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对八阿哥心生忌惮,当众说父子之恩绝矣?

这本没有什么,然而
【千问解读】
这本没有什么,然而,当康熙打开他托太监带回来的老鹰时,却发现是一只奄奄一息的老鹰。
康熙震怒,当场说:自此朕与,父子之恩绝矣。
彻底断送了八阿哥争储的希望。
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停了八阿哥的俸禄,八阿哥大病一场,他也漠不关心。
直到八阿哥后来病愈,才将他之前的俸禄发放。
这种种看来,康熙似乎极为不待见自己这个儿子,甚至连父子之恩绝矣,这种狠话也说出来,当他病重的时候,也是事不关己的样子。
虽说皇家无情,但未免也太令人心冷。
而事实上,八阿哥胤禩,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受康熙待见的。
在他年少的时候,天姿卓绝,聪明灵动,性情温和,颇得康熙宠爱。
在康熙三十七年就被封为贝勒,当时他才17岁,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适其出塞时与皇三子胤祉一同办理政务。
那么为何康熙后来对八阿哥胤禩如此绝情呢?正是因为他参与了争储之争。
如果八阿哥一直安分守己的做他的皇子,或许他还不会失去康熙的宠爱。
然而胤禩自幼因为生母身份不高,在皇宫里也受过一些白眼,加上自己天资卓绝,要他一点不想皇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胤禩母家身份不高,指望不上,所以他要想有争储之力,就必须获得王公大臣的支持。
好在胤禩性情温和,广结善缘,与诸皇子和各大臣关系都较好,在康熙朝众多王公大臣中的口碑,他始终是诸皇子内最好的一位。
人们称赞他“朴实”、“极正气”。
甚至获有“八贤王”的称号。
在康熙废了太子以后,还曾有大臣们上书,立八阿哥胤禩为太子,可见他在大臣们心里的分量。
只是,八阿哥得到了大臣的支持,却失去了康熙的宠爱。
康熙最恨结党营私,胤禩却公然和一大众臣交好,大臣们还公然表示支持他,这怎能不让康熙生气、从而心生忌惮? 所以当毙鹰事件发生的时候,康熙快速而坚决的定了胤禩的罪,也不顾他的任何解释,或许更多的原因是,他想趁此机会,彻底打压他,断绝他争储的可能,只是缺少了父子之情。
只能说,在皇权面前,亲情的力量,着实显得过于薄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