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东汉开国两大功臣,他们分别是哪位呢?

其中有两员大将是最得力的将领,他们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勋。
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千问解读】
其中有两员大将是最得力的将领,他们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勋。
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第一位冯异,字公孙。
颍川郡父城县人。
冯异少年之时酷爱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兵法》等。
因为才学出众,冯异被举荐为颍川郡郡掾。
新莽王朝末年,刘秀率军由南阳攻取颍川,冯异久闻刘秀仁德的名声,便献城投降。
从此之后,冯异就成为了刘秀核心领导班子的一员,堪称刘秀的智囊。
当时决定派人去河北招抚各州郡,正在考虑人选之时,冯异劝谏刘秀与左丞相之子曹诩交好,以便脱身更始帝的掌控,去河北之地发展势力。
不久,由于曹诩的帮助,更始帝便派刘秀去河北招抚。
当刘秀人来到河北之后,冯异因而再乘机对刘秀说“:现在更始诸将横冲直闯暴虐平民,到哪里抢到哪里,百姓失望,不好拥戴谁。
现主公可不经请示而自行其事,施行恩德,以谋天下!”冯异这番话是劝刘秀乘机收揽人心以发展自己的势力。
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到河北邯郸后,审理释放囚徒,抚养鳏寡,深得百姓之心。
如此一来,刘秀得到了一块稳固的地盘,而且河北之地曾是战国时期燕、赵故地,这一带百的传统,所以刘秀还得到了天下一流的。
刘秀得河北就如同得关中之地,刘邦灭秦,功不可没;刘秀得河北,冯异居功至伟。
冯异和刘秀平定河北之后,兵锋直指更始政权的洛阳城。
而更始帝派三十万大军镇守洛阳,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刘秀本人也愁眉不展,这时候,冯异再次献上妙计。
冯异早就探知更始帝的两员大将、李轶不和,为了分化瓦解,致书李轶晓以祸福,劝其投降。
李轶答应投降后,冯异利用这个时机,北攻天井关,攻取上党郡两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归降者十余万人。
这样一来,洛阳城就成为了一座孤城。
刘秀称帝后,洛阳城也望风而降,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东汉王朝建立。
冯异定封阳夏侯。
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
在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过程中,冯异一个又一个的屡次帮助刘秀走出困境,他的谋略足以媲美汉初的张良。
第二位,字子翼。
他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刘秀出使河北的时候,寇恂认为刘秀 尊贤下士,士多归之 ,于是归顺刘秀。
刘秀拜寇恂为偏将军,号称承义侯。
此后,寇恂跟随刘秀进攻河北农民军。
当刘秀平定河北后,准备继续亲自带兵进行统一战争之时,他开始为大后方发愁。
河北之地是刘秀的根基命脉,其中的河内郡更是粮草重地。
刘秀很难选择一位足以胜任这一任务的人,为此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邓禹觉得寇恂是一个沉稳而有才干之人,便对刘秀进言: 昔日高祖让守关中,从此没有西顾之忧,所以得以专心于山东,终于成就大业。
今河内傍临黄河,十分坚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治理百姓驾驭民众的才能,非他不能担此重任。
于是,刘秀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并对他说: 河内富裕,我将因此而兴起。
昔日高祖留萧何镇守关中,我现在也把河内委托给你,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领鼓励士卒,防守遏制其他兵马,不让他们北渡就可以了。
得到任命后,寇恂下令所属各县讲武习射,砍伐竹条,造箭百余万支,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以供军资。
当刘秀带兵北上后,更始帝便趁机派洛阳城三万余人渡河进攻温县。
寇恂闻讯后,立即前往救援。
两军交战,寇恂身先士卒,率军冲击,大破敌军,并乘胜追击到洛阳城下。
捷报传到河北,刘秀大喜道: 我就知道寇子翼是可以胜任! 诸将纷纷庆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