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什么下场却非常惨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4-13 点击数:
简介: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什么下场却非常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1.许攸原来是个野心家 许攸本是有才华之人,孔融曾将他和田丰并列,认为这二人有智计。

他原来家庭条件不错,和袁绍、一代奸雄曹操,都混的一个朋友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少年时代。

十来岁的年纪,大家

【千问解读】

  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什么下场却非常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1.许攸原来是个野心家

  许攸本是有才华之人,孔融曾将他和田丰并列,认为这二人有智计。

他原来家庭条件不错,和袁绍、一代奸雄曹操,都混的一个朋友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少年时代。

  十来岁的年纪,大家都会憧憬未来的日子。

一代奸雄曹操,为人豪迈,有侠客之风,他的祖父曹腾,是东汉宦官,也是帝王身边的红人,父亲曹嵩,更是有兵权的太尉之职;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礼贤下士;许攸的父亲是哪位,史书很少记载,但他能和上面这俩人玩的一块,,自然也不是平头百姓出身。

image.png

  许攸胆子巨大,他曾经谋划一件大事,就是废了汉灵帝,再捧起来一个新帝王,这样他就是一大功臣,飞上枝头当凤凰!为此,他曾做了一个严密的计划:趁着汉灵帝北巡的时候,由冀州刺史王芬,借口防止黑山贼,突然发难。

这个计划成功率极大。

  所以,许攸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可惜时也命也,该计划被汉灵帝提前得知,灵帝招他进宫面圣,许攸等人知道大事不好,连夜逃窜。

  2.跟着老板袁绍打工

  自从董卓进京城之后,许攸的好朋友袁绍,非常看不惯这厮的所作所为,甚至有那么一刻,他想过和董卓火拼。

然而,火拼需要本钱,袁绍自认为无论单挑还是群殴,都不是董卓老贼的对手。

  他逃跑了,跑到了冀州。

很巧,许攸也在这里避难!难道冀州是个避难所吗?

  是,也不是。

冀州牧韩馥是个志大才疏又无强大背景的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待人宽厚,只奖不罚,但这也是他的缺点,因为这种做法只会导致治军不严,上令不能下达,在这乱世里面当这个烂好人,纯粹是给别人送人头。

果然,当公孙瓒发兵要攻打冀州时,韩馥有点六神无主,他手里的兵更是慌乱!平时疏于练兵,真要拉开架势,冀州等于是在送死。

  于是,韩馥的手下说,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冀州让给袁绍,他们家四世三公,有很强的号召力。

这样能保住韩馥高高在上的地位,也成全了他让贤之雅明。

  从此袁绍坐镇冀州,广招天下好汉,许攸当作袁绍少年时代的好友,见冀州落到了好朋友手里,自然欢快得紧。

他开始跟着袁绍打工,成为袁绍的幕僚。

十年时间,袁绍灭了公孙瓒,吞了幽州,占据了大片土地。

袁绍的地盘,物产富饶,当地人也好战,袁绍在这里招了数十万兵马,完全有逐鹿天下的本钱。

此时,他的谋主有田丰、荀谌、许攸;猛将有颜良文丑,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军队方面,也有审配、逢纪等人坐镇。

  兵强马壮,兵锋正盛,袁绍,要与群雄逐鹿,和老朋友一代奸雄曹操一决雌雄。

  3.跳槽到一代奸雄曹操阵营

  都说袁绍无能,这一点我不认可。

若真是没有能力之辈,能在乱世之中,闯下偌大家业吗?每个人都有他的缺点,袁绍自然也有。

公元200年,东汉末年两大军团对垒,袁绍和一代奸雄曹操终于交上火了。

image.png

  许攸确实有着一定才干,他看准一代奸雄曹操兵少,献出奇策,曰:“一代奸雄曹操四面受敌,兵将都在外面,许都一定空虚。

若此时派一支锐旅轻装前进,用闪电战奔袭许都,定然能够打下来。

占据许都后,借天子令,讨伐曹贼,我们两面夹击,让他首尾不能相顾,则一代奸雄曹操败矣”!

  袁绍的眼光却有些局限,他认为,在这里打败一代奸雄曹操才是上策。

本来,他还有一个顾虑,若真是接了天子这个烫手山芋,届时得了天下,谁是共主?听谁号令?

