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秘籍:三个月攻克国考的实战经验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备考的不易与坚持的重要。

作为一名刚刚走过这段旅程的毕业生,我想借此机会,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分享我的备考经验和心得,希望能为即将踏上公考之路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备考时间安排:我的备考时间线

去年9月,我正式开始了国考的备考之路。

由于疫情的原因,考试一再推迟,直到今年的1月份才正式举行。

整个备考过程断断续续持续了三个月,但在这三个月里,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坚定的信念。

第一个月:打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在备考的第一个月,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行测的基础学习上。

我选择了B站上的刘文超老师的视频课程,系统学习了行测的各个模块。

我按照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的顺序进行学习,每听完一节课,就立即做配套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特别是资料分析部分,我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公式,并通过做题来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在这个阶段,我也意识到常识和数量关系部分高投入低回报,因此没有过多投入时间,只是偶尔听听李铁蒙老师的蒙题技巧,作为放松和调剂。

申论部分,我跟随B站上的小马哥视频课程,逐步掌握了申论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每道题我都亲自动手写一写,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注重答题的规范性,努力让自己的答案回归材料,用材料中的原词进行表述。

第二个月:深化理解,查漏补缺

进入第二个月,我开始深入练习行测的进阶题目。

我选择了粉笔5000题中的进阶部分进行练习,做题时不再考虑时间限制,而是更注重准确率的提升。

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反复练习,直到彻底掌握相关知识点。

这个阶段,我每天的做题量保持在150题左右,同时保持对申论小题的练习,每天至少做5道题。

在空余时间,我也会阅读一些大作文的素材,为后续的写作做准备。

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全真模拟

最后一个月是备考的冲刺阶段,我主要以刷套题为主。

每天上午9点,我会按照实际考试时间做一套行测试卷,并尽量将做题时间控制在110分钟以内。

这样既能保证做题速度,又能为考场上的时间分配留下余地。

下午则用于练习申论,每天做5道小题,每三天写一篇大作文。

大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会尝试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并尽量将学到的素材和写作技巧融入到文章中。

二、数量关系部分的学习及应考策略

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我的弱项,我在备考过程中也花了不少时间尝试突破。

但实事求是地说,成效并不显著。

国考中数量关系题目只有10题,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我建议直接放弃部分难题,专注于自己能够拿分的题目。

我的策略是挑三题自己会做的保证做对,再蒙对两题,这样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当然,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尝试通过多做题、多总结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三、备考刷题与提分技巧

言语理解与资料分析

这两个模块是行测中的重头戏,也是我备考过程中投入时间最多的部分。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先看视频课程掌握方法后再做题。

国考中的资料分析题目难度不高,只要细心就能拿到满分。

因此,我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公式、提高做题速度。

言语理解部分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建议大家多做题、多总结易混淆的成语和词汇。

申论素材与写作框架

申论部分的素材积累非常重要,但由于时间紧张,我建议大家可以直接从B站、小红书等平台上搬运一些现成的素材。

同时,大作文的写作框架也非常关键,我推荐大家参考B站小马哥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框架进行练习。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文章结构清晰、论点明确。

四、应试技巧与考试当天的注意事项

应试技巧

在考试当天,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专注。

首先,要确保自己吃早饭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影响思维清晰度。

其次,要带好必要的考试用品,如纸巾、手表等。

在考试中,要按照自己平时惯用的做题顺序进行答题,不要随意更换顺序以免打乱节奏。

每个模块的做题时间要与平时练习保持一致,遇到难题时不要纠结太久,要果断跳过以免影响整体进度。

申论复盘

申论部分写完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单的复盘。

重点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回归了材料、逻辑是否清晰、论点是否明确等。

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五、我的备考心得与感悟

回顾整个备考过程,我深刻感受到了备考公务员考试的不易与收获。

这段经历不仅是对我知识体系的全面检验,更是对我意志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的极大挑战。

总之,备考公务员考试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希望我的经验和心得能够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也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校友会2024和2025大学排名,结果大相迥异,前十名你能想得到吗?

