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怎么打赢巨鹿之战的?

【千问解读】
说到项羽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人真的超级厉害的,他的带兵打仗的能力简直就是爆炸了,被人誉为是战神了,这么厉害的人其实之所以厉害我们也还是需要去研究研究的,话说巨鹿之战的时候项羽面临具体的压力,那么最后项羽还是打赢了,那么项羽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一战,是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一战,意义极大。
强大的秦军何以会失败,项羽何以能以少胜多呢?我试着分析解答。
1、章邯发动伐赵之战,在战略上是大错。
章邯是秦之第一名将,率兵镇压东方叛乱后,接连击破起义军之核心力量,楚王陈胜、齐王田儋、魏王魏咎先后败亡。
项梁立楚怀王后,成为反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者。
然而,在定陶之战中,项梁被章邯所击杀,楚政权风雨飘摇。
正在攻略陈留郡的项羽、刘邦获悉项梁死讯,大惊失色,放弃攻城,匆匆东撤,把都城从盱眙迁往彭城,严加守备。
吕臣守卫彭城东,项羽守卫彭城西,刘邦守卫砀县。
倘若章邯乘胜而进,项羽、刘邦等能否守得住彭城,确实令人怀疑。
岂料这个时候,章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认为项梁既死,大柱倒了,楚政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当务之急,是要消灭北方的赵政权,以免反秦势力死灰复燃。
在复活的东方六国中,燕、韩两国毫无实力,楚、齐、魏被章邯打残了。
在章邯看来,只有赵国威胁比较大,故而他放弃继续攻打楚政权,率王离、苏角等将领,引兵北渡黄河,直扑赵国。
如此一来,给了楚政权予重振旗鼓的机会。
很快章邯就会发现,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赵国,而是项羽。
2、赵国的殊死抵抗,拉开巨鹿之战的序幕
在诸反秦势力中,赵国算比较强的。
赵国有两个能人,一个是张耳,一个是陈余,都是秦末汉初的风云人物。
此时章邯手上的兵力已超过四十万,大军直趋赵境,如泰山压顶。
强弱立判,赵国丞相张耳、大将陈余率军迎战,大败而逃。
首都邯郸是保不住了,张耳与陈余遂拥赵王赵歇,退入巨鹿城。
章邯入邯郸城后,把城内百姓尽数迁往河内,拆毁城廓,以绝后患。
巨鹿之战,将决定赵国的命运。
为了守住巨鹿,赵国的防御还是比较积极的。
赵将张耳守城,陈余则率数万人驻扎于城北,称为河北军,以作为机动部队。
巨鹿城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易守难攻,加上内外呼应式的积极防御体系,章邯兵力虽强,要攻破巨鹿也非易事。
章邯令王离等部将包围巨鹿城,自己主力部队驻扎城南。
在章邯看来,只要围困几个月,巨鹿粮尽援绝,不攻自破。
对于秦军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粮食运输。
只要不缺粮,巨鹿指日可下。
为了确保粮道畅通,章邯修筑一条甬道,凭借高速车道,可确保粮食源源不断运抵前线。
一切看上去都无懈可击,只是章邯错了一件事,他低估楚国的力量了。
3、各路援军奔赴巨鹿,天下命运系此一役
倘若巨鹿失守,赵国灭亡,那么秦灭六国的故事还会重演一遍。
因此,各方反秦势力都明白,巨鹿一定要救。
楚政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发兵救赵。
除了楚军之外,其他诸政权也纷纷派兵相援,包括齐将田都,燕将臧荼等。
上将军宋义是个颇有谋略之人,也是有野心,自认为谋略无人可及。
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秦军全力攻赵,即便胜了,军队也疲惫不堪,到时正好以逸击劳;倘若不能打败秦军,也可趁机引兵西进,一举捣破秦都。
宋义的战略对不对呢?应该说,有一定合理性。
这种按兵不动以待时机的策略,在古今战例中多有体现,比如赵奢破秦阏与之役,西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都曾运用过此策略。
那么,他错在哪呢?