  双方大战如火如荼,许攸家里有人在这个节骨点犯了法,审配铁面无私,留守京师的他,自然毫不容情。

许攸暗中协调,但是审配高低是不卖这个人情。

事实上,冀州有审配,是袁绍之福。

若袁绍最后功成,审配当属一大功臣。

  许攸这个人,这时候的表现让人很失望,他竟然因为这点小事,认为袁绍不给他许攸面子,他一怒之下,投了一代奸雄曹操。

三国中说,许攸认为袁绍听不进他的计策,才投奔了一代奸雄曹操。

无论古代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许攸捅了袁绍军团一个刀子,是确有其事。

  4.乌巢之败

  一代奸雄曹操得知许攸来投,来不及穿鞋,立即跑出来迎接。

除了一代奸雄曹操一直重视人才之外,还有一个真相,一代奸雄曹操的粮草快见底了,若这个月还和袁绍对峙状态,或者不能速胜的话,他一代奸雄曹操将死无葬身之地。

  无他,打仗期间,士兵吃不到饭,再精锐的部队,也将哗变!那不是十个八个人的事,而是数十万的部队哗变,如果真发生了这种情况,不等着袁绍军团来进攻,他们自己军事都能火拼个干净。

  许攸深知一代奸雄曹操现状,多次询问后一代奸雄曹操说出来虚实,一代奸雄曹操问计时,许攸献出了他平生最不仗义的一计:火烧乌巢!乌巢,是袁绍屯粮的地方,许攸当作袁绍的谋主,自然这军队机密他也知晓。

他和袁绍相交数十年,一起出生入死,今天,他居然将袁绍卖了个彻彻底底!

  许攸把进攻袁绍粮仓的路线画的清清楚楚,建议一代奸雄曹操派轻骑兵火烧之,则此战必胜无疑。

一代奸雄曹操听计后,亲自率军,领兵向乌巢出发。

如果只是这样倒还罢了,许攸居然还把军团的接头暗号告知一代奸雄曹操,于是一代奸雄曹操军团换上袁绍军衣服,一路畅行无阻,直抵乌巢,瞬间袁绍军团粮草被烧了个干净,袁绍军团得知消息,军心涣散,大将张郃、高览无奈投降,袁绍逃走,一代奸雄曹操大获全胜。

  5.不会做人的许攸

  按照曹老板的性子,许攸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可以说后半辈子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

但是,许攸偏偏来作死。

这功劳让一代奸雄曹操心知肚明即可,但许攸偏偏动不动就要提上几句,说自己的厉害之处。

  如果袁绍尚未被打垮,他这副尊荣,曹老板还能忍耐,但是他居然这个牛吹了很多年!直到204年,一代奸雄曹操军团攻占冀州全境后,许攸喊一代奸雄曹操几乎成了口头禅,别人称呼他明公等尊称,许攸却特立独行,喊着一代奸雄曹操的小名:“曹阿瞒,要是没有我,你能打过袁绍?恐怕早被袁绍弄死了”!一代奸雄曹操当作一代枭雄,他不能表现出生气的模样,只得赔笑称是。

他赔笑归他赔笑,但他的手下可不这么认为,有一句话叫做——主辱臣死!许攸最后被杀了!与其说是被一代奸雄曹操所杀,不如说他是自己作死!

他是辛弃疾的莫逆之交,写了一首非常凄美的词

说起古代词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词人,不管是婉约如,还是豪放如,都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名传千古的佳作。

而辛弃疾作为豪放派代表,更是被人称为“词中之龙”,和并成为“苏辛”,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双安”。

他的词作多以风格豪迈为主,涉猎题材甚广。

不过笔者要说的并不是辛弃疾,而是他的莫逆之交刘过的一首词。

刘过词风和辛弃疾相近,为人也是一样,忧国忧民,一生耿直,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文学成就没有辛弃疾高,但是这首词却是才情满满,最后6个字更是惊艳之句。

《唐多令》-(南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首词作的白话译文如下:枯萎的芦苇叶子堆满沙洲,浅浅的流水从冰冷的沙子上面流过。

二十年以后重新登临旧地南楼。

柳树下的小船还没有系稳我就急忙赶往故地,毕竟没有几天就要到中秋节了。

此楼早已是破败不堪,以前的老朋友今天还在不在呢?眼前满目都是苍凉的旧江山,却有着新添的忧愁。

准备买点桂花和酒水泛舟湖上潇洒一番,却终究没有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这首词作于武昌黄鹄山上,刘过20年前曾经登上过这座楼,20年后再次登楼已是垂暮之身,想起少年往事,难免。

词作上片主要写景,描绘了临近中秋安远楼的情景,下片主要抒情,感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

