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历史为何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击数:
简介:“我”这个字,已经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汉字了,而这个字现如今最常用的意思,就是表示自己,我,我们,都是表自己活着与自己一方的人们,是一个很基础的汉字了。

</p><p>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汉字在历史,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它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一定还是一样的,很有可能就是天差地别,很多

【千问解读】

“我”这个字,已经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汉字了,而这个字现如今最常用的意思,就是表示自己,我,我们,都是表自己活着与自己一方的人们,是一个很基础的汉字了。

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汉字在历史,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它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一定还是一样的,很有可能就是天差地别,很多人出乎意料的一些意思,而我这个字也是如此。

你能想到,“我”在历史的意思竟然是一种兵器吗?这个“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而这个字为何现在又和历史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了呢?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进展过程,为何会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在历史为何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1.我是什么兵器

“我”在历史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现在的“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历史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巨大。

我,是指商朝至战国时的一种砍杀型冷兵器,于秦国以后渐渐不再流行。

我是一种一边有三排尖齿、顶部尖利的扁平状兵器,需要再加装长柄才可以使用。

“我”从戈,是个会意字,有杀戮的意思。

由于戈是历史一种常见兵器,我字逐渐引申出“我方”和第一人称“自己”的意思,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

”“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

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猪八戒扛的铁筢子,只不过“我”是三根齿罢了。

“我”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干用于战场上砍杀,那尖尖的三角刺砍将下来时,一般的皮甲胄都是难以保全的。

在历史“我”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贱民”以及“余”、“吾”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余”“吾”二字。

那时候“朕”、“寡人”都不是帝王的专用词,《尔雅·释诂》中解释说:“朕,身也。

”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朕”只能是天子自称。

至于“寡人”,更是大众用词,《诗经·邶风》中就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等等,“寡人”到了唐代,才成了帝王的专称。

“我”当作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当作代词用,指的是“我们”。

“我”是怎么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原本“我”是会意字,它从戈,戈是历史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至今,再也没有变动过“我”的意思。

“我”在历史为何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2.我为何会变成第一人称

看过古代书或者经常追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会发现,古人在说自己时常常用的是“吾”、“余”、“在下”、“鄙人”、“孤”、“寡人”、“臣”、“小人”等等,几乎没有“我”。

我们是从何时开始用“我”字?“我”字的本意又是什么?

在汉字中有不少象形字是模拟人体的,比如“人”字,是个侧面的人形,“大”字是个正面的人形,这两个模拟人体的象形字看起来都是一目了然的。

但你仔细看“我”字时,会发现怎么看也和人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我”字究竟是怎么来的?

清朝末年,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学者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甲骨文中的“我”字,本来是一个兵器的名称,我们现在所说的“我”,是甲骨文的象形,也就是兵器的象形。

商代金文中的“戈”,它非常忠实于原物,一看就知道“戈”长什么样子,,拿甲骨文中的“戈”和甲骨文中的“我”做一个对照,会发现他们同样有一个兵器的象征,就是长柄的尖头的兵器。

“我”字对照“戈”字多了一个锯齿形的多刺的尖头,所以“我”字也就确证是一件兵器。

学者们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它和“我”的前端非常相像,也许这就是失传已久的“我”。

在上古时候,“我”字只有读音没有字形,大家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形给它,突然发现兵器里面有这么一件叫做“我”的,所以就把它借用过来,给了这个字,所以两个字的意义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同音假借”的关系。

在汉字的造字过程中,“同音假借”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方法。

“我”在历史为何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3.我是怎么从兵器变成自己的

上周时期,战乱频多,且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国家最重视的两件大事,除了祭祀就是战争。

于是乎,为了表示自己很厉害,历史的王室贵族,都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方的战士。

就这样,但凡是自己的人,都称为“我”方战士,大家可以多默念几次,自己一方战士都是“我”方战士,自己一方战士都是“我”方战士……发现了吗?对了,我代表自己的意思就出现了。

从此以后,我就可以用来代指自己了。

《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句子,而这些词句中的我,就是指代自己。

这就表明,至迟在春秋中期,“我”就可以表示自己的意思了。

最终,“我”为何不当作兵器了?

一方面,日益完善的铠甲,能更方便保护士兵,“我”不再具有独特优势;另一方面,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由于冶炼兵器技术先进,尤其是弩、剑和戈、矛、铩、铍等锐利长兵器,让秦军在战斗中,极具优势,“我”于是逐渐淡出了战场。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G卷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的历史考试已然落幕。

此次试题因其高度的参考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此自主选拔在线特汇总整理此次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历史科目相关的考试题及答案,供大家进行下载练习!高三阶段的每一场考试都蕴含着宝贵的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助力同学们备考,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精心汇总整理了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的历史学相关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下载进行练习!其他科目试题下载>>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试题优质试题下载入口>>2025届高三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及答案(G卷)此次百师联盟联考中,甘肃、广东、贵州、河南、江西、山西、陕西、青海、宁夏、云南共用一套历史G卷!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大家下载练习,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高清无水印版《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试题及答案汇总》PDF版,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高三试题交流群”,即可免费下载试题及答案!敲重点:如果您有最新2024年高三试题,也可以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投稿呦,并领取升学资料一份~ 1 234前往页

成都第一职业中学

历史沿革成都第一职业中学创建于1950年,是成都市最早成立的职业中学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国际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办学特色成都第一职业中学以办学特色鲜明而著称。

学校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开设了多个专业特长班,如机械制造、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

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课外拓展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教师们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学校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促进师资力量的进一步提升。

校园设施成都第一职业中学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内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活动中心等,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学校还不断投入资金改善和完善校园设施,保障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校,成都第一职业中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先后与多所国外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访、课程交流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竞赛和交流活动,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交流空间。

未来发展规划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成都第一职业中学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将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总之,成都第一职业中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建设现代化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学校 成都 职业

加入收藏
               

“我”在历史为何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