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划重点!你能用到的载人航天基础知识干货

8. 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担…
【千问解读】
2025年国考笔试在即
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知识点干货梳理来了!
2024年工程实施的4次飞行任务情况
以及工程基础知识梳理
诚意奉上,请查收!
2024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了4次飞行任务,分别为:天舟七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按时间顺序)。
01
天舟七号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2024年1月17日
2.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3. 飞船名称:天舟七号货运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
5. 装载物品: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
6. 撤离时间:2024年11月10日
7. 再入时间:2024年11月17日
02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2024年4月25日
2.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 飞船名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
5. 飞行乘组: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
6. 乘组构成:01叶光富(指令长)、02李聪、03李广苏
7. 乘组特点:航天员叶光富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李聪和李广苏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8. 出差时长:192天
9. 任务主要目的: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10. 返回时间:2024年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03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2024年10月30日
2.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 飞船名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
5. 飞行乘组: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
6. 乘组构成:01蔡旭哲(指令长)、02宋令东、03王浩泽
7. 乘组特点:航天员蔡旭哲执行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宋令东和王浩泽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两人都是“90后”,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其中,宋令东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浩泽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
8. 计划出差时长:半年左右
9. 任务主要目的: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
04
天舟八号飞行任务
1. 发射时间:2024年11月15日
2.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3. 飞船名称:天舟八号货运飞船
4. 搭乘火箭: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
5. 装载物品: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送去蛇年春节的“年货”。
载人航天工程基础知识梳理
1.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 2010年,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
3. 目前,我国航天员类型主要分为三种: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
5. 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6. 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7.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于11月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8. 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
9. 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6年9月15日,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10.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2017年4月20日,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11. 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2021年4月29日,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12. 中国航天员首次入驻中国空间站: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入驻。
13.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2022年7月24日,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14.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时间:2022年11月03日
15.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南宋拥有岳飞等名将是怎么回事?10多年时间为什么没完成北伐
客观的说,岳飞被杀是宋高宗一手造成的。
但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赵构拥有岳飞、等名将,却为什么没有实现北伐,反而要处死自己的将领以取悦金国人。
不要以为赵构真的担心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回来那么简单,那么南宋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没有完成北伐。
一、的灭亡十分突然,赵构需要重新建立家底宋朝的灭亡应该说是十分突然的,就连金国人也没有料到会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这就造成了宋朝方面空前的灾难,为了防止之前朝代那种诸王叛乱的局面,宋朝所有的皇室成员几乎全部都在开封城内。
这下好了,所有的皇室成员被金国一窝端,其中也不乏能力超过赵构者,但是他们没有机会。
由于宋朝灭亡的突然性,这就导致了宋朝统治秩序的彻底崩塌,这一点与东晋和南明都不一样。
当年的虽然北方战乱不断,但是南方一直牢牢的掌控在的手里。
后来的南明也是一样,虽然北方被和满清占领,但还有半壁江山。
而赵构就比较命苦了,他登基之后,立刻成为了金国人追杀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搜山捡海捉赵构。
赵构不跑都不行,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军队,也没有靠谱的武将。
赵构从商丘逃至杭州以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重整朝廷的问题。
现在他没有稳定的班底,也没有可靠的军队。
南方地区到处都是盗匪,抵抗金国的防线也不牢固。
攘外必先安内,不稳定后方想北伐根本是空谈。
首先赵构要聚拢各地的军队,尤其是主力西军,随后他还要挑选出色的官员,再次确立中央政权对地方上的管理。
为了稳定内部,还必须平定各地的匪患,尤其是洞庭湖地区的杨幺。
为了击败杨幺这个心腹大患,赵构派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岳飞。
认真的说杨幺属于农民军起义,而岳飞是镇压者,这可能会让很多愤青接受不了。
在平定了全国一系列的事务之后,赵构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和金国掰掰手腕子。