其中“旧江山浑是新愁”其实并非写的是安远楼的情景,而是整个大山笼罩在战争的阴影里,但词人却对于此无能为力,这样又怎么能够不平添新的哀愁呢? 而最后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看似是因为年龄的问题所以没有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其实还是因为国家陷入这样的处境,词人自己却是报国无门,空有一腔热血志气,却没有办法施展。

有着这样苦闷的心境又怎么能够安然享受“欲买桂花同载酒”的潇洒呢?短短6个字,“终不似,少年游”将这种无奈升华到极致,可谓言尽而意不尽,回味无穷。

其实在笔者看来,刘过虽然文学成就没有辛弃疾高,但是面对国家飘摇之际,他却有着和辛弃疾一样的忧愁,这或许就是古代读书人的书生意气和风骨吧。

在这首词中,大家有发现辛弃疾的影子吗?欢迎在评论区与小编讨论! 随机文章曹魏民屯的组织详解世界十大最危险机场,飞行员中仅10%人敢飞法国凯旋级核潜艇造价300亿,能瞬间毁灭俄罗斯大蛇丸偷走外道魔像,没有轮回眼险些丧命(被佩恩追回)解放军自制神器飞雷炮的原理,曾经打得国民党和美联军丢盔弃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中国古时候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后结局,下场非常悲惨

伯嚭(pǐ),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

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的引荐下担任了吴国的太宰(大夫),与伍子胥一起共图国事。

起初,由于他在吴国尚未站稳脚跟,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出谋划策,为吴国出了不少力。

但得志后,他利欲熏心,干起了祸国殃民的勾当。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交战,越国眼看要灭亡了,越王派文种贿赂伯嚭,送了大量金钱美女。

伯嚭接受了越国的贿赂之后,就极力怂恿吴王答应了越国的议和请求,使越国有了喘息的机会。

越王到了吴国之后,伍子胥劝吴王杀掉勾践,以绝后患,伯嚭极力袒护勾践,使吴王打消了杀掉越王的念头。

羽翼渐丰的伯嚭望恩负义,开始残害伍子胥。

尤其是吴王得了美女后,大动土木,修建了姑苏台,日夜与西施等美人享乐。

伍子胥看出了越国的意图,苦苦相劝,令吴王十分反感。

公元前484年,吴王想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不同意,并陈述了利害,吴王非但不听,却萌生了要杀掉伍子胥的念头。

伯嚭落井下石,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想除掉伍子胥,但没有得逞。

伯嚭并不甘心,又编造谎言,陷害伍子胥,最终使伍子胥自杀而死。

公元前482年,也就是伍子胥死后的第三年,越国趁机攻打吴国,几乎使吴国灭亡。

公元前478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军大败。

公元前473年冬,越军攻破吴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杀。

伯嚭以为自己对越国有功,竟厚颜无耻地向勾践请功。

没想到,勾践对他早已深恶痛绝,遂命武士将伯嚭斩首,并灭了他的全家。

祸国殃民的奸臣最终落了个可耻的下场。

——祸国奸雄,死于非命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胡。

“杂胡”也称“杂种胡”,是指混合血统的胡族。

安禄山的父亲是谁,史书没有记载,只知道他的母亲是阿史德氏,所以安禄山很可能是其母与别人的私生子。

后来,他母亲又嫁给胡将安延偃,所以他。

安禄山足智多谋,天宝三年(744年),他兼任范阳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

为了讨好,安禄山积极表现自己,竟认杨贵妃为干娘。

这一年,安禄山45岁,而杨贵妃只有29岁。

天宝九年(750年),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将帅封王者前所未有,安禄山开了先例。

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这样,安禄山成了平卢、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太原)三镇的节度使了,拥兵十多万,野心也越来越大了。

安禄山拥兵自重,野心勃勃,蓄谋已久要推翻取而代之。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终于爆发了“”。

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

“安史之乱”长达8年之久,中原地带战火连天,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由于安禄山内部发生内混,安禄山被部下所杀,结束了罪恶的生命。

