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16 点击数:
简介:田荣是齐国田氏宗亲,秦末跟随陈涉一同起义,最终恢复齐国并自立为王。

不过当时推翻秦朝的主力是项羽,项羽还是想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稳固权利。

此后项羽便开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计划,不过田荣并没有臣服项羽,反而第一个站出来起兵对抗他。

田荣此举将项羽彻底激怒,此后项羽亲自率领大军攻齐,田荣兵败被杀。

为什么田荣明知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还要坚持反抗

【千问解读】

田荣是齐国田氏宗亲,秦末跟随陈涉一同起义,最终恢复齐国并自立为王。

不过当时推翻秦朝的主力是项羽,项羽还是想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稳固权利。

此后项羽便开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计划,不过田荣并没有臣服项羽,反而第一个站出来起兵对抗他。

田荣此举将项羽彻底激怒,此后项羽亲自率领大军攻齐,田荣兵败被杀。

为什么田荣明知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还要坚持反抗项羽呢?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楚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后,第一个“造反”的是齐国。

齐国的权力争斗很是复杂,而挑起权力争霸的是田荣。

田荣之所以敢主动干,那是有原因的。

田荣是田儋的堂弟。

我们都知道,最早在齐国复辟的是田儋。

然而,田儋很快就被章邯给干掉了,于是,田荣接过了革命的接力棒。

然而此时,齐国后院起火,故齐王建的弟弟田假被齐人公推为齐王。

面对这样突来的变故,田荣不干了,马上进行了窝里斗,结果成功把田假赶出了齐地。

田假势单力孤,马上找到了楚怀王这把庇护伞。

楚怀王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收留了他。

田荣一下也拿田假没办法了,于是便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王,继续革命。

而这时的项梁刚好大败章邯,追他们到了定陶。

这时章邯选择了死守,而项梁则一心想早点拔掉章邯这颗革命军的毒瘤。

于是,他一边围城,一边向附近的齐国求救。

齐国自然是田荣说了算。

田荣对项梁说:“要我出兵相助那是小菜一碟,但是有个条件,就是得交出田假来。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出卖盟友的事,正直的项梁是不会干的,结果田荣以此为理由拒不发兵增援,最终导致项梁被章邯偷袭成功,喋血沙场。

“如果不是你田荣唯利是图见死不救,我叔父又怎么会死呢?”家仇不共戴天,项羽对田荣是恨得牙痒痒。

巨鹿大战时,各路诸侯都派兵来救赵国。

尽管他们都是虚张声势,见风使舵,但好歹人家也出来撑场面了。

唯独田荣不发一兵一卒,连作秀的过场都直接免了。

在章邯等秦将投降后,各路诸侯王都追随项羽入关,唯独田荣还是头脑不开窍,没有任何表示。

也正是因为家仇和国恨交织着,项羽非常憎恨田荣。

因此,在分封时,田都、田安、田巿这些小字辈都得到了分封,唯独没有田荣的份。

不过,当时田荣还是心存幻想的,选择在家静候佳音。

很快,他就接到了一封田都亲笔写来的“拆迁令”,命他即日起搬出临淄,临淄从此归田都使用,谢绝讨价还价,令到即行,不得有误。

田荣看完后暴跳如雷:“你田都算个什么东西,只是我们田家的一条哈巴狗,现在居然敢骑到我头上来作威作福了,真是无法无天,目中无人!”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田荣马上带兵去攻打田都。

田都哪里是田荣的对手,很快,他就以败军之将的身份逃到了楚国,投奔大哥大项羽去了。

田荣保住了临淄,心里很得意,还把田巿召回了齐国。

他对田巿说:“你不要怕,有叔叔在,没有人能把你的地盘抢走。

但是,对田巿来说,田荣的话并没有起到定心丸的作用,反而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田巿眼里,尽管田荣很残暴,但项羽更残暴;尽管田荣很恐怖,但项羽更恐怖。

因此,就在田荣说完这句话的当天夜里,田巿就趁着夜色逃回自己的封地即墨了。

田巿当时的想法很单纯:“我田巿何德何能,只要能苟活于世,只要能有个一王半侯的当,只要能混口饭吃,其他的我都不讲究,都不奢求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不敢得罪项羽。

得知田巿跑了,田荣气得想吐血,心里骂道:“田巿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当初是我把你扶上了齐王这个宝座,你非但不知感恩,反而忘义。

你只怕得罪项羽,就不怕得罪我吗?”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田荣一怒之下,便率领大军讨伐田巿。

