,以降低落榜风险。
电子商务及法律最好11所大学排名显示,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分别位居前三强的位置,更多院校分数线及排名信息可在下文中查阅。
一、2024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商务技术与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不仅注重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营销等技能的培养,还强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法律素养的提升。
毕业生既具备电子商务实务操作能力,又通晓相关法律规范,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化服务。
这里以山东、重庆招录数据为例,为大家列举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院校的收分门槛。
1、山东电子商务及法律在山东的招生院校共有5所,考生想要就读电子商务及法律院校,至少要考到480分及以上,省排名位次需在230212名以内。
山东数据显示,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电子商务及法律院校是辽宁传媒学院(480分)、泰山科技学院(482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电子商务及法律院校是西北政法大学(600分)、上海政法学院(578分)。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大学中有5所不限选科要求,如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因此大家在报考前要提前了解清楚专业选科要求。
2、重庆电子商务及法律在重庆的招生院校有3所。
数据显示,重庆考生想要就读电子商务及法律院校,至少要考到523分及以上,市排名位次需在47654名以内。
收分最低、最容易考的电子商务及法律院校为重庆理工大学,学校分数为523分;而收分最高、最难考的电子商务及法律院校为西北政法大学,学校分数为561分。
在重庆招生的院校中,有2所不限选科要求(历史组),如西北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地方专项);有1所不限选科要求(物理组),如重庆理工大学。
二、2024电子商务及法律最好11所大学排名根据软科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排名数据来看,上榜的电子商务及法律院校有11所,其中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分别位居冠亚宝座,专业实力等级为A+级。
而十强院校中,重庆工商大学排全国第6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全国第7名、浙江万里学院排全国第10名。
下面是电子商务及法律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学校名称等级排名西北政法大学A+1西南政法大学A+2北京邮电大学B+3上海政法学院B+4重庆理工大学B5重庆工商大学B6河南财经政法大学B7湖北大学B8广东金融学院B9浙江万里学院B10安阳师范学院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