——恶贯满盈,玩火自焚 杨国忠(?——756),本名钊,生年不详,是杨贵妃的堂兄,因杨贵妃得宠而入朝为官。

死后,被拜为右宰相,封魏国公,独揽朝政大权。

杨国忠本是一个无赖之徒,入朝之初,他与李林甫狼狈为奸,欺上压下,,干了不少坏事。

后来,他又与李林甫勾心斗角,互相争斗。

李林甫病死后,他取而代之,成为右宰相。

掌握大权之后,杨国忠专横跋扈,任人唯亲,生活腐化,欺压群臣,没有一人能与之抗衡。

安禄山得宠后,他怀恨在心,处处与安禄山争宠,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南逃,当队伍达到金城(今陕西兴平)西郊的马嵬驿时,早就对杨国忠兄妹不满的禁军首领陈玄礼等人发动了兵变,乱刀将杨国忠砍死,应验了那句“玩火者自焚”的古谚。

——卖国求荣,自缢身亡 张邦昌(1083——1127),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东光县)人,进士出生,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官运亨通。

到了即位时,他官拜副宰相一职,成为朝廷中权倾内外的人物。

早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兵分两路向进攻。

张邦昌畏敌如虎,害怕战争一起,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议和。

宋钦宗派他的弟弟康王与张邦昌一道去金营,被金人当作人质扣押。

张邦昌,委屈求全,答应了金人割地的无理要求。

金人暂时退兵后,钦宗以为张邦昌有功,竟然由副宰相提升为正宰相,而一大批主张抗金的大将却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击。

元年(1126年)八月,金兵再次大举南侵,次年正月攻破了宋朝都城开封,徽宗、钦宗被掳入金营,张邦昌则被金人推举为大楚,当了傀儡。

虽然登位时间仅仅33天,但他对金人更加百依百顺,甘愿卖国求荣。

宋高宗即位以后,张邦昌极力讨好,不但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被拜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其为同安郡王,这对宋王朝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1127年,等正直大臣力谏宋高宗惩治卖国贼张邦昌,高宗知道了张邦昌的种种罪恶行径,最终下了决心,下昭让张邦昌自裁。

张邦昌只得上吊自杀。

——有才无德,抑郁而死 蔡京(1047——1126),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

24岁中进士,被派往钱塘(今浙江钱塘)任县尉,不久被拜为中书舍人。

由于蔡京在朝廷中写的字是最好的,他很快又被拜为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

元丰八年(1085年),病死,即位,司马光被任命为宰相。

有人弹劾蔡京,蔡京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出知成德军(今河北正定)。

但刚到成德不久,他又被改派为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

在瀛州,蔡京在变法派与守旧派之间投机钻营,练就了一套媚上欺下的本领,成了一个混迹官场的老手。

守旧派认为此人可用,将他升迁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知府。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宋哲宗亲政后,守旧派大臣一一被逐出朝廷,而蔡京却被招回京城,官拜户部尚书。

他凭着自己能写善画的本领,逐渐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

元符三年(1100年),亲政刚刚6年的哲宗病死,继位,一些守旧派大臣又被招回京城,蔡京受到冷落,连连降职,让他出任太原知府。

蔡京心中不服,迟迟不肯上任。

徽宗大怒,贬他为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蔡京仍然不去赴任,徽宗便削了他的一切官职,让他到洞霄宫(位于今杭州)做提举。

蔡京害了怕,最终还是去了。

不久,昏庸的宋徽宗在的举荐下,重新起用蔡京,让蔡京任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后又改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知府。

时间不长,蔡京被招回京城,官拜尚书左丞。

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蔡京被拜为右相,第二年被拜为左相,真正成为位极人臣的显赫人物。

大权在握的蔡京打击报复了一批守旧派,同样对革新派进行了迫害。

他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打击异己,令百姓深恶痛绝。

在他的专权下,朝廷充满了奸邪之臣,朝政日益腐败下去了。

蔡京分别在崇宁五年(1106年)、大观三年(1109年)、宣和二年(1120年)三次被免去宰相职位,又被重新起用,可谓三起三落。

第三次出任宰相之后,他的儿子蔡攸竟与他分庭抗礼,最后被儿子算计,结束了自己的官宦生涯。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逼近开封,蔡京逃到亳州。

一路上,人们不卖给他食物,沿途官吏纷纷驱逐他,不让他走大路。

后来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流放地,他竟无处安歇,只得住在城南的一座寺庙内。

蔡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终于在抑郁中死去。

——通敌卖国,遗臭万年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出生于一个中小地主家庭。

25岁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秦桧被俘押到金国。

他贪生怕死,投靠了金国,成了宋王朝的叛逆。

回到宋朝后,他窃取了右宰相的高位,为实现他卖国的阴谋打下了基础。

绍兴二年八月,秦桧被免了宰相职位。

宋高宗一心想与金人议和,知道秦桧与金人的特殊关系,便于绍兴八年初重新任命秦桧为宰相。

他一直里通外国,为了完成金人的使命,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残害抗金的大臣和将领。