田巿有几斤几两,田荣一清二楚。

很快,田巿就只有丢盔弃甲的份了。

这回田荣没有手下留情,连跑的机会都没有给田巿,就直接把他送佛送上了西天。

到了这时候,田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封为齐王。

很快,田荣就体会到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齐地百姓对他的行为感到很心寒,私下议论纷纷,谣言四起。

田荣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百姓不足为虑,只是逞一时之口舌,而济北王田安才是自己的心头大患。

田安是故齐王建的孙子,跟田假可谓一脉相承。

既然田假都被赶走了,这个田安的存在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啊。

于是,田荣大手一挥,田安就遭殃了,最后也掉了脑袋。

项羽将齐地一分为三,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三足鼎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制约,相互抵触,确保不添乱,确保西楚长治久安。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半路杀出来一个田荣,把齐国搞得一团乱。

短短三个月时间,田荣就一举破了项羽在齐地布下的珍珑棋局。

项羽会饶过他吗?田荣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对此,单干的田荣决定走联盟的路线,并很快把目标锁定在了彭越身上。

前面已经说过,彭越原本是一个山大王,后来刘邦在西进入关时,他主动帮助刘邦攻打昌邑,结果昌邑没有拿下来。

最后刘邦选择了绕道昌邑继续西行,而彭越不愿背井离乡,于是带着手下人马潜伏于巨野一带。

很快,他原本只有一千多人的队伍,就壮大到了一万多人,扩张迅速惊人。

然而,项羽在分王时,并没有对彭越有所表示,原因是彭越没有参与救赵,没有追随他入关,跟他也没有任何交情。

“彭越恒难封!”田荣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找到了彭越的命门。

他马上派人给彭越送去了一件礼物——一枚精致的将军印,并捎了一句话八个字给他——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对此,彭越回了一件礼物,一个大大的同心结,也捎回来一句话八个字——荣辱与共,生死与共。

两人都你情我愿,于是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联盟,共同起兵反楚。

而这个也成了西楚霸王项羽一个心头病。

西楚霸王楚霸王项羽不过江东,与虞姬的死有必定联系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不肯过江东。

”这是著名女词人的名作。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之争中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

这样说很有道理,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虞姬之死就显得论据不足。

而这与《》上说的“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段话一致。

“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说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

项羽即便过江,败局已定。

因而,他选择了不渡乌江。

但有的学者提出,自固陵战败后,项羽连连败退,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

由此可见,他早有退守江东之意,并且是一路逃奔。

如果说项羽因失败使江东八千子弟葬送性命而愧对江东父老的话,垓下被围时,“虞姬死而子弟散”,他就应羞愧自杀。

渡淮之后从骑仅百余人,至阴陵又迷了路,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身陷天泽,被汉军追上。

如此狼狈的境遇他也没有羞愧自杀呢!逃至东城,汉骑将之包围数重。

尽管他“自度不得脱”,但还是把仅剩的二十八骑组织起来作了一番拼杀,又“亡其两骑”。

这时候项羽仍“欲东渡乌江”。

因而认为他好不容易逃到乌江岸边时却反而感到羞见江东父老而自杀似乎有些说不通。

项羽的羞愧之心来得太突然,也不合情理,很可能是为使情节完整而下笔渲染的情节。

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

认为项羽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

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的个人决斗来将战争结束,他觉察到“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 最后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以鸿沟为分界。

但是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

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

据说,项羽当时还是有可能与刘邦抗衡的。

项羽为何乌江不渡?两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历史学家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但至今难有定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赖国:中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子爵,被封在赖地

赖国,中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子爵。

被封在赖地(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故又称赖叔颖。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公元前538年赖国亡于。

遂以诸侯灭赖。

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

王问诸椒(伍)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王从之。

迁赖于鄢。

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

《左传·昭公》记载:“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 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申无宇曰.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民其居乎.民之不处.其谁堪之.不堪王命.乃祸乱也.” 赖国是先秦时期的割据国家之一,也是传说中赖姓的受姓渊源所在。

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今天,在人们开始重视对赖姓研究的同时,认真探讨一下赖国的历史,弄清其它望族所在和与赖姓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赖姓历史的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

本文定名为「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便是要解决与二者有关的一些问题。

随机文章薛定谔把妹法方程详解,成功率超55%的科学追女生法俄罗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最先进导弹(实际不如战斧世界上最大的黑洞有多大,是太阳的180亿倍/可媲美整个银河系黑洞为什么吞噬不了铁,黑洞拥有自主意识学会了挑食(细思极恐)银河系和太阳系哪个大,银河系至少有1000多亿个太阳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