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为什么会被称作是“饥饿的盛世”?

如果只看史
【千问解读】
如果只看史籍的正面描述,那么“文景之治”的确是个令人憧憬的时代,其成就确实值得歌颂。
但若是抛弃先入为主的观点,通过对史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尤其是对当时人的议论来做详细的解读,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所谓的“文景之治”其实是一个贫富悬殊现象极为严重、百其量只能填饱肚子的时代,如果非要称它为“盛世”,那也不过是一个“饥饿的盛世”。
首先,文、景时代的贫富悬殊现象极其严重。
西汉初年崇尚黄老学说,实行“无为之治”,这固然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但与此同时,却也助长了贵族、豪强和商贾等势力的“野蛮成长”。
凭借着与官府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和极为雄厚的财力,这些人疯狂地兼并土地,从而迫使大量的自耕农破产,或沦落为流民,或被迫成为他们的佃农。
兼并者集团在侵占大量的土地后,一方面向佃农征收多达50%的地租,一方面则按照国家颁布的税率,向朝廷缴纳税率极低的地租(三十税一,即3.33%),从中赚取数量极为惊人的差价,迅速积累起庞大的财富。
而接下来,他们又会继续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如此循环往复,渐渐地便使得社会上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状(见《汉纪·武帝纪四》)。
再者,文景之世的百姓生活极苦。
虽然跟秦末汉初相比,“文景之治”下的百姓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充其量也就是能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而已。
原因无他,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和徭役极多,令百姓穷于应对的同时,难以实质性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史料记载,的赋税约有二十种名目,主要的是“田税”和“口赋”,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徭役。
虽然田税税率极低,但口赋和徭役却很沉重,而这也是造成百姓困苦的根源之一。
“文景之治”的百姓生活有多苦?可以在当时名臣、董仲舒的奏议中窥见一斑。
作为景帝时期的御史大夫(副宰相),晁错在《论贵粟疏》中不无沉痛地提到,当下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户,每年辛苦耕种一百亩土地,要应对官府的各种税目和徭役,如果赶上的好年景,尚能填饱肚子,但如果不幸遭遇灾荒之年,则难免会忍饥挨饿,有甚者还要售卖儿女、田宅来完税或应付徭役。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见《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
与此同时,董仲舒在向汉武帝上书时,也曾议论到“文景之治”下百姓生活的现状,称他们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猪狗食,如果不肯做豪强的佃农,往往会在生计无着的情况下沦为盗匪,这样的人往往,难以禁止(“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
”引文同上)。
虽然“文景之治”并非想象中那般好,但若把它跟秦末汉初或汉武帝时期作对比,却也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毕竟,“文景之治”下的百姓还能填饱肚子,生命权还能得以保障,但如果不幸生活在秦末或汉武帝时期,那么百姓们极可能去做“炮灰”,若平安地过完一生,简直跟中了“六合彩”一般幸运。
不是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南唐第一名臣宋齐丘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
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
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
历任和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
真实的历史上,因为总揽朝政时间过长,又大搞党争。
在南唐紫金山之败后,李璟要找替罪羊,加上他当年在李璟当太子时没少打小报告-他拥立那段也是史实。
遂使李璟动了杀心。
顺便说一句,李璟和李煜从行为上而言,说是昏君并不为过。
虽然表面上诗词风流,但杀起手下大臣来也是毫不手软,尤其是到了李璟朝后期,紫金山一战被杀的大败,丢掉江北十四州,打下的基业被挥霍殆尽。
李璟忽然发现南唐竟然已经,素来引以为豪的富庶也成了过眼烟云,以至于他不得不动用德昌宫的内帑来修复江宁的城墙。
这时的李璟,似乎成了的化身“百官有罪,罪不在朕”,与“五鬼”间的关系也不再如往日般亲密。
而杀宋齐丘是这出大戏的高潮部分。
再此之前,枢密副使李征古,中书舍人陈觉也因此大败被贬官外迁,不久被诛,他们死在宋齐丘之前。
加上之前不知死因的魏岑,因败于吴越而被俘的查文徽在被放回不久后也死掉。
冯延巳冯延鲁兄弟则被贬官,不复重用,他们在宋齐丘死后不久也死了。
但因为史料不够,(其实是我懒得去翻生肉资料)后面四个人的死因并不明确,到低是被赐死还是自然死亡,暂且存疑。
当时先罢了宋齐丘的官将其逐出京城,送归故乡九华山。
宋齐丘当年得意时经常给李昪李璟脸色一看,一有不如意就上表请求回九华山修道。
李昪出于爱才,李璟出于权谋无不苦苦挽留,宋这才继续上朝。
时间一九,李璟肯定是恨得要死,这不机会就来了。
《江南余载》“宋齐丘至青阳,初命穴墙给食,俄又绝之,馁者数日。
中使谓齐丘曰:“俟令公捐馆方供食耳。
”以絮塞其口,遂卒。
卒时有黑气起,直贯九华山。
” 大意是,宋齐丘到了青阳,一开始还在墙上开了洞给他递送食物,(可见此时已经处于圈禁状态,),然而又不给了,饿了几天,宫中使者对他(家人说)“等老家伙死了,才供给你们饮食”,其家人便以棉絮塞他口鼻。
《江表志》的记载更简洁“齐丘至青阳,绝食数曰。
后命至,家人亦皆菜色。
中使云:“令公捐馆,方始共食。
”家人以絮掩口而卒,有黑色一道舟中起至贯九华。
” 捐馆原意只官员自愿放弃官邸,后来便被用作官员死亡的代称。
的南唐书上则说“幽死”,那就是被囚禁而亡。
《钦定(多么令人感到熟悉的词语)续通志》则明确说是被赐死的 《江南野史》说是自缢而死。
总之,宋齐丘确实是不得好死。
尤其是死后还被扔了个恶谥,丑谬。
怙威肆行曰丑, 名与实爽曰谬。
二字的恶谥,前者批判了宋的品性,后者则剥夺了宋在南唐中所起到的实际历史作用。
能让李璟发出这样的恶谥来,衔怨之深可见一斑。
同时宋齐丘当日的跋扈也不难想象。
随机文章牧师的蓝洞天坑,世界上最深的盐水天坑(深达202米)昆式战斗机存在吗,专家认为数百年人类才有技术制造我国具有五种地形的省,地大物博的四川是唯一拥有五种地形的省月亮的别称有哪些,月亮别称和诗句(银钩/玉钩/玉兔/玉弓/嫦娥)现代人工智能为什么会火,大数据加物联网成为人工智能火爆的基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5年苏州高二下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定于4月15日-17日进行,为期三天。
苏州的教育资源丰富,在江苏省处于高水平,作为期中考试,本次试题有很高的参考学习价值。
为方便考生巩固练习,自主选拔在线整理本次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PDF资料,欢迎下载。
好题推荐:全国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全科:2025年苏州高二下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2025年苏州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高中任何一场考试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推荐大家扫码进入:2025年高二学习交流群,获取更多优质试题、升学资讯、招生政策、升学规划~~~!扫码进群吧!如无法加群,可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微信号:15321584635)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领试题。
1 23418前往页扫码进群领取无水印版试题及答案(高二)点击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