全球排行前十大学

2025 年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看看你最向往哪所? 在全球教育的浩瀚星河里,有这样十所大学,它们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散发着迷人而又令人向往的光芒✨ 它们不仅是知识的神圣殿堂,更是莘莘学子梦想启航的港湾。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 2025 年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深入领略它们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1. 麻省理工学院(MIT)—— 美国 多年来稳居榜首,实力强劲到令人惊叹!它的工程系简直就是王牌中的王牌,连续七届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工科研究生课程评比中斩获冠军 电子工程专业更是声名远扬,在行业内拥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机械工程专业同样表现出色,一点也不逊色。

此外,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也成绩斐然,斯隆商学院的 MBA 项目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培养出了无数商业精英。

想要踏入这所顶尖学府的大门可不容易,新生托福成绩中位数达到 100 分,雅思成绩中位数为 7.0 分,SAT 阅读和数学部分平均分为 750 分,ACT 成绩平均分为 34 分,可见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相当之高! 2. 帝国理工学院 —— 英国 今年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在工程、科学、医学和商业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

特别是在工程与技术领域,电子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其 A - Level 成绩基础要求通常为 AAA - AAA,IB 成绩基础要求为总分不低于 38 - 42,相关 HL 学科成绩更是需要达到 6 - 7 ,如此高标准也彰显了它的卓越品质。

3. 牛津大学 —— 英国 位列第三,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闻名于世。

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牛津大学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培养出了众多影响世界的杰出人才。

在入学要求方面,A - Level 成绩通常要求达到 AAA 或更高,部分专业可能还会要求特定科目达到 A*;IB 成绩通常要求 IB 总分达到 38 - 40 分,HL 科目成绩达到 7 或 6 ,严格的标准也保证了生源的高质量。

4. 哈佛大学 —— 美国 排名第四,作为世界顶尖学府,在法学、医学、商学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哈佛法学院是全球著名的法律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培养出了无数法律界的精英;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教学医院在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都位居全球前列,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哈佛商学院更是商业领袖的摇篮,孕育出了无数商业传奇人物。

5. 剑桥大学 —— 英国 排名第五,在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拥有众多顶尖学者,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A - Level 成绩通常要求达到 AAA 或更高,IB 成绩通常要求 IB 总分达到 38 - 40 分,HL 科目成绩达到 7 或 6 ,严谨的学术氛围和高要求的入学标准,共同铸就了剑桥大学的辉煌。

6.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排名第六,作为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之一,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表现十分突出,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学术联盟。

这里的学术氛围浓厚,创新精神十足。

SAT 总分在 1450 - 1590 之间,ACT 均分范围在 31 - 35 之间,如此高的分数要求,也反映出了学校对学生学术能力的高期望。

7.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排名第七,在地球与海洋科学、地质学、工程 - 土木和结构等众多学科在 2024 年世界 QS 大学学科排名中都位居世界前列。

学校要求申请者具备优异的学术成绩单,尤其是在数学、科学和工程相关课程中要有出色的表现,这也使得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8.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排名第八,作为亚洲领先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在工程、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学校注重国际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9.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排名第九,药理毒理、放射学、教育与教育研究等多个学科在 2023 US News 学科排名前 50。

对于申请者的要求,985/211 学生均分 85 以上可以申请一些热门专业,而双非学生的要求则会更高,这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

10.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排名第十,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实力强劲,培养了众多顶尖人才。

学术成绩要求 GPA 成绩为 3.5+,实际申请中在读 GPA 达到 4.0 + 录取几率较大;SAT 录取均分为 1530 - 1580,ACT 录取均分为 35 - 36 ,高要求筛选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也保证了学校的学术水平。

这十所世界名校,每一所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学术氛围和优势学科,是无数学生心中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

你最向往哪一所大学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的梦想与憧憬!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备考秘籍:三个月攻克国考的实战经验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