二、南宋的国力根本无力北伐,南方人民也根本不支持有人说赵构不支持岳飞北伐,这是一个伪命题。
岳飞打仗从来不用为钱的事情操心,因为赵构在勒紧裤腰带支援他的北伐。
当时南宋每年的财政收入仅为1100多万贯,而岳飞这一路军队就要花费700万贯。
赵构是一个很节俭的,每年的花费只有40多万贯。
但是赵构支持岳飞北伐是有一个基本任务的,那就是保证他政权的稳定性就可以了。
在经过郾城和陈州等几次大捷之后,金国的力量遭受重创,南宋政权的稳定性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赵构认为战争进行的这里就可以了,因为朝廷实在没有钱再进行战争。
更合理在北方的那种寒冷地区作战,就不一定是金军的对手了。
从南宋的朱熹一直到时期的胡适,1000年来,几乎所有的文史学家都认为岳飞的北伐很难。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赵构不得不考虑的。
当时一直是北方人喊着要北伐,这一点南宋朝廷的文武官员非常的一致。
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南方官员和士子都保持了沉默。
当时地域的偏见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抗击金国南下。
但金国撤退之后,南北双方的观点矛盾就出现了。
北方官员们认为一定要北伐,打回自己的老家去。
而南方官员们认为打退金国人就可以了,凭什么花我们的钱去争夺你们北方人的土地。
虽然当时北伐的呼声很高,但是这些声音的成分很杂,根本不是那种一心向前的情况。
意识到了这一层,赵构认为如果自己执意北伐,一旦前线失利,自己在南方将很难立足。
三、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既然确定要和谈,那就必须有价码。
起初赵构并没有要杀岳飞,而是相对韩世忠动手。
岳飞和赵构的私交相当好,因此也就牺牲一下韩世忠吧。
但是此时岳飞主动跳出来反对以后,错误的把矛头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岳飞曾经干过的两件事让赵构十分恼火,岳飞不到30岁便被封为节度使,随后岳飞逢人就说:“本朝不到30岁封为节度使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太祖皇帝,另一个就是我。
”岳飞也不想想当年做了什么,还有一次,岳飞请不能生育的赵构确立太子,这使赵构。
当然,这个家伙的作用也很大,他一再挑拨岳飞和赵构的关系。
最终赵构下定决心杀岳飞,也留下来了那句“莫须有”名言。
随机文章求魏征死后,唐太宗讲的诗。
秦始皇的措施对后代的影响怎样判断老人即将去世,呼气大于吸气和老人吃不下饭都是去世的征兆揭秘虹化现象的科学解释,高僧死后肉体化成彩虹留下舍利子(神迹)一亿倍光速飞出银河系要多长时间,14个小时横穿银河系(难以实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没有现代交通工具 古人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长时间
随着公司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抽不开身,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仿佛成了天方夜谭。
旅行是最治愈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是想要旅行,首先要做的就是规划路线。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现如今的出行方式相比于古时候也十分便捷。
想去某个地方,可以选择坐高铁、飞机、火车,甚至自驾游等多种方式,并且还有电子地图来提示路程。
但古时候可没有现代那样便捷的出行方式,那在古代从广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呢?结果确实令人。
01古代的出行方式 出行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工具,要了解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也由于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行方面更是有着极大的飞跃。
现代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车,高铁,火车,飞机等等。
而古代的出行方式相对现在来说就受限很多,首先高铁汽车等都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古时候是连电都没有的,根本不可能产生这些。
因此古人选择的交通工具一般是哺乳动物制成的车,比如牛车、马车、驴车等。
特别是马车无论是在战争当中还是日常生活的中,许多人都会用到。
马车可以当做出行工具,例如行军打仗的将军需要马,从边疆带回战报的也需要马车。
当然“马”也可以成为娱乐比赛的工具,例如的马球比赛。
但是马车一般是男子出行的工具,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不轻易见人的,更不可能坐着马车。
因此,那时候的女子一般会选择马车轿或者车夫轿。
马车轿由一匹马或者多匹马连接上工匠制成的小隔间,加上两个车轮子,需要四个人抬着,平衡力和速度得不到保证。
而宫中妃嫔和民间女子的出行方式也有相同的地方,都是由有几个小抬着,只不过会将座位抬得很高,并且四周没有遮挡物,俗称步辇。
在《传》中,后宫妃嫔坐凤鸾春恩车,就是这种步辇。
以上这些出行方式都需要足够的钱,很多穷人的出行方式就是靠自己步行,因此很多人可能会花半年甚至一年在路上。
02出行速度如何 古代的交通工具相较于现在就落后很多,即便是最快的交通工具马车,它的时数也在二十至六十公里每小时之内,达到五六十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已经是马的极限,因此这个速度在一天当中是比较少的。
并且马是哺乳动物,不可能一天都不停息的在奔跑,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马的时速并不均衡,平均下来也就在三十公里每小时。
而现在的电车时速大概在二十至二十五公里每小时,由于电车是工业产品,不需要停下休息,因此电车的速度和马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而步辇和车夫轿就更不用说了,这种纯靠人力的交通工具,速度就更不均衡了。
步行大概是古人用得最快的出行方式了,并且基本等于零成本,只是比较耗费人力。
依照现代人的时速大概为五至六公里每小时,古时候的人们和现在应该也,这样的速度再加上并不发达的交通工具,古代的人口流动量非常的少。
03北京到广州的时间 通过现代这些交通工具,可以实现上午可能在南方的广州吃早茶,下午就能横跨半个中国到北方吃小鸡炖蘑菇。
也就是说依照现代的出行,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不过半天,已然远超了日行百里的速度。
但是半天这个时间是在有着现代整体出行路线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
古时候并没有那么完整的地图,即便是拿着最近的地图,但是那时候的路和现在的沥青路完全不一样,大多数都是未经开发的土路。
俗话说,这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古时候大部分的路都是因为走的人多才形成的,很少是官府一统修建的。
北京到广州大概有两千多公里,《还珠格格》曾记载紫薇从济南老家一路坐马车加步行来到北京,走了整整半年。
而广州到北京可比济南远多了,而在当时的古代依然有很多人坐不起马车,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无门槛的出行方式步行,就算是不眠不休的走着,也需要至少一个多月。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选择骑马出行,马的速度均衡下来,大概是三十公里每小时。
两千多公里,不眠不休也得走三天。
但是这是在直线距离的换算下,古时候的路错综复杂,加上绕路的路程以及调休的时间,恐怕远不止三天。
并且一路上得有落脚的客栈,平常百姓与远赴异乡赴任的官员不同,他们一路上有着官府修建的驿站和粮食补给,平常百姓只能在野外。
这样看来,在古代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或许是现代的几十甚至上百倍。
04结语 古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古人的眼界,很多女子一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大部分男子最多也只是出去本县城,很少有人能出去外面的世界,因此现在的便捷生活都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就拿出行方式以及速度来说,已经远超古代社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几天内穿梭国内各个省份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
这样便捷的出行方式可以加大人口流动,加强交流,能够使我们对这个社会有着更多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