错在他根本就不想救赵。
他的意思是让秦军破赵后,再战秦军。
这种动机是不纯的,对反秦战线的联合是有害的,是纯粹自私自利之举,也是他与赵奢、周亚夫两位名将不能相比的地方。
以秦之强,反秦诸力量倘若不能联合对敌,势必会被一一击破,这是毫无疑问的。
项羽当然不干了,他把宋义给杀了,自任上将军,楚军的立场便从观望转向主动出击。
这时又有几支义军加入援赵之列。
魏王魏豹、齐王建(战国最后一位齐王)的孙子田安都派部队增援巨鹿,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郡收罗一万多人,也赶回巨鹿。
应该说,各路援军的人数还是不少的。
4、项羽并非莽撞之人,而是打得非常聪明
我们印象项羽就是一马上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似乎谋略不足。
我曾细细分析过项羽的征战史,认为他在大的战略上比较差,特别是后来楚汉争霸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他的战术一直是第一流,很难有人超过他。
要知道项羽也是读过几天兵书的,对战争的领悟能力之能,非他人所能及。
项羽很快就发现敌军的弱点所在:粮食。
打仗时人多当然是优势,章邯四十几万大军,光这架式就能吓死人。
但是人多有人多的问题,吃饭问题不是小问题。
章邯是聪明的将领,他修甬道来解决运粮问题,十分高明。
项羽也很高明,我就绝你的甬道。
争夺甬道之战,便成为秦、楚大战的序幕。
据《史记》的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数绝”二字,可见双方是多次交锋,甬道数次易手。
在楚军的猛攻下,围困巨鹿城的王离部开始断粮。
人是铁,饭是钢,要是没有吃的,再强大的军队也会立马崩溃。
这时,项羽已经觉察到,反击的机会成熟了。
5、置之死地而后生
项羽派悍将英布、蒲将军率前锋部队两万人率先渡河。
章邯闻讯,急派军前来阻击,英布与蒲将军奋力击败秦军,为后续部队渡河打下基础。
此时,赵国大将陈余又派人前来请求项羽火速进军,项羽乃命令全体楚军悉数渡河。
这一战,非但关系到赵国的生死,也是秦楚兴亡的关键。
秦军最精锐的部队与楚国最精锐的部队都聚集于此,势必是一场昏天暗地的大血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
没有必死的决心,哪来超凡的勇气?项羽下令,破釜沉舟,烧毁帐篷,所有将士,只随身携带三天干粮。
前面是四十万的虎狼敌人,后面是滔滔河水,过了河,别想着有热腾腾的饭,别想着有温暖的帐篷。
往后退,只有死路一条,要生路,就得把前面的敌人杀光,杀出一条活路。
当时前来救援巨鹿的各路援军,见到秦军漫山遍野的营垒,谁也不敢发动进攻。
甚至在项羽发起绝地反击时,他们仍然小心谨慎,按兵不动。
英雄与凡人的区别就在于此,英雄能造时势,而凡人永远随波逐流。
不过,要说这些援军一点用处也没有,也是不对的。
他们至少可以袭击秦之粮道,同时章邯也得分兵防着他们啊,还是有点用的。
项羽的楚军虽然人少,但是有几个优势:第一,秦军人数虽多,但围城既久,久攻不克,士气凋零。
而楚军则是新锐之师,以逸待劳,劲头十足。
第二,秦军粮食供应不上,面黄肌瘦,战斗力大打折扣;楚军数绝秦之粮道,应该抢了不少粮食,吃得膘肥体壮。
第三,楚军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前进才能生存,虎狼之性被激发出来;秦军兵疲马困,没有斗志。
第四,外围反秦之援军不断聚集,人数越来越多,对秦军士兵心理上也产生巨大的压力。
应该说,项羽不是光靠匹夫之勇,他是有胜算的。
他对自己麾下子弟兵的战斗力是非常了解,也充满自信。
这支英勇无畏之军队,是可以以一击十的。
事实也是如此。
项羽猛攻围困巨鹿城的王离部,楚军呼声振天,以一当十,如猛虎下山,勇不可挡。
项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无人可挡。
楚军与秦军交锋九次,大破秦师,杀秦将苏角,俘秦将王离,秦将涉间自焚而死。
章邯虽是百战名将,也只得仰天长叹,败逃而去,这时他最后悔的事,应该就是当初实在应该一鼓作气,攻下彭城,灭了楚政权。
当时救援巨鹿的十数路义军,无不惊骇于项羽之骁勇。
当战场的尘埃散去,项羽以楚国上将军之名义召见各路义军首领,所有人入了辕门之后,跪倒在地,不敢仰视。
当他们亲眼看到项羽虎啸天下的英雄气概,谁不惊恐,谁不折服呢?巨鹿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之一大奇迹,而项羽作为灭秦之英雄,将永载史册。
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3+4学制的最低录取分数是怎么样的?