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等人,酿成了千古冤案。

不仅如此,他还制造党祸,打压政敌,在他当宰相的18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到他的打击和陷害,使王朝变得十分黑暗腐败。

南宋军民对他无不切齿痛恨,人人欲杀之而后快。

秦桧做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于1155年10月一命呜呼,结束了罪恶累累的一生。

——狂征暴敛,全家被诛 阿合马(?——1282),元世祖时的“理财”大臣。

其出生地在花剌子模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

早年投靠皇后的生父按陈那颜,后为察必皇后斡耳朵的侍臣。

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阿合马步入政坛,第二年就被破格提拔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列副宰相之位,进阶荣禄大夫。

1270年,忽必烈立尚书省,以阿合马平章尚书省事,掌握了朝中的财政大权。

他一方面为忽必烈聚财敛物,一方面植党专权,把持朝政达20余年。

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在各地强占民田,同时挟权经商,获取四方之利,在家中设置总库。

他还,欺男霸女,拥有妻妾400余人,荒淫到了极点。

阿合马树敌极多,,人人想杀他。

后来,阿合马与太子真金的矛盾日益尖锐,真金决定刺杀阿合马。

1282年三月十七日夜,真金终于设计刺杀了阿合马。

阿合马死后,在他的家里搜出了两张人皮,他的其它罪行一一被揭露出来。

忽必烈大怒,下令将阿合马开棺抛尸到城外,任野兽食之。

不久,阿合马的妻、妾、子、侄以及私党多人被诛,并有714个私党分子被分别治罪。

——巨奸大恶,抛尸荒野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分宜(今江西分宜)人,出生于普通士人之家,25岁中进士,步入官场。

因患病在身,在家乡修养达十年之久。

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但并不如意,直到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才升为礼部右侍郎。

为了谋取更大的官职,他极力巴结顶头上司夏言,在夏言的举荐下,严嵩青云直上,升为吏部左侍郎,不久又升为南京礼部尚书,接着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爬上了六卿的高位。

夏言当上首辅大臣后,把严嵩调入北京,当上了礼部尚书,做了高官。

严嵩并不满足,违心地编造谎言献媚世宗,得到世宗的宠信,加他为太子太保,升为一品官阶,并赏赐了大量钱财,使严嵩达到了升官又发财的目的。

但他忘恩负义,对提携他的夏言,踏着夏言的尸体爬上了首辅宝座。

他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他结党营私,贪赃纳贿,富甲天下。

他的党羽和子孙更是为虎作伥,横行朝廷,。

严嵩的专权乱政,使明王朝的国力衰弱,边疆防御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惨遭蹂躏,但他却找人当了自己的。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的恶迹终于败露,世宗下昭将严嵩罢职,勒令回籍修养,他的子孙以及党羽也都遣戍边疆。

严嵩的儿子和党羽罗龙文在去戍地的途中逃回原籍,招纳亡命之徒,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朝廷斩首,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被抄,奸党与家人一一治罪。

隆庆一年(1567),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

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直到初年张居政执政,才吩咐分宜县令埋葬了他的尸骨。

——欺主乱政,囚死狱中 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

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

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有功而位至极品。

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看在眼里。

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皇太后的警惕。

首辅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

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已威胁到康熙的统治。

亲政以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五月十六日设计逮捕了鳌拜。

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有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

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惊世巨贪,自作自受 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

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靠,他的父亲是个不知名的副都统,但他的高祖尼雅哈有军功,因此和珅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被授为三等侍卫,当上了清皇帝的警卫。

和珅,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双眼花翎;后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乾隆五十三年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头上的官衔越来越多,连和珅本人也觉得厌烦了。

和珅最大的本领是聚敛财物,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

乾隆死后,即位,和珅被处死,家产被抄,其结果触目惊心。

清政府当时列了一个清单,共计106号,仅其中的25项,就已价值2.2亿两白银,其家产共有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

和珅的巨额财产被抄没后,只有少量入了国库,大量的被中饱私囊,所以才留下“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谚。

随机文章日本佛教的寺院生活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七大被宣布灭绝又找到的动物,山地矮袋熊灭绝2万年被再次发现吸粪车为什么会爆炸,广西吸粪车爆炸/操作不当引起爆炸揭秘属什么的人不能养龟,兔、龙、狗与乌龟从图不能养(招来厄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许攸非常有才华,为什么下场却非常惨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