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什么

曾看到网上一位数学老师对一位语文老师说的话,很有意思:“语文是什么,语文不是什么,充其量是一门学科,而数学是一门科学。
”那位数学老师的话是说“语文是一门学科”,但“数学是一门科学”。
查百度:“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
【千问解读】
写下上面这个标题,顿觉哑然。
曾看到网上一位数学老师对一位语文老师说的话,很有意思:“语文是什么,语文不是什么,充其量是一门学科,而数学是一门科学。
”
那位数学老师的话是说“语文是一门学科”,但“数学是一门科学”。
查百度:“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概念的下位概念。
”“科学指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
是不是有点“烧脑”。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叶圣陶语)就明白晓畅得多了。
但后又对“书面为文”“生义”: “文字说”、“文学说”、“文章说”、“文化说”等等。
于是查《辞源》《辞海》,都未收录“语文”一词。
查到的较早收录“语文”一词,是196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解释为:“1.语言和文字:~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
2.语言和文学。
”此后1978年第1版、1983年第2版,义项1相同,义项2直接解释为“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自1996年第3版起,义项2径释为“语言和文学”,并增例证“中学~课本”。
既是始创“语文”一说,时(1949年8月,叶老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的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语文”这个新概念后,《现代汉语词典》编撰者又对“语文”界定进行了多次地修改。
这样看来,薄识如吾,觉得那位数学老师说的话有些道理。
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语文是什么”。
想起了几则“课例”来了:
课例一:时值深冬,大雪纷飞,“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触景生智,在黑板上写了“雪化了是什么?”一位充满着童真童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停地扑闪着的孩子,举起了充满灵性的右手,脆生生自信信地说“老师,雪化了是春天!”还没等那位孩子音落,老师就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一字一顿地说“错了。
雪化了,是水。
”
课例二: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上朱自清的《背影》, 多媒体正在播放配乐朗诵“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朗诵戛然而止,突然偌大地屏幕“唰——”地一下变成了“白板”,老师出了一道“情景口占题”:“朱自清的老爸穿越铁道,浦口车站的民警要不要抓他?”
课例三: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上《黔之驴》,当一位学生不无好奇地问“老师,那只驴是公的还是母的?”那位老师是乎对久时沉寂的课堂感到不悦,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成”百感交集,万分兴奋地把书往讲桌上一掷,欢欣鼓舞地说“对啊,对啊,教了那么多年,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是得好好探究探究啦……”
也许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则“课例”的老师,是不是在回答“语文是什么”?
是啊,语文到底是什么?生性驽钝如我,实在莫名其“妙”。
记得自己常常对学生说的几句话:
“世上什么最美丽,世上汉字最美丽。
”
“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
“读,是把汉字变成画面;写,是把画面变成汉字。
”
就以“雪”为例吧,当我们读到“雪”时,是不是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出千姿百态的雪景画面?美不美丽?动不动心?有没有想写下来的冲动?这不就成了嘛:雪景、雪美、雪趣、雪感、雪思、雪悟……是不是运笔如飞啦……
说不出“语文是什么”,那就干脆说“什么是语文”吧: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语文;“咽不下金莼玉粒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语文;“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语文;“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语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语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语文;“月影移墙”,是语文……
灵光一闪,脑洞顿开。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语文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
这,就是语文。
是啊,想来曾让学生寻找四大古典文学之魁,字字珠玑的《红楼梦》中哪四个字写得最好?(写林黛玉之死的四个字,当然见仁见智)几天后,居然有一位学生和我看法相同“月影移墙”:想想真是,一边是锣鼓喧天,洞房花烛;一边是孤影焚稿,香消玉殒。
此情此景,除了“月影移墙”,任何词语都难于描述林黛玉死时的情景——是那样的无声无息,无知无觉……形象生动到了极致。
这样看来,上面三则“案例”,第一位老师把语文上成了化学,第二位老师把语文上成了法律,第三位老师把语文上成了生物。
“语言文字”、“语言文学”也好,“语言文章”、“语言文化”也罢,其实是对课程内涵的论辩;“思想性”、“工具性”也好,“思想性和工具性并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也罢,其实是对课程性质的论辩,凡此种种,反映了人文科学本身的模糊性。
而“数学”等学科,反映了自然科学本身的精确性。
人文科学如语文,具有以生俱来的形象思维,而自然科学如数学,具有以生俱来的逻辑思维。
运笔至此,可否这样说:学科的不同,归根结蒂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明悟了这一点,就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样对待所任学科了,就知道了“文科理科化”“理科文科化”会是一种怎样的结果。
又想起开笔那位数学老师了,其实他还有一句话:“得数学得天下。
”笔者是否这样“狗尾续貂”一句:“失语文失天下。
”
成考生快核对这三件事!没完成进不了考场哦
提醒二:做好考试准备 同学们要提前做好考试准备,提前熟悉考点具体地址,安排好出行方式,规划好交通路线,避免因迟到而无法参加考试。
如果离考场较远,建议提前一天订好酒店,做好考前准备。
考前30分钟凭准考证、身份证进入规定的考场,对号入座;已到考生,必须在点名卡的签名框内签名确认;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开考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前30分钟,出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场;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止作答;严禁带走试卷和草稿纸。
提醒三:考场须知 考场严禁携带物品清单 一定不要携带涂改液、胶带纸、任何书籍、笔记本、资料、报刊、草稿纸、通讯工具、电子计算器(可以使用计算器的课程除外)等进入考场,否则会被视为违纪行为,取消该科目自考成绩。
温馨提示:调整好考前心态 考试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也是对考试心态的考察,如果过于紧张、怯场、压力大,也会影响发挥。
越是到考前越是不能慌!以下几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注意力问题 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怎么办?由于年龄或者是精力不够,很多成考生学习专注力和以前比都有所下降,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备考计划。
如果不能长时间集中,可以用注意力转移法,即文、理科目错开复习。
如语文是发散思维、数学是逻辑思维,这种差度较大的科目交叉复习背诵,使左右脑的交替休息。
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也可在备考时可把手机交由家人保管没学完别玩儿!) 劳逸结合问题 老想休息怎么办?先定目标,完成才能休息!比如,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可以休息10分钟。
但是不建议用玩手机来作为奖励,因为很可能一玩儿就停不下来!可以用放空、转一圈、补充能量等方法来休息。
自信问题 “复习了才发现成考的考试内容还真不少,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好,分外焦虑怎么办?”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表示怀疑,就是学不会怎么办?” 遇到这类问题,一我们要明白,别人不一定比你强,你坚持学习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希望,目前谁坚持到底就算赢了! 二是现今时间宝贵,要多做常考的、基础的题,既能提升我们的自信,也能再一次加固知识记忆程度,简单题不丢分!
广东2025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2广东2025届高三二模于2025年4月22日-24日进行。
为了方便大家查找广东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整理了广东2025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同学们可以加入“高三试题交流群”后,在群公告内找到下载链接,下载各科试题PDF文件!推荐阅读:2025届高三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各科答案:广东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广东2025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大家下载练习,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高清无水印版《广东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及答案》PDF版,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高三试题交流群”或关注“自主选拔在线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369”,即可免费下载试题及答案!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1 23410前往页进群领取高清试题资料点击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