它的“3+4”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完成前三年的基础学习和实践后,继续进入合作高校的四年本科阶段,从而完成从中等职业教育到本科的顺利衔接。
这种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和更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那么,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3+4学制的最低录取分数是多少呢?根据近年来的招生情况,最低录取分数一般会有所波动,但通常还是要依据学生所在的中考成绩和报考人数等因素。
接下来我将根据真实数据分析这一问题。
3+4学制的招生特点和优势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3+4学制的招生录取分数与一般的中职学校招生录取标准有所不同。
3+4学制通常采用的是中考成绩作为招生依据。
该学制允许学生在完成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进一步深造取得本科文凭,这一制度非常受一些有升学意愿但成绩又不太够考取普通高校的学生和家长青睐。
学制的设置不仅帮助学生提升了自身的学历,也为他们的就业前景和综合能力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录取分数的基本情况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3+4学制的录取分数线根据每年实际报名情况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最低录取分数是与当年中考的整体分数线以及该校的报考人数密切相关的。
从近年来的数据显示,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的3+4学制的最低录取分数大约在中考总分的60%左右。
具体的录取分数会根据各区县的招生政策以及该学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不同,因此每年都会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成绩在中等或稍微偏低的学生可以通过该学制进入学校,这样他们不仅能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还能有机会通过升学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
影响录取分数的因素除了中考成绩外,影响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3+4学制录取分数的因素还有很多。
首先是报名人数的变化。
如果某一年的报名人数较多,学校的招生竞争压力会相应增加,最低录取分数也会有所提高。
反之,如果报名人数较少,学校会适当降低分数线以确保招生计划的完成。
此外,每年各个区县的中考分数线的波动也会影响该校的录取分数线。
例如,如果某一年某个区域的整体中考分数普遍偏低,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可能会随之下降。
如何提高录取的机会如果你有意报考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的3+4学制,并希望提高被录取的机会,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提升自己的中考成绩是最直接的方法。
尽管该学制的最低分数线相对较低,但成绩依然是最基础的录取条件。
如果能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录取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其次,了解学校的具体招生政策,并按照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
一般来说,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成绩和报名情况来决定是否录取,因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也是提高录取机会的一个重要步骤。
重庆市机电工程技工学校的3+4学制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通向更高学府的桥梁。
它不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职教育,还能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升学的机会。
如果你的目标是获得更高的学历,但中考成绩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要求,选择这种模式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了解和掌握最低录取分数等相关信息,对于选择报考学校以及确定自己的目标也有着重要的帮助。
总的来说,这种学制为很多有梦想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025年德阳市什邡中学升学率怎么样样?
1、2025年德阳市什邡中学升学率怎样样 2、2025年德阳市什邡中学升学率怎样样据学校家委会不完整统计,本年一般高考我市共有1802人参考,一次性上本科省控线1280人、上线比例71%,一本上线479人、上线比例26.6%,创汗青新高。
什邡中学参考门生946人,本科上线854人,上线比例90.3%,此中一本上线424人,上线比例达44.8%,可望有3人上清华、北大。
什邡中学共有856人参考,本科上线426人(此中一本上线55人),上线比例49.8%。
什邡职中共有398人参与职教对口高考,上本科省控线22人,专科省控线359人,综合上线率95.7%。
3、2016年德阳市什邡中学升学率怎样样2016年高考,学校本科上线823人,上线率占百分之87.1,重本上线425人,占上线比例的百分之51.02,学校一位同窗获四川省文科第一位。
4、2015年德阳市什邡中学升学率怎样样2015年高考,学校本科上线734人,重本278人,比2014年增加19.8%;600分以上的特优生67人;估计学校有4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6年高考,学校本科上线823人,上线率占百分之87.1,重本上线425人,占上线比例的百分之51.02,学校一位同窗获四川省文科第一位。
相关热词搜索:什邡 上线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